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探究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2020-12-13 科學網

中國科學家探究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6 14:26:23

北京大學劉志博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邵峰課題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開發的生物正交系統揭示了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2020年3月11日的《自然》在線發表了這項成果。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生物正交化學系統。在該系統中,癌症成像探針苯丙氨酸三氟硼酸酯(Phe-BF3)可以進入細胞,使其脫甲矽烷基化並「裂解」成包含甲矽烷基醚的連接子。

該系統可以控制藥物從小鼠的抗體-藥物結合物中釋放。當與納米粒子介導的傳遞結合時,由Phe-BF3催化的去甲矽烷基化作用可以從納米粒子結合物中釋放一種乘客蛋白(包括活化的gasdermin),並選擇性地進入小鼠腫瘤細胞中。

將此生物正交系統應用於gasdermin,研究人員發現低於15%腫瘤細胞焦亡足以清除整個移植的4T1乳腺腫瘤。在免疫缺陷或T細胞耗竭的小鼠中沒有腫瘤抑制,並且這與抗腫瘤免疫反應增強相關。

注射降低劑量或無效劑量gasdermin與Phe-BF3結合的納米顆粒使4T1腫瘤對抗PD1治療敏感。因此,基於Phe-BF3脫甲矽烷基的生物正交系統是強大的化學生物學工具。在該系統上的應用表明,細胞焦亡誘導的炎症觸發了強大的抗腫瘤免疫力,並且可與檢查點封鎖協同作用。

據悉,需要能夠在活體動物中起作用的生物正交化學來研究生物學過程,例如細胞死亡和免疫。最近的研究發現了炎症小體依賴性和非依賴性的焦亡成孔蛋白gasdermin家族。細胞焦亡是促炎性的,但其對抗腫瘤免疫的作用尚不清楚。

附:英文原文

Title: A bioorthogonal system reveals antitumour immune function of pyroptosis

Author: Qinyang Wang, Yupeng Wang, Jingjin Ding, Chunhong Wang, Xuehan Zhou, Wenqing Gao, Huanwei Huang, Feng Shao, Zhibo Liu

Issue&Volume: 2020-03-11

Abstract: Bioorthogonal chemistry capable of operating in live animals is needed to investigate b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cell death and immunity. Rec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a gasdermin family of pore-forming proteins that executes inflammasome-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pyroptosis. Pyroptosis is proinflammatory, but its effect on antitumour immunity is unknown. Here we establish a bioorthogonal chemical system, in which a cancer-imaging probe phenylalanine trifluoroborate (Phe-BF3) that can enter cells desilylates and 『cleaves』 a designed linker that contains a silyl ether. This system enabled the controlled release of a drug from an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n mice. When combined with nanoparticle-mediated delivery, desilylation catalysed by Phe-BF3 could release a client protein—including an active gasdermin—from a nanoparticle conjugate, selectively into tumour cells in mice. We applied this bioorthogonal system to gasdermin, which revealed that pyroptosis of less than 15% of tumour cells was sufficient to clear the entire 4T1 mammary tumour graft. The tumour regression was absent in immune-deficient mice or upon T cell depletion, and was correlated with augmented antitumour immune responses. The injection of a reduced, ineffective dose of nanoparticle-conjugated gasdermin along with Phe-BF3 sensitized 4T1 tumours to anti-PD1 therapy. Our bioorthogonal system based on Phe-BF3 desilylation is therefore a powerful tool for chemical biology; our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suggests that pyroptosis-induced inflammation triggers robust antitumour immunity and can synergize with checkpoint blockade.

DOI: 10.1038/s41586-020-2079-1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79-1

