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韋亞軍微博
攝影:Bob君
柚子練琴的暴雷,將在線音樂陪練行業再次推到臺前。公開資料顯示,柚子練琴曾完成過3輪融資,其中,2017年10月曾獲得新媒體集團第一視頻的天使輪融資。
繼線下教育之後,線上教育中細分的音樂陪練行業,也開始面臨信任危機。
近日,B站UP主、音樂老師「一鍋頭」上傳了一段視頻,稱11月30日在線教育平臺柚子練琴忽然宣布破產,圈錢上千萬元。
另外,有消費者表示該機構雙十一還在搞活動,引導學員滿減續課,上周還一切正常。幾天內統計到的柚子練琴需要返還的剩餘課程費、拖欠教師薪資,已經達到500多萬元。
柚子練琴的暴雷,將在線音樂陪練行業再次推到臺前。
在線音樂陪練作為音樂教育的後端服務,拆分了學習環節,讓教學老師和陪練老師權責更為分明。無論是市場需求,還是用戶接受程度,在線用戶陪練行業都在不斷增長。在多位從業者眼中,這個行業可以講述上千億市場的故事。
正因因此,VIP陪練、快陪練、小葉子陪練、趣陪練、美悅鋼琴、掌門陪練等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出,眾多一線VC以及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和在線教育公司,都開始押注自己看好的在線陪練機構。
但故事性感並不代表生意好做。在線陪練的行業門檻其實很高,有從業者之前坦言,看似是簡單的線上直播,讓老師陪孩子練琴。但起步沒有上億資金,可能無法去做。因為在線陪練需要大量的技術開發和人力布置,這部分可能每年就會消耗幾千萬。
這個行業毫無疑問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也許現在還看不到可觀回報,但也有從業者希望讓子彈再飛一會,「從長期來看,時間一定會證明它的潛力。」
註: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一夜暴雷,被炸懵的家長與老師
2020年11月30日晚上7點,B站UP主、音樂老師「一鍋頭」像往常一樣登陸柚子練琴平臺,開始給學生上課。
他萬萬沒想到,10分鐘後,柚子練琴微信公號發布一則通告,稱「由於市場環境影響以及經營不善,企業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並出現了現金流斷裂。經股東大會商議,決定啟動破產清算法律程序。」
緊接著,11月30日晚上8點,柚子練琴的教師群宣告解散。12月1日下午4點,App正式停運。
被柚子練琴這一套組合拳打懵了的,除了「一鍋頭」這樣的教師,還有大量的家長。
柚子練琴App再也無法登陸,家長們失去了聯繫客服的主要途徑。撥打官方客服電話,也只剩下一遍又一遍的機器錄音,重複念著啟動破產的通知。
柚子練琴的破產十分突然,因為在之前平臺沒有任何徵兆。「明明雙十一還在促銷賣課,還不到一個月,柚子練琴就宣布申請破產,現在淘寶店鋪都關了。」有家長說道,「我們認為這是有蓄謀的商業詐騙。」
公開信息顯示,柚子練琴成立於2017年7月,是由北京柚子學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APP。產品通過線上視頻陪練的方式,為學員提供鋼琴、小提琴、古箏、長笛等的陪練課程。公開資料顯示,柚子練琴曾完成過3輪融資,其中,2017年10月曾獲得新媒體集團第一視頻的天使輪融資。
關於本次暴雷的原因,柚子練琴官方的聲明似乎說服力不夠。
一位柚子練琴的老師透露,從今年10月開始,工資就已經沒有按時發放。隨後該公司還進行了教師節、雙十一的促銷,而實際業績不錯,公司帳上的錢也夠運營。
此外,這名老師還提到,公司CEO並沒有實權,而實際控制人則是公司一名執行董事,他通過系統將錢提走了,並將財務優盾也拿走了,這與柚子倒下是否有因果關係還暫不得知。
至於事件後續,12月9日下午,柚子練琴通過公眾號發布事件新進展,稱「同行『快陪練』願意提供援助,給柚子練琴學員提供價值500元和1000元的陪練援助課程,用戶可根據課包剩餘價值自願進行選擇」。
然而,大多數學生家長更傾向於退費。據了解,幾天內統計到的柚子練琴需要返還的剩餘課程費、拖欠教師薪資已經達到500萬元。
性感的資本故事
隨著年輕一代家長對於孩子素質培養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科技發展帶來的實時傳輸的便利,使得在線陪練市場在素質教育賽道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找音樂老師在線陪孩子練鋼琴,幫忙糾錯,做些輔導,能有多大的市場?
