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在全國範圍內的普遍放開,生二胎已經成了無數位寶爸寶媽提上日程的事情了,許多父母還是希望生個二胎的,畢竟父母是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的,當父母老去,總歸要給孩子在世間留下一個可以依靠和相互扶持的人,但是生了二胎就代表著孩子多的所有權問題出現了。
其實這個問題在古代根本就不是事,在三妻四妾的古代,無論家裡生了多少個孩子,孩子的所有權一定是爸爸的,孩子也必須跟爸爸姓,但是現在確是大不相同,現在的每個家庭都不差錢,如果有機會的話也都想著能在自己的家族留下一個傳宗接代的。
如果家裡的女兒已經嫁出去了,那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讓第二個孩子跟媽媽的姓的行為也是屢見不鮮,而且一般的年輕父母也不是很在意孩子的姓氏問題,這就造成了很多二胎家庭的兩個孩子的姓氏不同,雖然姓氏的問題解決了姥姥、姥爺家傳宗接代的問題,但是也帶來了很多的弊端。
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兩個孩子的之間的感情可能會受到影響。
我的一個朋友小李就是二典型的二胎媽媽,她在生她家老二的時候就跟公公婆婆商量好了,第二個孩子跟她的姓,也算是為自己的娘家在做一點貢獻,公婆也是開明的人,加上自己家有老大傳宗接代了,很爽快的答應了小李的要求。
但是等孩子生下來之後,事情好像就不像想的那樣美好了,公婆開始將更多的關注重心放在了大孫子的身上,對小孫子總是感覺差點意思,一到婆媳吵架的時候,婆婆還總說:我這是替你們老李家養孩子了,你怎麼還不知道感恩呢?
單單是這樣還好,更為嚴重的是大兒子也開始對弟弟有看法了,認為弟弟和自己不是一個姓,和爸爸不是一個姓,一次和弟弟吵架的時候就脫口而出:你走,你去找和你一個姓的人玩,別賴在我家。
聽了這些話可真是在小李的心上插了一把又一把的刀子,當初生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兩個孩子和和睦睦、兄友弟恭的互相幫助,但是現在兩個孩子的關係就成了這樣,這不到10年,兩個孩子仿佛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樣。
1、孩子間不親密
按照常理來講,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一定會是最好的,但是就是因為姓氏的問題,孩子之間就可能會變得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親密,特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孩子自己就會好奇:為什么弟弟(妹妹)跟我不是一個姓啊?
加上父母總是愛開玩笑說你們都是撿來的,那老大就很可能在心裡埋下一顆「弟弟(妹妹)不是父母親生的」種子,這是十分影響孩子之間的關係的。長此以往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2、婆家娘家產生矛盾
其實按照設想的那樣,父母要二胎的目的就是給孩子在世上多留一個伴,免得孩子未來的生活太過孤單,孩子之間一定是親密無間的人,但是就是因為姓氏不同,時間短還好,時間長了,孩子的爺爺奶奶總是會在心中存下芥蒂。
就像小李的婆婆一樣,老大長時間處在這樣的環境裡,也一定會不可避免的被爺爺奶奶的想法影響,導致對自己的弟弟妹妹也會心生芥蒂,在心中也會認為弟弟妹妹和自己不是一家人。
3、被孩子區別對待
當孩子長大後,周圍不熟悉的人都會十分的好奇,總是會以為這兩個孩子的姓氏不同,他們的爸爸媽媽是不是重組家庭啊,兩個孩子是不是不是父母親生的啊!
這樣的話傳到孩子的耳朵裡,是一定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很大的打擊的,特別是老二,老二的姓氏和爸爸不一樣,更是會成為矛盾的中心,長此以往,老二就會記恨老大,認為父母不公平,憑什麼他可以跟爸爸的姓。這樣就影響了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
綜上所述,我們在生二胎時候,想要讓二娃隨母姓,一定要多方面的考慮問題,更多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畢竟姓氏的問題是孩子一輩子的事情,不要因為自己的「傳宗接代」的這些虛名而違背了生二胎時候的初衷,別人的看法和風言風語還好,最怕的就是影響了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因為我們的過錯,使得兩個孩子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是樂樂媽,不僅是一名10年的幼兒教師,還是一位80後寶媽,
在這裡向大家分享我在育兒和教育孩子道路上的一些小事兒,
主要專注於孩子大腦的潛能開發,和我一起培養聰明伶俐的孩子吧!
如果你也喜歡樂樂媽的育兒小知識,
記得點讚、分享、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