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邶風·二子乘舟》

2021-02-08 孫振寧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譯文:

二人乘舟而去,泛泛的漂在水中。思懷時想念你們,心中依依難捨!

 

二人乘舟而去,泛泛的漂流遠去,思懷時想念你們,過於著急有害!

 

釋義:

《二子乘舟》這首詩是衛詩中宣姜與公子伋悲劇的落幕,詩中表達了宣姜對公子伋和兒子公子壽的無盡思念。

《毛詩序》:「思伋、壽也。衛宣公之二子爭相為死,國人傷而思之,作是詩也。」毛亨能感受到此是懷念公子伋和公子壽的詩,還是對衛風有較深的認知的,只不過此詩並非普通國人所作,其用情之深遠非一個旁觀者所能及。

或許毛亨受《左傳》關於宣姜與公子朔一起構陷公子伋事情描述的影響,不能從人心性情上感通衛風。一些歷史記錄過程中會受到傳說的影響,但是《詩經》呈現的事實往往是歷史人物在歷史事件上真實情感的流露,更為客觀真實。

不是親歷這樣的感情,很難表達這樣的真情,沒有潔淨的心靈難以觸動如此至善純美的詩魂,只有宣姜才能作出這樣的詩!讀了這樣的詩,怎可能再認為宣姜會與公子朔一同構陷公子伋呢?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子,對人的一種尊稱和愛戴。

二子是指公子伋與公子壽,一個是宣姜的心上人,一個是心愛的兒子,是宣姜生命中重要的兩個人。

泛,飄浮

景,腦海浮現的情景

公子伋與公子壽是乘車途中遇害,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是宣姜腦海泛起的畫面。這樣的畫面不是寫作手法,沒有故意想像,而是因為哀思的情感自然向外流露時呈現的印象。

為什麼腦海裡有這樣的情景出現呢?她代表了對生命的理解。亡人離開這個世界去哪裡了呢?她是一副生命流逝的畫卷,像漂流在無際的水上,不知盡頭在哪裡,漸漸遠去消失。

整個畫面透視著生命的清澈,唯美。只有潔淨的心靈才有這樣的情感流露,但凡想法多一點的人,追悼亡靈時免不了歌頌之俗,或借景抒情,很難寫出哀思情志產生的畫面。

 

願,思的意思。

願是一種心念,對以往且空無事物或人的神情交流。願言思子,前面的願代表宣姜宣姜對亡人思念時與亡去靈魂作內心交感的狀態。言,是說明解釋。思子是願的內容是心中思念兩個人,這種思念已經難以用哀傷來表述。

中心養養。從養的字面意義是撫養,或許與癢想通用。筆者推測或有兩種意思表達。從宣姜流露出的情感看,公子伋與公子壽無疑是宣姜此時期的摯愛。若從養育之意來說,宣姜對二人離去的不舍如同哺乳期的母親離開待哺的嬰兒一樣的感覺,這是對至親摯愛的愛憐,是最純潔真誠的情感。

若從通假癢字來說,又是一種深愛而不可追求的感覺,都是源自內心最真的愛。情越深,傷越重,真正的哀傷之痛難以用言辭表達。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逝,遠去消失。

生命的畫卷如同這美麗幻境,不能駐留,漸漸遠去。隨著公子伋和公子壽一同逝去的,還有宣姜死亡的心和胸腔的熱度,《詩經·鄘風·柏舟》就是心死的誓言。

 

瑕,細微。

不瑕有害!與《邶風·泉水》中遄臻於衛,不瑕有害的意思相同。不瑕有心思不夠精細,過於著急的意思。此處大概也有兩個意思。

一層意思是,二子乘舟,逝者已去,遠去天堂的路上好走,再無世間艱險苦難和雜事所擾,願逝者安息。

一層意思是,告訴逝者,過急向前不是最正確的途徑,還可以耐心仔細的尋找解決事情的方法。它與應接不暇的不暇有想通之處,心急,則沒有心與事理的相掛,可能脫離了上天讓事物存在發展的道理。

