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抵禦倭寇,朝廷在此設立衛城,稱「永寧衛」,與 _____、_____ 齊名為中國三大古衛城。
2、永寧老街即永寧衛城西街,從中開坊至西門土地廟這一段,呈 _____ 的地勢。
3、在地方語言閩南語中,「甘麻得」、「土豆」,分別指的是 _____ 、_____ 這兩種食物。
4、歷史上,永寧共經歷了三次大劫難,一是明代的 _____;二是清初的 _____;三是抗戰時期的 _____。
5、永寧人所說的「額西」,一般是指 _____ 的意思。
6、永寧古衛城被分為32舖鏡,共有五大城門。其中,三合境為 _____;_____;_____ 這三個城門的交界。
南門(金鰲門),大東門(海寧門),
小東門(東瀛門)
7、永寧作家高寒女士,著有《大洋樓》一書,這本小說所講述的,是以永寧 _____ 這座番仔樓為原型,延伸出的一系列故事。
8、永寧的百餘家姓氏,不只有漢族,還有幾個少數民族,分別是郭氏 _____ 族;幹氏 _____ 族;佔氏 _____族。
9、永寧古衛城有五大城門,均有各自的稱謂,分別為南門 _____、北門 _____、小東門 _____、西門 _____、大東門 _____;且只有 _____ 門沒有設立土地廟。
10、隨著鄭和下西洋之後,永寧衛指揮使幹八禿帖木兒經由皇帝冊封,姓氏才為「幹氏」,而在此之前,他的姓氏為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