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郵票,雖說還有名義上的使用價值,但是與上世紀貼郵票寄郵件的輝煌相比已然不再,郵票這種帶有面值的有價證券逐步轉為收藏領域。既然沒有大規模的寄信消耗,那麼現如今發行了多少郵票,在很久之後還是這個存世量,再也不會出現如同文字郵票那樣高發行量低存世量的奇景。
收藏,講究的就是珍稀程度,就如同五花八門的原地封加貼,特殊實寄郵局,都莫不是體現了那個珍稀程度。這也就反映了,為啥某大師在A地寄出的封沒有某大師在B地寄出的貴。不過,原地封還能悄悄咪咪選擇特殊原地來點特別加貼,可以人為控制實寄量,沒準就成為了稀有品種,賣個千把塊錢也不是夢想,而郵票不行。為啥大多數人買套票年冊會欣喜預定失落放棄,還是因為超級高的發行量(相對收藏人數來講),帶來了深度打折虧錢,想必大家不會跟錢有仇吧。是時候做出改變了,要麼就沒有飯碗了。
在去年就有跡象中國郵政要降低郵票的發行量,實際上也是如此,這真的是一件好事情,畢竟郵票收藏在如今這個狀態下完全比不過錢幣的熱度。我們中國的明星深諳此道,沒有流量熱度,誰還來關注這個,就算圈子內部炒得火熱,資金池子是一定的,沒有新鮮的泉水注入,就是一潭死水。2006年,中國郵票發行量出現了一個新低點(那個時候一本年冊很難搞到),之後逐漸膨脹。很好理解,一個低發行量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都去追捧,人云亦云;成功引進了「產品票」這個優秀概念,饋贈佳品;炒股的套路在郵票炒作中複製,萬惡的文交所(當然我沒有入坑,但並不規範的文交所是挺坑人的),大家癲狂。在這些虛假繁榮之下的勝景,實則暗藏危機。郵票發行量大了,八項規定出來了,再後來文交所被打掉了,吸血後的資金必定撤出,收藏鐵粉老了玩不動了(郵票收藏老齡化很快),新鮮的接盤俠們還沒有勾引過來。怎麼搞,只有一個套路,減量再減量。
昨日,中國郵政將2019年上半年的郵票發行量公布完畢,從中可以看到,中國郵政在2018年就有了危機意識,2019年如約減量,不再扭扭捏捏。在我看來,量是減少了,但是沒有2006年那樣來得簡單粗暴。既然是發行量的解讀,那麼必定離不開有關如何在這波浪潮中賺錢的套路(雖然上面借著解讀的名義帶貨分析了一波歷史),請大家看看我的見解,歡迎「噴」我。
2019年生肖版式3發行量580萬枚(可以理解為有580萬的套票年冊),減去首日封片,產品郵折等的消耗,大約能夠抵消預定小版所增加的贈送版數量量,而中國郵政採用破版的套路,那麼細細算下來,郵票整版的實際存世量就很少了。因此,實際發行量減去贈送版的量,可以視為郵票整版所佔用的郵票數量。那麼,通過郵票發行量的數據再來看看整版的量,有大概率是下一波行情的引爆點。
經過計算之後,得出整版理論最高存世量,是不是發現有些品種是真的少,是不是發現植樹節大版如今還居高不下。題材好,存世大版較多,題材不行,存世大版較少。雖然中葡,植樹節和五四運動大版都比較少,或許其它的票會因為過多的產品消耗而存世更少。
至於其它的特殊版式和小版、小本、小型張,就不再多說了,畢竟要麼不是很正統的東西(貨源高度極中,玩的人少,參與度低),要麼發行量還是比較大,市場如今需要一個新的炒作點了。但是,如果沒有一定的數量以供炒作,某些大版還是炒作不起來,就看哪個先被挖掘了。
既然都寫到這裡了,預測一下下半年的票哪些發行量會比較低:川青藏公路算一個,中俄中斯算兩個,然後,就真的看運氣了。
特別說明:其實我不願意寫關於賺錢方面的文章,怕被誤傷為鼓吹者。在此鄭重聲明,我沒有錢,不會賣房炒作郵票,只是在家憋得無聊,寫點文章,權當同大家探討一下。
戰疫還未成功,宅著就是為國家做貢獻!武漢加油,祖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