宣姜如同太虛幻境的仙子,那麼純潔神聖,落入凡間卻經歷那麼多苦難,雖滿身傷痕,為汙濁所穢,始終有顆潔淨的心靈。

宣姜雖命運多舛,卻能忍辱負重,一力擔下衛國重擔。雖然對兒子衛惠公構陷公子伋事件導致公子伋和公子壽的死亡有意見,但仍為了兒子下嫁衛昭伯,以齊國的力量穩定衛國的政局。後來生育衛文公、許穆夫人等,更是把子女培養的賢德聖明。在衛國衰敗被滅亡後,因衛文公而復興,這個偉大的歷史後面有個偉大的母親。衛文公之母宣姜、文王之母、孔子之母等歷史上偉大的女子對中華文明的傳承發展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從不暇有害這句詩,可以看出與《泉水》有相似的詩風。《泉水》一詩為衛女所作。她可能是衛宣公同父異母的姐妹,嫁應是齊僖公,也是宣姜的父親。或許此衛女是宣姜的母親,衛文公的外祖母。

從《衛詩》的排列方式看,或是衛文公有意安排,衛文公收錄其外祖母的詩的可能性大些。宣姜的詩風與衛女有相似之處,或許這位才華橫溢的母親是宣姜文才的源處。這大概是宣姜為什麼能作出大量千古名詩,被兒子衛文公成為聖善母親的原因!

宣姜為什麼喜歡文採奕奕的公子伋?也是同氣相求啊!只可惜最終落得命各一方。

 

 


