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沉睡資源 激活發展動能——來自湯家山村農宅合作社改革試點的...

2020-12-20 湖南在線

喚醒沉睡資源 激活發展動能

——來自湯家山村農宅合作社改革試點的啟示

湯家山村大片美不勝收的油菜花。 卜雲 攝

「送客入村」火了鄉村遊。 李寧 攝

鄉村一日遊,讓城裡人享受山水風光。 李寧 攝

一位女青年回村辦起了特色農家樂,在包廂裡展示自己的畫作。遊客在用餐的同時可以賞美審美。 卜雲 攝

深加工後的農產品走俏市場。 李寧 攝

湯家山村的古鎮驛站。 卜雲 攝

龔 傑 吳 偉 楊 旺

常德市桃花源鎮湯家山村緊鄰桃花源風景名勝區,559戶、2114人,總面積6.62平方公裡。其中,宅基地525戶、96889平方米。由於當地農民大批外出務工,宅基地空置率達10%,空房率高達70%。湯家山村緊緊抓住承擔全省農宅合作社改革試點機遇,大膽探索農宅合作社改革「135模式」,即搭建一個平臺、推行三種模式、強化五類保障,利用合作社平臺進一步激活資源稟賦,盤活農民閒置資產,持續促進農民增收,有效發展村集體經濟。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2.3萬元,年增長率超過12%,村集體增收30多萬元,農宅改革項目招引社會資本5000餘萬元,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湖南省農業集聚發展村、湖南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市級文明村。

啟示之一

搭建一個平臺,把沉睡資源集散為整

為解決農宅管理不規範、集體經濟不強、社會資本融合難等系列問題,湯家山村成立常德市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有效整合盤活閒置農宅資源,搭建起了鄉村社會化服務體系。

實行村民有序管理。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成立了理事會,由村民民主選舉理事長、理事、監事等,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宅地流轉制度、監督評級機制等一系列的操作辦法,自願入社農戶24家,發展入社經營戶13家。按照房屋閒置、建房資格閒置、宅基地閒置三類情況,對全村農宅情況進行了全面核查,並建立了農宅動態信息庫,查實全村共有閒置房屋16戶、閒置建房資格35戶、閒置宅基地12戶、一戶多宅的25戶、可復耕的60戶,總面積21893平方米。

帶動鄉村產業發展。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以歸園居合作社為主體,配套發展特色民宿,串起鄉村旅遊、現代農業、農創開發等三大產業。將湯家山村作為桃花源景區的延伸帶,與臨近的黃土坡村、清江浦村等合作布點,開發了觀光休閒、民宿體驗、鄉村採摘、體育康養等特色旅遊項目,完成了鄉村旅遊健身遊步道及多條旅遊線路,形成了優勢互補的鄉村旅遊環線。充分發揮天美農業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合作社流轉1000畝土地開展皇菊、紫薯、草莓等種植,並配套產品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發展,全村農副產品及相關農創商品年銷售額超過100萬元。

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合作社通過閒置農宅租賃、收取佣金及公共設施使用費等方式,將閒資源變成了「錢袋子」,村集體經濟大幅增長。如合作社將3戶閒置農房出租給市自行車協會、足球協會等,打造青少年活動營地,每年收取租金2萬元。合作社對入社農戶實施標準化改造,規範了標示標牌,統一提供易耗品和服裝,定期組織業務、服務等培訓,向入社經營戶收取組織配置客源經營總收入10%的服務費用,既保障了經營戶的客戶來源,又促進了集體經濟的發展。歸園居農宅專業合作社僅「送客入村」年佣金達15萬元,2019年村集體增收30多萬元。

積極對接社會資本。合作社統籌全村閒置資源,對接桃花源旅遊業態需求,配套各類投資優惠政策,與土流網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組建了公益性質的閒置農房流轉平臺,廣泛發布招商信息,印發了「我在桃花源裡有個家」招商手冊,拍攝了宣傳視頻,統一開展招商活動,既確保了信息對等,又規範了投資行為,保障了農戶和投資者雙方的權益。近兩年,該村農宅改革項目招引社會資本5000餘萬元,其中,投資480萬的湯家山擂茶體驗中心已經動工建設,花溪谷高端民宿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已經啟動,投資500萬的一期3棟民宿將同步完成,一大批個人投資者紛紛參與到民宿、餐飲等項目。

