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的神社,其建築沿襲唐代風格,原來是從中國學來的!

2020-12-22 艾娜光

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樣,當你做出決定並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132字,閱讀約3分鐘

去日本旅遊時,我發現很多古蹟都很有中國特色。有些建築和我們在古裝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非常相似。事實上,這些建築風格在唐代就已從中國傳入日本。但經過朝代更迭,有些東西在當地消失了,在日本保存得很好。

幾乎所有到訪京都的遊客都會在祗園打卡,這裡是古代歌舞伎出沒的地方,也是京都最古老的地方。很多遊客會在和服店租借和服,然後到京都的各個旅遊景點打卡拍照。

祗園的八板神社是最受歡迎的打卡點,這裡隨處可見說普通話和廣東話的華人。

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基地,有點像中國的道教宮觀,但日本神社的參拜者範圍更廣。

八板神社紅牆黑瓦的木質殿堂與唐代宮殿,皇宮十分相似,這也是日本神社的統一風格。

據史料記載,公元794年,京都成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大唐是最強大的國家。文化影響了整個大東亞。今天日本保存下來的漢字,也是從當時的大唐那裡學來的。時至今日,日本人依然推崇盛唐古詩。很多日本人對《楓橋夜泊》這樣的名作耳熟能詳。

日本人很安靜地拜神,在心裡默念祈禱內容,然後扔一枚硬幣,拉一拉廟前的鐘繩。他們不燒香,不燒紙,非常環保。很多遊客也效仿日本人,經過一次祈福儀式。

我想,沒有人見過世上有沒有神。信仰更多的是一種理想主義哲學,是對自然的敬畏,是對祖先的崇敬和緬懷。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個神,那麼他一定有幾百雙眼睛來觀察這個世界。世間的種種,都逃不過他的眼睛。為什麼要拘泥於儀式?。

深秋的京都幾乎天天陽光明媚。八板祠在藍天白雲下顯得格外雄壯雄偉。到了晚上,神社的燈籠全部點亮,又是另一番夢幻景象。

八板神社是關西地區最著名的神社之一。每年七月,園祭與東京都神田祭,大阪神祭齊名。想像著儀式的隆重場面,我立刻想再去一次京都。

一句題外話:日本人有個好地方承認他們的主要文化源於中國,比如文字,比如建築風格,比如抹茶等等,不像韓國,很多東西都是否定的,連孔子都說是他們的。這一切都應該只是一個玩笑。

再過一千年,日本還能保留多少中國文化?也許和現在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如此遙遠的事情結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日本人卻把神社的歷史記錄得非常清楚。

在漫長的歷史中,日本人把傳統的東西傳承得很好。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中華文化的強大輻射力而自豪!

八坂神社怎麼去:京大阪有軌電車園區內的四個站點,5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從清水寺,高臺寺,念坂,念坂到八卡神社步行不超過15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八板祠內有很多大排檔。價格不是很貴。他們在京都賣一些當地小吃。

京都不像中國城市,到處都是垃圾桶。最好準備一個垃圾袋裝垃圾,有垃圾桶的時候再扔掉。

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再次感謝您來到《艾娜光》旅行「小欄目」,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一種緣分,期待與您下次相遇不見不散!