相關焦點

  •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院士課題組發現抗腫瘤免疫的新機制
    邵峰課題組在感染免疫和焦亡研究領域有突出貢獻,其在2015年鑑定到焦亡的下遊效應分子Gasdermin D(GSDMD)【1】,並解析了Gasdermin家族分子的功能【2】。GSDMB存在組織特異性表達,並在消化系統上皮細胞源腫瘤細胞中呈高表達,而通過GSDMB誘導焦亡將增強抗腫瘤免疫,將成為這些腫瘤治療潛在靶點。
  • 新型免疫療法可激活癌細胞焦亡,抑制多種腫瘤生長
    以上證據表明GSDME可能是一種腫瘤抑制因子,這促使科學家們探究GSDME是否以及如何起抑癌作用。 (細胞焦亡),可在多種癌症類型中發揮作用。研究發現,在22個癌症相關GSDME突變中,有20個降低了GSDME的功能。在表達GSDME的小鼠腫瘤中敲除GSDME可促進腫瘤生長,但在抑制GSDME表達的腫瘤中,GSDME異位表達則會抑制腫瘤的生長。分析發現,這種抑制作用是GSDME通過增加腫瘤浸潤性自然殺傷細胞(NK)和CD8+T殺傷淋巴細胞的數量和抗腫瘤功能來抑制腫瘤的生長。
  • 細胞焦亡最新研究進展
    斷裂後的GSDME蛋白的N端蛋白具有打孔活性,能插入細胞膜形成孔洞,從而引發細胞焦亡,若突變切割位點D270A,則不能實現細胞焦亡。此外,在caspase-3缺失的細胞中,細胞可通過caspase-7的激活進入細胞凋亡,而不是細胞焦亡。接下來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究了在腫瘤的化療藥物引起的細胞死亡中,GSDME介導的細胞焦亡是否發揮了作用。
  • 邵峰團隊發現觸發細胞焦亡的新途徑
    邵峰團隊發現觸發細胞焦亡的新途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8 14:29:59 近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團隊發現,細胞毒性淋巴細胞來源的顆粒酶A切割GSDMB從而觸發靶細胞焦亡。
  • 天然免疫中caspase活化和識別GSDMD介導細胞焦亡的完整分子機理
    該研究完整地揭示了天然免疫應答中caspase精確地自剪切活化,進而特異地識別和切割GSDMD,引發細胞焦亡的分子機制。細胞焦亡是機體重要的天然免疫反應,在拮抗和清除病原菌感染中發揮關鍵作用,過度的細胞焦亡會誘發包括敗血症在內的多種炎症性疾病。
  • Cell|肥胖如何抑制抗腫瘤免疫?
    活化的T細胞高度增殖,依賴特定代謝途徑維持T細胞效應器功能。鑑於實體腫瘤的血液供應有限,腫瘤細胞的高營養消耗可能對腫瘤內T細胞的代謝需求構成障礙【5】。眾所周知,腫瘤細胞代謝會以抑制抗腫瘤免疫的方式改變局部代謝格局的許多方面。然而,全身代謝如何影響TME內的局部代謝,以及肥胖如何影響腫瘤和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
  • 端粒應力增強STING依賴的抗腫瘤免疫
    端粒應力增強STING依賴的抗腫瘤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4 15:54:09 美國西南醫學中心Anli Zhang研究團隊發現,端粒應力增強STING依賴的抗腫瘤免疫
  • NF-κB誘導激酶在抗腫瘤免疫中維持T細胞的代謝適應性
    NF-κB誘導激酶在抗腫瘤免疫中維持T細胞的代謝適應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22:09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孫少聰及其研究組發現,NF-κB誘導激酶在抗腫瘤免疫中維持T細胞的代謝適應性
  • 研究發現細菌誘導持久性腫瘤消退和全身性抗腫瘤免疫
    研究發現細菌誘導持久性腫瘤消退和全身性抗腫瘤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27 18:52:17 哥倫比亞大學Tal Danino研究團隊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揭示了可編程細菌可誘導持久性腫瘤消退和全身性抗腫瘤免疫
  • 中國科學家合作揭示LRRC8介導cGAMP轉運對抗病毒免疫的功能
    中國科學家合作揭示LRRC8介導cGAMP轉運對抗病毒免疫的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3 13:33:05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肖輝、德國夏洛特醫科大學Thomas J.
  • 楊碩/戴略合作揭示焦亡效應分子GSDMD調節腸炎發生新機制
    炎症性腸病是一類由腸道黏膜免疫功能紊亂引發的複雜炎症性疾病【1】,在我國發病率逐年增加,但目前的治療方法僅能緩解病情,不能完全控制炎症和疾病復發。因此,深入了解腸道炎症發生背後的免疫分子細胞事件對開發新的炎症性腸病幹預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大量研究顯示炎症小體在調節腸炎發生過程中有重要作用。
  • 琥珀酸能夠失活GSDMD並阻止細胞焦亡
    琥珀酸能夠失活GSDMD並阻止細胞焦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8:53:46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Katherine A. Fitzgerald研究團隊取得最新進展。
  •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6:58:32 同濟大學醫學院戈寶學和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研究組合作,揭示了宿主介導的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 李家平教授團隊在GUT雜誌發表肝癌新抗原抗腫瘤免疫機制新成果
    課題組還發現HAN-high組患者中抗腫瘤抗原肽的數量明顯多於HAN-low組,提示HAN-high組患者中存在更多能夠激活CD39+CD8+ TILs的HAN,以此調動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從而達到更好的預後,此研究成果將有助於篩選出PD-1治療的最佳獲益人群,減少臨床過度治療。
  • 研究發現新的細胞焦亡途徑
    研究發現新的細胞焦亡途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5:45:37 中國藥科大學郝海平和曹麗娟團隊合作揭示Apaf-1體感知線粒體通透性轉變機制。
  • 保守DC調控限制抗腫瘤免疫力
    保守DC調控限制抗腫瘤免疫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30 15:37:13 美國紐約州西奈山伊坎醫學院Miriam Merad及其研究組發現,保守的樹突狀細胞
  • 抑制失控的免疫反應能治療COVID-19嗎?
    研究COVID-19的耶魯大學醫學院肺科醫生Charles Dela Cruz說,感染病毒後,病毒似乎會在患者體內複製,導致疾病,免疫系統會對入侵者做出炎症反應。然後,在那些病情發展到嚴重疾病的患者中,"這種炎症反應可能太過嚴重和過度,在組織損傷和器官衰竭等方面造成許多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