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張郭鎮企業已完成工業開票銷售19.89億元,同比增長13.25%;完成稅收收入1.21億元,實現公共財政收入完成6349萬元。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得益於全鎮11家成長型企業的快速發展,全鎮成長型企業1-2月完成銷售10.11億元,同比增長9.32%,佔全鎮銷售的50.89%,成長型企業助推了我鎮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4月2日,張郭鎮黨委書記張冬根接受採訪時介紹道。
當天,記者一走進張郭鎮,立馬感受到火熱的建設氛圍。江蘇京生管業公司的研發大樓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公司車間內一片忙碌。公司董事長趙觀軍告訴記者,該公司生產的包塑金屬軟管佔全國市場的60%,現在公司70%的貨源通過全國各地一二線城市的經銷商對外銷售;30%的貨源通過阿里巴巴1688、天貓、淘寶等設立店鋪網上銷售;公司從2016年起還打通了對外銷售通道,主要銷往泰國、中東、加拿大等國家。「目前產銷兩旺,今天上午我們還將10多萬米軟管送往杭州灣項目工地現場,公司今年每個月開票銷售在1500至1700萬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長8%。」趙觀軍告訴記者。
據趙觀軍介紹,該公司目前有8大類管件產品,為了研發出更多的新產品,公司花重金從上海金屬軟管廠引進了一名高級工程師,投資5000萬元建設兩幢佔地1萬平方米的研發大樓。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公司投資300多萬元,從上海購進了10多臺自動化繞盤機。公司去年還投資500多萬元,上了一臺四連冷軋機,目前已調試成功。「投產後,生產的產品將更加精細,最主要的該機械能使產品一次成型,免去了中途退火的煩惱,大大節約了成本。」
江蘇中鵬電氣有限公司的各個車間裡的工人也是忙個不休。該公司專業從事空間管理系統產品、橋架、電櫃、電箱、母線槽、鋼導線管等機電安裝工程材料的研發與生產,各種產品應用於中國著名建築和工程。正在生產車間裡指揮生產的公司副總經理李楠告訴記者,由於該公司在上海有穩定的銷售渠道,所以他們加班加點抓產品的研發、抓產品的生產。「現在公司每個月生產電線管1000噸,電纜橋架每個月600噸,綜合支架每個月300噸……,初步統計每個月生產產值在2000萬左右,生產形勢好於去年。」
當天下午,華傑螺釘有限公司正組織人力往外發貨。「這些螺釘主要發往廣州,我這裡的產品現在供不應求,天天用貨櫃把貨送往越南、中東、阿聯等國。產品如此暢銷,產品質量很是關鍵,目前華傑品牌已享譽國內外,客戶訂單也就紛至沓來。」公司董事長許春華告訴記者,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公司去年投入1000多萬新上了10臺臺灣地區生產的螺母冷墩機,建設了一個高標準螺母冷墩車間,投資30多萬元新上了2套環保設備,目前8個生產車間開足馬力生產,一天產量在60噸各式螺釘,70%的產品在國內銷售,30%的產品銷往中東、東南亞、阿聯等國家地區。
許春華說,華傑公司2016年年底遷到張郭鎮開始投產,2017年實現產值7000萬,2018年實現產值1.4億元,2019年估計產值增長30%以上。「我們公司自到張郭發展後,可以說,一年一個大變樣。」
記者了解到,作為張郭鎮的老牌企業,號稱「三駕馬車齊驅」的申源、博生、雙樂三家企業今年發展勢頭強勁,帶動了其他成長型企業「你追我趕」的發展激情。申源集團力爭全年開票銷售60億元、上交稅金1.35億元。該公司目前氣閥鋼訂單已接到6月份,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8%;不鏽鋼訂單已達9200噸,銷售比去年有增長。公司正積極推進泰富高端軋線技改工程,項目力爭2020年6月竣工投產。該項目加工的精品線材主要包括:精品氣閥鋼棒、焊接用不鏽鋼合金絲、特種不鏽鋼網絲、特種不鏽鋼冷鐓線材等四大類50多個規格品種。並可在發動機、西氣東輸、西電東送、載人航天、軍工裝甲、國家戰略石油儲備、核電等眾多大型工程項目的建設高新技術領域上運用。該項目不僅能節約能源,降低加工成本,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而且能杜絕環境汙染,做到清潔加工。
江蘇博生醫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全年產銷平穩,實現開票銷售3.2億元,淨利潤3800萬元,稅收24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1%、20%、10%。銷售規模在全國醫藥包裝行業排名前三位。今年該公司將依託集團的技術、管理、資金、市場等優勢,使運營質態更加穩健,目前公司產銷兩旺。
雙樂顏料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以來訂單紛至沓來,目前各生產線已全部滿負荷生產,2月份預計產量1500噸,銷售收入2600萬元,利潤總額220萬元。產量、銷售和庫存保持正常狀態。預計上半年,公司完成銷售收入4.2億元,利潤總額3200萬元,上交稅金2600萬元。預計全年完成銷售收入9億元,利潤總額8200萬元,上交稅金5500萬元。
「目前我鎮11家成長型企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了助推他們高質量發展,我們實實在在為他們做好服務工作,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一門心思搞生產。」張郭鎮鎮長王勇介紹,該鎮正按照「專精特新」的發展思路,推進特種不鏽鋼、電熱合金、醫藥包裝等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支持申源特鋼與四川大西洋集團高位嫁接、新華合金與華龍國際深度合作,積極爭取石四藥集團對博生公司增資擴產,全力服務雙樂股份IPO報會。引導電熱電器、線纜橋架、儀器儀表等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加快形成產業集群。加快推進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努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推進科技與產業的緊密結合,發揮科技創新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撐作用。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技改投入,加強企業研發機構建設,重點發展省級企業研究院,實現規模擴張和結構調優,努力打造一批「單打冠軍」和行業「小巨人」。繼續推進「企業上雲」,深度推進兩化融合,注重軍民融合發展,催生經濟發展新動能。「2019年,我們將繼續引領服務好成長型企業的轉型升級,推動張郭爭當經濟建設的排頭兵,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