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國網吉安縣供電公司借鑑和運用「微平臺」,著眼於小,積聚於大,創新企業文化傳播渠道,從「學、悟、創、行」四個維度,擴大延展性,強化互動性,提高實效性。通過開設「微課堂」、開展「微交流」、組織「微展示」、實施「微行動」,構建全方位、多層面、立體化的傳播模式,開展企業黨委重大決策部署、重要會議精神的學習推廣,將企業文化落細落小落實,滲透到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採用通俗易懂,接地氣,互動式宣講方式增強企業員工貫徹落實黨組決策部署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一)「微課堂」強化學習認知
圍繞中心工作,開設「微課堂」,打造「微課程」,拓展「線上」、「線下」兩種學習模式,教化員工「好學、樂學」,提高企業文化認知水平。
1、設立「微課堂」。完善內網專欄管理,建立「青春吉安縣」、「青年論壇」等微信微博平臺,形成全覆蓋的「傳播網絡」,方便員工隨時隨地自學自測。引入「準、快、常」理念,在一線專業會議前後增設「十分鐘講堂」,實行內訓師、支部書記、普通員工組合宣講,通過「以小見大選準題、形式創新提質效、靈活組織保常態」,增強「親和力」,形成持續「影響力」,鞏固集中學習效果。
2、打造「流動式」道德講堂。形成「隊伍專業化、資源共享化、活動常態化、主題系統化、流程標準化、成效產品化、知行一體化」「七化」管理,築造幹部員工「精神家園」。開展微型「道德講堂」,由普通員工上臺宣講,教學相長,影響範圍深至一線站所。
(二)「微交流」深化價值認同
1、進行「微討論」。分層分類建立微信交流群組,嚴格管理標準,先後策劃「入黨為什麼?」、「一日微捐款」、「青年創新創效」等20多個微話題。在正面引導下,員工積極曬評論、曬帖子,建言獻策,表達想法。
2、開設「微論壇」。在微信開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做一位合格的電網員工」等論壇,引導員工以先模為鏡,思考形成微言論200條;圍繞核心價值觀核心詞彙,暢談本職工作,形成微論文10餘篇。
3、組織「微分享」。開展「奮鬥的青春最美麗」系列交流活動。組織勞模典型「巡迴交流」,共享心路歷程、工作經驗,拉近與青工距離,助力成長成才。開展青工「知識解惑」、「對話先進」等線上活動,通過「一對一」微信交流,從細處發揮典型「傳幫帶」作用。
(三)「微展示」亮化實踐創新
1、打造「微陣地」。在走廊過道、電梯口等細節之處,開闢無所不在的「展示空間」,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一的企業文化等內容;加大投入建設一線班、站、所「三合一」活動室,打造氛圍濃厚的「文化場所」。
2、宣傳「微典型」。在內網開闢「身邊好人榜」專題,引導員工立足平凡崗位、聚焦身邊一線,隨手拍、隨時寫,常態挖掘「道德模範」、「最美人物」、「工作楷模」,經過「梯隊式」培育、「分類別」樹立,不斷充實好人群體。經過網上生動傳播微故事、微感動。
3、展示「微故事」。開展「我為核心價值觀代言」活動,青年典型積極「代言」,以個性詮釋、有力宣言,引領新風尚。開展「樂青春」微故事徵集活動,青工以心靈感言創作「樂青春」工作故事,上報國網等媒體,深化一線立足崗位、創業奉獻的價值追求。推廣「微成果」。利用網站專欄,及時展示青年創新成果。每年向省公司上報成果案例,青工積極參與,共研發創新成果10餘項,多獲科技項目獎、QC成果獎等,並投入生產實踐,取得良好效益。
(四)「微行動」固化行為習慣
1、開展「善小」系列行動,引導員工從點滴出發「行動、行善」,做優秀企業文化踐行者。在新形勢下開展「青年文明號」、「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等創建活動,引導幹部員工強化大局觀、拓展新思維,從自身、從小事做起,在重點工程建設、配網建設、農網改造、迎峰度夏等重大工作中攻堅克難、建功立業。
2、實施「你用電我用心」為民服務工程,深化「共產黨員服務隊」創建。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有呼必應、有難必幫」,簡化辦事程序,形成「流動式服務」、「陽光行動」等特色工作法,打通了優質服務「最後一公裡」。
3、持續深化「青春光明行」志願服務活動,創新「微心願認領」、「一元微捐」等線上公益、開展「大手牽小手」、「我為你圓夢」等微型公益,促成「企業公益」向「個人公益」轉化、「單一活動」向「按需服務」細化、「一般關愛」向「心靈關懷」深化,形成「低門檻參與,點對點互動」的公益模式和「舉手之勞、隨時參與、人人可為」的公益氛圍。
國網吉安縣供電公司將國網統一的企業文化的基本價值理念、科學發展戰略、員工行為規範等內容與「微課堂」「微交流」「微展示」「微行動」無縫對接,將統一的企業文化滲透、融入員工日常工作生活,進一步強化公司的執行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實現其在員工之中的傳播落地,有效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