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鳳陽劃歸蚌埠的話題又一次登上人民網留言板。
只不過,網友說的第一句話,個人覺得就有失偏頗。他是這麼留言的,「蚌埠市一直想把鳳陽划過來,也是蚌埠市民的心願。」
請問,蚌埠官方哪裡有體現出想把鳳陽劃歸過來的意願,公開公示?書面文件?請問哪裡體現出了鳳陽劃歸蚌埠是市民的心願?
都沒有,或許鳳陽劃歸蚌埠,只是部分網友的一廂情願。
再看這位網友說的另一個觀點,「蚌埠一體化發展也受行政區域限制,蚌埠始終在省裡發展沒什麼太大作為。」
再請問,哪裡一體化發展受行政區域限制,東部正在規劃建設中央創新區和臨港經濟開發區,南部城南新區已經出具規模,西部工業區退市進園...
剛剛自貿試驗區蚌埠片區落地,先不說為普通人能帶來什麼實際的價值,單說企業發展這部分就價值很大。
在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推介會上,蚌埠片區共籤約總投資66億元的10個項目。
很不誇張的說,蚌埠自交通優勢起家,現在五河、固鎮馬上通高鐵,華東城市交通價值依然很大。
再看高速公路,蚌明高速、蚌五高速,建成只是時間問題。所以個人認為近兩年蚌埠致力於打造「創新之城·材料之都」的城市發展規劃,十分正確。
不能因為鳳陽離蚌埠近,兩地居民來往密切就非要柔和到一起。
在網友的留言中,安徽省民政廳是這麼回復的:調整鳳陽縣隸屬關係屬於重大行政區劃調整,涉及面廣,與經濟發展、歷史文化、資源配置、群眾利益等密切相關,應由相關設區市人民政府先行協商達成一致並共同制訂變更方案,逐級上報國務院審批。截至目前,相關各方人民政府尚未取得一致意見。
相關各方人民政府尚未取得一致意見,個人理解兩種可能:
1,蚌埠、滁州雙方都還沒對這件事情討論過;
2,蚌埠、滁州雙方已經討論過,蚌埠不要或滁州不給;
鳳陽歷史悠久,朱元璋的家鄉,近年來鳳陽在全省各縣的發展中經濟總量只能算中遊。
各城市統計局發布的政府公報顯示,2019年安徽各縣經濟總量鳳陽排13位,與排名11的懷遠差別不大。從經濟的角度看,如果鳳陽劃到蚌埠,等於增加了一個「懷遠」。
個人觀點,從蚌埠城市空間的角度看,蚌埠南部和西部還有大量可開發的地方,鳳陽劃歸,需重新確定地名、行政歸屬等等一系列大的調整,至少身份證要重新辦吧。
更何況,現在越來越多的鳳陽居民來蚌埠買房,其實並沒有什麼門檻,所以個人覺得鳳陽劃歸蚌埠,最大的意義在於無投入的增加蚌埠的經濟總量、人口總量。
鳳陽,或許有鳳陽自己的發展想法。
跟省內排名其實是沒什麼意思,鑽研高精尖、搞好人才激勵政策、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或許比把鳳陽「要」過來更有價值。
成功,往往並不靠拿來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