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聞訊(記者/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 黎明 編輯/國正)隨著暑期將至,選擇海島遊的人數將會逐步增多。遊客在乘船過程中,如果遭遇到類似遊船傾覆的突發狀況,應該如何自救呢?
穿救生衣也會溺亡? 教你如何正確穿救生衣
普吉沉船事故發生後,不少人提出了一個疑問:不少遇難者都穿了救生衣,為什麼依然未能生還?救生衣到底有沒有用?對此,專業救援人士表示,參加涉水項目必須全程穿戴救生衣,兒童還應該穿戴兒童專用救生衣。不過,必須正確佩戴救生衣,否則也可能發生危險。今天(7月8日),南京藍天救援隊正好在蘇州三山島附近水域進行演練,專業救援人員向記者展示了如何正確穿救生衣,關鍵要點是:繫緊帶子、貼合身體。
南京藍天救援隊行動組組長行者表示:「這些扣子相對比較松,如果浪大水流急可能把它打掉。包括這是有側帶的,側邊的繫緊帶理論上手部舉過頭頂它不會完全脫離。在水裡比較標準的姿勢,雙臂抱緊這種情況下基本上可以保持漂浮狀態。」
救援專家還展示了強度和浮力更大、安全係數更高的救援專用救生衣。
行者說:「比較大的差別,它有一個兜襠帶。這個兜襠帶可以保證救生衣在水下的時候,緊固在救援人員的上身,而不是被水流提上來影響救生員的動作。」
在水中要保持體溫 抓牢漂浮物儘量抱團求生
專家表示,如果是大型郵輪沉船事故,因為體積較大、沉沒速度較慢,如果救生設備配備充分,船長指揮得當,逃生機率較大。如果遭遇中小型遊艇、帆船下沉時,則要及時遠離內部船艙及船隻中央區域,儘快上到甲板,必要時跳船逃生,防止被困。落水後能看到陸地的話,可以嘗試遊泳就近登陸,看不到任何參照物,則儘量回到原來沉船的位置,因為所有的救援行動都是從原地展開的。專家還提醒遊客,在沒有救生衣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身邊的水桶、長靴、冷藏櫃或空塑料瓶等一切可以漂浮的物品,使自己漂浮在海面上等待救援。
行者說:「水中死亡比較多的原因是溼溫,就是身體的溫度被水流帶走,你不能保持正常的體溫。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漂浮物,比如家具、空的油桶,即便你穿了救生衣也可以採用這些東西使身體儘量多離開水域,在海面待援的過程中儘可能多人在一起。」
在水中等待救援的過程中,可以與其他人緊緊抱成一團,增加皮膚接觸面積;如果有兒童,則應該把兒童放在中間,藉助大人體熱保護孩子。最後,調整心態,保持冷靜,堅持到救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