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為菜農搭建防疫時期蔬菜銷售渠道

2020-12-19 中國新聞..

  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2日電  受疫情影響,崇州市隆興鎮菜農也受困,無法銷售蔬菜。崇州市隆興鎮主動作為,政府牽線搭橋,讓菜農賣菜變得容易起來。

菜農將蔬菜裝車。鍾欣 攝

  「農戶的菜無法銷售出去,既讓菜農虧損,也讓市場變得更加緊張」,隆興鎮政府工作人員王丹說。為了減少菜農的損失,隆興鎮黨委政府聯繫到農業企業、大型超市、蔬菜供應商等,最終與紅旗連鎖超市籤訂了供銷合同,解決了部分蔬菜銷售問題。

菜農將蔬菜裝車。鍾欣 攝

  今日,在崇州市隆興鎮中和社區16組,多戶村民已經把田裡的上海青、小白菜、菜心集中到裝車點開始裝車。「小白菜5框,共400斤,上海青6框,共450斤。」菜農何瓊夫婦微笑著將蔬菜搬上車。「疫情發生後,我們既找不到車運菜,也沒有渠道銷售。眼看著地裡的菜就快發黃,心裡真是急死了。」何瓊說。菜農們都心急如焚,「地裡的菜差不多能賣2萬元,如果銷售不出去,那就全部打了水漂。」據了解,散戶的菜基本都是通過本地銷售或者銷售商上門收購,而紅旗連鎖超市平時只收購種植大戶的蔬菜。經過當地政府的積極協調,紅旗連鎖超市開始上門收購。

  「到菜田裡收購蔬菜雖然給我們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但收購價格保持不變。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保障菜農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確保市場的穩定。同時,我們也想為菜農和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紅旗連鎖現場收購員說。「通過紅旗超市銷售渠道,現在每天運往成都市的蔬菜達到8000斤,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和蔬菜貨商的聯繫。」隆興鎮政府工作人員王丹表示。(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繫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採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相關焦點