你終於明白,原來旅行的意義,是遇見一些人,再與他們告別。

相關焦點

  • 日本保留大量中國文化,京都八坂神社就是佐證,現為國家級文物
    跟日本其他神社一樣,八坂神社的色調主要是橙黃色,格外耀眼奪目,這幾乎是日本所有神社的主色調,著名的伏見稻荷大社更是如此。神社大殿叫做「衹園造」,是日本獨特的神社建築,它是日本指定的重要文化遺產。但我之所以要和大家分享這座神社,並非它曾是神佛合一的地方,而是這座神社的唐代風格令我有久違的親切感:整個京都(包括奈良)都有這樣的唐宋遺韻,走在任何一處,總有歷史的錯綜感。我相信,每一個去日本旅遊的中國人都會有此感慨:日本有太多古蹟具有中國風,很多建築像是從我們中國複製過去的。
  • 日本京都受到唐代洛陽皇宮影響最大的平安神宮,網友:是唐代建築
    很多人到日本的京都,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跟團來到這個叫做平安神宮的地方停留,因為時間匆匆,很少能夠有足夠的多的時間停留,也因此對這裡印象不深,其實在京都,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地方。可能是每個周末都會有一些類似的活動,在現場看到了來自日本周邊很多不同地方的手工藝品,都是簡易搭建而成。平安神宮的建築,深受到唐代洛陽皇宮紫微城的影響深遠,所以有著明顯的唐代中國建築的風格。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是原建築物三分之二的規模。整座神宮包括大鳥居、神宮道、應天門、大極殿及神苑等。
  • 從大唐古韻到深山神社
    每個學建築的學生都來此處,終生受用。日本建築系的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唐代的純木建築,所以現在反而是日本經常派建築師到中國幫忙修繕古建築。《聶隱娘》的整個唐代建築就是請日本建築師搭建的。鑑真和尚六次東渡日本,最後雙眼失明,在日本指導建造了此宏偉如此的寺廟!純木結構的唐代建築典範!美學到達頂峰之作!這裡被當地人譽為心靈居所!一千多年來,不斷修復都是按照原來樣式恢復。真佩服日本人對文化的尊重與保護。
  • 日本國寶級建築之一的清水寺,傳說是唐代玄奘大師的徒弟所建
    清水寺的建築本身也是日本平安時代建築的典型代表,有點酷似中國大唐時期的建築風格。清水寺的香火非常旺盛,供奉主尊觀音像每隔33年才對外開放一次,吸引無數善男信女來此參拜。同時,在清水寺經常可以看到身著日本傳統服飾的女子,也是一道極為靚麗的風景線。
  • 宇治上神社,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建築,被列為日本的國寶
    宇治上神社位於宇治神社的北側,是日本最為古老的神社,據考證創建於平安時代,神社的本殿,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建築,被列為日本的國寶。宇治上神社祭奉應神天皇和倆位皇太子,宇治上神社內還有一眼泉水,名為桐原水,是古傳宇治七眼名水之一,也是現存唯一的一眼古名泉,至今泉水仍源源不斷地噴湧。
  • 日本最值得去的七大神社 連鄧超都去求「不掉發」!
    近幾年往返日本多次的小西,跑得最多的地方不是商場,也不是遊樂園,而是神社。神社,是日本人心中神明之處所。大大小小的神社廣布各地,它們不僅深深的融入到,日本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也吸引了遊客們的目光。來此參拜的多為年輕的女性,或者情侶,她們祈禱找個如意郎君或希望早日結婚等。據說今戶神社是讓參拜者戀愛運上升的能量點,是日本女性的幸福地。
  • 日本神社識別指南收好!帶你真正了解日本神社,秘密美景就在這裡
    日本是一個美麗的島國,但凡來日本旅遊過的人們,一定都會對遍布日本街頭巷尾的大小神社印象深刻。這些林林總總、規模不一的神社,構成了日本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神社可以說是日本最有特色的建築,它的目的是以自然界的各種動物、植物,以及神格化後的先烈、先賢等為神靈進行祭祀和崇拜。
  • 東照宮是日本人尋求精神能量的的神社,也是禪意與風景結合的勝地
    日本人喜歡尋找所謂的能量之地,也就是神社,新社也就是臺灣的神廟,日光,位於日本本州關東地方栃木縣內,有多座很有名的廟宇神社,摘錄在日本這這樣一句名言「日光を見ずして結構と言うなかれ」,意思就是說:要是來日本旅遊的話,如果不去日光就感覺差了很多。
  • 日本的衣食住行都"抄襲"中國,為什麼唯獨建築風格不"抄襲"中國?
    這裡要講的就是日本的古建築,古代的航海成本很高,但日本仍然不惜一切派遣使者來唐學習,日本的衣食住行都帶有中國的特色,而在最重要的建築方面卻沒有採用中國的建築方式,沒有照搬中國左右對稱的形式? 建築,是承載了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最具象的載體,古建築也是城市底蘊的最佳象徵。如果說去日本就必須要去看一下日本的古建築。
  • 河北低調的縣城,藏中國半座唐代木建築,塔閣風格堪稱「國內唯一」
