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步入2018年以來,疫苗版塊是醫藥生物子行業中市場表現最為亮眼的。年初至今(截止6月13日),康泰生物、長生生物、智飛生物、沃森生物分別漲幅102%%、68%、63%、21%。其股價大幅上漲的背後因素在於重磅疫苗步入快速放量期帶來了業績大幅增厚以及研發管線的價值重估。疫苗本身就是品種為王的行業,縱觀國內疫苗企業的產品梯隊以及研發管線,我們認為未來5年時間維度內將是疫苗行業的黃金髮展期,重磅品種的快速放量或即將獲批上市將帶來新一輪的二類苗市場擴容。
由此,本文以重磅疫苗為研究對象,從新型疫苗(代表著增量市場)與多價多聯疫苗(代表著存量市場的替代)兩個維度,以全球化視野梳理了相關疫苗的臨床亟需性、適齡接種人群與接種率、市場競爭格局與空間、在研情況等方面內容,通過對比國內外的共性與差異化客觀剖析了國內重磅疫苗的市場空間。
總體而言,疫苗是醫藥生物子行業中一門相對不錯的好生意。①行業進入壁壘高、競爭格局相對穩固。疫苗研發周期長且技術壁壘較高,此前疫苗行業主要由中生集團旗下六大所以及昆明所壟斷,近十年才有為數不多的幾家民企嶄露頭角,擁有相對豐富研發管線的企業更是少之更少。②預防屬性決定了疫苗上市後放量的節奏較快,3-5年就有望達到銷售峰值。相較於創新藥,疫苗的預防屬性決定了其面對的人群基數較大,近年來新生兒數量均維持在1500萬以上,與此同時疊加招標周短期(基本每年都有且補標較為靈活)、不受醫保控費、招標降價影響等因素,放量節奏較快。③優質疫苗具有一定的定價權,且一票制的流通新規可以使得更多利潤截留在上遊生產企業。一方面,疫苗流通新條例執行後,二類苗均在各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掛網採購,新型疫苗與多價多聯疫苗等優質疫苗往往是獨家產品,競爭環境相對寬鬆,具有一定的定價權。另一方面,二類苗流通新規執行一票制後,疫苗經銷商的退出導致中間流通環節的利潤必將向上下遊兩點分流。④生產周期短且規模優勢明顯,疫苗盈利能力相對較強。疫苗生產周期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半年左右,生產周期短,且隨著微載體與生物反應器技術的應用使得疫苗可以大規模生產,規模優勢明顯,二類苗企業的毛利率平均在90%以上。⑤受益於消費升級,家長對嬰幼兒接種新型疫苗與多價多聯疫苗等二類苗的意願增強。
2. 未來幾年將是國內疫苗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2.1. 全球疫苗市場:重磅產品頻出,市場規模近300億美元
近年來,全球疫苗行業市場年均複合增速約2.8%,據EvaluatePharma 估測,2015年市場規模約275.5億美元,佔全球藥品市場的3.4%,預計2017年、2020 年全球疫苗市場年銷售總額分別達到300億美元、347億美元。
全球疫苗市場為寡頭競爭,近年來前四大疫苗巨頭(葛蘭素史克、賽諾菲、默沙東、輝瑞)合計銷售額佔比維持在全球市場總額的80%以上,2017年上述四大巨頭的疫苗業務分別實現銷售額66.5億美元、57.6億美元、61.6億美元、56億美元,合計實現銷售額241.7億美元。
疫苗行業本身就是品種為王的行業,如2009年輝瑞以680億美元對價收購了惠氏獲得了重磅品種Prevnar 13,單靠這個品種輝瑞就可以位列全球前四大疫苗巨頭。根據各公司年報披露,國外疫苗暢銷的大品種主要為新型疫苗與多價多聯疫苗,其中肺炎疫苗系列、HPV疫苗系列、DTaP及其聯苗系列、麻腮風-水痘帶狀皰疹疫苗系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系列等往往是盛產重磅品種的搖籃。
未來幾年中,國際上仍有眾多重磅品種即將上市。根據各公司年報披露,如默沙東與賽諾菲合作研發的六聯苗Vaxelis®(DTaP-IPV-Hib-HepB)即將於美國上市,默沙東在研的15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處於臨床3期)以及輝瑞的20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處於臨床2期)有望於2020年左右上市。
目前,全球各國家/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參差不齊,使用及上市的疫苗種類繁雜,綜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等國內外疫苗監管機構和疫苗製造企業官網信息,按多糖或結合、單價或多價、單組分或多聯、減毒或滅活,以及重組疫苗分開統計,而液體劑型或凍幹劑型、不同細胞基質的同病原疫苗合併統計的分類方式,全球上市的預防性疫苗種類約70 種,可預防36 種感染性疾病。其中我國國產疫苗能預防除腺病毒、登革熱和帶狀皰疹外的33種感染病。但從品種結構上來看,國內新型疫苗與多價多聯的種類相對較少。
2.2. 中國疫苗市場:伴隨著眾多重磅品種陸續上市,已步入黃金髮展期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生產國,根據中檢院數據披露,我國每年批籤發疫苗5 億-10 億瓶(支),全球排名第一。2012- 2015年由於國內缺少重磅品種上市,疫苗產值均保持在150 億元左右,行業增長陷入停滯。
根據中檢院數據披露,2015 年國內具有疫苗批籤發許可的企業共43家。其中,國外企業5家,本土企業38 家(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企業7家與其他國內企業31家)。國內的38 家企業按廠址分布在14個省/ 直轄市。其中,除中生外的國內具有批籤發許可的其他廠家中,半數以上的企業僅能生產1種產品,2012 -2015 年能生產3 種以上產品的企業成增長趨勢,佔比由20% 增長到36%。
我國疫苗主要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包括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省級人民政府在執行國家免疫規劃時增加的疫苗,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或者群體性預防接種所使用的疫苗。第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
一類疫苗經過1992、2008、2016年三次增補,目前共有卡介苗(BCG)、百白破、B肝疫苗等14種,覆蓋率均超過90%以上。另外,由於禽流感的疫情爆發,2009年國家將甲型H1N1疫苗暫列一類疫苗目錄。一類疫苗的生產企業主要為國企,如中生集團等。
二類疫苗主要包括Hib結合疫苗、A 群C 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ACYW135 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口服輪狀疫苗、狂犬疫苗、流感疫苗等。二類苗由於不在國家疫苗接種規劃目錄裡,費用由接種人員自行承擔,接種率相對較低。此外,部分一類苗B肝疫苗、A肝疫苗再次接種或成人接種費用由接種人員自行負責,性質上也屬於二類疫苗。二類疫苗生產企業多為民營企業。
國內疫苗市場仍由一類苗為主導,但佔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一類疫苗市場主要由國有企業(六大所+昆明所)主導,2015年國有企業在一類苗市場的佔比約79%,一類苗佔整體疫苗市場數量的59%。二類疫苗市場主要由民營企業主導,2015年整體市場佔比約41%,呈現逐年增長態勢。
此前,國內疫苗市場波瀾不驚,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個重磅品種未登陸國內市場,造成了疫苗市場整體停滯不前。自2013年DTaP-Hib四聯苗、2014年AC-Hib三聯苗、2016年EV71疫苗與二價HPV疫苗、2017年四價HPV疫苗與13價肺炎結合疫苗、2018年九價HPV疫苗、五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與四價流感等重磅疫苗相繼獲批上市後,疊加未來幾年內其他國產重磅疫苗的陸續上市,我國二類苗市場有望新一輪的擴容期。
從2017年國內前20大產值疫苗品種中可以看出,一方面新上市的新型疫苗以及多價多聯疫苗由於上市時間短疊加16年山東疫苗事件影響延緩了放量的節奏,大多數仍尚未列榜單,但有望自2018年開始步入快速放量階段,給二類苗市場帶來增量;另一方面,狂犬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等市場規模巨大,隨著升級版的產品如人二倍體狂犬疫苗、五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等上市後,對現有存量市場存在較大的替代空間。因此,在上述兩個因素驅動下,我國二類苗市場將煥發新生,未來幾年步入黃金髮展期。
3. 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全球最暢銷的重磅疫苗
根據世衛組織統計,肺炎是全球兒童感染性死亡的首要原因。肺炎球菌是肺炎最重要致病原菌之一,也是引起中耳炎、腦膜炎和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由於革蘭氏陽性菌的多糖莢膜特性,肺炎球菌難以引發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的體液免疫反應,最終導致從肺部擴散至血液中引發菌血症等嚴重後果。目前,肺炎鏈球菌對常用抗生素耐藥日趨嚴重,接種疫苗是降低肺炎鏈球菌耐藥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肺炎球菌有90 種以上的血清型,但造成侵襲性感染的血清型相對集中在部分亞型。成人與兒童的主要致病菌不同,其中成人致病菌多屬1~9 及12 型,而兒童致病菌為6、14、19 及23 型。目前,針對成人的肺炎疫苗為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可用於2歲及以上人群接種使用,但不能用於2歲以下嬰幼兒,主要原因是多糖疫苗由多糖抗原構成,而肺炎球菌多糖是非T-細胞依賴性抗原,2歲以下嬰幼兒免疫力一般較弱,難以誘導產生免疫記憶。因此,多糖蛋白結合疫苗成為嬰幼兒肺炎球菌疫苗研發的熱點,通過化學方法將多糖抗原與載體蛋白共價結合,抗原類型從胸腺非依賴性抗原轉變為胸腺依賴性抗原從而激發2歲以下嬰幼兒、老年人和免疫缺陷者體內產生有效的免疫應答,並產生免疫記憶。
