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王瑞 李娜)70 歲以上老人也能考駕照、擴大機動車免檢範圍、優化車輛檢驗周期 ……10 月 22 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異地辦""便捷辦""網上辦"等三個方面 12 項公安交管優化營商環境新措施。現代快報記者獲悉,新措施自 2020 年 11 月 20 日起實施,為保證新措施順利啟動、精準落地,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已制定配套制度規範,組織信息系統升級,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做好實施準備。
【放寬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年齡】
70 歲以上老人也能考駕照了
按照以往規定,市民年齡如果達到 70 周歲就不能申領駕駛證。不過記者發現,這次"放管服"新措施中,明確取消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託車駕駛證 70 周歲的年齡上限。為何會放寬駕考年齡?對此,公安部表示,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條件持續改善,國民身體素質明顯增強,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延長,2019 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 77.3 歲。居民人均壽命提升、健康狀況改善,使得群眾生產生活中駕車出行需求持續增長,呼籲進一步放寬學駕年齡,進一步方便就近體檢。
此次改革,公安部會同相關部門深入研究論證,進一步優化駕駛證申請條件。放寬小型汽車駕駛證申領年齡。對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託車駕駛證的年齡上限由 70 周歲調整為不作限制,對 70 周歲以上人員考領駕駛證的,增加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能力測試,且需每年進行一次身體檢查,提交體檢證明。這是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的新需求,既便利老年人考領駕駛證,又保證身體條件符合安全駕駛要求,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普遍做法。
已有老人電話諮詢,駕校將設專職客服
年齡放開了,想要考駕照的老人多嗎?面對記者的詢問,金陵駕校業務科科長徐軍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你還別說,真有一位 71 歲的老人來電話諮詢了,目前還沒有報名,正在考慮中。"據悉,這位老人一個多月之前就來過駕校,他說年輕的時候工作忙,沒機會學車。沒想到現在發展到家家都有車,他沒有駕照,想開車帶老伴在南京周邊轉轉都不方便,子女們都忙,也不想麻煩他們。當時,前臺一問他的年紀,就告訴他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學駕年齡,他有點失落地走了。
"年齡放開的新聞一出,他又打電話來問,現在年齡已經放開了,能不能學了。"徐軍表示,對於 70 周歲以上想要學駕照的人員,在報名之前,必須要到指定的醫院進行體檢。在拿到合格的體檢報告以後,還要在報名之前,讓學駕人在駕校開闢的指定區域先上車做個體驗。設置體驗區的目的,一方面是讓學駕人自己先試試適不適合學車,另外駕校也要審核一下,學駕人的反應能力、手腳協調能力。
如果雙方都覺得可以,在報名後,駕校會對 70 歲以上的學駕人群設置專門的服務跟蹤人員。比如,在練車中,隨時了解學駕人狀況,有沒有頭暈,特別是在高溫酷暑天,都要特別關注。此外,徐軍透露,學駕人由於年齡較大,反應能力和協調能力可能會有一定下滑,練車時間或者課時要相對延長。因此在學駕費用上可能會有所上漲。
作為駕校行業主管部門,南京交通綜合執法監督局相關負責人提醒,駕校接收學員要符合公安部門規定的駕照申領條件,並體檢合格。如有年齡較大的學員到駕校訓練,駕校應妥善為學員做好服務工作,安排教學經驗豐富、學員滿意度高的教練員,在保障培訓安全的前提下,讓學員掌握紮實的駕駛技能。
南京目前 70 歲以上駕駛人 16584 人,相比年輕人,老人開車更重視安全
記者從南京車管所獲悉,截至目前南京共有機動車駕駛人 380 餘萬,其中 70 歲以上駕駛人 16584 人。採訪中,記者發現也有不少市民擔心,70 歲以上老人開車安全嗎?一位多年處理交通事故的民警告訴記者,70 歲以上老人還在駕車的本來就少,而相比年輕人,老人駕駛車輛更加遵守交通法規,心態更加平和,事故發生率也相對較低。
不過,交警部門也提醒廣大 70 歲以上還在開車或者打算申領駕駛證的老人,如果自身身體條件有限或者有其他風險較大的疾病,如心臟病、眩暈症、高血壓、腦梗等,為了自身以及他人的安全,不建議繼續駕車或者申領駕駛證。
【擴大機動車免檢範圍】
7 至 9 座非營運小微型客車納入免檢範圍
此次新措施,還在實行 6 年內 6 座以下非營運小微型客車免檢基礎上,將 6 年以內的 7 至 9 座非營運小微型客車(麵包車除外)納入免檢範圍。每兩年需要定期檢驗時,機動車所有人提供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憑證、車船稅納稅或者免稅證明後,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領取檢驗標誌,無需到檢驗機構進行安全技術檢驗。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公安部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不斷推出便利機動車檢驗的改革措施,實行小客車上牌免檢、私家車 6 年內免檢、跨省異地檢車、網上預約檢車、機動車檢驗標誌電子化等措施。目前,已有 1.9 億車主享受免檢政策, 2223 萬車主跨省異地檢車,1.1 億車主通過網上領取了檢驗標誌電子憑證。
