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的現代世界當中,情人節這種戀人之間的重大節日,在開放的現代世界裡仿佛顯得有些泛濫:白色情人節、黑色情人節之類的遍地開了花。
然而,最為傳統的,自然是我們中華文化當中的七夕情人節。至於提到七夕的情人節,在古代自然離不開紅豆這麼一個寄託愛情的信物了。
五言絕句《相思》裡:"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便是王維用紅豆來寄託相思情感的著名詩篇。
在很久很久以前,聽聞有一位漂亮美麗的姑娘,每天走到遙遠的山坡上,向遠方眺望。哭泣著,尋找著遠走的情人,豆大的淚珠滴灑到樹枝上。樹枝上竟然長出了一顆顆鮮紅鮮紅豆豆,豆上有豆,從此便寓意相思。
這僅僅是紅豆寓意由來之一。
還有一個傳說,和前面的故事相似。說妻子朝朝暮暮靠在高山大樹下,盼望著出徵的愛人回到家鄉,與自己團聚。常年的淚水流幹以後便流出鮮紅的血,血滴掉在地上生根,最終竟長成了結滿紅豆的樹。樹上的豆子也就被稱為相思豆。
歷史學界的大師陳寅恪先生,也與紅豆有著不解之緣。他曾在西南聯大執教,抗戰之際,一天在報紙上讀到有人賣書,但當他前去看到那些粗製濫造的書籍,內容不堪入目,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走人。於是問他有其他東西賣嗎?主人想了半天,回答道,以前住在錢氏故園的時候從紅豆樹上撿到了一粒紅豆,我把這個贈送給你吧。哪知陳寅恪先生竟然十分欣喜地就買下了這顆紅豆。最後寫下了《紅豆詩》,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甚至連《柳如是別傳》也是因此而產生的。
紅豆多生長在南國,它甚至可以和玉相比較。雖然不用開光,但也是有靈性的東西。對著紅豆許願過的婚事,必事事美滿,男女白頭到老,百年好合。
而古代的女子也以裝飾品佩戴紅豆為榮,通過紅豆來表達男女雙方對對方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