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麗兒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僅是年幼的寶寶需要抱抱,孩子學會走路之後依然會向父母索要抱抱,一則是對安全感的訴求,二來是孩子自身體力有限,容易感到疲憊,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體重的增加,在抱娃這件事上,父母越發感覺力不從心。
周末,林先生(化名)夫妻倆帶著4歲的女兒逛商場,面對著商場裡琳琅滿目的商品,女兒興奮異常、左顧右盼,歡快地蹦摩著小腳丫,四處走走逛逛,而林先生夫妻倆就在身後追隨著女兒的腳步,默默的守候著。
不一會兒,女兒似乎是累了,轉身向一同逛商場的爸爸索要抱抱,寶爸走了許久了,也感些許地疲憊,於是爸爸對女兒說:「你已經4歲了,長大了,不該讓爸爸抱了」。
但是面對爸爸的拒絕,女兒並沒有放棄,她說出一句話扭轉了局面,讓爸爸妥協。
女兒對爸爸說:「你現在不抱我,等我長大,你就老了,到時候想要抱我都抱不動了」。
女兒一邊說著,一邊向爸爸伸出雙手,一臉的委屈巴巴,並且向爸爸投去期盼的目光,爸爸的心都被女兒萌化了,同時覺得女兒說的有道理,於是彎下腰來,將女兒抱起,女兒露出一臉滿足的笑容。
在一旁的寶媽覺得父女倆的相處畫面十分有愛,於是拍照將其上傳到網絡,沒想到迅速地引起網友的關注與評論,有網友表示:「寶寶太可愛了,這是又要騙我生女兒」,還有網友表示:「快多抱抱,女兒長大後就抱不動了」。
案例中的女兒真的是一個小機靈鬼,靠一句話徵服了爸爸,可見她與爸爸的關係十分的要好,有句話說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由於爸爸愛女兒,給女兒足夠的底氣,女兒才敢對爸爸撒嬌,爸爸在女兒成長過程中的陪伴十分地重要。
1. 對性格的影響
一個家庭中,爸爸與媽媽不同的角色對孩子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媽媽教會女兒善良、寬容,而爸爸讓女兒學會堅強、自立,爸爸是力量、安全感的代名詞,在爸爸的陪伴與愛護下長大的女兒更自信、快樂、有主見。
反之缺少爸爸陪伴與關愛的女兒,會覺得自己不重要,容易自我否定、自卑、孤僻,且可能為了討父母的關注與愛而滋生出討好型人格。
2. 對婚戀觀的影響
爸爸是女兒接觸的第一個異性,爸爸對家庭的責任感、愛護、陪伴,在女兒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印象,且在爸爸的陪伴下長大的女兒,在與異性相處中會更自信、從容,在以後的婚戀生活中會更成功。
而受到爸爸冷落與忽視的女兒,從小缺愛,便會將這份情感轉求他人,會容易引起早戀問題,且可能誤入一段錯誤的感情也很難抽身,因為她們無法承受失去所帶來的痛苦。
男性一般承擔更多的是賺錢養家的責任,但是賺錢重要,對子女的陪伴與教育也是不容忽視,在爸爸關愛與陪伴下成長的女兒與被爸爸冷落、忽視長大的女兒,其人生將大相逕庭,爸爸們要引起重視。
今日話題:你家有女兒嗎,今年幾歲了,還會不會動不動就向你索要抱抱?歡迎留言交流。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麗兒媽咪,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