    到達正定古城之後,第一站前往的就是地處市區的開元寺,雖然國內用開元寺命名的寺院不少,但是說到最著名的話,那么正定的開元寺一定可以算是其中一個,畢竟這是梁思成夫婦曾經多次來考察過的一座寺院。開元寺原名淨觀寺,始建於東魏興和二年,也就是540年,距今將近1500多年歷史。
  • 她去日本神社求籤,卻得到這樣的答案……
    有去過日本遊玩的小夥伴一定會發現日本遍布各種寺廟和神社,不管有無宗教信仰,本著心誠則靈的想法,作為遊客我們也會願意去求個籤拜個佛測測運勢。據說日本總共有8.2萬多個神社。神社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崇奉與祭祀神道教(一種自然神教)中各神靈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築中最古老的類型。由於神道教與日本人民生活密切聯繫,神社十分普遍。
  • 這是日本建築獨有的美學,關於神社文化,你知道多少?
    神社,是日本極其有名氣的一個旅遊標籤,譬如明治神宮、伏見稻荷大社等,日本人民在節假日都會聚集來此,祈求好運,參拜神靈,在此基礎上還衍生出了在神社周圍的各類「祭會」。神社的「規矩」和美儘管神社數量眾多,但大多數神社的建築構造大差不差,並且都具有日本文化獨有的建築美學。在神社入門之處有一個「鳥居」,乍一看上去,其形狀與鳥並沒有什麼關係,是一個「開」字型牌坊。
  • 日本9000個神社中最重要的神社:伏見稻荷大社 狐狸居然是吉祥物?
    位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稻荷山的伏見稻荷大社,是一個建於8世紀的神社,裡面供奉著象徵日本農業豐收和繁榮昌盛的稻荷神,在日本大大小小的9000多個神社中,它被稱為最重要的神社,可以說是京都旅行必打卡的景點之一 搭乘JR至伏見稻荷站便可直達神社門口,出站後一眼便可看到巨大高聳的鳥居赫然出現在眼前。
  • 結合日本宗教文化和建築文化的古老神社,你去過幾個?
    神社是崇奉和祭祀神道教中各神靈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築中最古老的類型。由於神道教與日本人民生活密切,神社十分普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那些有代表性的神社。,神社中供奉醫藥之神,現存建築建於明治三十五年(1902)。
  • 《千與千尋》隱世之門 日本「鳥居」:日本的神社文化!
    一、前言明亮的朱紅色,類似牌坊的建築,因為在日本很多影視作品中出現了很多次,讓人不由得注意到這種形態奇特的建築,日本「鳥居」。 在日本傳說中,人想要進入神域,必須通過一個類似大門的建築,日本人稱其為「鳥居」,是神域和人界之間的界限。
  • 南京清涼山花崗巖石柱或為原日本神社牌坊遺存(圖)
    「南京神社」規制比擬靖國神社 建造時曾發掘出2000具中國人骸骨  韋世林所說的五臺山「神社」,是南京淪陷期間日本人所建,其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存放在華斃命和病死的日本士兵的骨灰。為了安放這些骨灰,也為了給遠徵的日本官兵提供精神支柱,1939年底,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開始籌劃在南京建立一座在佔領地中規模最大的神社。  南京師範大學經盛鴻教授所著的《南京淪陷八年史》一書記載,「南京神社」於1940年2月開工,設計者是日本人高見一朗,建造者是日軍兩個大隊的士兵和部分中國民工,工程歷時兩年,大約在1941年年底竣工。
  • 從建築風格見端倪
    復原圖上不是重簷,但不能說原來的建築就不是重簷。一個確定的事實是,唐代重簷建築應該不少,有多首詩詞裡都提到了宮殿的重簷,初唐名臣虞世南的《凌晨早朝》裡就說「萬瓦宵光曙,重簷夕霧收」。重簷和疊屋唐代都有,《著色山水圖》上的建築是有可能在唐代出現的。如果唐朝有重簷疊屋,那越南的順化皇宮會是唐代風格的留存嗎?有這個可能,因為它延續了越南獨立後的宮殿建築風格。越南什麼時候獨立的呢?
  • 神社揭秘:這一次帶你真正了解日本神社 III 丨日本文化
    本系列專輯將通過圖文,按照參拜的順序,依次介紹從「鳥居」到「社務所」的12個神社組成部分。相信大家了解了它們的含義之後,一定會在神社度過更有意義的時刻。同學們,第三彈來啦!怎麼樣,之前兩次介紹的知識還記得嘛,(拍黑板)。忘了也沒關係,點擊連結即可複習!
  • 日本西南最著名小島,完好保存著唐宋風格古建,號稱「國寶之島」
    宮島(也稱嚴島)是日本新南部地區的一座面積不大的島嶼(位於日本瀨戶內海廣島灣西部),南北長約10公裡,東西寬3.5公裡,面積僅30平方公裡。但其因有「日本三大景觀之一」的「鳥居門」而聞名,同時,還因島上文物古蹟眾多,且多歷史悠久,等級較高,所以宮島也被視為日本「國寶之島」。
  • 美麗的日本,稻荷神社是日本最多的神社!
    稻荷神社應該是日本最多的神社,主要分管的工作轄區最貼近老百姓生活。在日本,全國一共有3萬餘座稻荷神社。伏見稻荷大社是總社本宮。這種神社規制概念,和政府、機構的管理機制很相似,比如總部和分部。而就鳥居來說,通常由一對粗大的木柱和柱上的橫梁及梁下的枋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