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11月22日訊(通訊員 雷曉豔)11月20日至22日,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2020學術年會暨第二屆湖湘新聞傳播論壇在湖南工業大學舉辦。來自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中南大學、湘潭大學等湖南20餘所高校新聞傳播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業界人士和研究生200餘人參加會議。此次會議圍繞「變革與堅守:新文科背景下新聞傳播教育與影視教育的創新與發展」的主題,分享研究成果,共謀湖南新聞傳播、影視教育的轉型和內涵發展,共商湖南省新聞傳播、影視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之路。
開幕式上,湖南工業大學副校長李可興教授致辭,他代表學校對蒞臨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希望大家在會上能夠暢所欲言,充分溝通,為我省乃至我國的新聞傳播與影視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湖南新聞傳播學會會長、湖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彭祝斌指出,新文科和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一起服務於國家戰略,新文科之新體現在新時代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新聞傳播學科是人文社會學科的支撐學科,其新體現在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而融合的基礎在技術。他提出新文科人才培養的「三個抓手」即專業優化、課程開設、模式創新,「三個取向」即技術取向、專業取向、價值取向。他強調新文科背景下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必須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必須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培養有家國情懷、使命和擔當的人才,培養在當下能發現、理解、思考新聞事件的機器取代不了的新聞人才,而不是IT工人。
湖南省社科聯學會工作處彭培根副研究員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年會乃全省社科界的盛事。學會選擇了一個好的時間節點,堅持了好的政治導向,推出了一批好的研究成果,培養了一批好的人才隊伍。希望新聞傳播教育更好地服務黨和政府的科學決策,以總書記新聞思想為指引,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名譽會長尹韻公教授從網際網路、新冠疫情引爆的「百年未有之變局」出發,提及「變局」之於新聞傳播的教育意義。後疫情時代,中國在國際輿論場的話語權呈現「東升西落」的趨勢。
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理事白寅教授就「新文科視野下數字出版專業的設置邏輯及其內涵建設」做了精彩發言。他指出,「新文科」理念是數字出版專業精神的核心,多學科知識融合、數字應用技術和文化產品生產技能兼通是數字出版學生及其師資知識結構的基本要求,寬厚的理論基礎、深度的社會實踐和與業界同步的實操訓練並重,是數字出版專業課程設計的基本原則。數字出版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教育管理理念與教學管理制度的創新、教學平臺建設構成了數字出版專業內涵建設的基本方略。
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理事、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王潔群教授表示,具身傳播已成為融媒體的深層邏輯,當前媒介融合需要縱深發展,融合媒介實際上是具身媒介,融合傳播實質上是具身傳播。
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理事、湖南理工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羅洪程教授基於傳媒產業大變局背景,介紹了新聞傳播教育的應對之策,分享了「一平臺、兩基地、三中心」產教融合媒體運營項目的改革與實踐經驗。
湖南工業大學研究生工作部部長、全國包裝廣告研究基地執行負責人王麗萍教授介紹了基地的發展歷史、角色定位、運作經驗與相關成果。
湖南工業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副會長鄭堅教授介紹了學院影視傳媒類人才培養特色的探索與凝練過程:在人才培養層次和類型上,逐漸凸顯影視傳媒;在專業師資建設上,重點傾斜影視傳媒;依託學術團體、行業協會和企業來融入影視傳媒;用科研平臺來支持培育影視傳媒人才;用實驗室建設來鍛造學生的影視傳媒實踐能力。
作為本次大會的協辦單位,湖南蛙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子公司CEO舒友前、成都索貝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周鑫作為嘉賓介紹了新文科和媒介融合背景下,公司的創新發展策略,並與參會老師分享了近年來與新聞傳播院校的合作案例。
下午,與會嘉賓分成四個分論壇,圍繞不同主題,分別就新文科背景下新聞傳播、影視學科與專業建設的「變」與「不變」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其中,36名研究生代表參與了首屆湖湘新聞傳播研究生論壇,就智媒時代新聞、廣告和影視文化傳播、跨文化傳播等議題進行了交流。
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秘書長、湖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向志強在大會總結中指出,此次年會規模大,規格高、議題廣、論文質量相對高,研究生參與踴躍,充分顯示了湖湘新聞傳播教育和研究隊伍的實力和潛力,學會將繼續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輿論導向,積極開展學術活動,為服務湖湘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培養新聞傳播後備人才搭建學術平臺。
鄭堅分別主持會議的開幕式和閉幕式。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秘書長、湖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向志強教授主持大會主旨報告。
據悉,湖南省新聞傳播學會下一屆學術年會將在吉首大學舉辦。
[責編:萬枝典]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