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三年,這些時間軸很重要

2021-02-24 募格學術

本文系募格原創投稿,轉載開白請後臺聯繫。

歡迎大家將自己的學習經驗乾貨分享給我們。


如果讓你給時代加一個註腳,你會加什麼?可能眾說紛紜,不一而足,但我想有一些可能是共選項,比如知識與信息焦慮、浮躁、功利……。這些似乎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方面面。

但在這個甚囂塵上的時代,各種焦慮與激烈的競爭也是並存的,也就是說,如果你不在焦慮中進步,你就會在焦慮中淘汰。我有理由相信,能夠靜下心來展開一輪又一輪技能提升的人,在未來他們會走的更好。

進入六月,一屆老生要走了,意味著一屆新生又將來,時間總是這麼的快。俗話說:生命的成長和可能都是需要以自身為燃料去換取的,這在求學這條道路中表現尤甚,那些將時間比作生命成長的燃料的人,敢於拼搏去挑戰自己更大可能性的人,將能夠活得「結結實實」。

如今,作為即將走完讀研三年的人,再回過頭來看這些走過的路,每一個階段的重心都有所不同,每一個階段又都是如此的重要。

 

研一研二研三各個階段中,各有側重點:研一以上課和寒暑假實習為主;研二以寫論文/實驗和找工作為主;研三以寫畢業論文為主。其中,有四個極為重要的時間點:除畢業年的寒暑假外,每年寒暑假均要全力申請、參加實習;每年的5月、6月是申請暑期學校的高峰期(也叫夏令營、講習班、研究生論壇、研修班等等。從5月初開始關注,5月下旬至6月初是申請尖峰時段。一般需要有好文章和過硬的英語水平。);N+2年的9月份左右要全力參與秋招,爭取當年「上岸」;N+3年3月份前一定要基本完成畢業論文。

一是利用網課提升英語與專業水平。主要有英語學習類,生活技能類,專業前沿類。比如知名高校的學術英語課程或者使用英語課程;關於養生、急救(一位女老師曾經講過自己學習TRIZ理論時了解到了一個「海姆裡斯救助法」的創新方法,後來在危機關頭救了自己的孩子)或者基本護理知識方面的;人工智慧有自己學科的前沿銜接課程。

二是繪圖、製圖能力。包括圖表製作、PPT、視頻剪輯等。在論文寫作中,尤其是長篇大論的碩博論文,圖優於表、表優於字的說法一直都有(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看),每個人的畢業論文都有技術路線或者研究框架等。PPT製作水平在答辯、求職、考博中都會呈現,十分重要。而理工科專業如機械專業機械製圖,電催化方面的3DMAX製圖等都可以說是專業基礎,如果關注學科前沿論文,現在很多非常「高大上」的論文都採用了Python數據採集、網絡爬蟲技術共詞分析等,這對寫論文的幫助很大。

三是溝通能力。通過參加冬夏令營、研究生論壇或會議等等提升自己和外界的溝通交往能力。現在,一些人將溝通能力、自我驅動能力和結果導向能力並稱為未來社會取得社會成就的能力基石。

從研二到研三上學期是博士申請或報考時間。博士考試每個學校的時間都不一樣,因此要多通過官網等關注各院校招生發布情況。要注意:多聯繫學校和導師,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某一個學校或者導師身上,事實上,最終吃虧的還是沒有經歷過「社會險惡」的學子;申請考核要求過硬的英語水平和高質量論文,這兩個必須要提前準備;博士考試都是大論述題,要培養自己堅實的理論基礎及其寬度和深度,一句話,多讀學術著作。

論文寫作最重要的階段是N+2年9月到N+3年3月(N+3年3月前務必完成初稿,否則一開學,各種事情接踵而來,極其影響狀態),這其中時間是足夠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段時間如果沒有完成論文,對前期的秋招和後期的春招影響都會很大。很多事情,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認真走好每一步才是關鍵。特別要說明的是,一定要認真對待自己的畢業論文:到了2019年,教育部博士論文抽查、追溯;各高校嚴格論文查重,重複率要求一降再降;答辯再也不是人人都能通過了……。對於學術界的發展而言,這是一個正確的導向。對於研究生而言,尤為要重視畢業論文。

