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a第九章 多因素方差分析命令與輸出結果說明

2020-12-15 生物谷

本節STATA命令摘要:

anova  觀察變量 分組變量1  分組變量2 分組變量m

tabulate 分組變量1 分組變量2,summarize(觀察變量)

 在anova命令中分組變量可以是其它分組變量的乘積表達式,如:分組變量1*分組變量2。

 例:治療缺鐵性貧血病人12例,分為4組,採用4種不同治療方法,一個月後觀察紅細胞增加數   (百萬/mm3)。 第一組為一般療法(稱一般療法組);第二組為一般療法+A藥(稱+A藥組);第三組為一般療法+B藥(稱+B藥組);第四組為一般療法+A藥+B藥(稱+A+B藥組)。觀察 指標為紅細胞增加數(用y表示)。用X1=2表示加用A藥以及用X1=1表示未加用A藥;用X2=2表示加用B藥以及用X2=1表示未加用B藥;研究問題為「哪一種治療方案療效最佳?"(資料如下表所示,摘自醫學統計方法,金丕煥主編,p71)。

 一般療法

 一般療法+A藥

 一般療法+B藥

 一般療法+A藥+B藥

0.8

1.3

0.9

2.1

0.9

1.2

1.1

2.2

0.7

1.1

1.0

2

 首先計算各組的均數和相應的標準差:

tabulate x1x2,summarize(y)

      Means, Standard Deviations and Frequencies of y                   

               | x2                                                                

         x1  |                   1                2           Total                                    

-----------+-----------------------------------+----------                                  

         1    |       .79999999           1      |        .9                                  

                    .09999999  .10000002 | .14142136                                  

                             3                3      |         6                                   

-----------+-----------------------------------+----------                                  

         2    |                  1.2              2.1    |      1.65                                  

               |          .09999996  .10000002 | .50099899                                  

               |                     3              3       |         6                                  

-----------+-----------------------------------+----------                                  

     Total  |                    1             1.55    |     1.275                                  

               |           .23664319  .60909769 |  .5259191                                  

               |                    6               6       |        12       

①為 該組的紅細胞增加數的平均數;②為該組的紅細胞增加數的標準差;③為該組的樣本數;其它各組的結果也對應相同。

以上結果顯示:僅加A藥,紅細胞增加數平均值比一般療法多0.4(百萬/mm3);僅加B藥,紅細胞增加數平均值比一般療法多0.2(百萬/mm3);加A藥且加B藥,紅細胞增加數平均值比一般療法多1.3(百萬/mm3),超過了單獨加A藥與一般療法的紅細胞增加數均數差值(0.4百萬/mm3)與單獨加B藥與一般療法的紅細胞增加數均數差值(0.2百萬/mm3)之和(0.6百萬/mm3),因此需要用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檢驗這些不同的治療方法所對應不同的紅細胞增加數是否有顯著性差異?

anova yx1x2x1*x2

                         Number of obs =      12        R-squared     =  0.9737 

                           Root MSE      =       .10     Adj R-squared =  0.9638 

                                                                                      

                  Source |  Partial SS       df           MS              F       Prob > F 

              -----------+-------------------------------------------------------------------- 

              Model |  2.96249994      3     .98749998       98.75     0.0000 

                             |                                                     

                    x1 |      1.6875         1      1.6875          168.75     0.0000 

                    x2 |  .907499974      1    .907499974      90.75     0.0000 

               x1*x2 |  .367499967     1    .367499967      36.75     0.0003 

                             |                                                     

            Residual |  .080000002     8         .01                       

              -----------+---------------------------------------------------- 

                   Total |  3.04249994    11  .276590904

①離均差平方和;②自由度;③均方差;④F統計量;⑤F統計量對應的p值;⑥加A藥;⑦加B藥;⑧加A藥且加B藥(交互項);⑨誤差項;所有因素的變異度之和以及對應的統計量和檢驗值。

