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航母計劃實錘
據近日公布的韓國《2021-2025國防藍圖》提供的一些新細節顯示,韓國海軍已經將發展輕型航母列入了議事日程,提出了代號為LPX-II項目的輕型航母方案,這將是一種攜帶F-35B「閃電」II隱身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專用輕型航空母艦,而不是過去很多人認為的一種由兩棲攻擊艦發展而來的兼職航母。
LPX-II計劃,最初確實是一個兩棲攻擊艦項目,現在已經正式披露為一個專用的輕型航空母艦項目。這意味著LPX-II將不會有兩棲支援能力(即將不設置井甲板),並且將配備F-35B戰鬥機和反潛直升機,主要用於艦隊防空和反潛作戰。
LPX-II預計排水量為3萬噸左右,滿載時可能超過4萬噸。到目前為止,由於地緣政治的原因,該計劃的細節非常有限,因為它仍處於項目的早期階段,最早不會在2033年前服役。而採購F-35B戰鬥機的計劃已經開始啟動。
▲韓國LPX-II航母項目
上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國際安全局勢和半島形勢變化,韓國對其「近海防禦」為主的海洋安全戰略進行了調整,正式提出韓國要建設「大洋海軍」「實現1000海裡作戰水域」的戰略目標,實現韓國海軍戰略向「遠洋作戰」的轉變。
此後韓國提出建立「戰略機動艦隊」,以保護韓國在世界各大洋的利益,先後上馬了KDX-Ⅰ/Ⅱ/Ⅲ型飛彈驅逐艦和KSS-Ⅰ/Ⅱ/Ⅲ型常規動力潛艇,成為遠洋艦隊的基幹力量。
▲在美國朱姆沃爾特級和中國055型驅逐艦出現前
韓國KDX-III驅逐艦是世界上最大的驅逐艦
其實,韓國走出東北亞最大的障礙並非北鄰朝鮮,而是海對岸的日本。
雖然韓日兩國都是美國主導軍事體系下的一員,但日本對於二戰的不反省態度加上韓日之間的獨島(日本稱竹島)之爭,讓韓國對日本的軍事發展始終保持高度警惕。
日本海上自衛隊為了發展航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陸續以兩棲運輸艦、直升機驅逐艦等名義設計建造了大隅級、日向級、出雲級等三型平甲板載機戰艦,最大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滿載排水量達到26000噸,並為搭載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預留了改造餘地,近年首艦「出雲」號已開始升級改造,未來很可能成為一艘名副其實的航母。
▲已經在進行升級改造的日本「出雲」號直升機母艦
待其改好會不會成為設想中的正規航母呢?
在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持續刺激下,韓國在《2000- 2004年中期防務計劃》中納入了2艘大型兩棲直升機攻擊艦,計劃名為LP-X 。
雖然在2001年8月由於韓國經濟陷入危機,導致該項目被延遲,不過隨著2002年韓國經濟復甦,LP-X項目又得以繼續大步邁進,首艦「獨島」號於2005年7月12日下水,2007年7月3日服役。
「獨島」號滿載排水量19000噸,採用直通甲板設計,飛行甲板長179米,寬31米,擁有5個直升機起降點,下甲板機庫挑高佔用兩層甲板,長115米,寬29.6米,最低高度6.2米,能容納10架SH-60「海鷹」直升機或EH-101「灰背隼」等級的中型直升機,並進行各類維護作業。
「獨島」號後部艦體設置有泛水塢艙,長26.5米,寬14.8米,可容納2艘美制LCAC氣墊登陸艇或12輛AAV7兩棲裝甲輸送車,車輛甲板上還能夠容納6輛主戰坦克。此外,「獨島」號擁有完善的指揮系統,能執行兩棲、水面、空中以及反潛作戰。
▲韓國「獨島」號兩棲攻擊艦是首艘平甲板載機艦
2018年5月,獨島級二號艦「馬羅島」號下水,該艦進一步強化了空情掌控能力和近程防空能力,重新設計了艦島和桅杆,安裝了4面陣列的以色列產EL/M-2248MF-STAR固態相控陣雷達,這是世界上最小的艦載相控陣雷達,用於對空警戒與防空飛彈末端制導,搭配2座四單元國產K-VLS垂直發射系統,以「一坑四彈」的方式裝填32枚國產K-SAAM「海弓」近程艦空飛彈,防空能力有效提升。
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建成和入列不但使韓國海軍兩棲作戰能力大幅提升,在獨島(日本稱竹島)之爭中不落下風,也使得韓國海軍遠洋艦隊有了核心艦,其攜帶的直升機能夠承擔日本直升機驅逐艦那樣的反潛作戰任務,這種遠洋作戰任務也賦予了獨島級不同於其他兩棲艦的角色定位。