隨著汽車工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汽車產品質量不斷提升,車輛保養維修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群眾對進一步放寬私家車檢驗的呼聲較高。此次改革,公安部積極回應社會反映,經商國家汽車產業主管、質量監督等部門及相關行業,進一步改革車檢範圍和周期。
【優化檢驗周期】
私家車 10 年內僅需上線檢測 2 次
此外,新措施中對超過 6 年不滿 10 年的非營運小微型客車(麵包車除外),檢驗周期由每年檢驗 1 次放寬至每兩年檢驗 1 次,即私家車 10 年內僅需上線檢測 2 次,分別是第 6 年、第 8 年。對 10 年以上的私家車,仍然按照原規定的檢驗周期執行,即 10-15 年的,每年檢驗一次,15 年以上的,每半年檢驗一次。該措施實施後,全國將有 1.7 億多私家車主享受到改革帶來的便利。
需要提示的是,有兩種特殊情況:一是麵包車實際使用中非法改裝、客貨混裝等問題較多,由此引發的群死群傷事故時有發生,此次暫不納入免檢範圍:二是免檢車輛如果發生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或者非法改裝被依法處罰的,對車輛安全性能影響較大,仍需按原規定周期檢驗。
公安部表示,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實行機動車檢驗制度,私家車的檢驗周期通常分兩個階段:一是新車設定免檢周期,一般為 3 到 6 年,如法國、義大利、韓國等 4 年內免檢,德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 3 年內免檢,我國香港、臺灣地區分別為 6 年、5 年內免檢;二是舊車檢驗周期相對較短,免檢期過後,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大多數國家每 2 年檢驗 1 次,我國香港、臺灣地區每年檢驗 1 次。此次檢驗周期調整後,我國私家車檢驗的周期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基本相當。
【其他】
1、推行摩託車駕駛證全國"一證通考"
在實現小型汽車駕駛證"全國通考"的基礎上,推行摩託車駕駛證全國"一證通考",申請人可以憑居民身份證在全國範圍內任一地申領摩託車駕駛證,無需再提交居住證或者居住登記憑證,每年將惠及 30 萬異地考領摩託車駕駛證的群眾。
2、推行摩託車轉籍異地通辦
在已實行非營運小微型客車轉籍檔案網上轉遞的基礎上,推行摩託車轉籍信息網上轉遞,申請人可以直接到車輛遷入地車輛管理所申請辦理,無需再回遷出地驗車、提取紙質檔案,減少面對面接觸式辦理,減少群眾兩地間往返。
3、試行私家車登記持身份證全省通辦
在 12 個省(區)試點推行非營運小微型客車登記持身份證通辦,對本省戶籍居民省內異地辦理新車註冊登記的,申請人可以憑居民身份證直接申請,無需再提交居住證或者居住登記憑證,便利群眾省內異地購車登記,助推省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該措施實施後,每年將惠及 100 萬省內異地登記的車主。
4、推行二手車出口臨牌異地通辦
對二手車出口企業收購機動車用於出口的,簡化辦理轉移登記手續,可以直接申領臨時行駛車號牌,無需核發正式號牌;屬於異地收購車輛的,可以在機動車登記地直接申領臨時行駛車號牌,無需返回企業所在地辦理,為二手車出口創造便利環境,激發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活力,助推外貿穩增長工作。
5、優化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申請條件
申請大型客車、牽引車駕駛證的年齡下限由 26 周歲、24 周歲降低至 22 周歲,申請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年齡上限由 50 周歲調整至 60 周歲。同時,縮短增駕時間間隔,對無相應記分周期滿分記錄,申請大型客車駕駛證的,由取得大型貨車駕駛證至少 5 年縮短至 3 年,申請牽引車和中型客車駕駛證的,由取得大型貨車駕駛證至少 3 年縮短至 2 年,進一步滿足群眾生產生活和客貨運輸企業需求。
6、擴大體檢醫療機構範圍
對申請機動車駕駛證需要提交身體條件證明的,體檢醫療機構由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醫療機構擴大到符合健康體檢資質的二級以上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體檢中心等醫療機構,適應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新形勢,提升農村、偏遠地區服務覆蓋面,方便縣鄉群眾就近辦理。
7、便利殘疾人家庭共用車輛
對於持有小型自動擋汽車駕駛證(C2)以上的人員,可以駕駛上肢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便利殘疾人家庭成員及其他服務殘疾人出行的人員共用車輛,更好保障殘疾人權益。
8、駕駛人通過"交管 12123 " APP 可以查詢、下載交通責任事故、準駕車型變化、交通違法和記滿分等記錄,方便其從業、應聘等生產生活中出示、使用交通安全記錄電子憑證,促進提升駕駛人誠信守法意識。
9、推進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與銀保監部門機動車交強險信息共享
在試點地區辦理機動車登記、核發檢驗合格標誌時,網上核查機動車交強險信息,申請人無需再提交機動車交強險紙質憑證。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李江平表示,下一步,將加強督查督辦,狠抓改革落實,保證改革取得惠民利企的實效,讓群眾辦事更便捷、企業營商更便利。同時,將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不斷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持續推出更多改革措施,惠民利企。
(編輯 黃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