拉脫維亞裡加技術大學校史簡介

2020-09-05 大學信息門戶



裡加技術大學(RTU)是波羅的海最古老的技術大學,成立於1862年10月14日。它位於拉脫維亞的裡加,以前被稱為裡加工業學院和裡加工業學院。
歷史
裡加工業學院(1862-1918)
裡加理工學院成立於1862年,是俄羅斯帝國第一所理工學院。它提供農業,化學,工程,機械,貿易和建築學位,並提供德語教育。

除了四個技術學院(建築,工程,機械工程,化學),該理工學院還包括農業和商業學院。首批講師來自德國,瑞士和奧地利-匈牙利。教學語言為德語。

從1863年到1869年,學生人數從16人增加到90人。1869年,理工學院搬進了新大樓。由於俄羅斯缺乏技術大學,因此許多學生,尤其是波羅的海政府的學生去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和漢諾瓦萊布尼茲大學學習。那應該改變。1874年1月1日,俄羅斯亞歷山大二世引入了一般徵兵制度。現在,所有21歲以上的男人都必須服役15年,其中6年曾在俄羅斯帝國軍隊中服役還有九個保留區 對於想學習的俄羅斯大學畢業生而言,服務期限僅為六個月。這種差異導致學生人數顯著增加。在1874/75學年開始時,共有59名學生入學,學生總數為201名。在俄羅斯化過程中,俄羅斯的尼古拉斯二世通過1896年5月6日的法令將該大學收歸國有。從1896年到1918年,它被稱為裡加理工學院(Rigagas Politehniskaisinstitūts-RPI)。學生人數繼續增加,在1913/14年達到2088名學生。在1918/19年,該理工學院被稱為波羅的海技術大學(BaltijasTehniskāaugstskola)。

1896年,它更名為裡加工業學院,教學語言改為俄語。1869年在理工學院建立了建築學院,這為裡加提供了一批受過本地培訓的建築師,這對裡加具有特色的新藝術風格建築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開始,裡加職業技術學院被疏散到莫斯科並在那裡工作,直到1918年之後,回到了拉脫維亞教師的一部分,並加入了新成立的拉脫維亞大學。

1919年,該大學成立為獨立後成立的拉脫維亞應用科學大學(拉脫維亞奧格斯特斯科拉,自1923年以來為拉脫維亞大學)的技術學院。1958年9月1日,他們的技術學院再次分離出來,並升為一所獨立大學。從1958年到1983年,它被稱為裡加理工學院,然後更名為裡加的ArvīdsPelše技術學院(ArvīdaPelšesvārdānosauktaisRīgaspolitehniskaisinstitūts)。在1970年代中期,該大學成為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大的大學。自1990年3月起,它被稱為裡加技術大學。1992年4月23日,成立了一個學生議會。它是拉脫維亞最古老的學生自治政府。

裡加技術大學,1958年至今
裡加工業學院於1958年通過從拉脫維亞國立大學拆分工程系而重建。1990年,它更名為裡加技術大學。該大學目前由9個學院組成: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建築設計系
歷史建築學系
美術系
電子與電信學院
電信網絡系
傳動系統系
運輸電子與遠程信息處理系
無線電系統系
電子設備系
電子基礎系
電子學習技術與人文學院
體育部
社會科學系
工程教育學與心理學系
特殊目的語言系
技術翻譯系
電氣與環境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與電子學系
工業電子與電氣技術系
電力系統控制與自動化系
電機與儀器系
電源部
環境與能源系統系
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
建模與仿真系
管理信息技術系
圖像處理與計算機圖形學系
計算機網絡與系統技術系
計算機控制系統系
應用計算機科學系
軟體工程系
人工智慧與系統工程系
工程數學系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
道路橋梁系
測繪系
結構分析系
結構工程系
計算機輔助工程圖形學系
熱氣技術系
水利工程技術系
民用建築工程系
建築技術系
複合材料與結構系
建材與產品系
學院工程經濟學
職業安全與民防系
國際商務,運輸經濟學和物流學系
海關和稅務部
土木工程與房地產經濟與管理系
領土發展管理與城市經濟學系
質量技術系
創新與企業管理系
公司財務與經濟系
學院材料科學與應用化學
矽酸鹽,高溫和無機納米材料技術系
高分子材料技術系
普通化學工程系
材料物理系
半導體物理系
光學系
化學系
生物活性化合物化學技術系
設計與材料技術系
服裝和紡織技術系
運輸與機械工程學院
航空技術系
航空電子學系
飛機理論與設計系
運輸系統與物流學系
醫學物理與工程系
納米工程系
儀器工程系
材料加工技術系
理論力學與材料強度系
機械工程與工業設計系
熱能與動力工程
鐵路運輸系
汽車工程系
鐵路自動與遠程信息處理系
截至2019年,它有14,383名學生。