現在的秋招都有提前的趨勢,因此從N+2年8月開始就要關注相關信息,準備不同公司的不同簡歷。從我的觀察來看,早下手的研究生最後都能有一個不錯的結果籤約工作+畢業論文和答辯順利。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找到工作,還是要不斷關注求職信息,一是要掌握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動(曾有人預測,這一批90後在中年時期將會面臨失業問題),及時掌握市場需求能力,以應對將來的各種變化;二是儘可能多拿Offer。不要把自己綁在一棵樹上,從以往的情況來看,畢業生總是相對弱勢一方,去年有好幾家知名企業在秋招過後由於業務調整等原因又與畢業生解約(企業可以隨時招聘,但應屆生和秋招只有這一次機會,再者說,這種事情非常打擊即將進入社會工作的畢業生的自信心等)。三是經常瀏覽相關信息,可以讓自己免於在一種溫水煮青蛙的狀態,始終處於業務前線。

 

讀研三年,苦累與收穫並存。回過頭來看,這三年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但也不必著急與浮躁,「人生就是這樣,翻過了一座山還有無數座更高的山在等著你」。所以,一座一座去攀登,終能到達自己的巔峰。

相關焦點

  • 同樣是三年時間,本科畢業就工作與讀研相比,哪個優勢更大一些?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同樣是三年時間,本科畢業就工作與讀研相比,哪個優勢更大一些?從網上的數據分析來看,大學生畢業之後就參加工作的話,平均工資只有幾千塊錢。並且哪些不打算考研的學生在大四的時候就已經出去找工作實習了,一般在實習期的工資還是比較低一些的,因為實習最主要的是積累工作經驗。
  • 工作三年和讀研三年,哪個性價比高?
    選擇工作,會比選擇考研的同齡人多出三年工作經驗,三年的時間,足夠試出你究竟是不適合這份工作。選擇讀研,沒有三年工作經驗,但是研究生文憑會成為你高出同齡人的資本。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三年時間選擇工作好還是讀研好。
  • 讀研三年vs工作三年,有哪些差距?
    二、支持工作也有人認為三年工作經驗比一紙文憑含金量更高。選擇就業可以讓自己更早適應這個社會,可以讓你多出三年來投入到自己的職業規劃中。這三年有多寶貴,認真努力的人們懂的。有人考研就是因為沒找到工作,那我可以篤定地告訴你:要是繼續渾渾噩噩,讀到博士你也一樣找不到啥好工作!最好還是先工作一段時間,否則考研的目的也會很模糊。
  • 讀研三年,你後悔嗎?
    讀研是一個大熱門,每年大量的大學生都會將讀研當成一個重要選擇,而讀研對於個人提升有著莫大的幫助,這也是很多人在第一次考研失敗後,還要繼續考研的原因所在。可是有的人讀研三年,卻說有點後悔,馬哥想說的是,這世界上如果連求知都成為了一件令人後悔的事情,那麼只能說你讀書讀糊塗啦,怎麼那麼不開竅呢?讀研是一個提升自我價值的大好機會,只有沒好好讀研的人,才會說出如此的話。你知道全國才有多少研究生嗎?
  • 讀研可以實現財務自由?別傻了,工作三年和讀研三年看完就明白了
    工作三年:優勢:①.起步早:畢業即工作,三年時間,足夠你實現學生和職場人士的轉變。②.人脈:初步建立起自己工作的人脈。③.年齡:工作三年後,在職場中仍還算年輕,仍有重新再來的時間和精力。④.工作經驗:三年時間,足夠你適應新的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⑤.人生經歷:三年時間足夠你儘早體會社會的殘酷和人情冷暖。
  • 讀研三年vs工作三年,你會如何選擇?
    那麼讀研三年與工作三年究竟該如何選擇?首選我們要清楚讀研三年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會失去什麼。工作三年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同樣地也會失去什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二者之間必有一個取捨。讀研:讀研首先第一大好處就是可以提高我們的學歷,找工作第一印象即學歷大於一切。你的高學歷意味著更高的起點和未來更好的發展。當然了,讀研並不一定意味著高薪,但是你具有長期發展的能力。
