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可於三題之中,選答一題。
第一題:「經過這件事,我才明白到一心是我的知己,是真正了解我的人」,試撰文一篇,記述事件經過,並抒發體會。
第二題:在生活中,人們有時會隱藏自己的秘密、情感、想法等等。試以「隱藏」為題,就個人思考或體會,寫作章一篇。
第三題:有人認為:「富足的物質條件有利孩子成長。」你同意嗎?試撰文一篇,論述你的看法。
以上是今年香港DSE中文科的考試內容,再來看看內地高考作文。
全國甲卷
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曆程。在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血脈和靈魂。我們過的節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們唱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讀的作品如《為人民服務》《沁園春·雪》《荷花澱》《紅巖》,我們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釗、夏明翰、方志敏、楊靖宇,我們學習的榜樣如雷鋒、焦裕祿、錢學森、黃大年,等等,都給予我們精神的滋養和激勵。我們心中有陽光,我們腳下有力量。我們的未來將融匯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我們處在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
請結合材料,以「可為與有為」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全國乙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古人常以比喻說明對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礎、方法、路徑、目標及其關係等。如漢代揚雄就曾以射箭為喻,他說:「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後發,發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斷加強修養,端正思想,並將「義」作為確定的目標,再付諸行動,就能實現理想。
上述材料能給追求理想的當代青年以啟示,請結合你對自身發展的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全國新高考Ⅰ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17年4月,毛澤東在《新青年》發表《體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論及「體育之效」時指出:人的身體會天天變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聰可以聰。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鍛鍊,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會變而為強。因此,「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於強,未可知也」。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全國新高考Ⅱ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注]描紅:用毛筆蘸墨在紅模子上描著寫字。
請整體把握漫畫的內容和寓意寫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認識與評價、鑑別與取捨,體現新時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ps:可以看見的是,內地高考作文的題目立意更難,相對而言香港DSE中文寫作的切入點會更簡單,以及對文本閱讀量的要求沒有那麼高,總體難度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