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世界裡,讀書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
書籍承載著知識、禮儀、文明。書中也許沒有黃金屋,也沒有顏如玉, 沒有鈔票,更沒有糧食,但書中有廣闊的世界、聖賢的精神、天地的境界。
宋人有詩云:『有書堪讀梅堪看,絕倒人間富貴痴』。
擠一點時間,窩進書房窗邊的椅子裡,把腳擱起來,捧上一本書,讀一段清心文字,聞一縷沁意之香,不聽市嘈聲,但聞墨香花香,便令人心生痴絕之意。
有書房一間,圖書四壁,是一件何等愜意的事!
梁實秋說:我有一幾一椅一榻,酣睡寫讀,均已有著,不復他求。但我想他的書房應該還有一件重要的家具,那就是書架。
一個書架,或大或小,或高或矮,均無所謂,但不可沒有。書架就像是書房裡的守護者,靜默無聲地侍立在身後牆邊,看似不起眼,卻一力承擔起了陳設、收納的作用。
桌椅固然重要,但一個合適的書架,更能讓書房倍添書香氣韻,讓書房顯得沉穩、閒適、充滿書卷氣息。書架的存在就像是一間書房的底色,奠定著書房的基調,或端莊,或纖巧,或古樸,或清新……
有了書架後,那些精心挑選的書籍,到處搜羅來的玩器擺件,精心養護的盆栽綠植,就都有了妥當的安身之所,再也不用擁擠地堆放在桌上、几上,書房就會變得整齊而雅致。
其實書房裡的禪意和詩意,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屋子布置得當,物品擺放有序。如果東西擺的亂七八糟,亂堆亂放,這給人的感覺大概只有心煩意亂了,哪裡還能這麼從容和閒適呢?
傳統的書房布置,也是中軸對稱式布局的。一般會在書桌的後面,靠牆擺放一個條案,條案的正上方會懸掛書畫作品,而書架則至於條案的兩端,也是靠牆擺放,一般成對出現。
但書房其實是一個很私人的地方,怎麼布置更應該隨心一點,應勢而定。新中式書房的布置,格局可以變,形式可以變,但不變的是流轉其中的那份濃鬱文化氛圍,高雅氣質,閒情雅趣。
新中式書房裡,書架的選擇面真的很廣。可以是懷舊古樸的傳統樣式,也可以是只有傳統元素的新中式,還可以是簡約到沒有風格的款式,但憑自己的喜好來就可以了。
| 一、整面書架牆 |
就拿目前最流行的書架做法來說吧,頂天立地式的整牆大書架不僅有超範兒 ,還很實用 ,置物、收納一把抓,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或寬或窄,或複雜或簡單的書架,佔據著整個牆面,首先從氣勢上就有著三分優勢,叫人一進屋就能感受到書架帶來的氣場,書卷氣息由此展開。
舊時的文人將各種收藏陳設於書架之上,在日常的生活氛圍裡,營造或尋找一種古雅的氣息與氛圍。
一尊瓷器,一方印章,一段竹刻,一座石雕……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長物,是書本之外的另一個璀璨光華的世界。
《紅樓夢》裡,賈母帶眾人去參觀寶釵的房間,發現室內——
「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並兩部書,茶奩茶懷而已。」
於是賈母便親自根據寶釵的風格,叫人給她送去了【一個石頭盆景兒】、【一架紗桌屏】、【一個墨煙石凍鼎】,東西雖然不多,但卻能讓空蕩蕩的屋子裡立刻文雅不少,可見陳設器物的重要性。
如果全開放式的格子容易落灰,也可以給書架裝上門啊。半開放式和全封閉式任君挑選,給書架裝上門和抽屜,讓收納和視覺效果更加多元化。
上書架+下柜子。下半部分做成封閉式的柜子,收納不常用之物,免得經常蹲下開合,也免得落灰難打掃。
加上兩排抽屜,看起來就更沉穩牢固了,而且抽屜可以分門別類收納各種瑣碎之物。
在書架中間設計大小不一的櫃門,刷上不同的顏色,看起來就更加活潑了,很有設計感。
當然了,你還可以像這樣做成推拉門,或者全封閉的玻璃門,多種多樣的形式,總有一款能滿足你的需求。
| 二、成品書架 |
中式書架最傳統的形式當然是可以挪動的成品書架了,一般是成對擺放在一起,也可以是單個的。
這種書架擺放靈活,既可以放在書房,還可以放在你想要的任何角落。像這樣往牆角一放,一股書卷氣馬上就溢出來了,令人沉醉。
這種成品書架一般都是可移動的,想要搬動都很簡單,如果搬家也可以直接帶走,省的惋惜。
而且這樣的書架從設計上來說,更有發揮空間。像中式傳統的亮格櫃、透格櫃、帶屜架格、多寶格之類的款式,都是極佳的範本,極富東方韻味。
當然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書架,都可以根據大家是實際情況來定製。
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書房,將靈魂空放於此,內觀看自己,外觀看世界,減壓去躁回歸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