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丁雨菲
2015-07-02 13:49 來源:澎湃新聞
6月30日,國家衛生計劃委員會公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其中一項數據顯示:全國18歲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7.1cm和155.8cm,與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體重均有所增長。
平均身高一公布便引發熱議,網友們在檢測自己是否達標、是否為平均值做出貢獻之外,還有人質疑,認為平均身高「太矮了」——「不會吧,我80後都比平均身高高多了,我看現在的90後比我們這代高多了」、「170,當年一直是班裡最矮的,以為全國早就平均175了呢」……
對此,參與此次營養調查工作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趙文華研究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67.1cm和155.8cm的平均身高,反映的是中國成年人群整體的身高水平。
「這是一個科學抽樣並且嚴格質量控制執行的項目。我們不能拿自己的身高、身邊朋友的身高來推測這個數字是高了還是低了,因為南方北方、城市農村以及不同年齡的人,身高差別確實是存在的。」趙文華說。
趙文華介紹,
平均身高值根據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150個監測點的營養與健康監測數據計算得出,2010年-2012年間共有15.6萬多人接受調查,「測量身高都是統一設備、統一測量方法」,趙文華說,工作人員經培訓後,依標準方法進行測量,「比如測身高一定不能穿鞋,測體重不能穿厚重衣服等」。
從抽樣分層來看,調查樣本測算依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考慮經濟發展程度等,將全國分為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農村和貧困農村樣本,趙文華說,「現在公布的是一個全國平均數,接下來我們可以再分層、分年齡段,做更細更深入地分析」。
澎湃新聞:橫向比較的話,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在全球主要國家中處在何種水平?
趙文華:如果其他國家也有同一個時點、同樣方法的調查數據,我們可以比比看,但通常跨度都有點大。
統計學有一個概念叫可比性,即兩組或不同的數據可以比較才做比較,具備可比性才會有比較的結果,就好像不能拿男人跟女人比、老人不能和年輕人比等。而且就算是比,我們也要告訴大家這個數據是怎麼來的。
比如我們非要跟荷蘭人比身高,除了營養因素,畢竟還有人種的差異。那有人說我們跟亞洲人比,
過去有說法說我們比日本人矮多少,其實從目前的監測數據來看,中國人不矮。澎湃新聞:在亞洲來看,中國人的身高不算矮嗎?
趙文華:我覺得是。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在亞洲來說,沒有更多的國家有這麼大的系統監測,或者說就算是想比,也沒有數據來源。日本定期開展營養監測,但其他國家,還不一定像咱們這樣每十年、每五年做一次大的國家監測和調查。
澎湃新聞: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7.1cm算不算矮?
趙文華:我覺得平均身高需要綜合來看,這是一個15.6萬多樣本參與的數據調查,18歲及以上有12萬人,我們只算了一個平均數。這不意味著沒有或很少有1.8米以上的人,同樣,男性中低於1.7米、低於1.6米的也應該大有人在。
接下來我們能研究的,比如說多少人在1.8米以上,1.85米或1.7米以上又有多少人。這個平均身高值,個人可以進行比,但也只是一個比較,不意味著我比這個低,就說平均值太高了,更不能說我比平均高,就說平均值低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平均,身高,衛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