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定要有錢。」
雖然呢,不管你是男性還是女性,一定要有錢,這句話都不會錯。
但鑑於我很多讀者開玩笑說,我就是婦女之友,所以,我今天就索性當一回了,想著重跟我的女讀者說句:
不管怎樣,女人一定要有錢。
為什麼我會這麼強調呢?
前不久我發了一篇有關微商的文章,裡面有個觀點,很扎心,說的是,職場不會輕易再接納一個平庸的中年人。
我的一個老讀者,真的是關注我很久的讀者了,我印象很深,她給那篇文章留言,說了很長一段話,語重心長,大概意思是:
後悔26歲的自己,在最有衝勁的年紀,選擇回歸家庭,現在的她,已經當了三年的全職媽媽了;
我為什麼要單拎這個例子說呢?是說全職媽媽不好嗎?
不是的。
女性其實很不容易,特別是那些放棄大事業,重心傾向家庭的女性,她是長輩眼裡的好媳婦,是老公眼裡的好妻子,大好青春用來生兒育女、照顧家庭。
她是全家的功臣,但唯獨虧欠了自己。
必須要承認,女性天然有母性加持,很多女孩會本能地覺得,自己有義務回歸家庭,理所應當犧牲自己的前途,來照顧老人孩子。
這種付出不是不好,而是多數情況下,大家忙於家庭,因為太忙,於是忘了修煉自己立足社會的生存能力。
就像我那位老讀者的後話,三年的全職媽媽,自己沒有經濟收入,雖然幸福,但前段時間媽媽檢查出癌症,發現:
在緊要關頭,想要為家人續命,還是要看錢包厚度。
在這一點上,我其實是很有共鳴的。
我記得我爸有次來深圳看我,剛好牙齒壞了,我就帶他去我的私人牙醫那,我以為只是簡單地補牙或者鑲一兩顆牙。
而牙醫看完後,很嚴肅地跟我和我爸說:
你爸爸的牙齒基本上都不太能用了,以前補的牙也沒補好,現在又壞了,所以要換的牙齒比較多。
有兩種解決辦法,要麼安一副假牙套,不貴,就是不太方便,而且肯定會影響吃飯;
要麼呢,就是該鑲的鑲,該種的種。保證未來一二十年都和正常牙齒一樣,沒毛病,但就是價格比較高。
我問大概多少錢。
醫生說,用普通材料的話10多萬,用好的材料,20多萬吧。
我爸聽到這個數字嚇了一大跳,換個牙齒要這麼貴,堅決說不要做。
我知道種牙鑲牙的行情,也知道我的牙醫朋友不會騙我。我和我爸說:
老爸你還要活好多年呢,每天吃飯是大事,影響生活品質。錢不是問題,你兒子會出。
這一刻,我突然覺得,這幾年事業還行,賺了些錢,在父母年紀大了需要用錢的時候,能及時拿得出這些錢,及時補上一份至少是物質上的孝心。
現在想想都有些後怕,但又感到一絲絲幸運。
我之所以說這個故事,是因為的確會些女生覺得說,只要自己能花時間陪家人就好了,只要自己跟另一半相愛就好了,要那麼多錢做什麼。
挺無奈的,因為現實就是:
你有錢,你的時間才會有人重視;
你有錢,你的愛才會有價值。
那我們今天,難道就是鼓吹金錢的重要性嗎?
還真不是。事實上金錢有多重要,大家也都知道。
但問題在於,大多數人的難題是,自己出身普通,天賦普通,大家不知道該怎麼擺脫現在沒錢的窘境,一步步變得富裕。
我一直很認可的一個觀點是,知識改變命運,思維決定命運。這個道理大家肯定也聽過,並且也深信。
但這道理背後的方法論呢?
有多少人真的有去通過改變思維,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又或者說,哪些思維是真的能改變自己的,自己要想方設法去獲取的呢?
很少人去思考這些問題。
如果要我今天回頭看自己過去30多年的生活,之所以現在有點成績,這都要歸功於我將認知不斷打碎,再重建。
我始終走在這條「自我教育」的路上。
公眾號Spenser上發表的656條原創,就是我自我教育的最好證明。
就比如說,我想做好公司,那麼頂著老闆身份,我該怎麼處理員工關係,公司怎樣做效率才會高,一旦我遇到難題,就會立刻反思自己的認知局限,寫一篇文章。
就像我想賺錢,我想跟金錢做朋友,那我就會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去琢磨金錢的本質。
當你構建出一套看待世界的認知邏輯時,財富大門就打開了。
這些東西,學校老師不會教你,你爸媽也不會教你,需要你自己對抗懶惰,持續地自我啟蒙。
這時候再回到文章的出發點,女人一定要有錢,這是我們討論的核心嗎?
不是的,本質上我們討論的是,你有沒有信心改變自己的命運。
信心真的太重要了,人這一輩子是自我暗示的結果,你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有錢。
一旦你開始相信,那麼在「理性的自我教育」這條路上,你才會源源不斷地有動力去對抗惰性和不確定。
相信,是這個世界上最幹的乾貨。
如何判斷一個人長這麼大有沒有成功過?
你只要簡單地問ta一句:你相信「相信的力量」嗎?
這是成功者的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