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準媽媽稍有異常都會引起家人的警覺和自己的恐慌,孕期出血會讓很多孕婦產生恐慌,擔心是寶寶出現異常。孕期出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如何降低孕期出血風險呢?
一、孕婦陰道出血是怎麼回事?
在所有的症狀中,最讓準媽媽焦慮不安的莫過於陰道出血,因為會擔心失去胎兒。婦產科醫師從孕期的不同階段,說明出血的可能原因及注意事項。
早期出血
懷孕前三個月若出現出血症狀,醫生通常會先判斷子宮外孕的可能性。如果胚胎仍在子宮裡,點狀出血很可能是流產的先兆,要格外小心,這時通常會以口服或注射黃體素的治療法,並督促孕婦儘可能地臥床休息、放鬆心情,因為過度緊張或是勞累,只有可能會增加出血的機率。但是如果出血之餘,還出現劇烈的下腹疼痛,或是出血量持續達數天或數周之久,很可能就是胚胎染色體發育異常而導致的自然流產。
中期出血
一般來說,懷孕中期不太可能出血,如果陰道出血必須要觀察是疼痛性出血,或是無痛的出血,並仔細檢查出血的原因。若是子宮頸糜爛或是子宮頸瘜肉引發的出血,通常是點狀的出血,婦產科醫師解釋,懷孕時準媽媽的陰道黏膜容易腫脹,只要肚子一用力或是便秘,子宮頸瘜肉就很容易出血,這時候給於陰道塞劑即可有效地改善。
如果排除子宮頸瘜肉的可能性,就要擔心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問題。
二、需要擔心的出血症狀
目前各大醫院的產房都有24小時的諮詢服務。因此,若只是有少量出血的問題並無其他不適,建議可以先打電話給產檢的醫院諮詢。但若準孕媽媽真的非常擔心,就算只是少量的出血,也可以直接就醫確定原因,以求心安。畢竟每個孩子都是寶,儘量安頓好孕期當中的心情也是很重要的!
三、如何避免出血問題找上門
雖說許多導致懷孕中後期出血的原因尚不明,因此不容易百分百預防,但是醫界仍然為孕媽媽們歸納出了一些生活裡的危險因素,讓大家可以事先迴避,或是及早知道自己有此危險體質須特別小心注意,以減少出血意外的發生。
其實最重要的是,請孕媽媽一定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戒掉可能引發出血的菸癮、酒癮,小心走路,別騎乘機車以減少意外發生,定期做產檢以及早發現異常情況。平時多一些準備,可以讓孕期更順利,開開心心迎接新生命的誕生!
1:可在家觀察的出血
出血量少、點狀出血、咖啡色出血,無並發腹痛、腰酸、陰道下墜感、下背痛、胎動激烈變化,孕媽媽無高危險妊娠。
2:須立即就醫的出血
出血量多、連續出血,並發有腹痛、腰酸、陰道下墜感、下背痛、胎動激烈變化,孕媽媽有高危險妊娠。
3:趨吉避兇看這裡!
(1)容易引發出血的行為:激烈性行為、抽菸、喝酒、吸毒、穿高跟鞋、激烈運動、跌倒、碰撞、騎乘機車、按壓腹部、熬夜等。
(2)可預防出血的行為:定期做產檢、穿平底鞋、溫和運動、控制血壓、均衡飲食補充營養、充分休息、保持心情愉快等。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產中心)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