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一條——第一千二百條)

2020-09-10 希望龍城

第一千一百零一條 有配偶者收養子女,應當夫妻共同收養。

  第一千一百零二條 無配偶者收養異性子女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

  第一千一百零三條 繼父或者繼母經繼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養繼子女,並可以不受本法第一千零九十三條第三項、第一千零九十四條第三項、第一千零九十八條和第一千一百條第一款規定的限制。

  第一千一百零四條 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應當雙方自願。收養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第一千一百零五條 收養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收養關係自登記之日起成立。

  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辦理登記的民政部門應當在登記前予以公告。

  收養關係當事人願意籤訂收養協議的,可以籤訂收養協議。

  收養關係當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辦理收養公證的,應當辦理收養公證。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依法進行收養評估。

  第一千一百零六條 收養關係成立後,公安機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被收養人辦理戶口登記。

  第一千一百零七條 孤兒或者生父母無力撫養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親屬、朋友撫養;撫養人與被撫養人的關係不適用本章規定。

  第一千一百零八條 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養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優先撫養的權利。

  第一千一百零九條 外國人依法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應當經其所在國主管機關依照該國法律審查同意。收養人應當提供由其所在國有權機構出具的有關其年齡、婚姻、職業、財產、健康、有無受過刑事處罰等狀況的證明材料,並與送養人籤訂書面協議,親自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前款規定的證明材料應當經收養人所在國外交機關或者外交機關授權的機構認證,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但是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千一百一十條 收養人、送養人要求保守收養秘密的,其他人應當尊重其意願,不得洩露。

  第二節 收養的效力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條 自收養關係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本法關於父母子女關係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本法關於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係的規定。

  養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因收養關係的成立而消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條 養子女可以隨養父或者養母的姓氏,經當事人協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氏。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條 有本法第一編關於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規定情形或者違反本編規定的收養行為無效。

  無效的收養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第三節 收養關係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條 收養人在被收養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養關係,但是收養人、送養人雙方協議解除的除外。養子女八周歲以上的,應當徵得本人同意。

  收養人不履行撫養義務,有虐待、遺棄等侵害未成年養子女合法權益行為的,送養人有權要求解除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收養關係。送養人、收養人不能達成解除收養關係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條 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係惡化、無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係。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條 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係的,應當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係登記。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條 收養關係解除後,養子女與養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即行消除,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自行恢復。但是,成年養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是否恢復,可以協商確定。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條 收養關係解除後,經養父母撫養的成年養子女,對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養父母,應當給付生活費。因養子女成年後虐待、遺棄養父母而解除收養關係的,養父母可以要求養子女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

  生父母要求解除收養關係的,養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適當補償收養期間支出的撫養費;但是,因養父母虐待、遺棄養子女而解除收養關係的除外。

第六編 繼 承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條 本編調整因繼承產生的民事關係。

  第一千一百二十條 國家保護自然人的繼承權。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相互有繼承關係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長輩先死亡;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相互不發生繼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第二章 法定繼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條 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係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係的繼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

  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嶽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一千一百三十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適當的遺產。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條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章 遺囑繼承和遺贈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籤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條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並由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籤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 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 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 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後,遺囑人能夠以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條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經公證機構辦理。

  第一千一百四十條 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見證能力的人;

  (二)繼承人、受遺贈人;

  (三)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係的人。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條 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 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

  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

  偽造的遺囑無效。

  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條 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應當履行義務。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經利害關係人或者有關組織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附義務部分遺產的權利。

  第四章 遺產的處理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條 繼承開始後,遺囑執行人為遺產管理人;沒有遺囑執行人的,繼承人應當及時推選遺產管理人;繼承人未推選的,由繼承人共同擔任遺產管理人;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均放棄繼承的,由被繼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門或者村民委員會擔任遺產管理人。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條 對遺產管理人的確定有爭議的,利害關係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遺產管理人。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條 遺產管理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清理遺產並製作遺產清單;

  (二)向繼承人報告遺產情況;