  • 讀研三年vs工作三年,人生有何不同?
    讀研出來,本科的同學已經有兩三年的工作經驗了,而自己還得重頭開始找工作,不知道該怎麼選擇!今天,考研君給大家分析分析讀研三年和就業三年,會有什麼樣的區別~小夥伴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好接下來的選擇!雖然辛苦但是收穫也是滿滿的一級收穫:讀研就是為了三年以後的就業
  • 讀研三年V/S工作三年,人生有何不同?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析分析讀研三年和就業三年,會有什麼樣的區別~小夥伴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好接下來的選擇!雖然辛苦但是收穫也是滿滿的一級收穫:讀研就是為了三年以後的就業這時也發現職業很重要,因為職業的不斷進步和鍍金才會有經濟基礎!也會慢慢去給自己的5年,10年定目標了!!如果第三年還不太穩定,沒有什麼基礎,這時日子應該很難過!
  • 香港讀研一年制與國內讀研三年制的區別
    香港有八大名校,還有其他公立私立院校,均屬於大英國協教育,香港讀研最大的優勢是離家近又可以受到英式教育香港讀研一年制和內地讀研三年制的區別2、時間成本考慮香港讀研基本是一年讀完,一年半拿畢業證,利用集中學習來減少時間成本的付出,對於大齡和想要快速就業的人來說,節省1-2年。內地的研究生是2-3年,時間方面投入較長。
  • 讀研悔三年,不讀悔一生!你怎麼看?
    也是在偶然之間,筆者在網上看到了關於「讀研悔三年,不讀悔一生!」的討論,而隨著當下社會的發展,這種討論也有著愈發激烈的趨勢。為此,筆者也是針對這種言論,對各方面的信息做了一下調查,具體情況如下。先來看下「讀研悔三年」在社會上究竟是怎樣一種說法之所以有人說讀研悔三年,其實主要是因為現實競爭比較殘酷,各種壓力撲面而來,肩膀上的責任也更重,其次就是與很多畢業直接工作的人來比,安歇直接步入社會的由於早早進入社會,通過三年時間奮鬥,積累了一定工作經驗與人脈資源,這些對於職場者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 讀研三年和工作三年差別有多大
    好難好難…」另一個學妹對哲匠君感慨道:「考研了,可能考上了,但是為了讀研付出了三年的時間,到頭來自己卻仍然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怎麼解決?考了大學,也許考上了,可是擔心家裡承受不起高昂的經濟負擔啊!」以下就具體列出了考研三年和工作三年各自的優缺點,供糾結的童鞋們參考!讀研第一年:你會懷著好奇和新奇的心情開始你的研究生生涯,沒有預料到的是,你的第一年基本上都是上課或參加一些小組活動。而且,像本科一樣,很少有課程!
  • 讀研三年VS工作三年,差了什麼,你會支持哪一邊?
    所有的這些,且不論真假,講到底都是別人的生活。你要記住,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都是你自己決定的。比爾蓋茨沒有研究生學歷,但是他們輟學是因為他們覺得大學裡教的東西太簡單了。而且,這世界上只有一個比爾蓋茨。其實就平均工資而言,本科工作三年和研究生的薪資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年限拉長呢?如果時間不是三年,而是十年呢?
  • 研究生三年花10萬塊夠嗎?沒錢讀研別愁,這些方法可輕鬆解決!
    攢夠10萬塊再讀研?別傻!農村考生讀研不用愁,這些福利你都有!2019年考研調劑已經結束,考研也基本上進入了調檔階段,只要調檔成功,考生只需要靜等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就可以了。不過一些農村考生擔心自己沒錢讀研,對高昂的學費難以接受,甚至很多人覺得研究生三年花掉10萬都很正常,普通人負擔不起,甚至很多人打算攢夠10萬塊錢再讀研。那麼,沒錢讀研該怎麼辦呢?研究生三年要花多少錢?農村考生沒錢讀研不用愁,這些福利你都有!