  • 民警助力一六二團菜農解決蔬菜滯銷難題
    若不是新疆塔城邊境管理支隊澇巴邊境派出所民警的幫助,這些新鮮蔬菜就只能爛在大棚裡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一六二團菜農鄭建強說。  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農戶溫室大棚收穫的重要時節,疫情給農產品銷售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這段時間我們出去不了,地上的很多菜都爛了,如果再賣不掉的話,這些菜全部都即將扔掉,沒辦法再賣了。農戶的事就是民警的事。
  • 致廣大菜農和菜企的一封信:蔬菜有車拉、有人買、莫心慌、儘管種!
    貴州的廣大菜農和菜企:你們辛苦了,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你們頂住壓力穩住生產,不僅把全省市民的「菜籃子」穩住了,實現了新鮮蔬菜不斷檔、不脫銷、不漲價,還組織各種力量馳援湖北,前前後後為鄂州、武漢等地送去蔬菜1500餘噸。
  • 喜迎首屆中原蔬菜博覽會 扶溝縣人社局為菜農助力加油
    聯合縣郵儲銀行分赴各個鄉鎮,下村入戶,和菜農們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服務。加班加點,快捷高效完成貸款申請材料收集、審核和合同籤訂,使廣大菜農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政府的扶持政策,就能享受到政府貼息的創業擔保貸款紅利。張豔玲局長指出,縣人社局全體幹部職工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為幹事創業的不懈動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助力脫貧穩定就業,保障民生助推經濟。
  • 為蔬菜銷售開闢渠道 助力農戶增收
    中新網新疆新聞6月30日電(汪凱 張軍)近日,正值蔬菜生產旺季,塔什艾日克鎮博斯坦村貧困戶拱棚蔬菜種植基地大量蔬菜準備上市,但由於蔬菜上市過於集中,面臨銷售不暢、價格低的問題。  人行阿克蘇駐村工作隊得知這一情況後積極與後援單位取得聯繫,得到了後援單位的大力支持。
  • 蔬菜網絡銷售:滯銷引出拓展銷售模式新思路(圖)
    相關部門通過網絡平臺為菜農擴寬銷售渠道據了解,今年因為天氣、知名度等其他原因,南寧市部分地方的蔬菜陸續出現滯銷情況,雖然在政府的措施扶持下得到及時解決,但要改善、減輕蔬菜滯銷,擴寬銷售渠道是有效的解決手段之一。  如今,網購蔚然成風,滑鼠輕輕一點,不管外面太陽曬還是下雨,在淘寶、拍拍網上,想吃的水果、想買的衣服和鞋子立刻就可以買到,這或許能夠為農產品銷售帶來新的啟發。
  • 高國強:踐行黨員初心 做「菜農貼心人」
    初三早上就早早的返回縣城,到大張、鴻強、菲英特等商超查看疫情防控工作,了解居民生活必需品米、面、蛋、菜等的供應渠道、價格。  每天奔走於縣城12家大中型商超21個營業網點,商超成了他工作的「主戰場」,方便麵成了他的「家常飯」,連續加班到深夜成了工作「常態化」。
  • 汶溪蔬菜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目前,我們村種植的2000畝蓮白、花菜、蘿蔔等秋冬蔬菜陸續成熟並開始採收上市。」12月6日,高家鎮汶溪村黨委書記李文龍正帶領菜農採收蔬菜。汶溪村位於長江南岸江畔,近年來,該村利用離縣城較近的區位優勢,加上交通方便,引導村民發展蔬菜產業,並提出了要做精叫響品牌的口號,集中力量抓基地項目申報,加大蔬菜產業資金投入;抓良種統一引進,打好蔬菜優質高產基礎;抓種植科技推廣,創立「綠色蔬菜」品牌;抓規模壯大發展,將「汶溪蔬菜」銷售到周邊區縣以及湖北利川等地。
  • 蔬菜聯合體 託起靈武菜農「致富夢」
    8月5日,靈武市蔬菜產業聯合體掛牌成立,該聯合體將採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戶」的模式,集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為一體,不斷延伸產業鏈條,進一步促進靈武市蔬菜產業健康發展。
  • 蔬菜供需「蹺蹺板」 市民菜籃子與菜農錢袋子如何取平
    好在今年的對口幫扶力度驚人,多數成規模的蔬菜滯銷,在政府部門、行業組織、愛心企業的及時幹預下,都得到了有效緩解。不過,臨時救急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在專家看來,蔬菜產業上的產能過剩、異地生產、流通體系不健全、菜農信息渠道不暢通,都是導致「菜價過山車」、「豐收不增收」的主因。
  • 後寮蔬菜基地:菜農田間地頭春耕忙
    戰「疫」中的春天 菜農田間地頭春耕忙 這幾天,東屏街道後寮蔬菜基地的菜農們頂著一絲寒意,熱火朝天地投入到田間地頭,開始新一年的生產勞作,呈現出農忙景象。
