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王!廣西老鄉捕獲「胳膊粗鱔魚」,稱捕了幾十年魚從沒見過

2021-03-04 去釣魚了

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最新一期的去釣魚了。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知識供大家學習。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去釣魚了」,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ω✪)!!!

鱔魚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黃鱔,是一種魚,但它長得像蛇,很多第一次見到黃鱔的人都以為這是蛇,黃鱔雖然長得很像蛇,但是它沒有鱗片,看起來滑滑的。一般在水裡出現,還會經常鑽進泥洞裡。

不過,鱔魚本身並非什麼稀罕物種,農村的河溝、水田裡,只要不過度使用化肥、蟲藥,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許多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小時候應該都有夏天捉鱔魚摸泥鰍的經驗...

然而,即使是農村裡「捉鱔」老手,看到下面這兩條「巨鱔」,可能都會嚇得不輕....

最近,就有一位廣西的老鄉,在河溝裡放地籠的時候,捕獲兩條「胳膊粗巨型鱔魚」,因為從未見過,所以不敢下手去捉。

地籠是農村裡很常見的一種捕魚捕蝦工具,一般的「魚獲」也比較固定,比如說野生的小鯽魚、鯰魚,泥鰍龍蝦、螃蟹等,偶爾也會捕獲黃鱔龜鱉。

然而令這位廣西老鄉吃驚的是,在收地籠時,在裡面發現兩條「大物」!

第一眼看去的時候還以為是兩條大蛇,但是仔細一看才知道,這竟是兩條「胳膊粗」的大鱔魚,肚皮金黃、魚背卻是烏黑色,他捕魚釣魚也有幾十年了,但是從未見過這種「鱔魚王」!

這麼大的鱔魚,豈不是成了精?也是馬上引來許多人的關注和震驚。

普通的黃鱔一般長30釐米,但世界上最大的黃鱔卻足足有1.5米長,在我國浙江曾經有人在自家水庫旁邊,抓到一條36斤重的野生大黃鱔,它的身體粗的就像成年男子的手臂,曾有人開價1.2萬的高價想要買下這條黃鱔,可他並沒有接受,當地人都議論說這可能是「鱔魚王」,因為一般來說,野生的黃鱔由於缺少食物來源,能長到半斤重就已經很難得了,可這條大黃鱔卻擁有令人不可思議的體重,還能活到現在,實在是太罕見。昨日,小編收到網友爆料之後,看到這裡兩條「鱔魚精」,也是吃驚不小。

如前所說,鱔魚其實是我國比較常見的一種野生魚,黃鱔養殖產業的規模也不小。

但是,不管是農田水溝的野生鱔魚,還是養殖的鱔魚,它的體型都相對有限,一般來說能長到一公斤,就幾乎是罕見的「鱔魚王」了,再大的鱔魚幾乎都只存在於傳說故事當中。

但這位老鄉捕獲的兩條「老鱔魚」,加起來至少有十幾斤了,這不得不讓人吃驚!

這難道真的是兩條「成了精」的鱔魚王?

關於大魚、龜鱉甚至鱔魚「成精、成怪」的說法,小編在江河邊實在聽過太多。

大部分是捕風捉影的傳說故事,但偶爾也確實真有其物,它們之所以被認為「成了精」,其實是「突破了生長極限的變異個體」,或者其生長規律本不被大眾所熟知。

比如三峽就發現過體型驚人的鱤魚、黑魚等,或者在一些地下巖洞、深潭中發現「巨型鰻魚」的身影...

以我國野生鱔魚的生長速度,在其生命結束之前長到這麼大,幾乎不可能。不過,小編通過查詢水產資料發現,近年來我國引入了一種「緬甸黃鱔」,雖然外形跟本土黃鱔幾乎一模一樣,但是它的生長速度和體型極限,卻遠遠超出本土黃鱔。

那麼說來,廣西老鄉捕獲的這兩條巨型鱔魚,是不是就是這種緬甸黃鱔呢?

這位廣西老鄉,捕獲的兩條「老鱔魚」,是在野外水域出現,因此,我們也很難判斷,它們到底是「魚精」還是外來物種....

網友們,你們見過這種歌鱔魚裡的「龐然大物」嗎?

