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9月1日,以東京和神奈川縣為中心,日本爆發了一場規模極大的地震。地震導致10萬餘人喪生,200萬人流離失所,在日本歷史上留下了「關東大震災」的名字。1973年,適逢關東大震災發生50周年之際,日本圖書市場上出現了一部名為《日本沉沒》的小說。儘管這部小說乃是當時並不受社會主流喜愛的科幻小說,但這個書名無疑牽動了日本人敏感的神經,使得這一部初版只印了3萬冊的小說瞬間售空,爾後不得不多次加印,最終上下兩卷合計銷量達到空前的385萬冊。其作者小松左京也因這部小說獲得1億2000萬日元的收入,躋身於日本文壇富豪之列,更讓「小松左京」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名字。
《日本沉沒》
有許多文章分析《日本沉沒》的暢銷原因,認為是日本在歷經了多年的長期經濟高速發展(特別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和1970年大阪世博會)後,突然迎來了1973年的「物價狂亂」和石油危機,導致日本人的信心大受打擊。但從本書的創作歷程來看,小松左京早在1964年就開始動筆,這一年也正是東京奧運會召開的年份,日本舉國上下正沉浸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氛圍之中。為什麼小松左京會在那樣歡騰的社會背景下創作《日本沉沒》這種主題頗為灰暗的作品?其原因除了許多科幻作家天然具有的反烏託邦氣質外,大約也和小松左京自身的經歷息息相關。
小松左京原名小松實,先祖是德島一帶的漁夫,父親在大阪開辦金屬加工廠,小松左京便大阪出生。除了小松左京之外,家裡還有四男一女,小松左京是家中的次子。小松左京的兄長比他大四歲,也喜歡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後成為三洋電機的工程師。小松左京的科學啟蒙很大部分就是來自他的兄長,而在父親工廠上班的工人們也常常會給他帶些漫畫雜誌,他的童年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
少年時代的小松左京體弱多病,對體育運動並無什麼興趣,反而是對小說漫畫歌舞電影興趣十足。不過偏好文藝並不代表精神孱弱。小松左京上的中學是以「質素剛健,自重自活」為校訓的神戶一中。就連他的小學班主任也說小松這種「軟派」並不適合那所學校。但小松左京頗有幾分倔脾氣,對於「軟派」這一評價很不以為然,上中學之後主動加入遊泳部,結果得了中耳炎不得不退出;又加入柔道部,戰後柔道被禁的時候又改去了橄欖球部。另外小松在學校也實在不能說是聽話的學生,他曾在嚴肅的學校大晨會上突然放聲高歌,也曾在教師辦公室罰站的時候抽掉老師的椅子,這些惡作劇當然都少不了吃一頓皮肉之苦,大概也算是他打造「硬派」風格的一環吧。
小松左京
小松左京臨近中學畢業的時候,正是日本戰局行將崩潰的關頭。日本政府開始認真研討「一億總玉碎」的可行性,連中學生都被紛紛推向戰場。對於小松左京這樣一個在教師眼中的叛逆且「軟派」的學生,他的作用被認為只有「扛上竹槍去卡敵人坦克的履帶」而已(順便說一下,與小松左京同為日本科幻開拓者的星新一因為學的是理科,在戰爭中被視為寶貴的技術人才儲備,沒有受到過徵召)。幸運的是,沒有輪到小松上戰場,戰爭就以日本投降而結束。但「如果當初戰爭沒有結束」的「歷史之或然」卻深深烙印在小松左京的腦海裡。
二戰中投降的日本,後來被美國全面接管。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樣的日子卻仿佛比日本人自己統治的時候更加自然,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逐漸恢復了應有的秩序,小松左京也回到了正常的學校生活。在中學五年級的時候(即1947年。因為之前戰爭的影響,從學制上說,這時候的小松左京依然是一名初中生),小松左京在神戶中學的校刊《神中文藝》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成績表》的小說,用的筆名「小松憂花」很有文藝氣息,大約也反映了小松騷動不安的青春期。小說用詼諧的筆調寫了差生對考試成績的乍喜乍憂,在戰後一片偉光正的文藝作品中,這篇小說也算是一抹異色,當然同時也給他再次招來學校教師的斥責。
總之無論戰時還是戰後,初中時代的小松左京似乎就是一個叛逆的中學生形象。1948年初中畢業之後,小松左京進了第三高等學校,這是可以追溯到盆密局的老牌學校,同時也是京都大學的前身之一(盆密局成立於明治維新時期,共有兩處,大阪盆密局於1869年設立,京都盆密局於1870年設立,成為日本最早的理化教育學校之一。通常所稱的盆密局指大阪盆密局。又,「盆密」是幕末時期的詞彙,來源於荷蘭語中的chemie,意指化學)。