Prevnar 7是全球第一款肺炎結合疫苗,由惠氏(Wyeth)研發並於2000年上市,其覆蓋了7種肺炎球菌血清亞型(4, 6B, 9V, 14, 18C, 19F和23F)。但,隨後某些肺炎球菌「逃逸株」逐漸成為兒童和成人侵襲性肺炎球菌感染者的優勢菌株,其中主要感染的血清型為 19A 和 6A,而Prevnar7並不覆蓋這兩種菌株。惠氏隨後專注於研發覆蓋血清亞型更廣的13價Prevnar,2009年獲得FDA批准,在即將獲批之際輝瑞以680億美元對價收購了惠氏。根據美國CDC研究統計,Prevnar7/13上市後大大降低了5歲以下兒童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IPD)的發病率。
隨著Prevnar13的上市, Prevnar7逐漸退出市場,目前國際上在銷的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有輝瑞的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Prevnar13)與葛蘭素史克的10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Synflorix):
Prevenar 13:是一款13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是目前唯一一種獲FDA和歐盟批准用於全年齡段(從嬰兒期至成年期)的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用於預防13株肺炎鏈球菌菌株(1, 3, 4, 5, 6A, 6B, 7F, 9V, 14, 18C, 19A, 19F,23F)導致的肺炎球菌性肺炎和侵入性疾病。2010年上市後,次年獲批用於50歲以上人群,16年7月獲批19-49歲人群可在特定條件下接種。根據美國CDC披露,目前嬰幼兒與成人接種價格分別為132美元/支、113美元/支。
Synflorix: 2009 年 3 月,GSK 開發的 10 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 Synflorix 獲批在歐盟上市,用於 6 周~2 歲嬰幼兒以預防侵襲性肺炎球菌疾病(IPD)及由肺炎鏈球菌導致的急性中耳炎(AOM)。2013 年 12 月,歐盟批准 Synflorix 適應症擴大到 6 周~5 歲嬰幼兒。Synflorix 適齡接種人群相對 Prevnar 13較窄,並沒有被 FDA 批准在美國上市。
目前,國際上在研的多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主要有默沙東的15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處於臨床3期)以及輝瑞的20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針對金黃葡萄球菌感染的多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目前處於臨床2期),我們預計將於2020年左右獲批上市。
Prevnar13 是目前全球最為暢銷的重磅疫苗。2014年8月,美國 CDC 推薦將 Prevnar13 納入65歲以上老人的免疫計劃,2015年Prevnar 13在美國本土銷售額增長了102%,且在全球銷售額達到 63.49億美元,成為全球銷售額前十的藥品中唯一的疫苗產品。葛蘭素史克的Synflorix由於血清亞型覆蓋不如Prevnar13,近年來銷售額維持在6億美元以上水平。
鑑於肺炎球菌結合疫苗良好的預防效果以及接種後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截止18年1月26日,已有137個國家將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4個國家正計劃於18年納入,目前中國尚未將其納入。
Prevnar13在美國兒童與65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率較高。根據美國CDC披露,2016年19-35月齡兒童的平均接種率在84%左右,65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率約66.9%,19-64歲人群接種率約24%,易感高危人群(兒童及65歲以上人群)接種率較高。
Prevnar 7曾於2008年引入中國市場,2013年和2014年批籤發數量分別為66萬支和120萬支,注射方式為4支/人份,因此,相當於16.5萬人份和30萬人份,按照1600萬新生兒測算,接種率約1%和1.9%。2015年4月,因許可證到期而新疫苗尚未拿到註冊證,Prevnar 7正式暫停了在國內的銷售。
Prevnar 13已於2017 年3 月在國內獲批上市,由於國內尚無首劑應用於6月齡以上嬰幼兒相應免疫程序的臨床試驗數據,因此國內獲批接種年齡段為6周齡至15月齡,與國外有所差別。截止18年6月5日共獲得批籤發數量143.1萬支,按照各省最新採購價格698元/支計算,市場銷售額近10億元。由於輝瑞產能供應緊張,目前各地出現了供不應求斷苗的現象,家長給小孩接種的意願非常強烈。
目前,國內廠商共有4家步入臨床階段,其中沃森生物的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已完成報產並被納入優先評審名單,康泰生物旗下的民海生物正處於臨床3期、蘭州所正處於臨床2期、北京科興處於臨床1期。智飛生物在研的15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已獲得臨床批件,尚未開展臨床。
沃森生物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有望於年底前獲批(已經完成藥理毒理技術評審環節),且相較於輝瑞產品適齡接種人群更廣,前景空間廣闊。沃森生物3 期臨床試驗的臨床試驗對象為6 周-5歲嬰幼兒,因此我們判斷上市獲批的接種年齡段較輝瑞產品(國內獲批6周齡至15月齡)更廣,市場潛力更大。
隨著國產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上市以及接種率的持續提升,我們測算2025年國內市場有望達到百億元。假設①沃森生物產品於19年上市、康泰生物產品於2020年上市、其他廠商2020年後獲批,產能供給能夠滿足市場接種需求;②定價為500元/支,較輝瑞便宜;③每人份4支,接種率逐步提升,如下表所示;④淨利率約50%,我們測算2025年國內市場規模約96億元,淨利潤48億元,市場前景廣闊。
4. HPV疫苗:國內存量市場巨大,未來幾年內將快速增長
宮頸癌是致死率僅次於卵巢癌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我國婦女患宮頸癌的比例15/10萬,是僅次於智利的全球第二大宮頸癌高發國家。全球每年新發病例接近60萬,死亡約30萬。目前國內患者約40萬,每年新增14萬,居女性生殖道腫瘤首位。我國的宮頸癌死亡率為11.34%,在西部地區,宮頸癌居女性癌症死亡率之首。
人乳頭狀瘤病毒(HPV)與宮頸癌之間具有高相關性。1995年國際癌症研究協會(IARC)認定HPV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 臨床證明,幾乎所有(99.7%)的宮頸癌都是 HPV 感染所引起,HPV 感染不僅僅導致宮頸癌,85-90%的肛門癌、70-75%的陰道癌、30%的外陰癌與 HPV 感染密切相關。
HPV 感染非常普遍,有性生活的婦女一生中感染過一種HPV的可能性高達40%~80%。 但是超過80%的HPV感染8個月內會自然清除,並不是感染了 HPV 就一定會發展成宮頸癌。HPV 有100多種亞型,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只有高危型 HPV 的持續感染,才會進展為惡性病變。HPV 16 和 18 是最主要的高危型 HPV,70% 的宮頸癌都是由這兩型HPV導致的, 31、33、45、52與58等其他高危亞型可導致另外20%左右的宮頸癌。 另外,6、11低危亞型主要與肛門癌與生殖器疣相關。因此,只要預防高危型HPV的持續感染,就能很大程度上預防宮頸癌。
HPV疫苗是全球第一個用於預防腫瘤的疫苗,預防效果顯著且相對安全。HPV疫苗可分為預防性和治療性兩類,其中預防性HPV 疫苗已經上市,治療性HPV 疫苗則還處於臨床前研發階段。2價(16/18型)與4價(6/11/16/18型),9價(6/11/16/18/31/33/45/52/58型)HPV疫苗分別對70%、92%左右的宮頸癌有顯著預防效果,另外4價與9價HPV疫苗由於覆蓋6、11兩個低危亞型可以預防男性與女性的肛門癌以及生殖器疣。HPV疫苗是利用病毒上的一種特別的蛋白質外殼,來引發人體的免疫力,因此疫苗本身不是病毒而是蛋白,沒有病毒的功能,不會造成病毒感染,因此接種相對安全。
目前,全球已上市的HPV疫苗主要有葛蘭素史克的2價疫苗Cervarix以及默沙東的4價與9價疫苗Gardasil、Gardasil 9,近兩年均在國內上市。由於國內外臨床開展情況略有不同,所獲批接種年齡區間、性別人群以及常規接種程序有所不同,詳情請參考下表。Cervarix、Gardasil、Gardasil 9分別於2016年7月、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國內相繼獲批,各省CDC採購價格分別為580元/支、798元/支、1298元/支,截止18年6月8日批籤發數量分別為172.7萬支、205萬支、6022支。
HPV疫苗是全球銷售額僅次於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的重磅品種,2017年Gardasil/Gardasil 9合計銷售額約23.08億美元,Cervarix由於四價苗與九價苗的競爭,2017年銷售額僅1.73億美元(16年在中國獲批後銷售增長明顯)。由於中國存量市場巨大,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內上述三款HPV疫苗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根據美國CDC統計,截止2018年1月26日,全球共有79個國家將H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相較於17年增加11個國家,多為經濟發達的國家與地區。考慮到HPV疫苗較高的衛生經濟學價值,我們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國家與地區將其納入國家免疫規劃。
