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主要表現為排便困難、便血、肛周瘙癢、疼痛、脫垂等症狀。痔瘡發作起來,除了讓人疼痛難忍,坐立不安之外,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有可能會誘發一些直腸類疾病甚至癌症,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得了痔瘡,一定要及時治療,尤其是孕婦朋友們。
女性在妊娠後期,由於胎兒變大,對直腸的壓迫也會隨之增大, 這樣一來就會使得直腸肛門處靜脈血回流發生障礙,容易誘發痔瘡或者加重原有病情。那么女性在懷孕的時候得了痔瘡該怎麼辦呢?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
女性懷孕得了痔瘡怎麼辦
1、調整飲食
女性朋友們在得了痔瘡之後,及時調整飲食是很重要的。辛辣、刺激、重口味的食物對胃腸道刺激比較大,還有可能會誘發一些胃腸道相關的疾病,這些食物應該儘量少吃或者不吃。在日常飲食中,應該加大膳食纖維的比例,多吃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各種新鮮水果和蔬菜。膳食纖維可以有效促進腸胃蠕動,加快人體新陳代謝廢物和毒素的排除,可以起到很好的幫助排便以及防治便秘的效果。同時,孕期還要注意保持均衡營養,多吃一些優質蛋白。
2、適當運動
有一些準媽媽們在懷孕時候,由於害怕傷害到腹中胎兒,就完全停止了運動,其實這種做法未必科學。在妊娠期,適當的做一些活動,避免久坐,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加速肛周血液流動,有效減少直腸肛門處靜脈血回流障礙的發生。同時,準媽媽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放鬆肛門、自行收縮等運動,也有助於緩解症狀。
3、保持肛周衛生
肛門部位容易滋生細菌,再加上女性在孕期抵抗力會相應下降,如果不注意肛周衛生,容易加重痔瘡,甚至引發感染。孕期得了痔瘡,保持肛周衛生是十分重要的,每天換洗內褲,有條件的情況下便後使用溼紙巾擦拭以及用清水清洗肛周等,都是有效的防治痔瘡措施。
4、使用藥物外敷
由於是藥三分毒,大部位藥物對於人體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孕婦用藥更是慎之又慎,大部分準媽媽們都知道,在孕期生病了的話,為了保護胎兒,大家都是能不吃藥儘量不吃藥。但是如果痔瘡很嚴重的話,還是要使用相應的藥物進行外敷,避免病情加重,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傷害。需要注意的是,孕婦用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千萬不能亂來。
總的來說,對於孕期痔瘡,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預防工作,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女性孕期得了痔瘡,也不必過分緊張,做好飲食調理工作、適當運動、保持肛周衛生、以及使用藥物外敷等,都是有效地緩解痔瘡的方法。平時多喝水,增強營養,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也有助於痔瘡患者順利度過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