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巔峰小品王,如今潦倒落平陽。
激流隱退泛歸航,富貴榮華夢一場。
今天,所長還和大家聊聊那個曾陪伴我們二十多年的男人,趙本山。
上回,我們說到他從農村孤兒起手,紮根遼北黑土地深耕十四年,終於踏上了春晚舞臺(複習請戳,必看!讓張栢芝黃聖依等一眾女星跪拜,春晚釘子戶突然被封殺之謎…)
而自1990年一炮而紅後,這個來自鐵嶺小鎮的三十歲男人,生活又發生了哪些天翻地覆的變化呢?
他又是如何步步為營,從一名初露頭角的演員,做到了麾下千餘名弟子、名下百億公司、囊中億萬身家的一代商賈呢?
這條名利場上的進階之路,他走了二十年。
而起點,自然是那方春晚的舞臺...
一、九年平平意彷徨
1990年,《相親》走紅。
趙本山初登春晚,就博了個滿堂彩。
無數東北曲藝演員從中窺到門道,爭先恐後奔赴北京。
範偉也是其中一員。
1992年,趙本山給當時名不經傳的範偉打電話:
「有個角色要換人,你要不要來試試?」
他連忙赴約,可人還沒見到,就被節目組告知:換不了,回去吧。
1993年,趙本山再次聯繫範偉,兩人排練了《走毛道》。
可惜,節目被斃。
1994年,趙本山再度邀請範偉,兩人精心排練了《兒子大了》
結果,一句輕飄飄的「回去吧」。
一切心血再度打了水漂。
那是趙本山連續22年稱霸春晚舞臺中,唯一的一次缺席。
他對此憤憤不平,七年後,以小品主角為名,創作了長篇電視劇《劉老根》,這是後話。(電視劇《劉老根》)
1995年,這對宿命搭檔終於在臺上合了體。
(1995年《牛大叔提幹》)
自1995年起,趙本山、範偉連續合作了《牛大叔提幹》《三鞭子》《紅高粱模特隊》。
(1997年《紅高粱模特隊》)
這三個小品或生動或平實,都揭露了社會現實,向觀眾講述道理。
趙本山對這類作品比較反感:「當觀眾覺得你在教育人的時候,那是最累的」
連續三年劇本平平,趙本山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終於,1998年,趙本山、範偉、高秀敏首次合作,出演《拜年》。
如宿命般註定要留下經典的鐵三角,終於碰撞出了藝術的火花。
(1998年《拜年》)
但這朵花,終究淹沒在百舸爭流的曲藝洪流之中。
畢竟,當時的春晚,是趙麗蓉、陳佩斯的天下。
(1996年《打工奇遇》)
趙本山想成為小品王,還需要一個作品。
一個一錘定音、無出其右的作品。
二、奇招一出終稱王
1999年,趙本山中斷了和範偉連續四年的合作。
找到了宋丹丹,合作了《昨天今天明天》
這部由何慶魁一夜間寫出的劇本,一經出演,爆之又爆。
如屠龍寶刀,甫一出鞘,誰與爭鋒?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其中的經典臺詞依舊能讓人會心一笑:
「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
「挖社會主義牆腳,薅社會主義羊毛」「來前兒的火車票誰給報了?」
這個小品不僅為「山丹丹」組合往後十年的合作埋下伏筆,也成為了趙本山從藝道路上的一塊裡程碑。
十年了,春晚一哥的位子,趙本山終於坐穩了。
也正是那一年,趙麗蓉告別了春晚舞臺。
(1999年《如此包裝》)
千禧年,趙本山再度攜手宋丹丹,出演《鐘點工》
這部春晚前十天何慶魁臨危受命,一夜間創作而成的劇本,包袱密集、劇情紮實。
(高秀敏 何慶魁)
兩人的合作張力十足,趙本山一段臺詞結束,宋丹丹接著登場,還未開口,就已掌聲雷動。
山丹丹組合,才兩年就成了金風玉露密不可分的黃金搭檔。
又有誰記得當年那個看起來文靜、內斂、甚至有些孱弱的範偉呢?