由於美國2007年就將HPV疫苗納入NIP且由多種商業醫療保險覆蓋,因此HPV疫苗接種率較高。根據美國CDC調查顯示,2016年13-17歲女性與男性中HPV疫苗接種1劑的比例分別為65.1%、56%,且在19-26歲成年人群中女性與男性的接種率分別為48.5%、13.5%,近年來呈現不斷提升態勢。
目前,國內廠商在研的HPV疫苗尚未上市,均處於臨床階段,目前僅一家企業報產。根據CDE以及藥智網披露,我們梳理了目前國內各類HPV疫苗的臨床註冊與進展情況:
二價HPV疫苗:目前共有5家企業獲批臨床,其中進度最快的是廈門萬泰滄海生物,已經完成報產,我們預計將於2019年獲批上市。沃森生物旗下的潤澤生物以及廈門大學均處於3期臨床末期,其他廠商尚未見臨床信息。
三價HPV疫苗:北京康樂衛士生物的三價HPV疫苗(16/18/58型)正處於臨床2期。
四價HPV疫苗:目前共有四家企業報批臨床,其中成都所、上海博唯生物分別處於臨床3期以及臨床2期,上海所尚未開展臨床,北京雙鷺藥業臨床申請正處於審批狀態。
六價HPV疫苗:上海所正處於臨床申請評審階段。
九價HPV疫苗:目前共有5家企業報批臨床,其中潤澤生物、上海博唯生物、萬泰滄海獲批臨床但均尚未開展臨床,其他兩家處於審批狀態。
十一價與十四價HPV疫苗:各有一家企業報批臨床,目前處於審批狀態。
治療性HPV疫苗:目前浙江普康生物、上海潤澤生物均已獲得臨床批准。
國內HPV疫苗存量市場巨大,保守估計超過百億元。核心假設:1)由於九價HPV疫苗產能供應緊張,二價HPV疫苗亞型覆蓋率有限,我們判斷未來幾年四價HPV疫苗是主流,因此本文僅保守測算四價HPV疫苗的市場空間;2)適齡接種人群只限制在9-26歲女性,約1.43億人:假設四價HPV疫苗接種年齡未來有望拓展到9-20歲即覆蓋人群為9-45歲女性人群,但從預防效果來看9-26歲為最佳接種年齡段,因此本文僅按9-26歲女性人群基數為測算標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適齡接種人群基數約1.43億人。3)每人份3支,每支四價HPV疫苗價格為798元/支。基於以上假設,我們做了敏感性分析,假設未來滲透率超過5%,則國內存量市場約170億元,若滲透率超過10%,則存量市場超過300億元,市場空間廣闊。
5. 五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有望於18年下半年上市,對單價疫苗替代空間較大
人類輪狀病毒(human rotavirus,HRV)是導致全球兒童急性重症腹瀉的主要原因,每年約有52.5萬名五歲以下兒童死於腹瀉病。我國已將其列為國家重點防治的「小兒四病」之一。據CDC估算,在我國5歲以下兒童中,每年約發生輪狀病毒腹瀉1300萬人次,每年輪狀病毒腹瀉門診病例約250萬人次,每年輪狀病毒腹瀉住院病例約23萬人,據相關衛生部門統計,每年兒童輪狀病毒腹瀉累計醫療花費近8億元。
相比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金磚五國和部分亞洲國家為例),我國輪狀病毒發病致死率較高。在5歲以下兒童中,每10萬人中就有3.5人會因輪狀病毒死亡,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而與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死亡率是俄羅斯的6倍,巴西的3倍。針對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目前尚無特異治療方法,有效的疫苗預防尤為重要。
目前,全球上市的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主要有單價苗以及多價苗,最為暢銷的是默沙東的RotaTeq以及GSK的RotaRix,國內目前僅有蘭州所的單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羅特威上市,18年4月RotaTeq已經獲得生產批件,預計將於下半年上市。
默沙東-RotaTeq:為五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2006年2月獲得FDA批准上市,2008年10月17日經WHO認定為優先發展疫苗之一,截止2017年該疫苗已在95個國家和地區投入使用,累計接種劑量近2.22億劑次,為全球7900萬嬰幼兒提供保護,是全球使用最為廣泛的輪狀病毒疫苗之一。RotaTeq適用於6到32周的嬰兒,口服接種三劑用於預防輪狀病毒腸胃炎,根據美國CDC披露,目前接種價格為69.12美元/劑。
GSK-RotaRix:為減毒活疫苗,2008年4月獲得FDA批准上市。RotaRix適用於6-24周嬰幼兒,6周左右接種一劑,至少間隔4周後即10-24周之間接種第二劑,共計兩劑。根據美國CDC披露,目前接種價格為91.05美元/劑。
蘭州所-羅特威:為單價輪狀病毒活疫苗,用於預防嬰兒A群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羅特威採用羊輪狀病毒(LLR弱毒株)接種新生牛腎細胞,經培養、收穫新毒液、加穩定劑後製成。自2000年上市以來,已累計接種超過3000萬劑,安全有效,對重症腹瀉的保護率達90%以上。羅特威接種針次為3劑/人份,最新招標價為172元/劑。
五價輪狀病毒疫苗在接種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優於國內現有的單價品種,在國內上市後,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相比國內單價輪狀病毒疫苗(羅特威)來說,五價輪狀病毒疫苗(RotaTeq)具有更好的保護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國外研究者JONESON曾針對RotaTeq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過為期2年的臨床試驗,試驗包含了來自亞洲(孟加拉國和越南)和非洲(加納、肯亞和馬裡) 5個發展中國家的7,500多例4~12周齡嬰兒。試驗結果表明:
①有效性方面: 在亞洲,1,018例嬰兒隨機接受RotaTeq,接種疫苗後發生38例重症輪狀病毒胃腸炎,發病率為3.7%;在非洲,2,733例嬰兒隨機接受RotaTeq,接種疫苗後發生79例重症輪狀病毒胃腸炎,發病率為2.9%;
②安全性方面: 發生嚴重不良事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腹瀉、嘔吐、發熱、中耳炎、激惹和咳嗽等)的受試者分別為亞洲2.5%和非洲1.5%。
③在國內,羅特威在不同地區的多次臨床觀察數據顯示,接種疫苗後兒童仍然發病的概率均值為6.53%,產生上呼吸道感染、腹瀉、嘔吐、發熱等等不良反應的概率均值為4.51%。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月26日,已有93個國家均將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8個國家正計劃於18年納入,然而中國並未將單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羅特威納入,需要患者自費。
2017年默沙東的RotaTeq與GSK的RotaRix銷售額分別為6.86億美元、6.75億美元,合計13.61億美元,位列全球銷售額前十大疫苗。隨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納入美國免疫計劃後,其接種率逐漸上升,根據WHO統計2016年美國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的接種率高達73%,近幾年較為穩定。
然而由於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在許多國家尚未獲批上市或者尚未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根據WHO統計,2016年全球新生兒接種率僅25%,與美國本土差距較大。
另外,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的接種率與地區的收入水平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係,這不僅僅與當地政府有沒有經濟能力將其納入國家免疫計劃有關,還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有關,是明顯受益於消費升級的產品。WHO給出未來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的目標接種率:90%。從接種率提升潛力來看,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未來預計仍有幾倍的成長空間和較長的產品生命周期。
國內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市場規模近10億元。目前,國內上市的僅有蘭州所單價苗羅特威,按照17年批籤發數量484.48萬劑、中標價172元/劑(3月14日貴州省最新中標價)估算,國內市場規模近10億元。
我國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的接種率不到10%,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甚至近是全球平均接種水平的一半。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人口變動抽樣調查數據推算,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蘭州所單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的批籤發量為484萬支即161萬人份,由此測算我國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的接種率僅9.36%。接種率較低,一方面與國內產品較為單一且療效、安全性方面不足有關,造成了家長給小孩接種意願不強;另一方面,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尚未納入國家免疫計劃,需要家長自費接種。