由上述結果顯示交互項有顯著性(p=0.0003),說明:加A藥且加B藥具有協同作用,即: 其療效顯著地超過了分別加A藥和加B藥療效之和。

相關焦點

  • SPSS統計:單因素方差分析與單變量方差分析
    【基本概念】方差分析(analysisof variance,Anova)是對總體均值的比較,其目的是檢驗平均值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是檢驗由單一因素影響的多組樣本某因變量的均值是否有顯著差異。
  • SPSS分析技術: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的模型解讀
    平時我們在進行方差分析時,經常只關注方差分析表,用表中的顯著性概率值p來判斷因素是否對因變量有顯著性影響,然而這只是方差分析結果的一部分內容。SPSS的方差分析過程就是以方差分析模型的形式進行計算和結果輸出的。下面我們將以單因素方差分析為例,介紹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的模型函數解讀。幫助大家充分理解方差分析的深層模型含義。
  • Stata結果輸出:outreg2命令詳解
    描述性分析2.1 全部變量一般統計指標2.2 部分變量一般統計指標輸出2.3 全部統計指標輸出2.4 部分變量部分統計指標輸出2.5 分組描述性統計量2.6 頻數3. 回歸結果輸出4. 小結5.描述性分析首先我們介紹描述性統計分析表格的輸出,一般實證論文都選擇展示全部變量的一般統計指標,這裡我們將各種情況都羅列出來,並利用 Stata 自帶的 1978 年美國汽車交易數據 auto.dta 為大家進行實例演示,方便大家全面了解 outreg2 命令。
  • 數學建模培訓26_數據分析基礎(3)_單因素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就是一種分析、處理多組實驗數據間均值差異的顯著性的統計方法。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處理,搞清楚各實驗條件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以便更有效地指導實踐,提高經濟效益或者科研水平。在統計中,人們稱受控制的條件為因素,因素所處的狀態稱為水平。
  • stata常用命令集
    、峰度、偏度)***注意*** stata中summarize所計算出來的峰度skewness和偏度kurtosis有問題,與ECELL和SPSS有較大差異,建議不採用stata的結果。)list in -20/l(l表示last one,-20表示倒數第20個樣本,該命令列出了從倒數第20個到倒數第一個樣本的各變量值)step3.用replace命令替換極端值replace x1=?
  • 如何用SPSS做單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前段時間明明同學推送了一篇「如何用Excel做方差分析」,今天就講講如何用SPSS為大家展示常用的3種分析方法使用技巧即:單因素方差分析、雙因素方差分析(無交互效應和有交互效應)。讓大家對方差分析有一個更深的了解。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對多個樣本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的一種方法,也就是推斷對多個樣本均數是否相等的方法。
  • 方差分析(二): ANOVA過程單因素方差分析
    在SAS中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可以使用ANOVA過程和GLM過程,本文先對ANOVA過程進行方差分析進行介紹,下面一篇將文章介紹SLM過程進行方差分析。在方差分析中,最簡單的情形為單因素,熟練掌握單因素的方差分析對理解、解決多因素方差問題很有幫助。在SAS中,方差分析可以通過PROC TTEST、PROC ANOVA與PROC GLM實現。
  • 【學習記·第38期】stata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如何輸出STATA的圖,和保存?先輸入數據(1)Twoway connected 變量1 變量2 //劃出折線圖   (2)twoway scatter 變量1 變量2 //劃出散點圖2. 怎樣在stata中做HAUSMAN檢驗?
  • 【如何寫論文系列之 SPSS數據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
    什麼是單因素方差分析?在解釋單因素方差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兩個重要的概念:因素和水平。因此,本案例為單因素方差分析的適用情況。SPSS 操作在使用 SPSS 進行數據分析之前,我們需要先將數據進行整理並導入 SPSS。接下來我們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選擇【分析】【比較平均值】【單因素 ANOVA 分析】調出單因素方差分析對話框。將作為因素變量的總指數選入【因素】變量內,將作為因變量的月份選入【因變量】內。
