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幼兒園開展粵語教學 拯救嶺南文脈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珠海一幼兒園開展粵語教學 拯救嶺南文脈

小朋友在學習粵語童謠

  在今年珠海博愛幼兒園(公立幼兒園)開學典禮上,園長陳守紅用粵語向小朋友們問好。羊城晚報記者獲悉,該幼兒園從這學期開始,將融入粵語教學。這是珠海首個開設粵語教學的幼兒園,在全省其他城市也不多見。

  粵語教學娃娃開始

  目前中小學校大力推廣普通話,一些地方方言反被晾在了一邊。近年來,關於粵語存廢與保護的爭論一直不斷。珠海博愛幼兒園園長陳守紅說,她2009年到四川的北川考察,發現當地羌族孩子對本民族語言只會說一點點了,並且絕大部分小孩已不會書寫。這種現象讓她聯想到粵語,讓她聯想到嶺南文化的逐漸流失。

  在一次與粵劇藝人交流粵文化傳承時,陳守紅意識到,保護本土文化應該從娃娃抓起,博愛幼兒園每年要舉辦一次戲劇節,如果引進粵劇,必須讓孩子學會粵語。因此陳守紅決定:開始粵語教學。

  意在保護嶺南文化

  陳守紅說,根據教育部門規定,目前珠海博愛幼兒園小朋友的教學依然以普通話為主,粵語將通過其他有趣的方式讓小朋友接觸。在幼兒園開展粵語教學,無論是教學方式還是教學內容都沒有先例,他們基本處於一個摸索的過程,還有許多細節在論證過程中,當然也有一些困難。

  粵語教學目前只在11個班級進行。老師會給小朋友播放粵語童謠和粵劇,「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擔柴上街賣。」播放過程中,通過粵語與孩子交流。

  陳守紅說,現在粵語教學只開展了幾天,但小朋友們很有興致,有的回到家中躲在被窩裡用粵語數數字,一些本來會說粵語的小朋友則當起了「小老師」。

  家長支持增加技能

  珠海是一座移民城市,不少家庭講的是普通話,小孩從小也在這種語境下長大。

  對於珠海博愛幼兒園開展粵語教學,持支持態度的家長比較多。一位家長認為,學習粵語除了可以了解本土文化,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掌握一項語言技能。無論今後孩子在廣東生活還是出國,都有益處。

  建言

  粵語空間被擠壓需保護

  2010年7月,廣州市政協向市長提交報告,建議廣州電視臺將普通話作為主要頻道的基本播音用語,理由是創造亞運會軟環境並上衛星,更好宣傳推廣廣州,但在廣州不少本土人士看來,這實際上是在打壓粵語方言。全民大爭論由是而起。

  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教授宋俊華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說,隨著城市的發展、外來人口的增多,粵語確實受到了衝擊,粵語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對於珠海有幼兒園開展粵語教學,宋俊華認為非常有必要,有助於保護傳統文化。他說,從溝通而言,普通話更有優勢,但從文化角度而言,粵語有它的意義所在。

  宋俊華建議,在目前的國情下,學校可以通過課外活動或選修課的方式來推廣粵語。(記者 吳國頌 圖/朱習)

