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第一時間解析: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2021-01-11 中國青年網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今天獨家拿到了2017年高考語文作文題及權威解析。作文題共10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7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等省市命制。

  作文命題聚焦中華優秀文化

  2017高考作文命題的特點之一是聚焦中華優秀文化。比如,全國Ⅱ卷作文題「中華名句用用看」,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歷久彌新,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有序與生生不息。文化傳承不應只是靜態記憶,名句需要在使用中煥發出新的活力,命題要求「合理引用」,引導考生將傳承與發展優秀文化落到實處。

  北京卷作文「說紐帶」明確提到「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文化的交流、歷史的傳承」,藉助「紐帶」的比喻意義,意在引導考生深入認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天津卷作文題關注傳統文化的代際傳承,要求考生圍繞「重讀長輩這部書」展開寫作,讓考生以長輩的人生經歷為鏡鑑,思考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及其當代體現。

  貼近學生和生活

  貼近考生、貼近現實生活,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親切,容易產生思想情感共鳴與交流,是作文試題命制的不懈追求。全國Ⅲ卷「高考作文話高考」對於正在高考現場的考生來說,幾乎是感觸最深、最有話說的題目。大到國家社會、小到家庭個人,高考的重要性與影響力不言而喻。加之時值恢復高考40周年,2017高考作文直接寫「高考」,既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

  2017年高考作文堅持以考生為本,力求讓考生看得懂、感受深、易接受、有興趣。國家熱點戰略「一帶一路」、大眾娛樂活動「廣場舞」、當前發展得如火如荼的「行動支付」「共享單車」等關鍵詞出現在全國Ⅰ卷作文中,讓人耳目一新。

  江蘇卷作文題由「生活中離不開車」切入,並從車的「種類」和「形態」兩個方面加以提示,幫助考生展開豐富聯想,積極引導考生關注時代發展與社會進步。山東卷作文題取材於真實的新聞,材料涉及的夜讀、24小時模式、書店中的流浪者與拾荒者等都是考生有所感悟、可以發揮的話題。上海卷作文題以「生活充滿變數」為背景,啟發考生調動積累,展開對「預測」的思考,有助於培養考生的思維品質與理性精神。

  材料型作文經多年實踐已趨於成熟

  今年作文題在此基礎上精心設計寫作要求,指令明確,發展了任務型寫作,更有利於考生發揮。全國Ⅰ卷作文要求「選擇兩三個關鍵詞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考生須通過兩三個關鍵詞形成自己對中國的整體印象;關鍵詞使用要求「形成有機的關聯」,考生可以正向搭建,也可以逆向勾連,還可以是主題式關聯,構成有新意、有創造性的組合;「幫助外國青年」則增強了寫作的對象感。

  全國Ⅱ卷作文要求「合理引用」兩三個名句,意在要求考生在理解與發掘這些名句內涵的基礎上,結合具體語境引用名句,或簡單借用,或深度化用,使之自然融入全文,對寫作語言的創新性、綜合性運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國Ⅲ卷作文要求「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意在引導考生立足於「我」,突出思想與情感的表達主體,既可寫實,亦可虛構,為考生的思想表達、經歷敘述與情感抒發提供了更大空間。北京卷作文「共和國,我為你拍照」在任務型寫作方面也作出了有益探索。

  總體而言,2017高考作文精準落實「立德樹人」,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文化自信,關注社會熱點,凸顯時代主題,貼近學生實際,同時發展了任務型寫作,更有利於人才選拔與教學引導。

  附:2017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及專家評析

  1.全國卷Ⅰ

  試題內容: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汙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行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專家評析:

  2017全國Ⅰ卷繼續採用有明確寫作任務的新材料作文題型。作文材料源於央視5月份的一組連續報導,為了讓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題時做了必要的調整與提煉。

  命題在材料選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寫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覆斟酌試題的素材、內容和情境,直觀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立意高遠卻力避空泛,堅持以學生為本,接地氣、有生氣,時代感強。

  將「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作為明確指令,鼓勵考生從所知所學所感出發,在對宏大話題的把握中,感性敘說,理性思辨,暢所欲言,「講好中國故事」;引導考生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關心現實國情與改革發展,展示他們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與綜合素質。

