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孩子一年級開始學習數學開始,就是一個徵服難題的過程,每一個年級都有每一個年級需要解決的薄弱環節,有時候孩子克服不了某一個年級的難題,成績才會下滑,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孩子找出這樣的難題。
下面,小編將小學1~6年級,所要學習的所有薄弱知識點,都羅列在下面,家長們可以帶著孩子看看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
1、十幾減9
13.83%
2、加減混合
7.23%
3、認識人民幣
5.62%
4、8 、7、 6、加幾
5.61%
5、9加幾
5.23%
湊十法加減法都可以使用。如「n—9」就可以計算為「n—10+1」;「9+n」可以計算為「10+n—1」。
根據孩子的特點,孩子對自己喜歡的食物是非常敏感的,根據這一點,在和孩子的生活中,家長可以根據食物對孩子進行簡單的加減法教育。
孩子認識了錢幣上的數字,就會知道錢幣的大小,所以父母有必要先教孩子學認錢幣上的大小寫數字,還要讓孩子學識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幾個人民幣上的大字,並要讓孩子理解元、角、分的概念與換算。
比大小知識點
1、例如給數字娃娃排隊:5、6、10、3、20、17,可以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也可以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注意做題時,寫一個數字,划去一個,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內的兩個數,能夠用誰比誰大或誰比誰小說一句話。
如:16比15大,寫出來就是16>15
9比13小,寫出來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後面是誰,比幾大1就要在幾的基礎上加1,比幾小1就要在幾的基礎上減1。
如:比5小2的數是(3),比4多3的數是(7)。
4、幾和第幾
△▲▲★△☆☆△△△▲★★★☆★
觀察圖,說說有幾個圖形?(16個圖形)從左數第幾位是什麼?從右數第幾位是什麼?把左邊三個圈起來;把右邊第2個圈起來。
(複習此類知識時,分清左右,同時確定方向;知道幾個和第幾個的區別。)
5、相鄰數
2的前面是1,2的後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與2相鄰的數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後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與3相鄰的數是2和4。
1、進位加
9.46%
2、不退位減
6.06%
3、不退位加
5.87%
4、5的懲罰口訣
5.53%
5、2、3、4的乘法口訣
3.9%
分辨「十位」和「個位」,例如「14」,包含一個「10」,一個「4」,特別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只有搞清楚了,才能接受兩位數的運算。
以15-8=?為例,可以將其拆成連減法來計算,15先減去5,再減去3。
1、估算
22.19%
2、時間的計算
14.26%
3、秒的認識
13.63%
4、兩位數減兩位數
11.42%
5、兩位數加兩位數
11.29%
有意識地設計了一些估算的填空題,如黑板長4( ),課本寬18( ),一條大青魚重2( ),一輛卡車載重2( ),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教學單位的觀念,通過這些練習加深孩子們對生活經驗的認識。
該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是運用最廣泛的,也是數學學習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數量看成比較接近的整數或整十整百整千數再計算。
時跟時相加減,分跟分相加減,滿60分進1時,不夠時1小時作60分。
個位減不過時,要從十位借,借一當十。
從十位借,要打借條,也就是退位點一定要標記。
十位上被借走了1,計算十位時一定要記得減去這個1。
1、億以內的數的認識
26.67%
2、公頃和平方千米
23.07%
3、筆算除法
19.32%
4、用小數計算
19.12%
5、小數與單位換算
18.40%
在「小數除法」的教學中,移動被除數,除數小數點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有些學生由於疏忽,通常會出錯;「商不變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不會運用。
整十數或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可以先把整十數或整百數看成幾個十或幾個百,計算出的結果就是多少個十或多少個百。
長度單位、質量單位、時間單位等原始概念的進率就只能死記;而對於一些如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等一些二級單位間的進率,就可以讓學生掌握推算的方法。
1、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4.42%
2、最小公倍數
12.03%
3、一個數除以小數
11.38%
4、最大公因數
6.41%
5、質數和合數
4.71%
看看有沒有其他因數來辨別;數字太大,看尾數,尾數只有是1、3、7、9(自己好好想想,其他數都是可以找到除數的),但是這些是必要條件,也就是尾數是這些的也不一定就是質數了,在這基礎上要判定是不是還要除一下
1、分數乘整數
20.66%
2、分數連除
18.81%
3、混合兩步計算
15.59%
4、小數乘以幾分之幾
14.04%
5、倒數的認識
9.77%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讓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整數與同分母分數加法之間的微妙關係
讓孩子明白整數的倒數就是原來的數分之一,分數的倒數就是將分子和分母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