然而二類苗屬於典型的受益於消費升級的產品,只要疫苗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和較高的安全性,即使相關疫苗價格較高,家長對小孩的接種率意願仍然較強,比如國內上市的13價肺炎疫苗、EV71疫苗等重磅二類苗放量非常迅速。假定未來我國年均新生兒數量約1600萬,五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接種率將達到40%以上,按照每劑300元/支即每人份900元計算(美國每劑價格62美元、香港每劑600港元,國內定價打個折扣),國內市場規模約58億元。
2012年6月5日智飛生物公告,公司與默沙東的關聯公司美國默沙東藥廠有限公司就五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籤署了《開發、推廣和經銷協議》。根據《協議》,產品取得上市許可後,默沙東授權智飛在中國大陸以默沙東商標獨家進口、推廣、經銷和銷售協議產品。(1)預期採購計劃:上市第一年度約3.5億元,以後逐年增加,上市第六年預期達到約11.6億元。(2)上市推廣費:協議產品上市年度內每個銷售計劃年默沙東向智飛支付上市推廣費。前三個上市年度向智飛支付的上市推廣費為當年協議產品出廠銷售額的2%。
因此,保守按以上協議進行盈利預測,即第一年採購額約3.5億元至第六年採購額約11.6億元,期間採購額穩步提升,以45%毛利率(不考慮推廣費情況下)、15%淨利潤率估算,五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上市第一年有望為公司帶來淨利潤1.1億元,此後逐年提升,2024年有望實現淨利潤3.2億元。
當前國內多家疫苗企業正在研發多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根據CDE披露,目前進度最快的是蘭州所的III價輪狀病毒基因重配疫苗,已經報產且處於技術評審階段。另外進度較快的廠商是武漢所,其在研的口服六價重配輪狀病毒活疫苗(Vero細胞)正處於臨床II期。從國內各疫苗企業的研發進度來看,未來幾年內默沙東的五價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競爭格局將會非常良好。
6. 人二倍體狂犬疫苗:定位高端市場,產能決定其未來銷售峰值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感染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傳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侵入人體,嗜神經性是狂犬病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徵,臨床大多表現為特異性恐風、恐水、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症狀。
近年來,狂犬病報告死亡數一直位居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前列,給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1975年-1990年、2004-2010年國內出現兩次大流行周期,此外根據調查顯示部分地區狂犬病漏報率可能高達35%,提示我國狂犬病的疾病負擔可能存在低估的可能性。根據國家疾控中心披露,2017年我國狂犬病發病人數為516人、死亡人數為502人,近年來病死率維持在90%以上,臨床上尚無有效的治療辦法,因此預防狂犬病發病是關鍵。
暴露後處置是暴露後預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WHO將狂犬病暴露分為三級程度,II暴露需要接種狂犬疫苗,III級暴露需要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與接種接種狂犬疫苗雙重保險。另外,無論什麼暴露程度,均需要確認接觸方式和處理傷口,更大限度地避免感染狂犬病毒。
目前,WHO 推薦的暴露後免疫肌內注射程序包括「5 針法」(Essen 法)、「2-1-1」程序(Zagreb 法)以及ACIP 推薦的「簡易4 針法」三種。我國批准上市的狂犬病疫苗的暴露後免疫程序包括「5 針法」和「2-1-1」程序(僅成大生物獲批)兩種。
狂犬病毒潛伏期短,III級暴露的人群需要及時注射被動免疫製劑。狂犬病潛伏期從5 天至數天不等,潛伏期較短。血清中中和抗體水平等於或高於0.5IU/ml 時,狂犬疫苗接種者才具備了有效的保護能力,然而狂犬疫苗誘導達到保護抗體水平需1-2 周的時間。因此,在高風險感染期傷口周圍浸潤注射的被動免疫製劑,可使傷口局部獲得高濃度的中和抗體,阻斷病毒在傷口中的擴散是十分必要,被動免疫製劑主要包括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目前,按照狂犬疫苗生產所用基質細胞分類,我國上市的人用狂犬疫苗分為原代雞胚細胞純化疫苗、地鼠腎原代細胞純化疫苗、Vero細胞純化疫苗以及人二倍體細胞疫苗四類。其中,Vero細胞純化疫苗是國內使用的主流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由於生產廠家僅成都康華一家且產能不足,尚未廣泛使用。然而,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是世界範圍內公認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最好的一種疫苗,採用和人體同源的細胞基質,無過敏,抗體持續時間長,被譽為金標準(Golden Standard)狂犬病疫苗,是國內狂苗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近年來,國內狂犬疫苗每年的批籤發總數量維持在6000-8000萬支,即1200-1600萬人份,市場使用量較大。目前,Vero細胞純化狂犬疫苗仍是國內使用的主流疫苗,2017年市佔比(數量)約90%,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由於產能問題,2017年僅批籤發99.5萬支。以批籤發數量為口徑,根據各年各種類狂犬疫苗的採購均價計算,近年來國內狂犬疫苗年產值維持在30-50億元之間,2017年位列國內疫苗之首,市場空間巨大。
Vero細胞純化狂犬病疫苗 VS 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總體而言,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在接種後中和抗體達到保護水平的速度與轉陽率(特定時間內血清中和抗體達到保護水平的人群比例)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然而Vero細胞純化狂犬病疫苗在規模化生產以及成本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因此,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在目前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產能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判斷未來Vero細胞純化狂犬病疫苗仍將是國內主流,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定位於高端市場,後續的產能問題將決定其未來銷售的峰值。
安全性方面:人們對Vero細胞疫苗的擔憂主要在於病毒DNA殘留的致癌性和外源性蛋白造成的過敏反應。一方面,2010版中國藥典對DNA殘留提升了標準(狂犬病疫苗DNA殘留量應不高於100pg/劑即0.1 ng),此標準比歐洲和WHO標準(10ng)提高了100倍(標準的提高,法國維爾博疫苗近幾年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且現有臨床數據尚未發現致癌病例。目前,中國市場上絕大部分狂犬病疫苗是在國內用VERO細胞生產的,是按藥典規定的新標準生產的。另一方面,國內利用柱層析技術將疫苗純化降低了外源性蛋白從而降低了不良反應,現有國內臨床數據證實了人二倍體疫苗和Vero細胞疫苗的不良反應沒有統計學差異,因此在國內人二倍體疫苗的安全性相對優勢並不明顯。
產生中和抗體的時效性與轉陽率方面:由於狂犬病疫苗主要用於暴露後免疫,疫苗誘導免疫的時效性非常重要。根據國外Jones RL學者研究表明,在高危險期(暴露後一周內)接種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的人群血清轉陽率明顯較接種Vero細胞純化狂犬病疫苗的人群高,且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滴度(GMT)水平更高且維持在保護水平(≥0.5IU/ml)之上的時間更長,因此相對而言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保護力更強。
成本與盈利能力方面:狂犬疫苗的生產成本主要在兩塊,一塊是獲取細胞基質、病毒和培養液等原材料成本,另外一塊就是生產線的折舊成本。因為Vero細胞可通過微載體與生物反應器大規模複製,無傳代次數限制,且當生產規模達到一定水平時,平均分攤到每個產品的折舊費用相對就非常少,雖然其各省採購價格平均在40-60元/支之間,然而近年來長生生物以及成大生物狂苗的毛利率都在85%以上,仍然較高。人二倍體細胞基質只能限定在有限傳代範圍內使用,相對而言擴大產能就需要購買更多的原始細胞,成本相應就高了,且人二倍體細胞基質接種病毒株所產生的滴度不高,因此在成本和產能方面均較Vero疫苗處於劣勢且在盈利能力方面並未有絕對優勢。