相關焦點

  • 詩經二子乘舟 注音、朗讀、翻譯及賞析
    詩經·邶風二子乘舟詩經·國風·邶風·二子乘舟原文二子[1]乘舟,泛泛[2]其景[3]。二子乘舟,泛泛其逝[6]。願言思子,不瑕[7]有害。詩經·二子乘舟朗讀詩經·二子乘舟注釋及注音[1]二子:二個人,一說指衛宣公之子公子伋和公子壽。
  • 《新臺》之後有故事‖《詩經·二子乘舟》有忠有義有奸有詐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二子,衛宣公的兩個異母子。或為母送二子,或送兩個朋友。泛泛其景,船漸行漸遠貌。泛泛,飄蕩貌。景,同「影」,遠行貌。願,思念貌。言,語助詞。中心,心中。
  • 《二子乘舟》——爭死取義,兄弟情深 | 從詩經開始
    國風·邶風·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注釋⑴二子:衛宣公的兩個異母子。⑵景:通憬,遠行貌。泛泛:飄蕩貌。「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這是《詩經•邶風》中的名篇《二子乘舟》。這首詩的背後,有一個流傳千古的悲壯故事。
  • 《二子乘舟》的歷史化解讀
    《詩經·邶風》有一首詩,名叫《二子乘舟》,共分二章,只有短短三十二字: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願言思子,不瑕有害。
  • 注音版《詩經》|國風·邶風
    《邶風》是邶地的民歌,武王伐紂後,以殷都朝歌(今河南鶴壁市南部淇河邊)以北為邶國,不久即並於衛。因此邶地約相當於今河南省淇縣以北,湯陰縣東南一帶地方。《邶風》包括《柏舟》、《綠衣》、《燕燕》、《日月》、《終風》、《擊鼓》、《凱風》、《雄雉》、《匏有苦葉》、《谷風》、《式微》、《旄丘》、《簡兮》、《泉水》、《北門》、《北風》、《靜女》、《新臺》、《二子乘舟》共19篇。
  • 張寧《詩經·邶風·擊鼓》賞析
    我是華門弟子張寧,很高興能和大家繼續一起來學習《詩經》。上一周我們一起學習了《詩經·邶風·終風》,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詩經·邶風·擊鼓》。在學習這首詩的時候我就特別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您是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開始接觸到《詩經》或者開始喜歡《詩經》的,我自己就是從這一首詩開始喜歡上《詩經》的,說來我並不是因為小時候教材上學到的《詩經》,也不是我拿到手的任何一本《詩經》讓我深深喜歡上他的,而是當年在看張愛玲《傾城之戀》當讀到「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 《詩經·邶風·式微》
    衛詩雖然存在三個衛武公到衛文公時代的大循環,但是《邶風》、《鄘風》、《衛風》的劃分原則卻是按照衛文公的成長階段劃分。所以《鄘風》中沒有衛武公、衛莊公時期的詩風。 衛武公領銜的三個循環也反映了衛武公三個成長階段的德風,《邶風》中《柏舟》、《綠衣》、《燕燕》、《日月》、《終風》為第一個階段,反映了年少時期衛武公的德風;《邶風》中《谷風》、《式微》為第二個階段,反映創業階段衛武公的德風;《衛風》中《淇澳》為第三階段,反映了衛武公一生大成,民不能忘的德風。
  • 《詩經》大豫之美之邶風一生承諾: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而在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記載了很多唯美的詩句!上一次我們說到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說的就是河南洛陽黃河邊青年男女戀愛的故事,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而此句出資《詩經-邶風-擊鼓》!而邶 bèi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就在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東南!就是這一帶的詩歌!
  • 「薦讀」詩經305篇,你最少要熟讀這25篇
    後來,孔子取精華305篇,將其編定到一起,就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這就是影響很大的「孔子刪詩說」。《詩經》共305篇,想要每篇都熟悉,確實並不容易。《國風·邶風·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二子乘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瑕有害!《國風·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 詩經·邶風·旄丘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旄丘詩經·國風·邶風·旄丘原文旄丘[1]之葛[2]兮,何誕[3]之節[4]兮?瑣兮尾兮[12],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13]如充耳[14]。旄丘朗讀旄丘注釋及注音[1]旄〔máo〕丘:前高后低的山丘。
  • 詩經當中來描寫美好的事物的句子
    ——《詩經 · 邶風·簡兮》【釋義】高高山上有榛樹,低田蒼耳綠油油。心裡思念是誰人?西方舞師真英武。那英俊的男子啊,那是從西方((西周地區,衛國在西周的東面))來呀!《邶風·簡兮》寫的是一位女子在觀看表演時,芳心暗許,喜歡上了那個高大魁梧、威武如虎的男性舞者,於是就產生了思慕讚美的詩篇。。
  • 詩經·邶風·北門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北門詩經·國風·邶風·北門原文出自北門,憂心殷殷[1]。終窶[2]且貧,莫知我艱。與之不同,清人方玉潤《詩經原始》則認為此詩主旨是「賢者安於貧仕也」,而今人大多認為這是一位小吏傾訴生活愁苦之作。本詩共有三章,每章七句,其中各章最後二句疊句,二、三兩章疊章。首章以「出自北門」起句,引出詩人憂心忡忡的原因是「終窶且貧」,而且無人知曉自己的艱辛。
  • 《詩經》中適合做網名的古風句子:句句簡短,卻動人心弦
    2、青青子衿   出處:《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 詩經305篇,你最少要會背這32篇
    後來,孔子取精華305篇,將其編定到一起,就成了中國第一部文學作品《詩經》,滋養華夏文學3000年。 但《詩經》305篇,全部背下來,真的很難,於是我選擇了這32首:
  • 詩經取名 新穎美好的詩經女孩起名大全
    隨著「國學熱」的風靡,人們開始了古風取名,給女孩取名的時候,大量的採用《詩經》,運用是《詩經》給女孩取名,更加富有文化內涵,而且也是現在父母最喜愛的取名方式,《詩經》中的很多詞句,都非常的柔美、清新,不僅讓女孩名字更加的清新文雅,而且也平添一股一絲書卷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
  • 《詩經》取名大全:伶俐乖巧的女寶名字,一個名字帶你看遍山川美景
    詩經之美,美在何處?孔子當年說《詩經》,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思無邪,即思想純正。《論語》中記載,孔子獨立於庭院中,他的兒子伯魚趨步而過,他便問:「你吟讀《詩經》了嗎?」伯魚答:「沒有」。孔子便說:「不學《詩》,無以言」。
  • 詩經中的《邶風·新臺》,告訴你什麼才是世界上最噁心的事情
    下面我們來品讀詩經中的《邶風·新臺》,告訴你什麼才是世界上最噁心的事情。新臺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鮮。——《詩經·邶風·新臺》注釋:①新臺:衛宣公為納宣姜所築的新宮臺。②泚(cǐ):鮮明的樣子。
  • 《詩經》中的社會生活
    《邶風·谷風》談到男子喜新厭舊,怨婦控訴丈夫時,以「賈用不售」形容自己如同一個商品,雖是好東西卻無法售出去,說明當時商品交換觀念已逐步滲透到政治領域和家庭生活中去了。經濟的發展是以交通的發達為前提的,周代統治者花費了大量的物力、人力來改善交通狀況。《小雅·大東》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說明當時的官道很寬闊。
  • 《詩經》六義指的是什麼
    什麼是《詩經》六義?《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