VIP陪練創始人葛佳麒此前分享道,5年前,當他四處融資時,很多投資人直覺以為,這是個小眾領域的小生意,幾十萬體量而已。然而到現在,VIP陪練單2020年3月的單月營收就已經破2億元。
創立至今,VIP陪練先後獲得金沙江創投、騰訊、好未來、老虎環球基金等投資,並已累積融資近2億美金。
支撐音樂陪練企業高速成長的,是音樂教育、在線音樂陪練的需求增長以及中國中產階層在孩子音樂教育的一擲千金。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最大的細分領域。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音樂培訓市場供需預測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2018年,我國音樂教育培訓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800多億元,並且市場規模仍在持續穩步增長中。
近年來逐漸興起的在線音樂陪練,作為音樂教育的後端服務,拆分了學習環節,讓教學老師和陪練老師權責更為分明。特別是在網際網路的不斷普及下,家長對於線上教學的接受度已經越來越高,在線音樂陪練也從一個新奇事物,逐漸被家長接受,變成音樂教育中的標配。
柚子練琴創始人兼CEO張韜也曾表示:「學習樂器的小朋友,50%的人是需要陪練的,但整個國家音樂教育的滲透率很低,才4%左右。而在歐美達到28%,日韓達到40%,市場空間巨大。」
這種需求在鋼琴教育中更加明顯。在相關從業者蘇默(化名)看來,傳統鋼琴陪練存在著成本高、效率低、難閉環的弊端,在線鋼琴陪練就可以很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從這個細分領域切入,可以快速撬動3000萬琴童的千億級鋼琴培訓市場。
既然消費者願意為此買單,市場前景也如此廣闊,這一領域自然吸引了不少從業人士競相湧入。
除了VIP陪練之外,市場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快陪練、小葉子陪練、趣陪練、美悅鋼琴、掌門陪練、Finger、音樂筆記等多家在線陪練機構。
在今年3月,快陪練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未公布。另外,快陪練CEO陸文勇也同時宣布了公司運營情況,稱快陪練已於2月份實現了持續盈利,且現金流為正。
難做的陪練生意
故事性感並不代表生意好做。
從以上公開披露的融資數據來看,音樂陪練市場的融資多處於早期和中期階段,且融資金額較小,超過億元的融資事件寥寥無幾。與吸金大戶K12賽道或者語培相比,音樂陪練現在無疑還是一個「小買賣」。
所以,大多數相關企業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慢慢摸索模式。
起初,在線音樂教育主要是以錄播、機器人教學的形式為主,整個行業沒有成熟的模式去參考。以VIP陪練為例,其在確定線上真人陪練的模式前,先後嘗試過幾種模式:音頻自動識別監測、教學曲目視頻化示範、師生作業系統等。
這幾種模式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學生練習時無法得到及時正確的反饋,訂單規模化較小,引導性不足等。
相比之下,真人在線陪練則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老師可以及時聽到學生彈奏的曲調,指出錯誤進行糾正。同時,真人授課也能感知到學生音樂情感表達及風格等方面,而這些是機器感知不到的。
高科技可以幫助人做很多事,但最後還是要人去展現,有些東西不能被替代。所以對於音樂教育的發展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內容,畢竟內容為王。在真人在線陪練模式下發展起來的諸多平臺上,教師資源不光是它們的發展基礎,同樣也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之前,音樂陪練模式一度被認為是易於複製的,但隨著市場的逐步發展,賽道中的巨頭企業仍未產生,諸多玩家也意識到,想要快速擴大規模,並不是那麼容易。優質師資的缺乏、技術的限制,都是制約行業發展速度的因素。
陪練老師水平參差不齊,真正的好老師很少,且經常更換,造成的結果是陪練效果不盡人意。「這也是很多同行在做AI陪練業務的原因之一。」蘇默說道。
蘇默透露,因為合格的陪練老師不夠,很多平臺存在以在讀大學生冒充畢業生的行為。甚至,在招聘信息中明確提及招聘的在線鋼琴陪練老師可以是未畢業的在校生,並且音樂類、教育類相關專業均可。
然而,很多平臺在對外介紹師資時,卻聲稱其陪練老師經過層層篩選和培訓:「老師均為專業音樂學院/師範音樂學院/具有教輔經驗」。
除了師資,還有很多問題待解決。比如,在目前的一些在線陪練模式裡,學員一般一周上一到兩節陪練課,孩子的練琴頻率依然缺乏。
又比如,目前孩子練琴時比較孤獨的問題,在這種模式下還是沒有解決。
潛力需要時間證明
在線陪練的門檻其實很高。快陪練CEO陸文勇之前曾坦言,「看似是簡單的線上直播,讓老師陪孩子練琴。但在我看來,(公司)起步沒有上億資金,可能無法去做。因為在線陪練需要大量的技術開發和人力布置,這部分可能每年就會消耗幾千萬。此外,能夠容納數量眾多的老師和學生,機構也需要強大的運營體系和系統。」
正因如此,稍有不慎,機構就會陷入現金流困境。
在線陪練機構暴雷在以往就有發生。2019年8月,在線陪練平臺於斯教育便已公開承認危機,在其發布《關於延期發放陪練老師服務費的通知》聲稱。由於法律糾紛導致公司帳號被凍結,無法按時發放陪練老師服務費。
實際上,在線音樂陪練的問題和其他在線教育行業共通:一方面,獲客成本高;另一方面,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對財務模型的考驗也比較大。隨著行業成長,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是,本質上屬於在線一對一模式的真人在線陪練,同時也面對著規模不經濟、成本高昂的痛點。
雖然困難重重,但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行業的發展,用戶需求的多元化、層次化、複雜化,將倒逼行業快速成熟。
從探索增量市場看,音樂陪練滲透率還有很大提升餘地。就目前的音樂陪練行業發展狀況而言,還遠不能滿足市場所需。在樂器種類方面,多數音樂陪練機構的樂器教授仍然以鋼琴為主,僅有少數機構將品類擴展至小提琴、古箏等樂器。
一位有業內人士對鉛筆道解釋,這也與彈奏類樂器本身的特點有關,鋼琴不牽涉指法微差,一個鍵一個音,較為分明,更容易在線化和視頻可視化教學。
他認為,隨著音樂陪練的市場滲透,大眾對於品類的需求會增多,音樂陪練機構也必須考慮提升運營能力,進行細分業務擴展。
在他看來,將來這些頭部的大廠還是會進一步去做技術的研發,比如AI陪練,增強顯示技術等,用戶的體驗會進一步增強。「如果能夠讓一個老師同時服務多個孩子,或者說讓機器來代替大部分的人力,也可能是未來能夠快速發展的趨勢。」
至於整個行業,毫無疑問創業者們需要花更大的精力去拓展。「也許現在還看不到可觀的回報,但是從長期來看,時間一定會證明它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