市場層面:基於以上邏輯,即使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定價較高(成都康華產品每支255元),其毛利率相較於成大生物、長生生物並無絕對優勢,因此在現有穩定的存量市場中維持市佔率是關鍵,市場份額決定了盈利規模。在目前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產能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判斷未來Vero細胞純化狂犬病疫苗仍將是國內主流,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定位於高端市場,後續的產能問題將決定其未來銷售的峰值。
目前,國內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獲批的廠家僅有成都康華(細胞基質為2BS細胞),在研廠家進度較快的主要有康泰生物旗下的北京民海生物以及成都所。目前,民海生物的狂犬病疫苗(MRC-5細胞)已經報產,我們預計年底前有望獲批,產能在100-200萬支之間,另一改進版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正處於臨床3期,我們預計有望在2020年左右獲批,產能在300-400萬支左右。另外,成都所的人用狂犬病疫苗(2BS細胞)也處於臨床3期中,預計也有望在2020年左右獲批。
由於國內狂犬疫苗年使用量基數較大,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獲批廠家產能以及在研廠家的規劃產能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我們判斷未來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市場前景較為廣闊,產能的拓展決定其未來銷售的峰值。
7. EV71疫苗:上市具有裡程碑意義,最具增長潛力的重磅疫苗之一
手足口病傳染性極強、預防刻不容緩。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在夏秋季(4-9月)比較常見,多發生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丘皰疹、潰瘍,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致命性併發症。自2000年以來,我國和亞洲地區都出現了多次兒童手足口病的大規模暴發流行,對數以萬計的兒童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脅。2008年,國家衛生部正式將手足口病納入全國法定傳染病丙類病例報告管理並進行網絡直報。
由於手足口病傳染性極強,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我國曾經爆發過幾次大規模的疫情,比如2007年山東臨沂,2008年安徽阜陽、海南、廣州、河北,2009年山東、河北等地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疫情。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披露數據來看,近年來我國手足口病患者人數維持高位,2017年我國發病人數約195.2萬、死亡人數為98人,均位列丙類傳染病中發病人數與死亡人數第一位,因此防範手足口病大規模流行的急迫性刻不容緩。從各省3歲及以下兒童發病率情況來看,上海、北京、海南、浙江等省為高發地區。
目前,可引起手足口病腸毒有20多種,主要有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等型、B組的2、3、4等型,埃可病毒4、6、9、11等型,腸道病毒71型( 分為A、B、C 3 個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進一步分為B1、B2、B3、B4以及C1和C2亞型)等。其中,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A16(CA16)為我國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在有實驗室診斷的57萬餘手足口病例中,EV71佔43.7%,CA16佔25.0%,其他腸道病毒佔31.3%,並證實EV71的C4a基因亞型是中國內地流行的絕對優勢亞型。相關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 EV71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可導致82%的重症病例、96%的死亡病例,因此疫苗只要針對EV71病毒預防的話就能大幅減少手足口病的重症病率與死亡率。
手足口病多數為自限性疾病,未經治療7-10天可自愈。但少數患者會發展為重症病例,伴有嚴重的併發症如腦幹腦炎、心臟衰竭、肺水腫、肺出血等,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大多持續高熱,重症病例多在發病後3-7天內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嚴重併發症並可引起死亡,目前臨床上較難做到重症病例的早期識別且病情進展迅速是其最明顯的發病特點,待到患者發展為重症病例之時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因此嬰兒儘早接種預防病毒疫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據臨床研究發現,EV71母傳抗體水平出生後逐漸衰減,在嬰兒5-11月齡時最低,而發病率最高的年齡組在1-2歲。因此,6月齡開始接種可及時為易感兒童提供保護。由於5歲以上兒童和成人的發病率很低,我們認為5歲以上人群使用EV71疫苗,無論在個體層面還是群體層面,其公共衛生意義有限、成本效益欠佳。因此,建議EV71疫苗接種對象為≥6月齡易感兒童,越早接種越好,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以便儘早發揮保護作用。
目前市場獲批上市的EV71疫苗廠商共有三家,分別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昆明所)、北京科興生物以及武漢所。其中,昆明所產品的生產用細胞株為人二倍體細胞,北京科興與武漢所為Vero細胞,由於細胞株的不同造成了昆明所產品的血清抗體轉陽性率較高且副反應較低。根據各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披露,三家廠商的產品價格相同,西林瓶為168元/支、預充式為188元/支。另外,根據 CFDA新藥審評中心的收審數據,目前僅有成都所與北京綠竹提交臨床申請(仍處於評審狀態),短期內其他廠商進入市場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未來幾年內市場有望維持三家公司競爭的良好格局。
2017年EV71疫苗接種率約46%,若考慮存量市場上述接種率存在高估,未來提升空間較大。2017年昆明所、武漢所、北京科興合計批籤發1574.5萬支,按照2支/人份、17年新生兒數量1723萬人計算,2017年接種率約46%。由於EV71疫苗上市時間不長,且接種程序為新生兒6個月至3歲、間隔一個月接種兩次,因此考慮到國內存量市場(6個月-3歲適齡新生兒數量近5000萬),實際接種率應大幅低於46%,未來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較大。因此,存量市場的紅利有望在近兩年內快速釋放,成為近幾年來最具增長潛力的重磅疫苗之一。
目前,EV71疫苗的市場規模超過26億元,隨著國內接種率的進一步提升以及存在有望出口國外的可能性,未來仍有較大的成長空間。以西林瓶168元/支保守估算,2017年EV71疫苗市場規模約26.45億元,未來隨著國內接種率的提升,仍有翻倍增長空間。另外,目前全球範圍內僅我國EV71疫苗獲批上市,未來不排除向手足口病高發的其他亞太國家出口,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
8. IPV疫苗:未來將全面取代bOPV疫苗,市場存在翻倍空間
脊髓灰質炎(簡稱「脊灰」) 是由1、2、3 型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好發於嬰幼兒,具有一定的致死率和肢體麻痺後遺症,被醫學界稱為「威脅兒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殺手」。脊灰病毒通過汙染的食物和水傳播,並在腸道中增殖,最終侵襲神經系統,導致出現發熱、頭痛和肢體疼痛,部分患者可發生弛緩性麻痺,常伴隨終身。許多感染者並無症狀表現,但可在糞便中排出病毒,從而感染他人。脊灰僅能通過接種疫苗進行預防,也是繼天花之後人類擬限期消滅的第二種傳染病,其消滅計劃的推進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當前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
目前國際上使用的脊灰疫苗主要有兩種:口服脊灰減毒活疫苗(OPV)和注射脊灰病毒滅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IPV)。但OPV 使用後有極低的概率引起疫苗相關麻痺型脊灰(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virus,VDPV)引起的病例,為徹底杜絕VAPP 及VDPP 的發生,最有效的辦法是全面使用IPV疫苗。
據國內外文獻報導,在OPV使用國家中,VAPP的年發生率為4.7例/100萬人,大多發生於首劑服用疫苗後;我國每年VAPP 的發生率為0.27 /100萬-- 2.74 /100萬,平均每年報導的VAPP 病例數約為76--161例,且約89%的病例發生在首劑服用疫苗後。
據國內文獻報導,我國自2001 年至今分離到的VDPV 病例數約為37例,多發生於免疫覆蓋率低的人群,平均每年的發生率為2--3例,且大多數病例由tOPV疫苗中的2 型Sabin病毒衍生流行感染所致。