在獨島級成功建造的鼓勵下,韓國軍方有繼續發展3萬噸級大型兩棲攻擊艦的想法,同時也有在其基礎上發展輕型航母甚至是大型航母的設想,最終的目標是擁有能夠使用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載機艦。
▲二號艦「馬羅島」號強化了雷達探測指揮能力和防空能力
韓國先進武器裝備發展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將超越日本作為目標。
ADEX-2019防務展上展出的新型航母設計方案就打出了「大韓民國海軍的自尊心」這樣的標語,顯示其對追趕大國地位的迫切心理。
這種「你有他有我也要有」的例子在韓日武器裝備對比中可以說隨處可見:日本有了金剛級、愛宕級宙斯盾驅逐艦,韓國就要造噸位更大的世宗大王級宙斯盾驅逐艦;日本蒼龍級潛艇水下排水量達到3200噸,韓國第三代潛艇就要3800噸;日本「心神」隱身戰鬥機原型機上天了,韓國就算技術達不到標準也要搞一款縮水版KF-X隱身戰鬥機。
▲韓國航母計劃的宣傳畫
韓文意思是「大韓民國海軍的自尊心」
在航母設計建造中也是這樣,隨著日本明確將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改造為正規航母,韓國也很快叫停了第三艘兩棲攻擊艦的設計建造,而全力推進航母計劃。
根據韓國媒體此前公布的消息,韓國目前的航母計劃一共有2個。
方案一是一種類似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的大型航母,採用雙艦島布局,斜角甲板,彈射起飛,全艦擁有2個戰機升降機,一個升降機可以提升2架F-35C彈射起飛型艦載戰鬥機。該航母的標準排水量53692噸,滿載排水量達到71400噸,艦長298米,寬75米,可搭載32架戰鬥機和8架直升機。總計1340名艦員人員(包括640名航空部門人員)。如果建成這將成為繼美國超級航母之下最大的常規動力航母。
另一個方案是輕型航母方案,類似於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改進型,採用單艦島,艦島前後有2臺升降機,可以選擇採用斜角甲板和彈射器起飛方案,或是採用滑躍起飛垂直降落的方式,前者將使用F-35C彈射起降型艦載機,後者則採用F-35B垂直/短距起降型艦載機。該航母標準排水量33751噸,滿載排水量41500噸,艦長238米,寬62米,可搭載12架戰鬥機和8架直升機。總計720名艦員(包括320名航空部門人員)。
▲韓國海軍輕型航母效果圖之一
雖然7萬噸級航母的方案看上去更加誘人,一旦建成將成為美國之外第二梯隊的頭牌,能夠充分滿足韓國海軍所謂的「自尊心」。
但是這種大型航母建造難度大、周期長,對於僅建造過兩棲攻擊艦的韓國造船業來說風險和不可知因素太多。而現代大型航母的核心技術,比如斜角甲板、蒸汽/電磁彈射器、攔阻索、阻降裝置等韓國均沒有技術積累,很多甚至只有美國才能夠買到,這將導致其坐地起價,航母建造費用可能直線飆升。
相對而言,4萬噸級輕型航母建造難度大幅下降,滑躍起飛方式可以減少不少關鍵技術上的花費,對韓國造船業來說只是建造了一艘大一些的兩棲攻擊艦,是有可能在短期內設計建造成功的。
▲韓國空軍F-35A戰鬥機
現計劃再購買20架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
從艦載機來看,如果韓國確定購買F-35B戰鬥機則很可能使其成為第四個裝備這種戰鬥機的國家。
因為相對於F-35B,目前裝備美軍核動力航母的F-35C戰鬥機涉及到美國海軍核心戰鬥力,從未外銷,韓國也很難獲得,美國對於F-35B的限制則沒有那麼嚴格。而韓國海軍以F-35B為艦載機,發展一款4萬噸級輕型航母的可能性較大,技術條件也較為成熟,在短期內能夠完成設計建造,趕上甚至超越改造後的日本出雲級準航母。
據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7月27日報導,韓國已經計劃購買20架F-35B「閃電」II垂直/短距起降隱形戰鬥機,擬裝備正在發展中的韓國新一代輕型航母,展示了韓國海軍向遠洋邁進的強烈信號。
對於韓國海軍的持續擴張,真正該感到壓力的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出雲」號改裝成正規航母后,是否能夠與4萬噸級的韓國輕型航母相匹敵呢?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為日本設計的「出雲」號改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