啟示之二:推行三種模式,讓沉睡資源物盡其用

充分發揮試點區先行優勢,以農宅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為突破口,創新推行農民宅基地建房資格權流轉機制。2018年12月,湯家山村頒發了全省第一本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權證。依託歸園居農宅合作社,推出自住經營民宿、閒置農房入社經營、資格戶合作建房三種模式。

鼓勵有意願的自主經營。合作社統一開展品牌推廣,統一分配客源,提供公共服務,鼓勵全村原著村民依託自有農房院落髮展民宿、餐飲、購物等,允許返鄉下鄉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打造健康養生基地、藝術創作中心、田園綜合體等鄉村旅遊特色示範點。首批入社成員戶李嬌,從廣州辭職回鄉,開起了「山泉農家」擂茶館,合作社提供了穩定的客源保障,每年接待遊客上萬人次,實現年經營收入30萬元。

鼓勵有資源的委託租賃。合作社單獨、或與專業營運公司、民間資本合作,租賃村內16戶閒置農房,做好外觀美化和屋內裝修,發展休閒度假、養老養生、餐飲住宿等產業,租賃戶既能收穫租金收益,也可參與二次務工獲得工資收益。社員向建香、瞿丕生、劉雨娥等把自家閒置農宅委託租賃給歸園居合作社,籤訂了10年流轉協議,可獲得租金6萬多元。合作社將農房改造後發展民宿,每年經營收入5萬元,有效盤活了閒置資源,實現了農戶與合作社的雙贏。

鼓勵有資格的集中流轉。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維護農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合作社以支付租金的形式統一收儲有資質但暫未建房的資格權,由合作社實施集中開發。目前,已明確可流轉的建房資格29個,共5660平方米。流轉8戶社員閒置宅基地資格,合作社用於集中打造擂茶文化博物館和花溪谷主題民宿,與農戶籤訂了20年的流轉協議,每戶村民可獲得租金收益4萬多元。

啟示之三:強化五類支撐,為沉睡資源保駕護航

湯家山村從政策、資金、力量、市場、利益等方面強化保障,出臺了一系列制度辦法,進一步夯實農宅改革成果。

強化政策支撐。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湯家山村農宅合作社試點改革的實施方案》《湯家山農宅合作社改革推進會備忘錄》等文件,確定了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明確了職責分工,細化了工作舉措。出臺了湯家山村新建房、改建房、翻新房管理辦法及工作流程,明確農村閒置房屋界定的使用條件、租賃建設條件,規範流轉交易的合同條款及合同調解程序。

強化資金支撐。統籌安排農宅改革專項基金,整合到村的鄉村振興資金,集中財力推進農宅改革項目。實施以獎代投,開展了閒置農房激活示範戶評選,對激活閒置農房成效明顯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獎補,有效帶動了參與積極性。針對農宅開發投資大、資金缺口大等困難,對接農商銀行開發了全省第一個「農宅貸」金融產品,為破解合作社資金籌集難題開闢了一條新路。2020年8月發放了全省第一筆農宅貸資金12萬元。

強化力量支撐。以歸園居合作社為載體,大力開展招才引智,強化改革人才支撐。引進專業營運公司,採取利益分成的方式,與「歸園居」農宅合作社深度合作,拓展營銷網絡,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經營業績。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培強村級帶頭人,年輕黨員積極參與到農宅合作社改革。大力推介「共享桃花源」,面向全社會招募「共享人」,全村有200多人回村創業,返鄉人員趕超外出打工人數。

強化市場支撐。歸園居合作社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活動拓展市場,對接旅行社100多家,定期舉辦「送客入村」「下鄉看房團」「民宿體驗營」「鄉村美拍賽」等活動,線上在攜程、美團、去哪兒、驢媽媽等開設了合作社業務運營埠,年遊客接待量超過10萬人次。同時,合作社還被納入桃花源景區市場體系,與景區同宣傳、同推介,並可享受產業扶持、旅遊獎補等政策,既增強了合作社的發展信心,又調動了合作社自主發展的積極性。