目前,全球報告的病例均由Ⅰ型脊灰野病毒引起,II型野脊灰病毒已於1999年得到消滅,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II型脊灰野病毒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被消滅,接種含II型毒株的減毒活疫苗已經沒有必要。為此,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全球停用三價脊灰減毒活疫苗,改用含有I型、III型兩個血清型的二價減毒活疫苗,同時要求各國應引入至少一劑次脊灰滅活疫苗。自2013年以來全球未再發現和報告III型脊灰野病毒病例。
2013年1月,在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行動展現勝利曙光之時,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行動(GPEI)發布了新制訂的《2013-2018年消滅脊髓灰質炎最後階段戰略計劃》,旨在完全消滅和防範WPV、疫苗相關脊灰病毒(PV)和SabinPV,提出在全球確認完全消滅2 型、3 型脊灰病毒感染病例後將最早於2016 年全面停止使用tOPV,逐步撤出OPV2 型,轉向使用OPV 2 + 3 型(bOPV),以減少OPV2 對OPV1 和OPV3 免疫力產生的幹擾,降低VDPV 從尚在使用tOPV 國家產生和輸入的風險。同時,為了應對因OPV2 型撤出後未免疫人群的2 型免疫力下降而可能導致重新出現的脊灰病例,要求所有目前使用OPV 的國家,於2015 年10 月在常規免疫程序中引入至少1 劑IPV,一定程度上增強2 型免疫空白,而且,可以減少VAPP 的發生率。2019年後,逐漸停止使用bOPV,全面用IPV疫苗取代。
2016年5月1日,我國實施新的脊髓灰質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停用三價脊灰減毒活疫苗(tOPV),用二價脊灰減毒活疫苗(bOPV)替代tOPV,並將脊灰滅活疫苗(IPV)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意味著IPV將由二類疫苗轉變一類疫苗。本次調整,包括中國在內的仍在使用脊灰減毒活疫苗的155個國家同步實施。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在北京市、天津市、吉林省、湖北省、廣東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首劑IPV納入常規免疫試點工作。
2016 年5 月1 日開始,中國依據國情調整PV免疫策略,將首劑IPV納入國家免疫規劃(EPI),由4 劑次三價口服脊灰減毒活疫苗tOPV調整為1 劑次IPV 和3 劑次二價bOPV免疫程序,即採取「1IPV+3OPV」的序貫免疫療程。
國際上,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主要分為單苗與聯苗,主要產品有賽諾菲的IPV單苗-IPOL,以及四聯苗DTaP/IPV、五聯苗DTaP/IPV/Hib或/Hep B、六聯苗DTaP/IPV/Hib/HB,生產主要廠家為賽諾菲巴斯德、葛蘭素史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披露,截止2018年3月14日IPV疫苗已經在169個國家上市,其中包括新上市國家163個以及重新上市國家6個,2018-2019年計劃上市國家預計15個,除了一些經濟落後以及尚未開放的國家與地區,IPV疫苗基本在全球實現了全覆蓋。
自2015年後,IPV疫苗接種率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提升。2015年WHO宣布II型脊灰野病毒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被消滅,全球開始停用tOPV改用bOPV,同時引入至少一劑次脊灰滅活疫苗,在政策推動下IPV疫苗的接種率開始大幅提升。根據美國CDC披露,2016年美國IPV的接種率為79%,較15年提升17個百分點,而2016年全球接種率僅為46%,但較15年提升24個百分點,未來隨著IPV疫苗產能的擴大、生產成本的降低以及bOPV疫苗19年開始逐步停用,我們預計IPV疫苗接種率將迅速提升。
目前,國內tOPV疫苗已於16年3月停止批籤發,現有脊髓灰質炎疫苗主要為二價的bOPV疫苗以及IPV疫苗。
bOPV疫苗:目前,國內僅北生研於2015年獲批,2017年批前批籤發數量為1616.5萬支。2017年7月11日,昆明所的bOPV疫苗的上市申請獲得優先評審資質,現已完成三合一評審,我們預計將於今年三季度獲批,屆時將緩解國內接種的供需缺口。
IPV疫苗:1)賽諾菲巴斯德的IPV單苗以及五聯苗分別於2009年、2011年獲準在國內上市,2017年批籤發數量分別為1010萬支、212萬支,其中2017年四季度五聯苗由於連續8批次未通過批籤發暫停供應,我們預計今年三季度末有望重新上市。2)國產的IPV疫苗廠家有昆明所和北生研,分別於2015年1月以及2017年8月相繼獲批,2017年批籤發數量分別為569.3萬支、834.78萬支。3)國內IPV疫苗在研情況:武漢所、康泰生物旗下的北京民海、未名醫藥旗下的北京科興的在研產品均步入III期臨床,我們預計將於2020年左右上市。
2017年國內IPV疫苗接種率約38%,2020年後預計將提升至90%以上。考慮到2020年後武漢所、北京民海、北京科興在研的IPV疫苗陸陸續續上市以及產能逐步釋放,bOPV疫苗後續將被IPV疫苗全面替代,因此本文僅以4支IPV疫苗/人份計算其滲透率。2017年IPV+五聯苗總批籤發數量為2625.8萬支即656.45萬人份,以去年1723萬新生兒數量計算,2017年IPV疫苗的接種率約38%,2020年後我們預計將提升至90%以上。
目前,IPV市場規模約8.85億元,未來幾年存在翻倍空間。2017年昆明所、北生研、賽諾菲IPV疫苗合計批籤發數量為2413.7萬支,16年5月份納入一類苗目錄後現招標價為35元/支(昆明所、北生研)、39元/支(賽諾菲),因此測算2017年IPV疫苗市場規模約8.85億元。隨著未來bOPV疫苗逐漸退出接種程序且相關IPV疫苗生產廠家增多帶來的產能擴張,我們預計IPV疫苗接種率將提升至90%以上,按照未來年平均年新生兒數量1500萬計算,屆時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億元,相較於現有市場規模存在翻倍空間。
9. 微卡:新型成人肺結核預防疫苗,市場空間廣闊且預期差較大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侵及許多臟器,以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排菌者為其重要的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後不一定發病,當抵抗力降低或細胞介導的變態反應增高時將進展為結核病。目前若能及時早期診斷,並予合理治療,大多可獲臨床痊癒。
卡介苗(bacille calmet te-gué rin ,BCG)是一種針對兒童預防結核病的疫苗,目前全球接種率超過90%。但卡介苗最多能預防80 %的結核病, 對於兒童而言最大的作用可能是預防粟粒性結核病和結核性腦膜炎(非肺部結核病),且有效性僅15年左右,隨著接種時間的延長預防效果遞減。因此卡介苗不能用於成人肺部結核病的預防,而成人結核病才是全球肺結核病負擔的主要部分。與此同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可使相關患者的結核發病的可能性增加25倍,並且結核分枝桿菌的耐藥性也逐漸增加,全球結核病防治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披露,2016年全球肺結核分枝桿菌潛在感染者約17億人,約佔全球人口1/3,絕大多數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與地區,其中10%左右的感染人群將在其一生中發病。2016年全球肺結核新發病例約1040萬人,病死人數約170萬人,肺結核給全球高發病國家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根據全球肺結核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約有5.5億結核菌潛在感染者,仍是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近幾年年均新髮結核病患者約90萬例,位居全球第3位。2017年我國肺結核發病人數83.5人,死亡人數2823人,結核病發病人數仍然較多,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結核病防治形勢嚴峻。
由於我國結核分枝桿菌潛在感染者與發病者基數較大且結核分枝桿菌的耐藥性也較全球水平高,國內愛滋病人基數同樣較大,因此造成國內肺結核病的經濟負擔較重。根據2017年全球肺結核報告披露,2016年國內肺結核耐多藥或耐利福平患者(MDR/RR-TB)在新發病患者以及接受既往治療患者中的比例分別為7.1%、24%。此外,2017年我國投入的防治肺結核病的預算約3.84億美元,近年來基本維持在此水平,結核病造成的經濟負擔較重。
為了降低全球肺結核病的經濟負擔,2014年各國政府在世界衛生大會上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止結核病戰略」,該戰略提出要在2035年達到使結核病在現有基礎上死亡率降低95%,發病率降低90%的宏偉目標。
2017年我國國務院也發布了《「十三五」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規劃提出,2020年肺結核發病和死亡人數進一步減少,全國肺結核發病率下降到58/10萬以下(17年約60.53/10萬),疫情偏高地區肺結核發病率較2015年下降20%。另外,到2020年國內肺結核患者成功治療率達到90%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肺結核患者規範管理率達到90%以上;學生體檢結核病篩查比例明顯提高,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結核病檢查率達到90%以上。