裡加商學院
裡加商學院是裡加技術大學內的管理教育機構。它成立於1991年,與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州立大學和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密切合作,是波羅的海州首家提供工商管理碩士(MBA)的高等教育機構)英語節目。

該學校目前有800多名MBA畢業生,主要是拉脫維亞和國外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北美風格的MBA採用了教育標準和結構,其中包括案例研究,小組工作和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排名
2017年3月,RTU宣布其在拉脫維亞大學中獲得國際U-Multirank評級的第一名,RTU畢業生的就業被評為最高(A級)。對大學的英語專業,自建或衍生公司,博士後學習過程和科學創造力也給予了同樣的評價。。

在2020年可持續發展評估中,RTU也是拉脫維亞獲得最高評價的大學「時代高等教育評級」,該獎項評估了大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在評分最高的大學中排名。RTU在「行星保護」類別中被評為最高-2020年,RTU被公認為該領域世界第14

喜歡可以到官網查看-大學信息門戶

相關焦點

  • 拉脫維亞裡加技術大學留學教育招生簡章
    裡加技術大學拉脫維亞裡加技術大學始建於1862年,是東歐最古老最著名的公立大學之一(,致力於培養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及建築方面的高級人才,擁有拉脫維亞最著名的工程與科技學院及專家教授。大學從1991年起開始教授英語課程。從建校起,裡加技術大學就是一所世界性高等學府,許多德國、波蘭、瑞典、俄羅斯的科學家都在這裡學習和工作過。拉脫維亞獨立後,為了符合歐盟關於教育、科研的標準,大學徹底改變了教育程序,現在裡加工業大學的學歷得到世界廣泛認可,大學還積極參與德國、英國、瑞典等國家合作的歐洲教育科研項目。
  • 拉脫維亞生命科學與技術大學校史簡介
    生命科學和技術拉脫維亞大學以前,農業拉脫維亞大學是拉脫維亞,葉爾加瓦一所大學,專門從事農業科技歷史該大學最初是裡加工業學院的農業系,1863年成立,1919年成為拉脫維亞大學的農業系。它於1939年成為獨立機構,在Jelgava Palace成立為農業學院時,為此進行了翻新。1990年更名為拉脫維亞農業大學,並於2018年3月6日更名為拉脫維亞生命科學與技術大學。
  • 拉脫維亞裡加斯特拉迪什大學校史簡介
    該大學名稱中的Stradiņš(發音為[ˈstradiɲʃ])名稱應歸功於Stradiņš家族的成員,這些家族成員對拉脫維亞的社區和學術生活進程具有重大影響。裡加斯特拉迪什大學1950年,在拉脫維亞國立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了裡加醫學院。
  • 波羅的海三國之拉脫維亞——裡加古城
    裡加老城是裡加的地理和歷史文化中心,建築和街道設計跟西歐國家基本相同。在老城中,你可以發現很多漢薩同盟時期留下的歷史印記。裡加老城是建築藝術上的傑作。裡加老城面積只有50公頃,青石鋪成的小路雖狹窄曲折,但四通八達,有著中古時代特徵的建築隨處可見,步入老城恍如時光倒流回中世紀。拉脫維亞地處高緯度地區,冬季日照很少,非常寒冷;但夏季卻像春天,氣候宜人,到了晚上8點多依舊是豔陽高照。
  • 拉脫維亞陶格夫匹爾斯大學校史簡介