  • SPSS學習筆記:重複測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分析前要對重複測量數據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進行球形檢驗。如果該檢驗結果為P﹥0.05,則說明重複測量數據之間不存在相關性,測量數據符合Huynh-Feldt條件,可以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來處理;如果檢驗結果P﹤0.05,則說明重複測量數據之間是存在相關性的,所以不能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處理數據。在科研實際中的重複測量設計資料後者較多,應該使用重複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模型。
  • 單因素方差分析超完整分析流程
    當我們想了解不同年級的學習態度是否有區別,進而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又或者分析不同職業對某產品的購買意願是否有差異,進而根據分析結果精準投放廣告。以上這些分析兩個及兩個數據之間的差異情況都可以使用同一種分析方法——方差分析。01.
  • 【學習記·第31期】單因素、雙因素方差分析VS協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驟方差分析的基本程序是:陳述假設、方差齊性檢驗、確定檢驗的自由度、變異量的計算、檢驗及顯著性水平的確定、事後檢驗、給出方差分析表。下面以單因素完全隨機設計的實驗為例說明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驟。
  • 菜鳥也愛數據分析之SPSS篇 —單因素方差分析
    好了,問題就轉化為,不同尖峰時間範圍,用戶的滿意度是否一致,這會我們就要用上單因素方差分析來幫助我們判斷啦。(註:本文寫的單因素方差分析指的是單因素完全隨機方差分析,簡稱為單因素方差分析)三、   小白理解單因素方差分析哇哦,單因素方差分析是神馬,對於我這個數據分析小白來說好高深。莫慌,往下看,你會發現它其實很簡單!
  • Stata結果輸出-addest:自己添加統計量
    實操範例在本部分,我們以「nlsw88.dta」數據為例,來演示說明 addest 命令的用法。具體來看,我們進行了兩組回歸:第一組是根據種族類別進行分組回歸,以檢驗工作經歷是否在兩組中存在顯著差別,並將係數差異檢驗結果添加到最後回歸報告中;第二組是在第一組回歸基礎上,增加行業固定效應,並在報告中 「Industry = Yes」 的形式匯報。
  • 教師節傾情巨獻 |最全STATA 常用命令集
    經過小編努力,為大家分享stata常用命令,抓緊時間收藏,拿走不謝。同時祝願朋友們,節日快樂!、峰度、偏度)***注意*** stata中summarize所計算出來的峰度skewness和偏度kurtosis有問題,與ECELL和SPSS有較大差異,建議不採用stata的結果。
  • stata 常用命令
    、峰度、偏度)***注意***stata中summarize所計算出來的峰度 skewness和偏度kurtosis有問題,與ECELL和SPSS有較大差異,建議不採用stata的結果。)listin -20/l( l表示 last one, -20表示倒數第 20個樣本, 該命令列出了從倒數第 20個到倒數第一個樣本的各變量值)step3.用 replace命令替換極端值replacex1=?
  • Kruskal-Wallis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的非參數方法
    ,只要數據近似服從正態分布即可,至少不要出現太過嚴重的偏態就可以繼續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已經有成熟的研究經驗,方差分析對正態分布的要求有一定耐性,並不過分敏感,(微小偏態)近似正態分布的數據繼續採取ANOVA單因素方差分析是可以的,結果仍然可靠。遇到偏態嚴重的數據怎麼辦呢?此時可以嘗試非參數檢驗方法:Kruskal-Wallis 單因素 ANOVA(k 個樣本)檢驗。
  • R與生物專題 | 第十四講 R-單因素方差分析1
    在「R與生物統計專題」中,我們會從介紹R的基本知識展開到生物統計原理及其在R中的實現。
  • SPSS實操教程——單因素方差分析
    今天一位消化科朋友問我,說他收集了三組數據,均是定量資料,想看看三組之間有沒有區別,然後他就用t檢驗進行了三組之間的兩兩比較,結果還不錯,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 Stata命令精選之論文描述性分析 tabstat
    描述性統計通常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直接的頻率、頻數等描述,描述性統計分析一般對樣本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標準偏差等進行分析,這些數據有助於了解樣本數據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