  • 海寧防疫用上「微菜籃」 市民不出門新鮮蔬菜送上門
    為解決大家買菜難和賣菜難的問題,市供銷總社聯合農業農村局、中國郵政海寧分公司,推出了「微菜籃」服務,市民在手機上下單,第二天就有新鮮蔬菜送到小區門口。據了解,2月8日,市供銷總社在「海寧農珍」等微信公眾平臺推出了這項服務,採用基地直送+平價選購+郵政專送的「防疫保供」新模式,為市區居民提供「無接觸式菜籃子」。
  • 幫菜農採摘新鮮蔬菜,便宜供應居民,她們打算這樣過節
    楚天都市報3月8日訊(記者盧成漢 通訊員胡貝貝)一邊是菜農菜園的蔬菜因運力原因銷不出去,一邊是居民希望吃上新鮮蔬菜。7日,東西湖區長青街城管女隊員,進菜園幫助採摘新鮮蔬菜,以10元6斤的價格供應社區居民。
  • 扶貧智能售貨機進社區 解決菜農銷售問題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扶貧智能售貨機進社區 解決菜農銷售問題   為了幫助我市周邊貧困菜農的銷售問題,西安中茂優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我市30多個小區內
  • 疫情和旱情雙重夾擊,美菜農忍痛自毀10萬箱蔬菜,損失177萬美元
    受疫情的影響,很多餐飲店和商場已經關閉並停止採購任何蔬菜。而在旱情和疫情的雙重夾擊下,美國菜農們不得不選擇一個十分極端的做法,那就是自己僱車在農田來滾來滾去,親手自毀自己的心血。據光明網報導,一個名為「維西」的美國菜農在一天之內便自毀了10萬箱蔬菜,直接損失高達177萬美元。而像維西這種坐以待斃的菜農,在美國還有很多。
  • 「眾志成城抗疫情」義龍國有企業秒變「帶貨新手」 為百噸蔬菜尋找...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原本是農產品銷售旺季的蔬菜受到了不小的影響,貴州省義龍新區城市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秒變「推銷員」,聯繫打通銷售渠道,以多種途徑解決農戶的燃眉之急。義龍新區種植戶採摘青口白位於黔西南州魯屯鎮的貴州凱利薏仁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種植了300多畝的鐵頭菜和青口白,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隨著防疫措施的升級,使得各地物流受到影響,加之本地農戶又不懂銷售,大量已經成熟的蔬菜銷售渠道一下子斷了,這可成了合作社主任羅寶德的一塊心病:「因為銷量不大,我們以前都是採取傳統的銷售模式
  • 東城:對接進貨渠道 加大蔬菜供應量
    在生活必需品方面,東城區商務局指導督促轄區內崇遠萬家、奧士凱連鎖公司、奧士凱物美等區屬國有大型公司、超市及天鎮菜店等全區蔬菜零售網點提前準備貨源,按照平日銷售規模1-2倍的量進行儲備,增加零售終端供應量。每天對菜市場、連鎖菜店、超市和應急網點開展檢查。
  • 【人勤春來早】後寮蔬菜基地:菜農田間地頭春耕忙
    【人勤春來早】後寮蔬菜基地:菜農田間地頭春耕忙2020年03月03日 17:23:0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這幾天,東屏街道後寮蔬菜基地的菜農們頂著一絲寒意,熱火朝天地投入到田間地頭,開始新一年的生產勞作,處處呈現出人勤春早的農忙景象。
  • 「菜園子」連上「菜籃子」,「縫合供應鏈」開闢在田果蔬銷售「新...
    南通大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陳乃東介紹,公司將流轉的土地統一出租給浙江、山東、安徽等地的種植戶,辛苦幾個月本以為會有好的收成,但疫情讓主要的銷售渠道幾乎都「走不通」了。  前些時間,南通市通州區三萬噸果蔬因「疫」滯銷,面對這道嚴峻「考題」, 通州多個部門主動下沉服務,暢通銷售渠道,機關幹部、黨員群眾也人人爭當「帶貨王」,幫助果蔬走上百姓餐桌。
  • 特別報導|崇州,從西蜀盛景到現代生活風格·歸園田居
    *唐宋詩歌中對崇州的吟詠美不勝收,如今的崇州不僅在努力還原一個個唐宋生活場景,更深化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搭建企業生產場景。千年古城進入智慧之城新時代。供圖/崇州市委宣傳部自崇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成都人口中叫得出名字的網紅鄉村打卡點,崇州就佔了好幾個。
  • 《「華龍」人到地頭幫菜農解困》後續報導—— 滯銷蔬菜進超市挺暢銷
    2月20日,陽泉日報社當「紅娘」,為礦區半坡村菜農張慧軍和華龍超市牽線,幫助解決張慧軍家大棚蔬菜滯銷問題。這件事落實得怎麼樣?2月26日,記者再次到半坡村、華龍超市實地走訪。  在張慧軍家的大棚裡,成熟的蔬菜已經銷售一空,他正忙著管理蔬菜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