從現有肺結核防治措施來看,要想達到上述目標,取決於未來引入新的、更有效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結核病的方法,因此新型結核病疫苗是目前國際上研究的熱點。根據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結核病報告(《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7》),截止2017年7月,國際上處於在研Ⅰ、Ⅱ、Ⅲ期結核病疫苗臨床研究中產品僅有11家。智飛生物子公司安徽龍科馬自主研發的「母牛分枝桿菌疫苗(結核感染人群用)」即微卡是全球唯一進入Ⅲ期臨床研究的結核病疫苗。目前,此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已按期完成研究並完成報產,6月5日納入優先評審名單,標誌著我國成為在國際上首個完成結核潛伏感染預防用疫苗臨床研究的國家,對結核桿菌潛伏感染人群預防結核病意義重大。此外,智飛生物已開展的第二代結核潛伏感染人群預防用重組結核桿菌AEC(BC02)疫苗(臨床批件號2015L00704)Ⅰ期臨床研究提。
目前,智飛生物研發的微卡擬用於結核分枝桿菌潛伏感染人群的預防, 以改善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根據其動物實驗中發現,此疫苗預防與治療肺結核的機制為①對T淋巴細胞增殖反應有明顯促進作用, 其效果優於BCG;②對巨噬細胞有激活作用,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數。同時促使巨噬細胞產生更多溶酶體酶以及H2O2,通過細胞毒作用殺死分枝桿菌。根據微卡III期臨床試驗(登記號CTR20130462)文件披露,微卡用於15-65歲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TB-PPD) 皮膚試驗強陽性者,每兩周一次、共6次,以結核病發病率為主要臨床終點。根據初步臨床結果來看,微卡具有預防效果顯著且無明顯副反應等優點,我們預計微卡有望於18年底前獲批,上市後對結核菌潛伏感染人群的預防具有重大意義。
中性預測下,我們預計國內微卡存量市場近40億元,市場空間廣闊且預期差較大。我國約有5.5億人結核分枝桿菌菌潛伏感染人群,假設微卡上市後定價每支400元、每人份6支、每支淨利率為40%,按照滲透率分別為0.1%、0.3%、0.5%情形下測算,中性情況下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9.6億元、實現淨利潤15.84億元,樂觀情況下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6億元、實現淨利潤26.4億元,市場空間巨大。且當前資本市場對微卡尚未形成充分認識,存在較大預期差。
10. 四價流感疫苗:華蘭生物與長生生物已獲批,上市後今年有望實現15億元以上銷售額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於流感病毒導致的呼吸道和其他臟器的疾病,每年均會在春冬春季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在健康兒童和成人中,通常是一種急性、自限性的疾病。流感病毒是一種RAN病毒,主要分為A(甲)、B(乙)、C(丙)三種亞型,其中A(甲)、B(乙)較易造成大範圍流行。
流感病毒表面分布有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是流感病毒最重要的表面抗原,是中和抗體的主要靶點。但這兩個靶點的遺傳多樣性非常高,有不同的HA和NA 亞型,在此基礎不同的組合導致其亞型有上百種之多。目前,通行的方式是將流感病毒粗分為季節性流感、禽流感和其他動物源性流感(比如豬流感),主流疫苗也主要是針對季節性流感病毒。2013年,國家衛計委和疾控中心(CDC)將H1N1、H3N2、B 型一起作為季節性流感(流行性感冒),納入國家法定傳染病的丙類,而禽流感H7N9作為乙類傳染病。
流感病毒易發生突變,預防難度較大。由於流感病毒的複製無RNA校正酶參與,因此RNA聚合酶每複製大約1萬個核苷酸就會出錯。流感病毒存在兩種形式的變異方式,即抗原漂移和抗原轉變,前者在甲型和乙型流感中都會發生,後者主要發生在甲型流感中。抗原漂移使得感染過的宿主可以再次發生感染。抗原轉變使病毒可以產生新的亞型,並且不同保存宿主的病毒之間可以重配發生變異,而跨越物種的屏障直接感染人類。因此,由於流感病毒易發生突變導致了預防流感的難度較大。
2017年入冬以來,我國進入流感流行的高發季節且流行強度顯著強於往年同期水平。尤其自進入12月份以來國內流感發病人數與死亡人數呈現高發態勢。根據疾控中心披露,17年12月份、18年1月份與2月份國內流感發病人數分別為12.2萬人、27.4萬人、14萬人,死亡人數分別為5人、56人、50人,顯著高於較往年同期水平。
國內流感疫苗株和流行株不匹配是導致此次流感季節性大爆發的主要原因。目前,國內疫苗主要針對感染了A(H1N1)和A(H3N2)季節性流感病毒以及B型流感病毒人群的預防。B型常見的流行株系有兩種,分為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我國當前常用的流感疫苗為三價疫苗,主要是覆蓋A(H1N1)和A(H3N2)以及B型兩個株系的Victoria系,並未包含此次流感的優勢流行株Yamagata系。
WHO在1952年建立了全球流感監測網絡(GISN),中國CDC也建立了自己的流感監測網絡,每周通報流感疫情。根據WHO數據披露,2017年入冬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地區流行株中B型中的Yamagata系佔比呈現明顯提升態勢,與全球整體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從往年數據來看,Yamagata系毒株已有多年未成為優勢毒株,長期在人群中傳播感染人數較少,整個人群對它的免疫力低,因此是造成了此次流感爆發的主要原因。
目前,針對流感治療的藥物,大體分為烷胺類(金剛烷胺、金剛乙胺)、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奧司他韋、扎米那韋、帕米拉韋等)和其他類(利巴韋林、中成藥等)。但由於流行毒株已經對烷胺類藥物產生耐藥,且利巴韋林不良反應較大,因此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藥物是目前臨床應用的主流藥物。《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將奧司他韋作首選藥物,扎米那韋和帕拉米韋通常僅作為重症流感或者耐藥的替代治療。
但鑑於我國往年流感患病人數較高,且易發生在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每年造成的直接醫療成本較高,因此接種流感疫苗仍是目前預防流感、降低流感疾病負擔最有效的手段。
流感疫苗的有效性主要依賴於疫苗株和流行株的匹配程度,必須及時的更新疫苗株才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2012年起WHO建議在三價的基礎上,也推薦同時覆蓋兩個株系的四價疫苗生產。目前,美國葛蘭素史克的Fluarix®與FluLaval、賽諾菲巴斯德的Fluzone®、CSL旗下Seqirus 的Flucelvax®與Afluria®等四價流感疫苗先後獲批上市。四價流感裂解疫苗分為兒童型和成人型,其中賽諾菲巴斯德與葛蘭素史克的兒童型產品較Seqirus覆蓋的年齡段更全。根據美國CDC披露,兒童型四價流感疫苗的醫保價格在13-15美元/支,而成人型醫保價格在11-14美元/支。
據美國CDC數據顯示,2016 年美國供應了約1.45 億劑四價流感疫苗,兒童與成人的接種率分別為59%、43.5%,近年來總體接種率維持在45%左右。兒童與老年人屬於易感染的高危人群,接種率較高,2016年美國兒童與65歲以上人群接種率分別為59%、70.4%。
2016年美國四價流感疫苗市場規模超過20億美元,賽諾菲的Fluzone®銷售額約16.2億美元(包含美國之外銷售),位列全球銷售額前十大產品中第四位。四價流感疫苗接種人群基數較大,且每年都需要接種一劑,因此潛在市場空間廣闊。2016 年美國四價流感疫苗供應量約約1.45 億劑,保守按照14美元/劑計算,2016年美國四價流感疫苗市場規模約21億美元。
目前,國內廠商華蘭生物、長生生物、金迪克三家企業均已報產,6月8日國家藥監局披露華蘭生物與長生生物的成人型疫苗已經獲批,我們預計有望趕在9-11月接種高峰期前上市。其中,長生生物與華蘭生物報產產品均包含成人型與兒童型。另外,長春生物與武漢所在研產品正處於臨床三期,短期四價流感疫苗市場競爭格局較為穩固。
2017年國內流感疫苗接種率約2%,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近年來,我國三價流感裂解疫苗總批籤發量平均每年維持在3000萬人份左右,接種人群分為兒童(6-35月齡)與成人(三歲以上兒童與成人)且每年需要接種一劑,因此測算目前國內三價流感疫苗的接種率約2%,較發達國家差距明顯。國內接種率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原因:1)流感疫苗在我國屬於二類疫苗,公民自費自願接種,加之宣傳力度不足、群眾信任不足等因素直接影響了大眾對流感疫苗的認知度。2)接種流感疫苗後體內兩周後才能產生有效保護抗體。許多人到了流感季節才想起接種,不能及時看到疫苗效果,也讓其對流感疫苗信心不強。3)流感疫苗需要每年年接種,大多數人認為比較麻煩且並不是每年都有流感大爆發 。
但,鑑於此次流感爆發強度顯著高於往年,且一度出現抗流感病毒藥斷貨的情況,大眾對預防流感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與此同時,伴隨著四價流感疫苗即將上市,各相關廠商已在全國各地開展推廣活動,因此我們認為國內流感疫苗接種率有望進一步獲得提升。
2017年國內三價流感裂解疫苗產值約11.38億元,我們保守估計今年四價流感疫苗(成人型)有望實現15億元以上銷售額。根據福建省最新二類苗採購目錄披露,三價流感疫苗成人型平均價格約44.6元/支、兒童型26.4元/支,按照17年批發籤量測算,各自產值分別為9.17億元、2.21億元,合計產值約11.38億元。假設今年流感疫苗維持17年批籤發量,四價流感疫苗替代75%左右的三價疫苗且前者成人型定價約100元/支、兒童型定價約50元/支(假設今年能夠獲批),基於以上假設測算,18年四價流感疫苗成人型與兒童型有望分別實現銷售15.4億元、3.1億元,合計實現銷售18.5億元。隨著未來四價流感疫苗全面取代三價疫苗以及接種率持續提升,四價流感疫苗的市場空間巨大。
