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敏
有很多人說,過稿職場文的作者都是在行業頂尖的大佬或者有著豐富職場經驗的職場精英,其實不然。
職場文有著特定的屬性和技巧,只要你認真專研和留意生活,是可以寫出優秀的職場文的。因為生活處處是職場。
我是一個工科大學生,專業是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從未經歷過職場,以前也從沒有自媒體寫作經驗,但是在參加寫作營和自己摸索之後,在職場文方面我過稿率大大提高,僅僅幾個月,我已經在某大號過稿了十餘篇職場文。
作為學生黨,我從未經歷過職場,卻依然有很多的靈感和思路去寫研究職場文寫作。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新人入坑,實現職場文從到1的華麗逆轉呢?
只需要你學著這樣做,保證你能每天進步,過稿率也能大幅度提高。
阿敏的部分稿費
01
了解職場文目標平臺調性,拆解文章結構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你要了解到職場文目標平臺的調性以及投稿信息,並分析之前過稿文章,
例如職場大號《智聯招聘》,要了解該公眾號定位為「有趣、有料,更有價值」,確定基本調性之後,再觀看其以前過稿文章,拆解其文章結構,知道這篇文章如何組成的,會對你大有裨益。
比如我前段時間過稿的一篇文章《那些「回爐重造」的人,都升職了》
沿用了其常用的三分式結構,從開頭《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爆火熱點引入,從而切入主題:職場人需要「回爐重造」來投資自己。
之後在構建文章結構,要想「為什麼」和「怎麼辦」:「為什麼」即這個主題成立的原因,並予以分析,最好分為三個小論點最為合適;再談「怎麼辦」,即主題成立的後果,也是予以三個小論點最為合適。
因此,在確定投稿一個公眾號時,要先研究該公眾號的每日過稿文章,分析優秀閱讀量文章的長處,從而了解目標平臺的調性,才更容易過稿。
02
「萬事皆是職場」:如何在現有渠道尋找新穎選題
「好的選題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自媒體寫作也是如此。
再拿這篇文章舉例,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從靈感的迸發再到選題的建立整個過程。
首先,我在日常瀏覽微博熱搜準備追劇和吃瓜時,看到了《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綜藝要熱播的消息,而且熱搜上也掛著關於姐姐們的熱搜。
我便看了這個綜藝的簡介,發現是寧靜、張雨綺、萬茜等在演藝圈有很多成就和作品並且優秀的演員。
我有個疑問油然而生,既然都是非常成功的大佬了,為什麼還要「降低姿態」來參加最基礎的「選秀」節目來「出道」?
然後,我就聯想到了「回爐重造」這個詞彙,隨後我思考是不是「回爐重造」的人都會得到「不一樣」的收穫?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節目播出之後,寧靜、萬茜等人突破自我,更加受大眾歡迎和崇拜。我就更加確定了這個方向,並決定了標題為「『那些回爐重造』的人,都升職了」。
大多數人對職場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即只有在公司企業工作才算是在職場。其實並非如此。只要你留意生活,生活處處可見職場的影子。
因此,從身邊常見的現象和熱門的事件出發,思考背後的規律、共性、道理,很容易引起共鳴。
或者從職場大號的社區內翻閱職場人的生活分享,從中找尋出選題的靈感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03
構建職場文大綱:「稀缺觀點」是重點
一般在寫文章時,都會構建職場文的大綱,大綱有了,文章便有雛形了。其次,要注重稀缺觀點,這樣才不會落入俗套,從而得到編輯的青睞。
例如在那篇例文中,我的一個分論點為擺脫「第零印象」,換位思考「以才服人」。稀缺觀點的構建在於想別人沒想到的點,而非陳詞濫調。這裡建議大家多看一些心理類或者管理類的書籍來拓展自己的思維。
管理類的書籍比如《反脆弱》《能力陷阱》等,心理學類書籍比如《墨菲定律》《九型人格》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閱覽,以此拓寬自己的思維,從而凝練出一個好的選題。
讀此類書籍也並非單純為了尋求好的選題,這也是對自身工作非常有益處的管理辦法,在平常生活中可用於職場上的自我提升。
總之,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是才一個人明智的選擇。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工作者,都應當理解這個道理。
04
職場文素材來源:有「生活」才有職場
素材來源於生活,作為自媒體寫作人需要時刻關注一些爆火的電視劇和電影,從中汲取素材,才能持續輸出優質內容。
比如最近的《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以及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都引起了很大的熱度,建議大家觀看來梳理素材進行分類整理。
還有一些其他的職場類電視劇、電影、以及微博、知乎上的職場話題,都可以篩選然後作為自身獨有的素材庫進行整理和積攢。
我常用的方法是自己用手機建立一個備忘錄,有相關素材時,便進行簡單的記錄,然後在晚上時進行匯總,整理到自己的總word文檔中。
05
職場文投稿注意事項
最後,跟大家聊一下投稿的注意事項。
第一點,當投稿時要先找到這家公眾號的約稿函,或者投稿郵箱、編輯聯繫等,要注意語言的規範性,然後按要求投稿即可。
第二點,職場文投稿時切忌一稿多投。當你投稿一家公眾號時,就不要再投別的公眾號了,只有當這家公眾號編輯明確拒絕不錄用或者已過審稿期限後才可繼續換家公眾號投稿。
第三點,注意格式規範和排版問題。俗話說,格式和排版是文章的「臉面」,必須要完美呈現出自己的作品,編輯才可能認真去審閱你的作品。
最後,一般的審稿時期是2-7天,如果有特殊的審稿日期,編輯會在約稿函中特殊提示。
最後希望大家多加練習,對自己的作品多加修改,最終一定可以一擊中的,打開屬於自己的自媒體之路。
06
附加職場文投稿渠道
最後,再給大家介紹一下目前職場文的重點大號。大家可以看一下,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文章質量合適再去投稿,先打磨文章。
(1)LinkedIn
第一個LinkedIn,是該頭條文章針對文章的目標群體是年輕職場人,大學生簡歷類或者中老年雞湯類文章不適合該文章調性。可從從行動乾貨類(比如office使用技巧等)、輸出價值觀類(熱點事件引入或評論)。
稿件要求:1800-2200字,精煉為主
稿費標準:
7日內閱讀數達到100萬及以上,按照人民幣5000元/篇支付;
7日內閱讀數達到50萬及以上,按照人民幣3000元/篇支付;
7日之內閱讀數達到100000及以上,按照人民幣1500元/篇支付;
閱讀數達到60000~100000之間,按照人民幣1200元/篇支付;
閱讀數未能達到60000的文章,按照基本稿酬人民幣1000元/篇支付。
稿酬每三個月(季度)結算一次。
(2)智聯招聘
智聯招聘的公眾號文章對標在職職場人、求職者等,文章屬於乾貨文,輸出良性價值觀,並給出行動建議。雞湯文以及觀點文不適合。
文章調性,可多從目前職場人求職、工作中的痛點尋找選題並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