  • 體育英語專業畢業後,他工作三年,我讀研三年
    三年時光一瞬而過,在筆者研究生畢業之際,特意向他約稿,聊一聊這三年各自的經歷。他的職場體驗和我的讀研經歷放在一起,便湊成了今天這篇文章。按照內容劃分了幾個小標題,分別是選擇、起步、轉機、迷茫、收穫、家庭、未來。在內容方面,他的感想在前,我的感謝在後。
  • 繼續讀研三年和出社會工作三年的人差距在哪?學姐含淚告訴你實情
    繼續讀研三年和出社會工作三年的人差距在哪?學姐含淚告訴你實情其實人生的選擇是有很多的,可能許多人都不知道是應該繼續讀研究生三年還是直接出來工作呢?這兩者會有什麼樣的差距呢?加上讀研以後你會發現自己的交友圈子也變得不同了,身邊會有很多的專家,學著,碩士等,對你也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們不可否認的就是得讀研的確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在工作的選擇上面也會更廣,而且交際圈也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直接工作三年的話也是有好處的,這三年會讓你比研究生先擁有更多的工作和社會經驗,而且還能夠賺到一些錢,因此發家致富也是有可能的。
  • 網友:讀研後悔三年,不讀後悔一輩子!
    在就業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三年以後研究生是否真的會如自己所想那樣比有本科生更具有優勢,而本科生已經在三年中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職場經驗。而對於剛畢業的研究生來說,他們面對的是職場小白的從頭打拼,這樣的差距他們能接受嗎?他們是否後悔自己用三年時間去讀研呢?首先,要明白為什麼考研?
  • 讀研比例持續上升,這些大學生為什麼要深造?
    麥可思研究還發現,不同院校類型畢業生讀研動機有差異,「雙一流」院校2018屆畢業生選擇國內讀研更看重職業發展需要,非「雙一流」本科院校2018屆畢業生多因就業前景好選擇讀研;2015屆本科畢業後在國內讀研人群三年後的月收入,雖然與學歷未提升人群月收入基本持平,但是「就業滿意度」「從事本專業工作的比例」均更高;在2008屆本科畢業十年後學歷提升人群中,近半數從事「
  • 美國讀研面試時候這些品質最重要!
    今天的內容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到美國讀研,美國研究生留學面試時候招生官更看重哪些?1、談論一下旅行經歷:很多美國研究生留學申請者決定用一兩年的時間來旅行。這是很好的選擇,用一段時間來觀察那個你不曾走近的世界,走出自己的小世界,了解世界,了解風格迥異的文化,學習一種語言,增加全球意識,這個世界不僅你一個人。
  • 大學四年,讀研三年,讀博四年!你能夠做到嗎?大學生:算了吧!
    有多少學生是將三分之一的時間都用來陪伴自己學生這個身份呢?可是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學歷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畢業必備利器,於是有很多學生不斷的在追求學歷的提升,慢慢的走上了大學、研究生、博士,一直在讀書,當然最終的結果或許是這部分的學生一定可以過上一個極為安逸的生活。
  • 讀研三年到底值不值得
    在我國,研究生分為學碩和專碩,學碩一般三年制,學費最低的是8000元,普遍為10000元,有的學碩專業學費會達到12000元甚至更多,專碩則大多只需要讀兩年,但專碩的學費一般會比學碩貴一些,不同專業的具體要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