11. 帶狀皰疹疫苗:隨著老齡化社會發展,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 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病毒經上呼吸道或瞼結膜侵入人體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兒表現為水痘,在成人可為隱性感染。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潛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複製並沿感覺神經纖維向所支配的皮節擴散,發生帶狀皰疹。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有集簇性的皰疹組成,並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本病好發於成人,春秋季節多見,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呈顯著上升。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併發症。PHN定義為皮疹出現後90天存在的疼痛,當PHN出現後,年齡是最重要的預後因素,對於超過50歲的患者發病率很普遍。部分老年患者神經痛可持續數月或年餘,可嚴重影響睡眠和情緒,疼痛程度較重,持續時間較長者可導致精神焦慮、抑鬱等表現,顯著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帶狀皰疹急性期治療應在72個小時內使用核苷類似物(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伐昔洛韋)治療,但考慮到臨床鑑別診療等時間,有時候難以及時獲得治療,且帶狀皰疹併發症常發顯著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採用疫苗主動預防十分重要。
目前,已上市的帶狀皰疹疫苗主要有默沙東的Zostavax與葛蘭素史克的Shingrix:
Zostavax:是全球第一款帶狀皰疹疫苗,2006年上市,為減毒活疫苗,其對於50-59歲人群預防效果較好,但對60歲及以上人群,隨著年齡的增大預防效果愈差。2017年全球銷售額約6.68億美元。
Shingrix:2017年10月,葛蘭素史克研發的新一代帶狀皰疹滅活疫苗Shingrix獲批上市,能夠預防90%以上的帶狀皰疹以及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併發症的發生,且各年齡段預防效果相當,並未出現隨著年齡的增大預防效果遞減的現象。目前,Zostavax美國價格約134美元/支,Shingrix價格約102美元/支即204元/人份,我們判斷Shingrix未來幾年內有望憑藉著良好的預防效果以及性價比優勢快速取代Zostavax成為主流的帶狀皰疹疫苗。
根據美國CDC調查研究,2010年美國60歲及以上人群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比例約14.4%,隨後幾年逐漸提升,2016年接種達到33.4%。隨著葛蘭素史克Shingrix2017年上市後,我們預計接種率有望持續提升。
目前,國內尚未有帶狀皰疹疫苗上市,報批臨床的廠商共有6家且報批的均為減毒活疫苗。其中,進展較快的主要有長生生物與長春高新旗下的百克生物,分別處於臨床3期、2期,我們預計有望於2020年前後獲批上市。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考慮到帶狀皰疹疫苗的臨床急需性,我們判斷其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12. 多聯苗:重點關注AC-Hib三聯苗與DTaP –Hib四聯苗
除了上述重磅新型疫苗外,多聯苗同樣也是盛產重磅產品的搖籃,例如DTaP及聯苗系列、麻腮風-水痘及其聯苗系列均是全球銷售額前十大的品種。多聯苗的核心優勢在於可以集多個單苗為一體來預防多種疾病,不僅可以大幅減少嬰幼兒接種的針次並且可以簡化接種過程增強家長和嬰幼兒接種的依從性。
將多個單苗組合成多聯疫苗的前提是各單苗的接種免疫時間必須具有相對一致性,因此全球上市的多聯苗多為DTaP及聯苗系列、麻腮風-水痘及其聯苗系列。目前,美國已上市的五聯苗主要有賽諾菲的DTaP-IPV-Hib疫苗、葛蘭素史克的DTaP-HepB-IPV疫苗,四聯苗主要有DTaP-IPV疫苗以及MMR/Varicella疫苗(麻腮風-水痘),三聯苗主要有DTaP與MMR。另外,六聯苗DTaP-IPV-Hib-HepB是基於賽諾菲DTaP-IPV疫苗與默沙東Hib-HepB疫苗聯合開發的,商品名為Vaxelis,2018年有望上市成為美國第一款六聯苗。
目前,國內已上市的多聯苗主要有賽諾菲巴斯德的DTaP-IPV-Hib五聯苗、康泰生物的DTaP -Hib四聯苗、智飛生物的AC-hib三聯苗。從國內臨床申報與臨床進展來看,國內已有多家企業正在申報多聯苗,但臨床進展緩慢,我們預計未來五年內上述已上市的多聯苗市場競爭格局較為穩固。
12.1. AC-Hib三聯苗:智飛生物獨家品種,正處於快速放量期
Ac-Hib三聯疫苗是智飛生物研發的重磅品種,於2014年12月獲批、2015年第二季度開始上市銷售,為全球獨家產品。Ac-Hib三聯疫苗主要用於預防A群、C群腦膜炎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疾病,可以同時起到AC結合疫苗與Hib疫苗的作用。
2016年受山東疫苗事件的影響,二類苗行業銷售渠道陷入停滯狀態,延緩了三聯苗的快速放量的節奏。隨著上述事件的影響逐漸淡去以及銷售渠道重塑完畢後,根據公司年報,2017年三聯苗銷售近400萬支,恢復了高增長態勢。2017年以及18年至今三聯苗分別獲得批籤發數量470.4萬支、279.58萬支。
我們判斷AC-Hib三聯疫苗對傳統的單價或二價疫苗存在較大替代空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接種針次從傳統單苗合計的7次降為4次,具有顯著的優勢。AC-Hib三聯疫苗全程需要接種4次,而AC結合疫苗(4次)和Hib結合疫苗(3次)共需接種7次。因此,AC-Hib三聯疫苗具有針次數少而降低接種者痛苦、降低多次接種不良反應的累計風險等優點,對傳統的AC結合疫苗和Hib疫苗替代優勢明顯。
AC-Hib三聯苗的接種費用和AC結合疫苗、Hib結合疫苗合計費用相差不大。根據最新的貴州省二類苗採購目錄,公司的AC-Hib三聯疫苗價格為216元/支,每人份共計864元。而AC結合疫苗價格為83元/支,每人份共計332元,Hib結合疫苗價格為78元/支,每人份共計234元,聯合接種總費用為566元,與三聯苗接種費用相差不大。且AC-Hib三聯疫苗、AC結合疫苗和Hib疫苗同為二類疫苗,都由接種者自費,在二者費用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接種者的家長必然會選擇針試次數少、不良反應累計風險小的AC-Hib三聯疫苗。
我們判斷AC-Hib三聯疫苗已經步入了快速放量階段,未來三年有望分別實現600萬支、800萬支、900萬支銷售量,按照每支216元/支(含稅)、每支淨利潤約100元測算,2018-2020年有望分別實現銷售額12.6億元、16.8億元、18.9億元,分別貢獻淨利潤6億元、8億元、9億元。
12.2. 五聯苗(DTaP-IPV-Hib)與四聯苗(DTaP-Hib)
目前,國內上市的DTaP聯苗系列產品主要有康泰生物的四聯苗(DTaP-Hib)四聯苗與賽諾菲巴斯德五聯苗(DTaP-IPV-Hib),分別於2012年7月、2011年獲批上市。相較於其單苗而言,四聯苗與五聯苗每人份接種數量均為4支,具有明顯降低接種針次數量的優勢。雖然四聯苗與五聯苗為二類苗且價格相對較高,但市場仍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四聯苗迎來發展契機,已步入快速放量階段且具有持續性。根據藥監局及中檢院披露,去年四季度賽諾菲巴斯德的五聯苗8批次未通過批籤發暫停供應(預計18年三季度末才能重新上市)疊加11月份長生生物與武漢所百白破疫苗效價檢測不合格,造成了市面疫苗供應緊張,康泰生物的四聯苗作為最佳替代產品助推了銷量的快速提升。2017年及18年一季度四聯苗分別實現150萬支、85萬支銷售量,18年全年有望實現400萬支以上銷量。與此同時,康泰生物正加強銷售隊伍的建設,補足短板,我們預計即使賽諾菲巴斯德的五聯苗重新上市,對四聯苗的放量節奏影響不會太大。
12.3. 麻腮風-水痘四聯苗:未來國內潛力重磅品種
2015年9月,默沙東的MMR(麻腮風)/Varicella(水痘)四聯苗獲得FDA批准上市,商品名為ProQuad®,用於預防麻疹、腮腺炎、風疹、水痘等疾病,適用人群為12個月至12歲的兒童。根據美國CDC披露,近年來麻腮風以及水痘接種率均維持在90%以上,2017年默沙東MMR/Varicella及其聯苗ProQuad的銷售額共計16.76億美元。
目前,國內尚未有麻腮風-水痘聯合疫苗上市,國內廠商均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鑑於國內麻腮風聯合減毒疫苗以及水痘減毒活疫苗市場空間較大,按照2017年批籤發數量進行測算,二者合計產值超過20億元,麻腮風-水痘聯合疫苗必然成為各疫苗企業研發的熱點。聯苗的研發必須以單苗技術為基礎,康泰生物從國外引進了「腮腺炎疫苗」毒株,有望憑藉國內領先的聯苗技術,最先突破「麻腮風+水痘」 四聯苗。
麻腮風聯合減毒活疫苗:國內僅北生研和上海所兩家企業獲批,對於兒童而言是一類苗,2016年北京招標價格為20.8/支,對於成人而言是二類苗,最新貴州採購價格為76元/支。由於成人接種麻腮風聯合減毒活疫苗的人數較少,因此我們保守按照兒童接種價格和2017年批籤發數量2578萬支測算,2017年產值約5.4億元。
水痘減毒活疫苗:國內獲批廠家主要有上海所、北生研、長生生物等7家企業,為而二類苗,最新貴州省採購價格為131元/支,按照17年批籤發數量1432.93萬支計算,17年產值約18.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