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樣,當你做出決定並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132字,閱讀約3分鐘
去日本旅遊時,我發現很多古蹟都很有中國特色。有些建築和我們在古裝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非常相似。事實上,這些建築風格在唐代就已從中國傳入日本。但經過朝代更迭,有些東西在當地消失了,在日本保存得很好。
幾乎所有到訪京都的遊客都會在祗園打卡,這裡是古代歌舞伎出沒的地方,也是京都最古老的地方。很多遊客會在和服店租借和服,然後到京都的各個旅遊景點打卡拍照。
祗園的八板神社是最受歡迎的打卡點,這裡隨處可見說普通話和廣東話的華人。
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基地,有點像中國的道教宮觀,但日本神社的參拜者範圍更廣。
八板神社紅牆黑瓦的木質殿堂與唐代宮殿,皇宮十分相似,這也是日本神社的統一風格。
據史料記載,公元794年,京都成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大唐是最強大的國家。文化影響了整個大東亞。今天日本保存下來的漢字,也是從當時的大唐那裡學來的。時至今日,日本人依然推崇盛唐古詩。很多日本人對《楓橋夜泊》這樣的名作耳熟能詳。
日本人很安靜地拜神,在心裡默念祈禱內容,然後扔一枚硬幣,拉一拉廟前的鐘繩。他們不燒香,不燒紙,非常環保。很多遊客也效仿日本人,經過一次祈福儀式。
我想,沒有人見過世上有沒有神。信仰更多的是一種理想主義哲學,是對自然的敬畏,是對祖先的崇敬和緬懷。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個神,那麼他一定有幾百雙眼睛來觀察這個世界。世間的種種,都逃不過他的眼睛。為什麼要拘泥於儀式?。
深秋的京都幾乎天天陽光明媚。八板祠在藍天白雲下顯得格外雄壯雄偉。到了晚上,神社的燈籠全部點亮,又是另一番夢幻景象。
八板神社是關西地區最著名的神社之一。每年七月,園祭與東京都神田祭,大阪神祭齊名。想像著儀式的隆重場面,我立刻想再去一次京都。
一句題外話:日本人有個好地方承認他們的主要文化源於中國,比如文字,比如建築風格,比如抹茶等等,不像韓國,很多東西都是否定的,連孔子都說是他們的。這一切都應該只是一個玩笑。
再過一千年,日本還能保留多少中國文化?也許和現在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如此遙遠的事情結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日本人卻把神社的歷史記錄得非常清楚。
在漫長的歷史中,日本人把傳統的東西傳承得很好。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中華文化的強大輻射力而自豪!
八坂神社怎麼去:京大阪有軌電車園區內的四個站點,5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從清水寺,高臺寺,念坂,念坂到八卡神社步行不超過15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八板祠內有很多大排檔。價格不是很貴。他們在京都賣一些當地小吃。
京都不像中國城市,到處都是垃圾桶。最好準備一個垃圾袋裝垃圾,有垃圾桶的時候再扔掉。
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再次感謝您來到《艾娜光》旅行「小欄目」,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一種緣分,期待與您下次相遇不見不散!
你終於明白,原來旅行的意義,是遇見一些人,再與他們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