  (三)採取必要措施防止遺產毀損、滅失;

  (四)處理被繼承人的債權債務;

  (五)按照遺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分割遺產;

  (六)實施與管理遺產有關的其他必要行為。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條 遺產管理人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繼承人、受遺贈人、債權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條 遺產管理人可以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獲得報酬。

  第一千一百五十條 繼承開始後,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應當及時通知其他繼承人和遺囑執行人。繼承人中無人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繼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負責通知。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條 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吞或者爭搶。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於遺產分割前死亡,並沒有放棄繼承的,該繼承人應當繼承的遺產轉給其繼承人,但是遺囑另有安排的除外。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條 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外,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

  (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或者受遺贈人喪失受遺贈權;

  (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於遺囑人死亡或者終止;

  (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 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條 遺產分割應當有利於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

  不宜分割的遺產,可以採取折價、適當補償或者共有等方法處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條 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幹涉。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條 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籤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該組織或者個人承擔該自然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條 分割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但是,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

  第一千一百六十條 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用於公益事業;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條 繼承人以所得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清償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條 執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條 既有法定繼承又有遺囑繼承、遺贈的,由法定繼承人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超過法定繼承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由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按比例以所得遺產清償。

  第七編 侵權責任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條 本編調整因侵害民事權益產生的民事關係。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條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條 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條 被侵權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條 損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條 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 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活動組織者的責任適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條的規定。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條 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且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保護,不立即採取措施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要範圍內採取扣留侵權人的財物等合理措施;但是,應當立即請求有關國家機關處理。

  受害人採取的措施不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條 本法和其他法律對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二章 損害賠償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夥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條 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條 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組織,該組織分立、合併的,承繼權利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費用,但是侵權人已經支付該費用的除外。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賠償;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以及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 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條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條 故意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條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條 損害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協商賠償費用的支付方式。協商不一致的,賠償費用應當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確有困難的,可以分期支付,但是被侵權人有權請求提供相應的擔保。

  第三章 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醉酒、濫用麻醉藥品或者精神藥品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係,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提供勞務一方追償。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提供勞務期間,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提供勞務一方損害的,提供勞務一方有權請求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也有權請求接受勞務一方給予補償。接受勞務一方補償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條 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造成第三人損害或者自己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 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絡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絡用戶或者網絡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條 網絡用戶接到轉送的通知後,可以向網絡服務提供者提交不存在侵權行為的聲明。聲明應當包括不存在侵權行為的初步證據及網絡用戶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聲明後,應當將該聲明轉送發出通知的權利人,並告知其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網絡服務提供者在轉送聲明到達權利人後的合理期限內,未收到權利人已經投訴或者提起訴訟通知的,應當及時終止所採取的措施。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條 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責編:王學朋