想了解更多精彩釣魚知識   可識別關注以下3個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廣西老鄉魚塘裡來了一群「條紋怪魚」,一網好幾條,最大的5斤多
    魚塘養殖在農村很常見,但這種事看起來簡單,然而不上心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比如前幾天長江君就發布一篇安徽一位網友的魚塘魚被黑魚吃光的文章……無獨有偶,下面這位廣西河池的老鄉也遭遇類似事件——甚至可能更慘:春季投放的魚苗養了快一年,這下到了年底準備撈魚吃,沒想到幾網下去,撈起來的卻是一種從未見過的
  • 日本捕獲110公斤巨型深海魚 將被做成200人份生魚片
    2018年3月20日訊,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3月16日早晨在日本鳥取市海岸,一條重逾100公斤的超大深海魚被捕獲。這是一種名為「大嘴硬鱗鱸」的鱸魚科深海魚,全長1.7米,重110多公斤。
  • 被老鄉稱為「發財魚」的筍殼魚,其實是種生態隱患?
    然而長江君發現,近兩年來一種「外形醜陋」的大嘴怪魚,正在成為農村河裡「明星魚」——甚至有老鄉稱其「發財魚」……所謂「發財魚」原是外來物種其實,這種所謂的「發財魚」,就是原產於東南亞地區的「筍殼魚」,學名沙塘鱧,是一種外來物種。
  • 洪水來襲,湖北水庫洩洪衝出無頭魚,老鄉喊價20塊一條現抓現賣
    被衝暈的大魚,會隨著水流向下遊飄去,那裡早就有很多老鄉在此等候了,有的老鄉甚至都動用了皮筏艇,在洩洪渠中間抓捕大魚。在岸邊的抓魚的老鄉,都是拿著大抄網,因為水流很快,沒有工具的情況下還是不容易抓獲的。有抄網的情況下只要大魚一經過此處,老鄉便能一網將大魚網住。
  • 男子稱釣起幾十斤「鱖魚王」,可能嗎
    尤其鱖魚作為一種掠食魚,生長發育許多大量的小魚小蝦供其捕食,因此野生的大鱖魚,尤其罕見,比如如今長江裡的野生鱖魚,最大可能也就十多斤。然而近日,有網友宣稱,自己在長江裡釣獲一條「幾十斤的鱖魚王」,令人目瞪口呆。長江竟還有這麼大的野生鱖魚?
  • 有人湘江釣起「半條胳膊長」的白條魚,這是要成精?
    說的餐條魚,只要拿根魚竿去河邊釣過魚的朋友,都熟悉的不得了。這種上層浮遊但是魚,性子跳脫、繁殖能力超強,每年春季夏季,各地的江河水面上,到處都是餐條魚的身影……然而,「半條胳膊長」的白條魚,估計就沒幾個人見過了——長江君剛看到,也是嚇一大跳,這還是餐條魚嗎?
  • 漁民捕獲胭脂魚王 胭脂魚怎麼做才好吃
    11月2日,南京漁民捕獲胭脂魚王,該魚體長達到1.1米,足有半人高。據悉胭脂魚生長緩慢,有「亞洲美人魚」之稱,是中國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種。漁民捕 獲胭脂魚王,魚王目前已經被放歸水中,這種魚是著名的高級食用魚,但是捕撈過渡,已經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漁民捕獲胭脂魚王,船主稱,把它拉上船可費了 不少力,最終還是選擇放生。  南京市漁政支隊2日發布消息,南京漁民近日捕獲一條胭脂魚,體長達1.1米,重達15.5公斤,是近年長江南京段出現的最大胭脂魚。胭脂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生長緩慢。
  • 臺漁民捕獲1930公斤大白鯊 25萬元賣出(圖)
    圖為被捕獲的大白鯊 記者廖雅欣  中新網11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宜蘭縣蘇澳籍漁船「金盛發13號」,昨天凌晨在南澳外海捕獲一尾重達1930公斤的母大白鯊,這是20年來蘇澳籍漁船捕獲最重的大白鯊,後來以25萬多元新臺幣賣出。
  • 微山湖裡捉鱔魚……
    白天鱔魚深藏於水田泥下,晚間,涼風習習,鱔魚出來乘涼,它會在水田泥上舒舒服服地躺在那裡。偶爾伸下頭,嘴浮出水面吸口氧氣再沉下去,動作優雅緩慢。晚間出來乘涼的鱔魚,反應比較遲鈍,你用手電照它,它如同睡著一般,一動不動。這樣的機會你會放過?三個手指上下交錯開,儘管一條條鱔魚夾起來放入魚簍中。
  • 醜怪「蛤蟆魚」現身四川夾江,老鄉:吃光了小魚小蝦
    醜怪「蛤蟆魚」現身四川夾江四川水資源極為豐富,野生魚種群也是非常繁多,不少人都是垂釣高手,對於各類魚都很熟悉。然而下面這位四川夾江的老鄉,在自家的池塘裡捕魚時,卻捕獲幾條稀奇古怪的「未知魚種」……——它們嘴大眼小,看起來非常的醜怪,並且嘴裡有兩排銳利尖齒,應該是兇猛的肉食魚……這些怪魚到底是何方神聖?
  • 「打了幾十年的魚,也該為長江做點事了」
    長江武漢段已不見捕漁人。記者彭年 攝 長江網12月8日訊12月7日,長江武漢金口段,八一漁業隊隊長王明武乘著護漁船,在中山艦博物館附近的江面遊弋。在82年前中山艦沉沒的水域打了30多年魚後,他上交了漁船,當起了護漁員。
  • 漁民捕獲魔鬼魚 魔鬼魚有營養價值嗎