相關焦點

  • 今天,《嶺南文脈》全媒體周刊誕生啦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報導:在2020年最後一天,《嶺南文脈》全媒體周刊呱呱落地。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羊城晚報社攜手推出的《嶺南文脈》全媒體周刊,聚焦嶺南大地的人文史脈、文化傳承等方方面面,共同梳理、共同守護「嶺南文脈」,共同推動嶺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 感悟粵語經典,傳承廣府文化 ——北片開展粵語進校園教學研討活動
    ,是嶺南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根據番禺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計劃的「粵語進校園」系列活動,在番禺區北片教育指導中心工作指引下,珊瑚灣畔小學近日舉辦了番禺區北片粵語進校園教學研討活動。整節課以貼近生活的情景劇開始,中間穿插有趣的廣州早茶文化和學生們用粵語講早茶點心名字等環節,最後以學生模擬「嘆早茶」結束。整節課輕鬆活潑,生動有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粵語的學習興趣。
  • 【嶺南詞典】 粵語
    凡對漢語音韻學有所涉獵的人都知道,《廣韻》全稱為《大宋重修廣韻》,是北宋陳彭年等在前代韻書的基礎上修訂的一部韻書,此書記錄和保存了隋唐至宋漢字的讀音,是研究中古漢語語音的最重要的文獻。秦似教授說粵語保存了《廣韻》的聲調系統,實際上也可以這樣說,《廣韻》所記錄的唐宋人的讀音在粵語中被保存下來了。對於這樣的語言現象,有人開玩笑說,如果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今天復活,他說的沒準就是一口嶺南白話。
  • 將粵語朗誦讀本引進校園設系統粵語教學第二課堂
    因此,粵語文化的保育傳承工作刻不容緩。該建議認為,開放進步和繼承傳統從來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積極推廣普通話和使用粵語並不矛盾。多懂一門語言有百利而無一弊,推普的同時更應尊重粵語等其他方言的多元並存,百花齊放。
  • 這裡有一條嶺南文脈
    小小水道,可謂是一條嶺南文脈,深藏著激蕩的歷史,閃耀著文明的光輝。 丹灶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為契機,將水道命名為「有為水道」,全面挖掘其文化底蘊,並以此為依託展開城鄉建設,在新形勢中譜寫新的「有為故事」,實現高質量發展。
  • 珠海中小學地方綜合課程出臺 粵語粵菜粵劇全部進課堂
    珠海中小學地方綜合課程出臺 粵語粵菜粵劇全部進課堂 2016-10-11 14:53:00
  • 珠海改擴建、新建一大波中小學、幼兒園!就在…
    一起來看!鬥門區還將新增至少5所公辦幼兒園目前,依雲華府小區配套幼兒園裝修工程已完成移交手續,正在開展裝修工程招標工作;蓮洲鎮第三幼兒園(暫用名)已完成規劃報建,正開展徵地前期工作;井岸鎮西埔幼兒園(暫用名)、坭灣幼兒園(暫用名)立項均已獲發改局通過並批覆,由於項目用地涉及控規及土規調整,目前正在加快辦理相關用地手續;鬥門鎮赤坎幼兒園(暫用名)、
  • 珠海改擴建、新建一大波中小學、幼兒園!就在……
    好消息來啦,珠海鬥門區、金灣區學校建設有了新動向!進展情況如何?一起來看!鬥門區還將新增至少5所公辦幼兒園目前,依雲華府小區配套幼兒園裝修工程已完成移交手續,正在開展裝修工程招標工作;蓮洲鎮第三幼兒園(暫用名)已完成規劃報建,正開展徵地前期工作;井岸鎮西埔幼兒園(暫用名)、坭灣幼兒園
  • 珠海一幼兒園小朋友表演舞龍舞獅,場面太喜慶
    南都訊 弓步、丁步、虛步、靠步……9月11日11時,在珠海市舞龍舞獅運動協會揭牌上,來自珠海高新區新嶺南幼兒園的24名師幼踩著節奏,把頭上的龍獅舞得活靈活現,神氣十足,一首《群獅獻瑞》贏得觀眾掌聲不斷。
  • 嶺南幼兒園如「雨後春筍」 但我家寶寶2歲+可以上哪家幼兒園?
    擊上方「嶺南業主圈」關注嶺南片區最新動態嶺南便民導航一年一度的幼兒園招生已經開始但嶺南君發現,嶺南很多家長對幼兒園的相關種類了解並不多應不少嶺南家長要求今日嶺南君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通常是各小區配套幼兒園,為符合相關政策的家庭,提供常規學前保育工作。家長只需要承擔一小部分保育費用。
  • 陳建華提議恢復用普通話+粵語教學,廣東省真的推行雙語教學嗎?
    但是,廣州人大網發布的的通稿在文末還有這樣一段文字——陳建華講,粵港澳大灣區是全球第四大灣區,廣州作為嶺南文化中心地,要保護好廣府文化核心——粵語。建議為弘揚嶺南文化,提高廣府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全市在學前教育階段推行普通話與粵語雙語教學,為粵港澳大灣區粵語傳承發展提供良好語言環境。
  • 歷史專家公布研究新成果 粵語原來是古代普通話
    廣信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發祥地  瀟賀古道和湘桂水道(即靈渠)是唐代以前中原漢人進入嶺南的兩條重要通道。廣信地處桂江、賀江與西江匯合之處,扼西江之要衝。在嶺南是個交通樞紐。陳元、士燮等在這裡辦學,使百越土著逐步接受中原傳入的儒家文化,漢族移民也從百越文化中吸收了一些成分,從而形成以漢族移民文化為主體的早期嶺南文化。隨著文化交流的開展,以雅言為主體吸收一些百越土著語言因素的粵語,也就逐步成為這一帶人們的主要語言。廣信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也是粵語的發祥地。