  「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要求大處著眼,十二個「中國關鍵詞」是考生落筆的抓手,而「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則完全尊重考生的個人意願。這樣處理既利於引發考生的寫作欲望和真情實感,也利於將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作用細化、實化、具體化。這些關鍵詞搭配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長城」「京劇」講講擁有古老文明的傳統中國,由「高鐵」「行動支付」談談現代開放的高科技中國,由「中華美食」「廣場舞」說說好玩的中國或熱情的中國,由「共享單車」「行動支付」聊聊生機勃勃的時尚中國或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網際網路中國。另外,還可以將傳統的國粹「京劇」與時下流行的「廣場舞」並置而觀,將文化悠久的「中華美食」與「食品安全」的嚴峻現實作勾連,也可以將古時的「長城」與當下的「一帶一路」相互對照、相互發明……凡此種種,都可能寫出上佳的文章。每一個關鍵詞都是中國的縮影和表徵,它們之間既存在著豐富的張力和層疊的思辨空間,又共同構成了多樣而立體的中國。

  命題在引領價值觀的同時,並不限制考生的想像力,相反鼓勵關鍵詞搭配組合的創造性,為批判性思維的發揮預留了很大空間。如由「美麗鄉村」走筆於舊式城鎮化的痼疾和「留住鄉愁」的必要,從「大熊貓」延伸到動物保護乃至生態保護的迫切,借「空氣汙染」「食品安全」論述過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的呼喚。考生可以直面發展中的問題,正視前進中的矛盾,看到潛在的危機,以高度的憂患意識未雨綢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出謀劃策,添磚加瓦。

  本題立意空間極其廣闊,不僅考慮到了不同層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慮到了不同考生的寫作優勢。在立意行文的過程中,使關鍵詞形成有機的關聯並不難;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創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關鍵詞組合,並能由此寫好文章則又不那麼容易。

  寫作要求中,「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也是命題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務驅動」的指令,也是「具體思辨」的語境。這裡,作為寫作預設對象的「外國青年」屬於泛指。考生可想像自己面向全體侃侃而談,也可預設某一個或某一類外國青年與之對話。優秀的文章應該有針對性地面對預設的讀者寫作,尋求共識乃至注意話語策略。「讀懂」可理解為從茫然無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為從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並落實「幫助」,則與預設的讀者類型相關,也會影響立意的深度、寫作的難度。

  此外,命題要求明確文體,而不限制考生寫作的文體,只要能「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且能「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論述類、敘述類乃至說明、抒情類的文體都可以自由選擇,只要在寫作中能體現所選文體的特徵。

  通過以上努力,本題既給考生提供巨大寫作空間,又有效防止套作宿構,從而極大提高了測試的區分度和效度。

  2.全國卷Ⅱ

  試題內容: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 甫)

  ③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 (魏 源)

  ⑤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作,敢當。 (魯 迅)

  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澤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後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併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專家評析:

  2017全國Ⅱ卷繼續採用有明確寫作任務的新材料作文題型。試題材料由精心選擇的六個中華名句組成,試題命制充分發揮作文的積極導向功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導學生自覺繼承、轉化優秀文化傳統,增強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試題既讓每個考生有話可寫,又讓優秀考生能夠脫穎而出。六個名句言淺理明,貫穿其中的思想主線清晰,具有很好的親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沒有難度;而在審題立意、文體選擇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開放度,便於考生發揮;要求考生結合自己的感觸與思考,為命題加大了空間縱深,也為優秀作文提示了明確指向。

  分別來自古代、近代和現代不同時期的中華名句,有詩詞有隨感,或豪邁或溫婉,有的抒懷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強奮發、家國情懷、堅持自我、豁達自信、開放進取、提升境界、敢於正視問題、勇於面對困難、勇於實踐、敢於擔當等豐富內涵,涉及個人「小我」與家國、社會「大我」等不同層面;既各自獨立,言簡意賅,又彼此關聯,聲氣相通。將六句並列齊觀,從《周易》到毛澤東,本身就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淵源有自、傳承有序與生生不息,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綿延不絕、歷久彌新的生動寫照。

  命題要求「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實則是引導考生結合自己的感觸與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內涵的基礎上自主進行組合,從「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鑑今,古為今用,激活名句的內在生命力。考生既可以集中論述兩三個名句的相通內涵,如以①⑤為基礎探討自強奮發、敢作敢為;也可以辯證思考由兩三個名句組合生發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為基礎,討論自信與正視問題、開放進取之間的關係;考生還可以深入研析個人、國家、社會及三者之間的關係,如以①③④⑤為基礎,探究如何全面提升個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為基礎,表現個人對家國情懷、社會現實的關注與思索,或以③⑤⑥為基礎,論說堅持自我與承擔社會責任之間關係,等等。