很難想像一個每日只知道給教師找麻煩的人可以考上這樣的精英學校,不過也可能是當時大部分日本人難以支付自家孩子的學費。小松倒是津津樂道於他靠畫「赤本」掙錢的經歷。赤本原本是指江戶時期流行的娛樂讀物中專門面向少兒的一類,到了明治時期,圖書的裝幀內容都發生了改變,但少兒讀物的紅色系封面卻保留了下來。然而赤本同時也絕不是值得稱道的發表平臺,缺乏監管和無序競爭導致赤本成為紙張粗糙、內容低俗的代名詞,以至於戰後不久《朝日新聞》便組織了一個專題嚴厲批判赤本漫畫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成名後的小松左京可以將那一段經歷當做笑談,但對於當時心高氣傲的高中生小松而言,哪怕去買一本漫畫書都是一種羞恥的行為,需要讓自己的弟弟幫自己去買(順便說一句,當時小松恥於購買的是手塚治虫的書),至於發表作品當然更是需要用上筆名。這裡比較有意思的是,小松畫正常向漫畫的時候用的是他名字的平假寫法,而畫H漫畫(!!!)的時候就用他(已經分手的)初戀女友的名字
高中畢業後,小松左京如願進入京都大學就讀。在大學裡,他結識了不少好友,並和這些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創辦了文學同人刊物。當時正是日本共產主義運動蓬勃開展的時候,據小松自己說,他的一位K姓朋友偽造了他的印章偷偷幫他報名加入了日本共產黨。雖然事後才知情,小松對於黨內的各種活動一開始倒也頗為積極,也曾經熱血澎湃地討論過文學是否應當承擔普及共產主義思想之類的崇高任務,然而到後來黨內活動逐漸演變成派系之爭,小松對文學的熱愛也慢慢壓過了政治活動的熱情,終於在蘇聯宣布進行核試驗的時候憤而退黨。但是這段經歷貌似還是對他的職業生涯形成了不良的影響,畢業之後應聘朝日新聞等屢屢受挫,最後還是虧得大學時的友人三浦浩推薦,終於能從三浦浩任職的產經新聞文化部做些兼職工作。
這時候小松左京也已經成家,家庭的經濟狀況雖然不好,但婚後生活頗為甜蜜。曾經有一回,小松左京回家的時候在車站前面的流動拉麵攤上吃了一碗拉麵,覺得很是美味,硬是把店家拽回自己家,又把已經躺下睡覺的妻子叫起來一起吃。妻子白天一個人在家裡無所事事,靠聽收音機打發時間,有一天小松左京回到家裡,看到收音機不見了,以為家裡太窮,妻子把收音機賣了補貼家用。他想自己雖然窮得買不回收音機,但也不能讓妻子一整天沒有娛樂,於是決定寫一個故事給妻子看——這也就是後來小松左京的處女長篇《日本阿帕切族》(日本アパッチ族)的原型。在這部小說中,小松左京把日本政府塑造成擁有核武器的武力獨夫,但最終還是無法抵抗底層民眾的革命洪流,而無產階級則在核廢墟上重新建立起美好的家園。
不過,小松左京真正踏上科幻作家的道路卻是從短篇小說開始的。1959年底的時候,小松左京通過三浦浩的介紹,在早川書房的
SF Magazine
創刊號上讀到羅伯特·謝克裡的短篇《危險的報酬》,大受衝擊,決定自己也要書寫美國式的科幻小說。到了1961年,早川書房在福島正實的推動下舉辦了第一屆短篇空想科學小說大賽,小松左京便以《和平的大地》應徵,這篇小說通過菲利普·迪克式的故事,展現了生活在虛假現實中的少年對戰爭的思考。雖然沒有得到大獎,但還是被福島正實看重,得到了努力獎。這也是他第一次使用「小松左京」的筆名發表作品。
此後的六七十年代,小松左京迎來了自己的創作高峰期。在《復活之日》之後,小松左京連續出版多部長短篇小說,《日本沉沒》也是在這一時期寫就的。這部「空前的大暢銷書」帶給小松的不僅巨額收入,還有海內外的巨大聲望。在那之後,小松再沒有說過他的生活,想來已經衣食無憂了吧。但他對創作和社會活動的執著依舊沒有變化。他的《再見朱庇特》《首都消失》等諸多小說屢屢獲獎,又與東寶電影公司合作開展科幻電影企劃,還擔任了1970年大阪世博會主題館的設計委員。
2000年起,小松左京與角川春樹事務所共同舉辦以選拔新人為目的的小松左京賞,這一獎項一直堅持到2009年,入選者中許多都成為後來日本科幻的新生力量,包括英年早逝的伊藤計劃和以文風晦澀著稱的圓城塔。2011年7月,小松左京因肺炎去世,享年80歲。
電影《日本沉沒》劇照
《日本沉沒》的創作動機,最主要的來源當然是小松左京對地震的憂慮。開篇提到的1923年關東大地震,雖然小松左京自己並未親歷,但他母親卻經歷過在震後廢墟中艱難求生的日子。而且日本列島本來就屬於地震頻發的地區,小松左京也不會缺少對地震的親身感受。尤其是1945年前後,日本連續4年發生死亡人數超過1000人的大地震,對親歷過那段時期的人來說,必定會是難以磨滅的記憶。在這部《日本沉沒》出版的20多年後,日本大阪、神戶、淡路地區再次發生大型地震,史稱「阪神淡路大震災」,造成6千餘人死亡。這一次的地震,小松左京正好身處地震區,恐怕慘絕人寰的景象讓他這位曾經親筆描寫過日本沉沒景象的科幻作家也難以承受,自翌年出版《小松左京的大震災'95》之後,他便因抑鬱症整整休養了4年,直到2000年才恢復過來。
但《日本沉沒》絕不僅僅是對地震的預警。前文提到,小松左京少年時險些被徵入預備隊,葬身戰場。他在讀大學期間傾向於無產階級的立場,但蘇聯核試驗的消息又打破了他對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世界和平的期望。此外,在他創作最高峰的六七十年代,也是安保鬥爭等社會運動層出不窮的時期。正是這些經歷,讓他不斷藉助文學語言,思考民族乃至於人類的未來。
今年原本是東京再度舉辦奧運會的年份。挑選這一年再度改編《日本沉沒》,本身就是對小松左京憂患意識的繼承。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又徹底打亂了預先的計劃,這卻進一步印證了《日本沉沒》的永恆價值。姑且不談湯淺政明的動畫改編是否成功,至少小松左京在原著中展現的種種思考,在這個亂象紛呈的2020年,尤其值得我們每個人重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