  • 珠海幼兒園分批開園!校外培訓機構開放方式也定了!
    具體時間安排如下:5月25日,面向成人(含高考復讀培訓機構)或高中三年級在校生(含高考藝考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可以開展線下教學活動;6月1日後,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可開展線下教學活動。但是,校外培訓機構開展線下教學活動前,必須經市屬或區屬教育部門會同衛健、消防、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組成的疫情防控督導檢查組,進行聯合督導檢查和驗收,審核批覆後達到要求的,才可以開展相關線下教育。 程鵬提醒,各校外培訓機構在開放後,必須負起主體責任,做到錯時錯峰培訓,實施「封閉式」管理,嚴格衛生消毒制度,加強衛生健康教育、做好缺課登記、強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應急處置等。
  • 在廣東生活一定要學會粵語嗎?哪些地方講粵語?
    在廣東,至少超過一半人口不會講粵語!粵語俗稱白話,又稱廣府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但並非廣東唯一方言,也不僅限於廣東使用。一、廣東方言:廣東省內至少有三大方言,分別是廣府白話、潮州話和客家話,其中粵語僅流行於珠江三角洲及粵西湛茂地區,廣東東部普遍流行潮州話和客家話,單就人口而言,廣東省內使用粵語據說有6700萬,但這些人群很多都同時會講潮州話或客家話。
  • 粵語進入小學課程,傳承粵語從小做起!
    饒原生老師寄語意義深重《粵讀羊城》這是一本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小學校本粵語教材,可能並不是那麼完美,需要很多完善的地方,但是,卻是踏出了基礎教育中粵語教學可貴與重要的一步2015年4月14日,以廣州五羊命名的五羊小學,就以越秀區的「廣府文化進校園」之名邀請著名廣府文化學者饒原生從《學粵語,幾盞鬼(萌萌噠)》粵語推廣課開始,至今開展了六節不同類型的粵語實驗課程,走上了探究在小學階段開展粵語教育之路。如今,全校在「粵語講壇」的帶動下,學生學習粵語熱情高漲,很多不懂說粵語的學生都大膽開口說,受到社會讚許。
  • 展示嶺南文化多了一扇窗!「嶺南之窗」項目8月8日晚啟動
    展示嶺南文化多了一扇窗!8月8日晚,「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在廣州塔舉行啟動儀式【嶺南之窗知多D】一、「嶺南之窗」是什麼「嶺南之窗二、 「嶺南之窗」在哪裡近期:充分利用廣州塔內部一至二層展覽空間,向外延展至廣州塔東廣場、南廣場、國際媒體港東塔廣場,以及廣州塔-國際媒體港沿江區域。
  • 踩高蹺、揪尾巴……嶺南文化融入幼兒園的遊戲中!
    記者12月15日獲悉,番禺區大石街中心幼兒園在幼兒日常保育中積極開展嶺南特色遊戲項目,引起了華南師範大學等研究團隊的關注,《番禺區幼兒園嶺南遊戲資源開發項目應用研究》日前項目正式開啟。近日,在大石街中心幼兒園的操場上,小朋友們正在和老師一起開展各種遊戲活動。
  • 跨入學門行拜師禮 珠海上映開學大片
    南都訊 測體溫、跟久違的老師打招呼、參加開學典禮……9月1日,珠海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正式迎來新學期。今年,香洲區容國團小學和鳳凰中學兩所新學校首次開學。桃園幼兒園舉辦了一場具有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開學典禮:入啟智門,擊鼓明志,正衣冠,行拜師禮,古箏國畫歌舞節目《千字文》,在他們入學求知之時教會他們承禮、明孝、知愛、感恩、立志。在新啟用的容國團小學門前,新入學的孩子們跨過校方特意設在門口的「入學門」,正式成為容國團小學的一員。作為珠海今年新建的小學,容國團小學昨天迎來1-2年級的400多名學生。
  • 1963版《七十二家房客》今晚登陸螢屏,曾被稱為「拯救粵語電影之作」
    粵語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七十二家房客》將於今晚20:05在珠江電影頻道播出。據悉,從今晚開始,珠江電影頻道將一連播放14部經典粵產電影,為觀眾送上一份獨具嶺南特色的電影饕餮大餐。 《七十二家房客》故事緊湊、笑點頻出,曾被稱為「拯救粵語電影之作」,時至今日也依然被奉為粵語電影的經典之作。
  • 廣州嶺南教育集團
    廣州嶺南教育集團1993年3月從廣州嶺南文化技術學校起步,目前已經發展成為由集團總部、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嶺南中英文學校、廣州嶺南中英文幼兒園、廣州嶺南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廣州天河嶺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組成,現有教職工800餘人,在校學生10000多人的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