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過了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卻沒有躲過土木機械兩大護法。
雖然說用工資高低來衡量專業好壞過於庸俗,但在現實生活中卻直接影響著大部分人的物質生活水平。
畢竟,理想雖然要有,眼前的苟且還是會讓大部分人妥協。
同樣是985大學畢業,學計算機的畢業就拿上萬的月薪,坐在高大上的寫字樓裡喝著咖啡談笑風生,而那些土木機械的學子,卻在工地上放線打灰享受風吹雨淋暴曬,在工廠裡調試機器弄得汙穢油光滿面。
每每至此,這些「掉入坑裡」的工科學子們就會發出哀嘆:當年高考時選的專業,卻讓自己如此「狼狽」!
在這些傳統工科裡,吐槽最多的便是土木和機械畢業生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以前這些都是香餑餑專業,可現如今卻跌落到了谷底,成了很多高校招生的冷門專業、被調劑的專業。
一名普通一本畢業的機械學子,在某國企工作,原本說好的4000基本工資,等實習了十幾天籤訂合同時卻變成了2500塊,於是乎發出了這樣的哀嘆:傳統工科為何如此不受待見?
老哥們我真的迷茫了,20屆普通一本機械工程畢業生,一個月就拿了2500。
如下便是這名機械學子的吐槽全程。
公司是校招時候找的,當時是說4000左右,但是學校三方也沒有填工資的地方,就是口頭以及微信和人力資源部說的工資。
結果來公司培訓了十幾天後,籤合同時基礎工資只有2500傻眼了。
而且合同上寫著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實際上每周工作至少50多個小時。
來了生產線,基本沒有假。和我一起來的大學生,他們班長讓他們單獨做最簡單的銑氣門,一個月下來還有1000左右的補貼,我們班長因為不缺人,讓我和師傅一起做,結果一個月沒休息幾天,工資一點多的都沒有。
感覺志願真的毀一生,當年高考分數565,有不少專業可以選擇。
憑感覺選了機械專業,當然也怪自己不上心。大學四年也沒怎麼學。一是離開了老師監督就沒心思學習,二是憑感覺填志願真的害人,發現自己對機械一點興趣都沒有,渾渾噩噩四年。
我知道我工資這麼低的是少數,不過天天重複在工具機上加工,我真的感覺有點無望。
面對如此低的基本工資和工廠的工作環境,這名剛畢業的機械畢業生已經有了提桶跑路的打算。
不得不說,2500的基本工資實在是太低了。當然,樓主的情況也是個例,大部分四五千的工資還是有的。
俗話說,不怕自己過得差,就怕人比人。同樣都是本科畢業生,不僅起薪比別的專業低,職業發展上限也低。就拿機械舉例,雖然是經驗工種,所謂越老越吃香,但在企業裡幹上十來年,拿個2、3萬的薪資就頂天了。
而計算機專業呢?在一些熱門的網際網路企業,有的一畢業就有2萬多,幹個兩三年,年薪四五十萬,七八十萬的大有人在。
這讓傳統工科學子的內心如何平衡?
偏聽則暗,兼聽則明,我們可以聽聽其他機械同行的觀點。
15年普通二本機械畢業,現在在江蘇某自動化設備上市公司上班,機械不是說都不行,只不過很辛苦,工資的瓶頸很低,一般2、3萬的月薪就到頂了。比其他行業低一些,我是非標自動化設計的,待遇還算看得過去,一個月能拿2萬多。
我今年普通二本機械專業畢業,現在在本地的一個機械廠做配電櫃的結構設計,剛去三個月實習工資3000,轉正後這3000底薪再加上計件工資一共有5000多,雖然不多,在我們這18線小縣城完全夠了,至少吃住都不用花錢。
我也機械,普通二本,後來知道工作不好搞,就考了個普通211,還是讀的機械。打聽了很多機械研究生畢業的師兄,在二三線城市,畢業出去倒是靠著碩士文憑能進個還行的國企,一個月6000到10000不等,只能說比本科機械出來稍微好點,但是跟其他專業比,確實差太多。
歡迎各位讀者留言評論,我是教育向前衝。漫談教育,關注教育二三事,圖文等部分素材整理自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