就連趙本山自己,或許也記不真切了吧。
但命運,終究會讓這對宿命雙星再度交匯出難掩的光芒。
2000年底,範偉的一個朋友給他講了件趣事,一個人手骨折了去醫院拍片子,醫生拿錯片子看成了腿骨折,那人就很奇怪,和醫生說我覺得我腿沒事啊。
醫生說真的嗎?沒事你就走兩步。
結果那人一邁步就摔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範偉聽後靈機一動,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了劇本,找到了趙本山。
於是有了2001年的《賣拐》
「走兩步,沒病走兩步」成了當年的流行語。
也就是這兩步,讓範偉終於走出了名堂。
他不再是觀眾眼中那個「給趙本山遞話兒的」,而是和趙本山旗鼓相當的主角。
這個和趙本山連登五年春晚的男人,終於做到能和他平分秋色了。
這才有了之後的賣拐三部曲。
(2005年 《功夫》)
如果說《昨天今天明天》是趙本山小品王之路的地基,那之後的賣拐三部曲就是地基上築起的大廈。
食髓知味的他,又怎能滿足於區區一座大廈。
他將觸手伸向了更廣闊的領域。論電影,他在張藝謀的《幸福時光》中擔綱男主。
為了給他尋找女主,劇組在全國幾千名少女中選出了董潔。
論電視劇,由他主演的《劉老根》一經播出,拿下了13.45%的收視率,喜提年度收視亞軍。
瓊瑤劇夠能打了吧,《情深深雨濛濛》的收視率也才11.2%,《劉老根》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三主演更是火的一塌糊塗,高秀敏光是接粉絲來電每月就要花大幾千電話費。
範偉更不必說,不管走到哪,都有人叫他一句藥匣子。
趙本山趁熱打鐵,次年推出《劉老根2》,再度拿下年度亞軍,這次的冠軍是《還珠格格》
春晚舞臺上,他風生水起;電視螢屏中,他春風得意;說學逗唱,更是他的拿手好戲。
他的演藝之路可謂是,聲名鵲起。
同時,範偉也憑藉在電視劇中的出色表現,正式踏入了影視界的大門。
先是出演《手機》,邁進了電影的大門。
(2003年 《手機》)
又是和馮小剛合作《天下無賊》,憑一段幾分鐘的龍套戲,分走了主角的光輝。
(2004年《天下無賊》)
兩人的嫌隙,也就此而生...
三、兄弟反目變參商
參商,指參星與商星,兩顆星星在空中此出彼沒,永不相見。
趙本山範偉形影不離的那幾年,一定想不到,他們也會有形如參商的一天。
所長在上一篇就說過,範偉一直的心願就是演戲,尤其是電影。
相聲、小品、電視劇,都不過是他曲線救國的權宜之策。
2003年,範偉與馮小剛結識,並接連出演後者兩部作品。
2004年,範偉舉家離開東北。
趙本山心有不滿,但還是替他打點人事關係,把他安置在煤礦文工團。
範偉得以在北京安家落戶。
範偉到北京後如魚得水,開始接戲、拍戲,趙本山再聯繫他演出,可謂是推三阻四,難上加難了。
一來二去,趙本山心有憤懣:
「以前我找他,他會把所有的事都推掉,現在他就做不到了」
2005年,範偉和趙本山最後一次同臺合作,出演《功夫》
範偉由於過於緊張,一上臺就瓢了嘴。
此後,範偉表示不會再參加春晚了:「直播的壓力太大了」
不久後,高秀敏毫無徵兆的突然離世,更加速了兩人的分崩離析。
那個會在趙本山面前幫範偉說好話的人,在兩人心生嫌隙時充作和平鴿的姐姐,再也不會回來了。
何慶魁更是深受打擊:
「秀敏是給人間送歡樂的使者,老天為什麼這麼不公平!」
此後,何慶魁再也沒給趙本山寫過小品,範偉也不再和趙本山同臺演出。
再相見,就是在趙本山父親的葬禮上了。
趙本山不是沒有努力過,2006年春晚前夕,他給範偉打電話,一打就是幾天,但總是接不通。
範偉這邊的解釋是,自己拍戲時會把手機關機。
趙本山對此頗有怨詞:
「他剛介入時,春晚都不接受他,是我一直在堅持。」
後來實在聯繫不上,趙本山就直接派人找到範偉,範偉就給他發信息:
「本山哥,春晚我不想上,對不起」
曾經舞臺雙子星,終究化作陌路人。
或許,王不見王,才是最終的結局吧...
範偉,終究是從趙本山的掌中失了控,但五十餘名趙家班弟子卻依舊是他的忠實信徒。
甭管弟子在外面有多風光,到了趙本山面前,照樣要跪下叫聲師傅。
他曾在211學府,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本山藝術學院。
他的門下弟子,和他演小品的「海燕」,都可出席學術會議。
(STA表演教育論壇)
他收了五十餘名徒弟,管理著近千人的公司,為他們規定了嚴格詳盡的規章制度,他有一套自成一格的管理方法:
「要管理,得用錢來約束他」
在這種師徒關係中,他手握著一言定生死的生殺大權,也享受著身在高位的權利與榮耀。
用他自己的話說:
男人必須要霸氣,權力必須要霸道。
而在他追逐權利時,權利的漩渦也在悄悄吞噬著他...
他是如何成為人人眼中如「地頭蛇」般的存在?
又是如何朝夕之間墮落在深淵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