  考生也可能更看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後世」帶給他的感觸與思考,而由此出發立意行文,對名句作者及其時代進行歷史分析,個性化地闡發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或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會,講述中華名句化育後世的精彩故事,論說名言警句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命題明確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應了中國詩詞大會引發的詩詞記誦熱,更隱含了「文化傳承不應只是靜態記憶」的認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義的簡單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語言表達簡潔凝練、生動活潑,增添感染力和說服力;將名句自然融入文章、與全文渾然一體,對考生的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寫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傳承與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豐富期待。同時,這一任務型材料作文的創新,也為辨識考生水平高下、強化區分度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3.全國卷III

  試題內容: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專家評析:

  今年是恢復高考40周年,以此命題顯然著意於引導考生在社會歷史的大背景下審視個人發展,激勵一代青年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40 年前高考的恢復,是極富象徵意義的事件;直到今天,高考對於大到國家社會、小到每位親歷其中的個體來說,其重要性與影響力仍然不言而喻。2017高考作文直接寫「高考」,既出人意表而又在情理之中,無疑是要啟發考生在宏觀語境中聚焦個人經驗,表達對「高考」的獨特體會和理解,呈現他們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學奮進中的豪邁之情;另一方面,更是要帶動全社會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理性探索高考的改革之路,也由此感悟古今融通和傳統的繼承與創新性發展等重大問題。

  「高考」,人人參與其中,但絕大多數考生又未系統地思考與梳理過,所以細想又有些陌生,這在經驗儲備相對公平的基礎上保證了考試的公正,維護了所有考生的話語權,兼之「高考」本身的言說不盡,所以每位考生可以見仁見智,在較為寬鬆的空間裡寫作。

  試題材料中的內容,意在引導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內在關聯與生長性,如為國選材與社會進步,時代拐點與國家走勢,個人奮鬥與家庭期許,歷史沉思與當下使命,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今昔對比與感慨生發……考生更要關注題目的具體指令:「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不同於一般的話題作文,聚焦審視與表達的主體——「我」,喚醒考生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為考生「鎖定」作文立意提供支架。考生對於「我」的構思定位,既可寫實,亦可虛構。可供選擇的兩個副標題,為考生在不同文體上的選擇預留了寫作空間,這樣的架構利於考生思想的表達、經歷的敘述與情感的抒發,利於考生完成邊界清晰且能自由發揮的理想寫作。

  就本題寫作的預估和建議來說,若選擇以「我看高考」為副標題寫作,寫作相對集中,考生須從標題的擬定開始,就聚焦對於「高考」的看法與評價:既可肯定高考對於國家、社會、個人的意義與價值,如對於社會進步的推動價值,對於公平社會的建設意義,對於個人提升的引領作用等;也可質疑討論高考考查的科學性、錄取制度的公平性以及高考催生的教育亂象等。

  若選擇以「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作,可供考生寫作的空間比較大,選擇的文體較多,如記敘類文體,可以圍繞材料的觸發點對自己的高考經歷或憧憬進行篩選整合,傳達出「我」之於「高考」的生活過往與內心期許,甚至通過個人軌跡折射時代變遷。有能力的考生還可以將其虛構為小說,間接傳達「我」之於「高考」的獨特體驗與個性理解。此題也有散文詩歌等文體的寫作空間。

