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記著一些
任翔宇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鬢邊不是海棠紅》看完一個多星期了,依舊唏噓。唏噓的不是人物情節愛恨情仇,而是時代。
其實這類題材的作品已經看多不少了,比如早年間的《秋海棠》,《夜深沉》,再比如更早年間和晚些時候版本不一的《夜半歌聲》,再比如,已成絕唱的《霸王別姬》。如果你和我一樣,都看過,那除了暴露年齡以外,還可以證明真的是戲迷影迷,因為這些作品,說來說去其實只有一層意思,最好的時代也好,最壞的時代也罷,戲,比天大。離開了戲,名伶不是名伶,角不是角,腕不是腕,所謂的故事,就像抽了筋的東海龍王,再提不起半點精神。當然,和那個時代和那些戲沾邊的作品還有很多經典,比如《八月桂花香》,比如《馬永貞》,比如《喜神報喜》,但是戲班在這些作品裡只是背景,把戲的魂和人的魂混成一塊冷冷的拍的,還得是《霸王別姬》和《鬢邊不是海棠紅》。
所謂知己,未必非要出身職業習慣都差不多,只要眼神對,心靈碰撞那一下子就有了。商細蕊不是程蝶衣,程鳳臺也不是段小樓,所以這樣的默契、相惜、甘願為了對方站在屋頂上唱一晚上戲喊魂兒喊破了嗓子的情義,不是交情,是純純粹粹摻不了旁的雜念的真情。這樣的真情真奇怪,不是和陳紉香互相欣賞的光亮,也不是和小周子飽含傳承的寄託,更不是和蔣夢萍小來相濡以沫的依戀,就是乾乾淨淨眼神,乾乾淨淨的對話,乾乾淨淨的相處。亂世之下,難得,人心狡黠之下,更難得。
尹正的扮相非常驚豔,這驚豔當然給作品加分不少,唱崑曲,唱小鳳仙,唱梁紅玉唱虞姬的幾場戲舉手投足透出來的氣度,恍若當年的張國榮,幾乎讓人忘了,這是個學音樂起家、玩流行音樂獲獎、玩票和沈騰搭戲《夏洛特煩惱》成名,和戲劇以前一直都不搭嘎的演員和歌手。49集看下來,甚至感慨,人是要講天分的,與其是是於正選對了人,還不如說,尹正骨子裡的那股子勁,和後天努力貼近商細蕊的唱念做打,是再無他想的不二人選,再無來者。
吃肘子犯瘋病一根筋的商細蕊,是這部戲的魂,尹正,完完全全把自己變成了梨園魁首,金士傑飾演的師大爺,黑子飾演的曹司令,黃聖依飾演的女土匪,戲裡拿捏的尺寸都好,但是茲要尹正一出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不由分說地集中到他一個人身上,對於一個半路出道的年輕人來說,這不能說是功力,只好說,尹正的舞臺魅力,能量巨大。
小明在這部戲裡表現中規中矩,沒意外,還是一如既往的扮帥耍酷當大爺。不過也許是角色就應該是這樣一個人,黃曉明在戲裡就是程鳳臺,一點也不違和,這倒成全了角色,也成全了這部戲。
整部戲的大時代背景已經遠離我們太久了,所以有些遭遇很難感同身受,不過恰逢亂世,有間或宮廷、革命黨、抗日、剿匪,以及京城江南京戲崑曲的穿插縈繞,商戰、徵戰和戲班之間的明爭暗戰絞殺在一起,還真是跌宕起伏,一詠三嘆。
很多人在批評結尾,批評結尾的含混不清。我倒是看過另一個版本的結尾,九十年代末老邁的程鳳臺重回北京,在已經改成文化宮的王府戲樓裡找尋故人,年青一代戲人正在排戲練功,門房大爺驚呼「二爺」,原來是當年戲班的一員,從他嘴裡,道出十九、商細蕊和戲班其他人後來的境遇傳承。這個結尾很碎,很俗,但是滿足了我們對主人公,對其他角色大結局的收攏蓋盒,儘管不驚豔,但是很完滿。完滿的結局最終沒有來,有人說,如今我們看到的開放式結局,也許是為了拍續集而故意設定的模板,我覺得有道理,不過仍舊我自己的遺憾,遺憾戲裡每個人,到後來,都去哪了呢?
讓人惦念的戲,真是好戲。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