    陶格夫匹爾斯大學是在拉脫維亞,陶格夫匹爾斯一所公立大學,並在國內最大的地區性大學。歷史這所大學成立於1921年,當時是一所師範學院。它的導演在1923年至1940年之間是ValērijaSeile。它已成為拉脫維亞東部最大的公共教育機構,並且是歐洲大學協會和歐盟小成員國大學協會 EU²S²的成員。 陶格夫匹爾斯醫學院(lv)於2018年3月1日作為自治機構併入大學。該學院提供護理,醫療,社會護理和社會康複方面的教育。
  • 拉脫維亞:汽車上的畢業典禮
    7月24日,在拉脫維亞首都裡加的斯皮爾韋機場,畢業生在車內展示畢業證書。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拉脫維亞裡加工業大學24日在斯皮爾韋機場舉行「汽車」畢業典禮,畢業生乘坐汽車參加了畢業典禮。新華社發(亞尼斯攝)7月24日,在拉脫維亞首都裡加的斯皮爾韋機場,畢業生為汽車「戴上」學位帽。
  • 拉脫維亞利耶帕亞大學校史簡介
    利耶帕亞大學是拉脫維亞,利耶帕亞一所大學。利耶帕亞大學成立於1954年,是一家獲得州政府認可的高等教育機構,在三個學習層次上實施學習計劃:基礎學習,碩士和博士學位。學生人數約為2000,分為30個學習方向。利耶帕亞大學提供五個以英語授課的全學位學習課程:計算機科學,物理,信息技術(學士)和信息技術,新媒體藝術(碩士)。
  • 拉脫維亞願加強與德國的合作關係
    新華網裡加9月19日電(記者郭群 報導員曹領)拉脫維亞總理東布羅夫斯基斯19日在裡加說,德國是拉脫維亞最重要的夥伴之一,拉重視加強同德國的合作關係。
  • 站在城市的最高點,眺望多情的拉脫維亞
    全國總面積64589平方公裡;人口196萬,人均GDP19089美元,拉脫維亞是單一制國家,由109個自治市和9個直轄市組成。拉脫維亞人屬于波羅的人,文化上接近立陶宛人。拉脫維亞語屬於印歐語系。拉脫維亞的祖先是克羅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羅尼亞人以及說芬蘭語的利沃尼亞人,一戰期間俄國從瑞典和波蘭獲取了現拉脫維亞的所有領土。
  • 3天時間穿越時空 感受拉脫維亞首都裡加 | 全球GO
    DAY1 線路規劃裡加中央市場Riga Central Market裡加中央市場(Riga Central Market),不僅僅是拉脫維亞首都裡加最大的市場,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市場拉脫維亞科學院Latvian Academy of Sciences拉脫維亞科學院大廈興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1953年到1956年,作為其他蘇維埃共和國的工人和農民送給拉脫維亞人的禮物。拉脫維亞科學院大廈高108米,是拉脫維亞的第一座摩天大樓。這座建築由列夫·魯德涅夫設計,屬於史達林式建築,類似莫斯科七姐妹,尤其是莫斯科大學主樓。
  • 拉脫維亞為醫護人員塑高大雕像
    【新華社微特稿】拉脫維亞一名藝術家塑造了一尊6米高的醫生雕像,向醫護人員表達敬意。雕像16日在位於首都裡加的拉脫維亞國家藝術博物館前揭幕。德新社報導,這座雕像塑造了一名剛剛走出治療室、舒展勞累身體的女醫生。
  • 中國駐拉脫維亞使館舉辦國慶66周年招待會
    原標題:中國駐拉脫維亞使館舉辦國慶66周年招待會   9月29日,在拉脫維亞首都裡加,中國駐拉脫維亞大使黃勇在招待會現場致辭。當日,中國駐拉脫維亞大使館在裡加舉行國慶招待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周年。
  • 一帶一路「西遊記」:拉脫維亞真是「女兒國」?記者帶你去看看
    文/萬霞 羅雅琴記者手記:「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飛赴拉脫維亞十多個小時的旅途上,心裡不時地響起這首歌的旋律。5月25日到29日,受拉脫維亞投資發展署邀請,記者一行參訪了被稱為「波羅的海之心」的古都——裡加。它既是波羅的海唯一的不凍港,經貿中心、戰略要地,又是擁有世界一流的新藝術建築的文化之都。