    這次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溫州捕到魔鬼魚了。2005年,一條長3.5米,寬4.2米,重約1噸的魔鬼魚也在洞頭被捕獲,溫州商人章某等人發現後將其買下,捐給了上海科技館。  魔鬼魚能吃嗎?蝠鱝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蝠鱝是鰩魚中最大的種類,魔鬼魚能吃嗎?它的肉可食用、肝可用來制油,內臟和骨骼可制魚粉。魔鬼魚的肉質十分好,富有彈性,口感特別,兩翼的肉質十分細膩。
  • 查幹湖冬捕,為什麼野生魚越捕越多,什麼魚一年就能長這麼大?
    當地居民在冬天集體出動,開了一個很大的冰洞,之後以數百人為單位,捕獲了在湖裡生活的魚。而且,這種勢頭大的活動可以追溯到宋代的遼金時代,現在也是當地重要的冬季活動之一。歲月的流逝帶來了神秘而神聖的氣息。因此,這幾年吸引了很多外國人的目光。通過冬季捕獲,當地的觀光收入比普通的捕魚要高很多,這也是當地人沒想到的。
  • 即墨水庫捕獲71斤青魚王 魚鱗有銅錢大小(圖)
    早報訊 這是即墨多年來捕獲的最大的一條青魚王了。6月22日上午,即墨市店集鎮院西水庫4名漁民下網捕魚時,意外捕上一條重71斤的大青魚。相比前不久萊西漁民捕獲的大青魚僅差4斤重,而這條大青魚被當地8名市民合夥以6000元的高價買走。據即墨漁業專家稱,這條大青魚至少在水庫裡生活了15年。  4名漁民捕獲大魚  昨天上午,承包院西水庫的老闆萬先生告訴記者,多年前,他就在這裡承包了這個小型水庫,平時基本上沒怎麼捕撈過。
  • 實習漁輪"浦苓"號遠徵日本海調查試捕柔魚紀實
    :是的,幾十年風裡來雨裡去,捕撈作業不是拖就是圍,還未曾使用光誘電控雙叉線式爪擬餌釣機來捕獲魷角呢,怎麼不令人振奮呢?幾乎在這同時,前後甲板的各臺釣機均有漁獲,釣獲的魷魚接二連三地落在集魚箱裡,有時可連續上來20多尾。剛釣上來的魷魚幾乎都不認輸,頭上的腕足張牙舞爪,見物就吸,鋒利的喙齒死勁地咬住不放,即使同類也是互咬得緊緊的。
  • 被稱「魚中之王」的鱔魚,怎樣做才好吃?
    鱔魚不僅僅可以在麵條裡面混得如魚得水,還能夠在炒菜鍋裡面昂首挺胸,不但好吃,營養價值還很高,是一籌勝過一籌。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跟我一起來學習一下,鱔魚的做法。大火煮開水,將鱔魚放入煮開的水中蒸20~30分鐘即可。最後撒上蔥段。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鱔魚要挑選大的肥的、體色為灰黃色的活鱔。不要吃死鱔魚。如果需要存放一二天時。用刀背從頭至尾拍打一遍,這樣可使烹調時受熱均勻,更易入味。鱔魚肉緊,拍打時可用力大些。
  • 臺東漁民捕獲罕見魚種 滿嘴獠牙長相怪異(圖)
    這條被漁民捕獲的暴牙怪魚,原來是罕見的「星斑叉鼻魨」。(圖: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9月26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東縣大武鄉漁民前天捕獲一條滿嘴獠牙的怪魚,嘖嘖稱奇,專家判定是罕見的「星斑叉鼻魨」,雖然生長環境廣闊,卻不易見到,近幾年更難發現。專家稱,這種魚有毒,漁民捕獲別輕易食用,可送到研究單位,對魚類研究信息很有幫助。「這條魚怎麼暴牙?」
  • 「打了幾十年的魚,也該為長江做點事」 「水上人家」上岸後當起護...
    走在金口街上,不少過去以江魚為主打菜的餐館已改換招牌,抹去了「江魚」字樣。6月30日,武漢全面實施長江禁捕前的最後一天。58歲的王明武在隊裡第一個交出漁船,告別漁民身份。他拿到了11萬多元的補償款,並與漁政部門籤訂了勞動合同,成為一名護漁隊員,每年有3萬多元的收入。捕魚30多年,王明武感受到長江的明顯變化。
  • 張坂鎮浮山村漁民捕獲「巨無霸」 1.5米巨石斑
    張坂鎮浮山村漁民捕獲「巨無霸」 1.5米巨石斑 qz.fjsen.com 2013-09-14 08:38  陳邵珣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浮山村漁民抓到大石斑(網友供圖)東南網9月14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邵珣 文/圖)1.5米長、重100多斤的石斑魚,你見過嗎
  • 查幹湖冬捕場面相當壯觀,湖面上美女記者抱魚拍攝,實在養眼!
    查幹湖位於吉林省,其實是我國最寒冷的地方,正是因為這樣的寒冷使得查幹湖上結起相當厚的冰,其實我最先接觸到的是這裡的人們,查幹湖附近的居民還是非常熱情的,他們住著一排的平房,但是屋內確實非常暖和的,這裡的特色就是魚,每年的冬天過年過節或是家裡有客人的時候,家裡的阿嫂就會做上一桌美味的魚宴,三五個人圍坐在餐桌旁邊,吃上一桌好席,無疑是在美好不過的事情,這是我來到了魚把頭的家裡,老把頭已經有好幾十年的捕魚經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