相關焦點

  • 名師解析2017高考作文題目:一定要關注時事
    2017年高考語文考試剛剛結束,網易教育第一時間邀請新東方優能中學北京、天津、南京、瀋陽、成都、合肥的6位語文名師解析語文試題。今年語文作文題亮點頗多,我們來聽聽名師們是怎麼分析的。瀋陽新東方優能中學語文名師黃金雪■全國卷三1、作文題目: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第一時間」高考語文作文超詳細解析
    今年的語文作文題目與往年相比,有哪些變化?有哪些預料之中又有哪些預料之外?家輝高中語文組的呂瑩老師、華芳老師、徐清雅老師、王影老師對2020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做了解析,來年高考的同學們也可以看起來啦!4.2次押中高考作文題,於2011年6月因教材中出現上海高考作文試題同題接受權威媒體《新聞晨報》專題採訪5.曾一手搭建語文團隊及教研體系,至今已培養各教培機構及學校一線語文教師數十人6.每年輔導的學生中,幫助眾多學生獲得120+,因語文學科提分進入到頂尖名校華芳老師點評
  • 2017高考語文作文題出爐 來看看你會怎麼做?
    6月7日,2017年高考拉開大幕,北京人大附中考點外,學生揮舞「高考必勝」紅旗為考生加油。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中新網6月7日電 綜合消息,2017年高考語文是首門應試科目,已有走出考場的考生透露今年高考語文的作文題目,其中,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題二選一,來看看,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寫……各地高考作文>>  全國卷I   用一帶一路、高鐵等關鍵詞向留學生介紹中國
  • 2020年高考作文試題最全匯總及專家解析。
    原標題:含詳細解析!2020年高考作文試題最全匯總來源:百度文庫服務號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全國Ⅰ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 2017年全國卷1高考英語真題及答案解析
    來源:中學學科網 2020-07-06 19:18:58   2017
  • 2017年高考作文押題:創意創新 2017高考作文預測題目
    年年歲歲高考相似,歲歲年年考生不同。  不知不覺中,2017年高考正向我們走來,梁挺福式的《2017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又如約與高三家長和考生見面了。  每年的《高考作文大猜想》撰寫肯定是我高考前一道足夠重視的大作業、大任務。從2010年到2017年,一年一度的梁挺福式《高考作文大猜想》已經整整陪伴大家度過8年。
  • 2017年全國卷3高考數學真題及答案解析(文科)
    2017年高考將於6月7日開始,目前2017年全國卷3高考數學真題及答案解析(文科)已公布,考生可點擊進入2017年全國高考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頁面,進行真題內容及答案解析內容查詢!預祝所有考生取得好成績!
  • 2017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發布 專家評析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專家評析:  2017全國Ⅰ卷繼續採用有明確寫作任務的新材料作文題型。
  • 英才/華語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題彙編
    6月7日,2017年高考大幕正式拉開,全國940萬考生踏上考場。
  • 【寫作技巧】2018年全國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題立意專家解析
    【專家解析】  這是一道仿照2017年全國卷Ⅱ高考作文題命制的新材料作文題目,任務性強,文化味濃。考生審題立意時首先要理解每句話的含義,提煉出相關的主題,然後選擇其中的兩三句確定立意,完成任務,展開寫作。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 2017高考作文題目大全:完整版2017全國高考語文作文題匯總
    2017高考作文題目大全:完整版2017全國高考作文題匯總  全國卷I  (河北 河南 山西 江西  福建 廣東 湖北 安徽 湖南)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汙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
  • 2017年高考日語作文範例
    2017年高考日語作文範例說明2017年高考日語作文範例。
  • 2017年日語高考卷作文
    2017年日語高考卷作文介紹2017年日語高考卷作文。
  • 2017年日語高考作文翻譯
    2017年日語高考作文翻譯介紹2017年日語高考作文翻譯。
  • 2018年高考傳記文言文解析暑假特別篇——篇四·《李大亮》
    菁文高中特別推出《高考傳記文言文解析暑假特別篇系列專題》,助燃一夏。傳記文言文一直以來是令很多高中同學感到頭疼的閱讀文本,從詞彙到語法,從內容到表達技巧,讀起來往往如墜五裡霧中,不知所云,分析起來更是無從下手。
  • 2020年北京高考適應性測試英語學科解析
    《高考說明》沒有了,怎麼應對新高考?——2020北京高考適應性測試英語學科權威解析  英語測試難度保持穩定,考生細節把握能力分高下  今日下午,2020年高考適應性英語測試結束。作為從上學期期末考試到現在唯一一次正式統考,本次測試釋放了哪些新高考信息,以及對新高考英語備考有什麼指導性作用?
  • 2017年高考日語答案及解析
    2017年高考日語答案及解析說明2017年高考日語答案及解析。
  • 2017年12月英語四級第一套作文解析(南昌新東方)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真題解析>四級解析>正文2017年12月英語四級第一套作文解析(南昌新東方) 2017-12-17 12:5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2018高考作文題大有深意,專家幫你來解題!
    「世紀寶寶中國夢」引導考生在體會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同時,感受大國風採、民族精神和時代品格,增強考生榮譽感、責任感。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圍繞「器」展開聯想和思考,注重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因子,引導考生對成才成器、國之重器等進行深入思考。
  • 2020年最強高考作文解析匯總!
    【百度文庫獨家專家解析】1、試題特點:高考評價體系將考查內容凝練為「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四個層次,本道作文試題體現了這四個層面的要求。【百度文庫獨家專家解析】1、試題特點:高考評價體系將考查內容凝練為「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四個層次,本道作文試題體現了這四個層面的要求,並充分體現了持續深化新時代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精準落實高考評價體系,緊密銜接高中課程標準,貼近學生現實生活及認知實際,在增長知識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