  • 拉脫維亞旅遊:被稱為歐洲的曼谷,不僅物價超低,而且遍地美女!
    這個美女泛濫成災的國家,就是拉脫維亞,今天和租租車一起了解一下拉脫維亞吧!拉脫維亞在哪裡拉脫維亞,位於歐洲東北部,波羅的海三國之一,左手抱著立陶宛,右手牽著愛沙尼亞。被譽為「藍色湖泊之鄉」、「歐洲之肺」、「最美女兒國」...外號多到要上天。
  • 拉脫維亞旅遊簡介
    (二)地理  拉脫維亞位於東二區,和北京時差6小時(4-10月實行夏令時)。面積6.46萬平方公裡,人口206萬。氣候屬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類型,夏季涼爽、冬季寒冷,全年平均氣溫7.3度,月平均降水40毫米。拉脫維亞分為庫爾澤梅、維澤梅、澤梅蓋爾和拉特蓋爾四個地區,現有110個區和9個區級市,主要城市包括首都裡加、道加瓦皮爾斯、文茨皮爾斯和利耶帕亞等。
  • 那個叫「碧海」的拉脫維亞姑娘 已是寧波人的媳婦
    拉脫維亞姑娘碧海。  在2015年的首屆中東歐博覽會上,還在寧波大學攻讀MBA的拉脫維亞姑娘Helena以一口流利的漢語,被選中為拉脫維亞形象代表。寧波,已經成為他們的第二故鄉……  1 與寧波人結姻的拉脫維亞姑娘  在2012年來到寧波之前,來自拉脫維亞首都裡加的碧海就已經對中國文化非常著迷了。她已經記不清令她愛上中國的契機:可能是一本書,也可能是一部電影。她清楚記得的是,她的不少同學都選擇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熱門高校,而她卻選擇了寧波。
  • 拉脫維亞漢學家貝德高:「我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
    資料圖片拉脫維亞裡加一景。影像中國拉脫維亞漢學家、拉脫維亞大學孔子學院拉方院長貝德高教授是一位經歷豐富的傳奇老人。在過去半個多世紀裡,他熱愛教學,育人無數,是拉脫維亞漢語教學事業的奠基者;他潛心鑽研,編纂詞典,是漢語拉脫維亞語工具書出版的開拓者;他善思善斷,身體力行,是中拉建交的親歷者。
  • 拉脫維亞大學​留學招生簡章
    拉脫維亞大學拉脫維亞大學是拉脫維亞最大的一所大學,也是波羅的海東海岸最大的大學,成立於1919年,前身是成立於1862年的裡加工藝學校,拉脫維亞大學在世界上大學排名約為600-80之間, 拉脫維亞大學以及塔爾圖大學,維爾紐斯大學,維爾紐斯格迪米納斯技術大學,塔林工業大學,考納斯理工大學和裡加科技大學並列在
  • 拉脫維亞國家概況
    畢業於漢堡大學法律學院並就職德國東歐問題研究所。歷任拉駐德國等大使、副總理兼司法部長、議員、歐洲人權法院法官。2019年5月29日當選拉新一任總統,7月8日宣誓就職。  總理:克裡什亞尼斯·卡林什(Krisjanis KARINS),男,1964年出生於美國。先後就讀於美國聖約翰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1994年移居拉脫維亞後長期從事經商活動。
  • 拉脫維亞概況(組圖)
    1994年7月,拉政府代表團前往北京,承諾斷絕同臺灣的領事關係,支持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一貫立場,28日,中拉雙方在北京籤署了關於兩國實現關係正常化的聯合公報,拉脫維亞決定自公報籤字之日與臺灣中止「領事關係」。同年8月,中國大使館在裡加恢復工作。2004年4月,維基耶-弗賴貝加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