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或者說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因為在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是影響力。影響力怎麼構成?有兩個能力:第一是寫作,第二是演講。——羅振宇
閱讀和寫作,就像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而我,一直在用一條腿走路。為了能夠平衡,我開始嘗試寫作,但是每次坐在電腦前,卻不知道寫什麼,怎麼寫?「不能一直這樣,要去學習怎麼寫。」心裡不斷告訴自己。既然喜歡閱讀,那就先買有關寫作的書看一看吧,於是買來了秋葉的《寫作7堂課》。
秋葉,是武漢工程大學的副教授,中歐商學院私享會導師,秋葉PPT創始人,秋葉商學院創始人,百萬暢銷書作家。
《寫作7堂課》中總結了7種寫作方法: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復盤式寫作。表面上看是7種寫作方法,但其實這是7種習慣,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中,都不可或缺。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碎片化寫作、複利式寫作和復盤式寫作。
作為一名全職媽媽,大部分時間被孩子和家務佔據,很難有時間靜下心來寫作。看了《寫作7堂課》,才知道,並不是只有大塊時間才可以寫作,碎片時間一樣可以。
(1)碎片時間哪裡找
我的碎片時間在哪裡?我最先想到的是:孩子睡覺後的時間。而秋葉大叔把碎片時間定義的更細:1分鐘、3分鐘、5分鐘、10分鐘......這讓我豁然開朗:原來我每天還有那麼多的碎片時間啊!
(2)碎片時間怎麼寫作
知道了自己有這麼多的碎片時間,可是該怎麼用它們來寫作呢?秋葉大叔告訴我們,首先要養成三個習慣:
其次思考自己的碎片時間可以在寫作這件事上做些什麼?
(3)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時間
1分鐘、3分鐘、5分鐘,一不留神就會溜走了,怎麼樣才能在它們溜走之前就高效地利用起來呢?高效,就是要集中注意力,作者給出了5條建議:
魯迅先生說:「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
高效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開始寫作,這就是拉開距離的最好方式。
經過努力,寫出一篇文章,如何獲得更多的回報呢?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複利思維。複利,簡單來說就是「一鴨多吃」。
讓一次寫作,帶來多元化的回報,讓它成為你的優質資產,知識資產。
(1)質量複利
高質量的寫作需要滿足4個條件:
高質量的寫作是複利的前提,所以要不斷積累,而不是盲目跟風。
(2)分發複利
現在是一個多平臺寫作的時代,將一篇文章發布在多個平臺上,就是以分發為複利的寫作。這要求我們:第一,統一個人品牌名;第二,有好的平臺抓緊註冊;第三,做好排版。
(3)變現複利
以變現為複利的寫作,就是將一次分享做多元化輸出爭取最大的變現複利。如何讓一篇文章變成一系列實用技能的輸出呢?也許我們只想到了多平臺分發,而作者秋葉是這樣做的。
寫文章,到底有哪些能帶來收益的變現模式呢?如下圖
(4)人脈複利
以人脈為複利的寫作,就是通過寫作連結比你能量更強的人。
(5)人設複利
人設,就是你在自己讀者心中留下的形象。而以人設為複利的寫作,就是你長時間形成的寫作風格。就像現在很多平臺都提倡作者要專注一個領域寫作,這就是在刻意練習。除此之外,還可以怎麼樣養成自己的文字風格呢?
不斷地刻意練習,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有自己的風格。
擁有複利思維,我們才會建立穩健的投資結構,而不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擁有複利思維,我們才會去尋找優質資產,而不是簡單地追求規模投資;擁有複利思維,我們才能讓一次寫作帶來多元化的回報,而不是僅僅為了賺稿費。
復盤,本是一個圍棋術語,也稱「復局」,指對局完畢後,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招法的優劣與得失關鍵。其實,很多人已經將「復盤」這一方法很好地運用到了工作和生活中,寫日復盤、周復盤、月復盤。那什麼是復盤式寫作,怎樣進行復盤式寫作呢?
(1)什麼是復盤式寫作
其實方法在我們小時候學寫作文的時候就學過了——找到好的範文,梳理它切入材料的角度,中心立意,提煉每一段落的大意,梳理出其中的結構,將其變成一個可以借鑑的框架,包括可以借鑑的句式等,然後就可以模仿寫作。
(2)如何進行復盤式寫作
一要復盤文章的結構化框架,標題、導語、編者按、開場白、排版、文風、結尾;二要復盤文章中的知識點:搭建框架、完善知識點、復盤形成案例庫、復盤形成素材庫。
與其拜訪名師100位,不如老老實實復盤100篇。
作者秋葉在書中寫道:寫作是無法看會的,你需要練習,練習,再練習。
碎片化寫作讓你隨時隨地開始寫,複利式寫作讓你充滿寫作動力,復盤式寫作讓你不斷提供寫作技能,提升框架思維。還有框架式寫作讓你明確寫作方向,聯機式寫作讓你寫作素材源源不斷,結構化寫作讓你掌握寫作套路,清單式寫作讓你寫出高質量文章。翻開《寫作7堂課》,你收穫的不僅是寫作的心法,更是提高職場工作能力的法寶。
一起寫作,一起用寫作創造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