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到黎明寺(又名:鄭王廟)之前,你肯定會認為它跟泰國其他無數個廟宇都大同小異,清一色的金碧輝煌而已。 但是,黎明寺作為初次來曼谷必打卡的景點之一。它的獨特之處自然不是那麼簡單! 不僅建築風格獨樹一幟,就其中蘊含的歷史意義,也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去打卡!因為它是為了紀念一位具有華人血統的泰國開國國王而存在的。
黎明寺概況和歷史由來
黎明寺,也叫鄭王廟。始建於泰國的大城王朝時期,原名橄欖樹佛寺。它的全稱是Wat Arunratchawararam Ratchaworamahavihara,一般簡稱作Wat Arun。 位於曼谷的湄南河西岸的吞武裡地區,始建於大城王朝,寺廟於1809年竣工,是泰國最古老的的地標之一。10泰銖硬幣的背面就是這座曼谷最美麗的寺廟。
遊覽黎明寺,首先必須要了解一個擁有一半華人血統的人——鄭信。他是泰國的開國皇帝,被泰國人尊稱為「吞武裡大帝」。他打敗了緬甸的入侵,統一泰國,奠定了現代泰國的基本版圖。 鄭信在吞武裡建都,並成立了吞武裡王朝。1768 年,鄭信在維猜延堡壘舊址上建起了他的新王宮,橄欖樹佛寺就在新王宮場地的範圍內,於是橄欖樹佛寺改名為黎明寺。也有說法是鄭王衝出緬甸軍隊佔領的大城後,在黎明時分登陸吞武裡,所以將這座寺廟命名為黎明寺。 現今的黎明寺因為位於原來的「鄭王宮」場地內,所以也常常被稱作「鄭王寺」或「鄭王廟」。
黎明寺地理位置
黎明寺位於湄南河的西岸的吞武裡區,對岸就是大皇宮和臥佛寺。可以乘坐擺渡船到達。
自由行怎麼去黎明寺?
建議乘坐湄南河交通船、或打車兩種方式前往。 打車:從市中心Siam區域打車到這裡,大概要100泰銖左右。 推薦乘船到達:乘坐BTS到S16的sphan taskin站,出站步行到中央碼頭,然後乘坐湄南河交通船。
認準金色旗幟的交通船就可以直接到達,船票價格20泰銖。
如果遊覽完大皇宮和臥佛寺後,也可以在附近的N8(Tha Tien)碼頭乘坐擺渡船到對岸的黎明寺,票價是4泰銖。
黎明寺遊覽重點
黎明寺規模不大,遊覽重點就是它的塔群。塔群由主塔及4座陪塔組成,通體用瓷片鑲嵌,純金冠頂,十分的精美、震撼!
黎明寺主塔
黎明寺的主塔是一座約86米高的大乘舍利式佛塔(也有說主塔高79米),這座佛塔也是泰國境內最高的佛塔,所以也有泰國艾菲爾鐵塔的美稱。
主塔中供奉著佛祖舍利和拉瑪二世的骨灰。除了外國人到此參觀以外,也有很多泰國人到這裡拜拜。 塔尖處還有一頂金冠,是由拉瑪三世下令安放的。
這座主塔象徵著佛國中的須彌山,在主塔周圍的四個方位,各有一座陪塔,代表佛國中的四大部洲。每座陪塔的頂端都供奉著騎白馬的風神。
主塔位於黎明寺的正中心,四周各有一條陡峭的階梯,可以上到主塔的二層,從這裡可以俯瞰湄南河和對岸的大皇宮(現在暫時關閉,不能登上去)。
主塔每一層的入口都有兩座中式武將門神石像。這些石像造型各異,有武將門神,也有文官和動物等造型。
由於19世紀中國的商船到泰國,大部分商船內都會載一些雕刻精美的壓艙石,以防止翻船。所以這個時期的寺廟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會有很多中式的雕像。
主塔的底座和塔身層數很多,從底座到塔頂的牆面繪有各種圖畫和花紋。
牆面整體鑲嵌了各種彩色陶瓷片,形成圖案和花紋,陶片的顏色和造型各異。總體瓷片數量非常巨大,總共約有百萬件之多。
塔的每一層作為支撐的神像也都不一樣。第二層由夜叉惡靈守衛神像支撐。第三層由哈魯曼神像的柱子支撐。第四層是一些神靈的神像支撐。
主塔最頂部,每一面都有壁龕,供奉著騎著三頭白象的天神之王因陀羅的雕塑。
塔群的西北方位,還有一座大雄寶殿,大殿外有兩座6米高的守門夜叉,也是很多人來拍照打卡的地方。
黎明寺門票&開放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