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自從35億年前地球上誕生了第一個生命開始,似乎就已經註定了智慧生命的出現是進化的必然結果!然而這個過程卻漫長的難以想像。直至近幾十萬年,人類才以智慧生命的形態出現在了地球上。隨著人類科技的越來越發達,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們,人類還能再次進化嗎?人類之後的進化之路又將通向何方呢?
如果地球上不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災難,也許智慧生命的出現會大大提前,雖然一些科學家認為地球曾經存在過史前文明,甚至一些古老的文獻中似乎有過類似的傳說,但終究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其它地球文明是否存在。到頭來,人類還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智慧生命。
進化之路
如果說我們的祖先是單細胞藻類,這未免太過匪夷所思,畢竟,如果不從生命的本質上去解析,沒有人會認為人類和藻類存在著聯繫,而這也是生命進化的神奇之處!進化不僅僅是對環境的適應,更是讓生命一步步趨於完美的艱難道路。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地球上的生命都源於同樣的祖先,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逐漸發展成了如今豐富的生態系統。雖然有個別的特例進化論解釋起來比較困難,但毫無疑問,進化論的正確性毋庸置疑!
既然進化之路是生命由低級到高級的進階,那是否可以認為,生命進化的終極便是最完美的生命形態?對於人類而言,我們是否已經進化到了生命的終極形態呢?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雖然人類擁有輝煌的文明,但這一切都依託於科技帶來的成果。脆弱的身體、短暫的壽命以及對外部力量的過於依賴,都足以說明人類距離完美生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那麼,人類還能再次進化嗎?人類的進化之路又在何方?
人類還能再次進化嗎
事實上,由於人類的科技發展太過迅速,導致大部分人對於進化兩個字存在著誤解!所謂進化,是需要漫長時間的演變才可以實現的過程。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遠古智人與現代人類之間,其大腦容量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而身體素質也基本差不多。也就是說,從進化層面上,遠古智人與人類之間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不過因為最近幾百年來人類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導致許多人認為人類正在「飛速進化」!
而實際上並非如此,飛速發展的是人類科技,並非人類這個物種!
而對於漫長的生命進化之路而言,人類從出現到現在也只是經歷了一個微不足道的時間,所以說,人類再次進化是一種必然!只不過需要的時間遠比我們想像的要長。
人類再次進化的方向
生命進化是源於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從而做出相應的改變,但以人類目前的生存狀況而言,自然環境已然無法成為人類進化的助力!所以我們幾乎不太可能依靠自主進化來完善自身。
但科技卻賦予了我們另外一種力量,我們可以藉助這種力量完成人類的再次進化,向更加完美的生命進行邁進!而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進化之路」!而這條路將會比自然進化的道路強大千倍萬倍。
舉個例子,人類沒有意念傳輸的能力,但人類卻發明了智慧型手機,而且已經有科研機構成功將電子晶片植入生物體內用來讀取大腦產生的信息!這無疑是一種「進化」方式。
不僅如此,基因科學的存在使得人類從生命的本源上進行改變成為了一種可能!
我們知道,除了病毒以外的地球生命都是由基因作為遺傳信息的載體,如果能夠從基因層面改造身體,那每一個人類個體都將變得非常優秀,無論是智力還是身體條件,都遠遠不是普通人類所能比擬的!
而且,科學家們還有更加大膽的想法:如果人類能夠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那對於人類而言,是否距離完美生命會更進一步?
人類能夠光合作用嗎
當然,假如放任人類自由進化,也許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來滿足自身對於能量的消耗,但這個時間將會無比漫長。然而這種動物的存在,為人類帶來了希望。
斑點鈍口螈,是地球上唯一的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脊椎動物!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認為只有植物才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然而斑點鈍口螈的發現在改變了這一事實。
本質上來講,並不是斑點鈍口螈在進行光合作用,而是其身體上的藻類進行光合作用!然而斑點鈍口螈和藻類之間卻形成了微妙的平衡,藻類和斑點鈍口螈分別獨立工作,然後平等的相互交換產物。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人類能夠與藻類建立這樣一種平衡關係,那是否意味著人類從此能夠自給自足,再也不用為了食物而煩惱?當然,那個時候的人類恐怕要改名叫做「斑點人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