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在太原市尖草坪區的街頭巷尾、社區樓棟、商店攤位附近,多了一些身著紅馬甲的人,他們與群眾面對面溝通,問問需求建議、嘮嘮柴米油鹽、聽聽牢騷抱怨、說說故事新聞,將民需民盼認真記錄,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問題。
這是太原市尖草坪區創新開展「草坪說事」實踐行動的一個縮影,草坪百姓有了「解憂雜貨鋪」。
為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鞏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行動成果,紮實推進主題教育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太原市尖草坪區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啟動了以踐行初心使命為主題的「草坪說事」實踐行動,圍繞轉變幹部作風、了解百姓訴求、解決群眾困難,800餘名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幹部深入農村社區一線,重點做好「五融五送」,廣泛徵求群眾的意見建議,切實做到訪民情、知民意、解民憂,解決老百姓最急、最憂、最需、最盼的事情,打通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百米」。
在背街小巷、主次幹道、生活小區、網吧和五小門店等公共場所,
「紅馬甲」發揮「清理垃圾、維護秩序、開展宣傳、文明引導、溝通協調」五大職能,勸導不文明行為,引導群眾做創建文明城市的「主人翁」,營造「人人關心、人人創建、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同時,
聚焦群眾身邊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了解困難群眾的真實想法和訴求,把收集到的問題解決好,把群眾的訴求回應好。把每名黨員幹部編入全區370個網格中,加入網格微信群,通過線上線下交朋友、在網格中打造「行走的黨支部」等豐富多彩的行動,做到敲得開群眾家門、叩得開百姓心門。
以心換心、將心比心,讓群眾的話有處說,幹部的面能見到。通過傾聽真實聲音、了解真實情況、掌握真實材料,積極排查小矛盾、小糾紛、小摩擦,因事施策、因人施策,及時開展教育疏導、調處化解,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在「身入」群眾和「心入」群眾中,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把矛盾處理在萌芽狀態,把信訪問題解決在家門口。
與小區周邊商戶攤主拉家常、嘮閒嗑,了解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從坐等上門變為主動下沉,實打實與群眾建立聯繫,幫忙解決難題。用好微信、QQ等網絡工具,找到溝通交流的切入點,加入商販「朋友圈」,當好商販「娘家人」。
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主動參與下象棋、廣場舞、合唱團、健步走等百姓喜聞樂見的休閒活動,用群眾聽得懂、易接受、感興趣、草根式的語言,用帶著「泥土味」「煙火氣」的大白話開展宣講,講就業、社保、住房、醫療、教育等百姓關切的熱點話題;講山西事、太原事、草坪事、身邊事;講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歷,引導大家深刻理解「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趟出一條新路來」的深刻內涵。
據悉,為推動「草坪說事」實踐行動的常態長效,區級領導幹部以普通黨員的身份主動報到入列,在交心交友的同時,認真聽取群眾對各項工作的意見建議,發揮以上率下的示範帶動作用。通過上下聯動、部門協調,建立「民意表達—民困排解—民情反饋」處理制度,完善「問題收集、協商議事、分級處置、結果反饋」機制,切實做到民意表達渠道暢通、民困解決措施得力、民情反饋有效到位,形成「1 1gt;2」的疊加效應,真正讓黨員幹部成為群眾的主心骨。
下一步,太原市尖草坪區將堅持問題導向、民意導向、需求導向,著力在推動黨建融入人民群眾上下功夫、在創新基層治理上下功夫、在精準精細為民服務上下功夫,真正使「草坪說事」實踐行動平實、簡潔、親切、持久開展,為加快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文明開放富裕美麗太原新篇章、為山西乘勢而上早日趟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作出尖草坪貢獻。(楊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