相關焦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一條——第一千零九十九條)
    第一千零一十五條 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條——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條 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範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遺失、偽造、篡改或者違法銷毀病歷資料。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第一百條)
    【普及法律知識 增強法律意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第一百條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零一條——第一千條)
    倉單包括下列事項:  (一)存貨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倉儲物的品種、數量、質量、包裝及其件數和標記;  (三)倉儲物的損耗標準;  (四)儲存場所;  (五)儲存期限;  (六)倉儲費;  (七)倉儲物已經辦理保險的,其保險金額、期間以及保險人的名稱;  (八)填發人、填發地和填發日期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零一條 ——第五百條)
    第四百二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抵押權人的債權確定:  (一)約定的債權確定期間屆滿;  (二)沒有約定債權確定期間或者約定不明確,抵押權人或者抵押人自最高額抵押權設立之日起滿二年後請求確定債權;  (三)新的債權不可能發生;  (四)抵押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抵押財產被查封、扣押;  (五)債務人、抵押人被宣告破產或者解散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零一條——第七百條)
    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應當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以運交給買受人;  (二)標的物不需要運輸,出賣人和買受人訂立合同時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出賣人應當在該地點交付標的物;不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應當在出賣人訂立合同時的營業地交付標的物。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零一條——第三百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當事人申請登記,應當根據不同登記事項提供權屬證明和不動產界址、面積等必要材料。  第二百一十二條 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查驗申請人提供的權屬證明和其他必要材料;  (二)就有關登記事項詢問申請人;  (三)如實、及時登記有關事項;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一條——第六百條)
    第五百零五條 當事人超越經營範圍訂立的合同的效力,應當依照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編的有關規定確定,不得僅以超越經營範圍確認合同無效。  第五百零六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百零一條——第八百條)
    第七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非因承租人原因致使租賃物無法使用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租賃物被司法機關或者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  (二)租賃物權屬有爭議;  (三)租賃物具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關於使用條件的強制性規定情形。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百零一條——第九百條)
    第八百零八條 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承攬合同的有關規定。  第十九章 運輸合同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八百零九條 運輸合同是承運人將旅客或者貨物從起運地點運輸到約定地點,旅客、託運人或者收貨人支付票款或者運輸費用的合同。  第八百一十條 從事公共運輸的承運人不得拒絕旅客、託運人通常、合理的運輸要求。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百四十三條至第八百五十條 )
    第二十章 技術合同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八百四十三條 技術合同是當事人就技術開發、轉讓、許可、諮詢或者服務訂立的確立相互之間權利和義務的合同。 第八百四十四條 訂立技術合同,應當有利於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的研發、轉化、應用和推廣。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六)
    第一千零一十三條 【名稱權】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稱。第一千零一十四條 【姓名權或名稱權不得被非法侵害】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幹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或者名稱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零一條 ——第二百條)
    第一百零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非法人組織解散:  (一)章程規定的存續期間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  (二)出資人或者設立人決定解散;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零七條 非法人組織解散的,應當依法進行清算。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
    第一千零八十五條 【離婚後子女撫養費的負擔】離婚後,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前款規定的協議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者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63條)|什麼是法人住所
    民法典對法人住所有什麼要求?我們一起去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三章「法人」第一節「一般規定」第六十三條的解析吧!民法典·條文解析(第55條)|什麼是農村承包經營戶民法典·條文解析(第54條)|什麼是個體工商戶民法典·條文解析(第53條)|撤銷死亡宣告後財產怎麼處理民法典·條文解析(第52條)|撤銷死亡宣告對收養關係有哪些影響民法典·條文解析(第51條)|宣告死亡和撤銷死亡宣告對婚姻關係有哪些影響民法典·條文解析(第50條)|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
  • 全文|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二是完善了電子合同訂立規則,增加了預約合同的具體規定,完善了格式條款制度等合同訂立制度(草案第四百九十一條、第四百九十五條至第四百九十八條)。三是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國家訂貨合同制度,規定國家根據搶險救災、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達國家訂貨任務、指令性計劃的,有關民事主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草案第四百九十四條第一款)。
  • 【民法典小課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編)
    第一千零六十二條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三)智慧財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二)
    第二編 物  權第一分編 通  則第一章 一般規定第二百零五條 【物權編的調整範圍】本編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係。第二百零六條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8條)|什麼是債權
    我們一起去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五章「民事權利」第一百一十八條的解析吧!什麼是徵用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6條)|物權法定原則的含義是什麼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5條)| 物包括哪些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4條)|什麼是物權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3條)|怎樣理解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2條)|自然人因婚姻產生的人身權利有哪些民法典·條文解析(第111條)
  • 民法典·條文解析(第72條)|法人終止時間如何把握
    我們一起去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第三章「法人」第一節「一般規定」第七十二條的解析吧!民法典·條文解析(第69條)|法人解散的情形有哪些民法典·條文解析(第68條)|法人終止的法定條件是什麼民法典·條文解析(第67條)|法人合併、分立後的相關權利義務怎麼處理民法典·條文解析(第66條)|法人登記公示後有哪些法律效力民法典·條文解析(第65條)|法人登記事項錯誤有什麼後果民法典·條文解析(第64條)|法人存續期間登記事項發生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