強化利益支撐。把流轉到合作社的村集體資產、上級投資等折股量化、分配到人,實現一人一股、全民參股,確保群眾有保底收益。同時,充分發揮村民主體作用,鼓勵農戶以土地、資金、人工等入股,享受合作社的經營項目分紅,允許農戶採取租賃、抵押、入股等方式流轉交易閒置農房,確保多投多得、多勞多得。合作社清理回收全村閒置房屋、一戶多宅、空心房的宅基地等,復墾生成用地指標出讓,用好用活土地增減掛鈎政策,探索宅基地復墾入市,產生的土地增值效益全額返還合作社,用於農宅合作社改革工作。2019年,整合54戶空閒宅基地指標實施土地開發,生成了土地指標入市出讓。

相關焦點

  • 福建順昌農信聯社助力...
    導 讀福建省順昌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立足順昌縣豐富的林業、農業資源,緊緊抓住推進農村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南平市創建省級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順昌縣「共享農莊生態銀行」改革契機,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積極推廣福建農信「五福」系列信貸產品,喚醒農村沉睡資產、暢通農產品流通循環、挖掘農村消費市場
  • 激活閒置沉睡資源 賦予鄉村「造血」功能——「三變改革」讓重慶...
    豐都縣三建鄉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2018年以來這個鄉在脫貧攻堅中向改革要紅利,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盤活農村閒置資源,合理設計村民、村集體、投資主體利益聯結方式,用體制機制創新實現了「循環造血」功能,整鄉全面脫貧,群眾收入和致富內生動力明顯提升,為部分貧困地區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有益借鑑。
  • 湖北京山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民股東喜分紅 增強發展新動能
    2016年10月,城畈村實行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她家分配到38股,按每股3000多元,可量化經營性資產11萬多元。拿到「股權證」的第二個月,張文美以此為抵押擔保借了8萬元,在離家不遠的農貿市場租個小門面賣菜。
  • 十九大報告解讀丨夏英: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激活鄉村發展價值
    2015年我國開始在33個縣啟動宅基地改革試點,從治理空心村入手,通過進行村莊統一規劃,實行有償退出機制、不再新增宅基地審批等辦法,做到一戶一宅,即節約了農村建設性用地,更實現了公平公正高效,改革深得民心。以宅基地改革試點縣江西省餘江縣平定鄉洪家村為例。全村共有114戶427人,其中一戶一宅45戶,一戶多宅69戶,常年在外人口180人,黨員11人。
  • 木蘭山村激活千年朝拜古道,玉枝店村打造農機小鎮,看黃陂新農村
    而木蘭山村自古就是遊客打尖休息的最好場所,這裡的民宿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在2015年,黃陂將這條古道改造成了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木蘭山村悠久的驛站古道被激活了。各地的戶外愛好者、健步達人紛紛選擇走這登上木蘭山頂,同時也帶動更多的人來此遊玩。大量的遊客帶動了村裡農家樂和民宿的高速發展。
  • 石家莊晉州盤活「沉睡資源」 拓展發展空間
    許多人頗感詫異,一半項目來自閒置廠房再利用,巧妙破解了土地資源緊缺的普遍難題,晉州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喚醒沉睡的資源」——破除產業發展障礙,拓展新的發展空間近日,在晉州市工業項目指揮部,閒置廠房再利用專班的門牌格外醒目。走進屋裡,卷了邊的一沓衛星地圖上,標滿了用紅筆勾出的圈圈點點。
  • 首農HELO「宅鮮配」把老味道送到家
    4月25日,記者獲悉,首農HELO「宅鮮配」正式上線,將為北京市民提供來自首農集團旗下高端、安全食材的家庭定期配送服務,解決高節奏生活人群的家庭餐食問題。 據了解,首農HELO 「宅鮮配」業務此次推出的產品線不同於普通生鮮電商的大而全,相對精簡,而且全部是首農旗下高端食材,包括北京油雞、油雞蛋、北京黑豬肉、純種有機和牛牛肉及稻花香米、寶寶營養有機粥米、首農華都部分精品等。
  • 15.6萬元購一處房宅30年使用權!達旗首宗「農地」完成入市交易!
    」近年來,受城鎮化進程加快等因素影響,農村出現了房屋、土地等許多閒置的資源資產。在推進鄉村振興這一重大戰略機遇中,如何讓農村沉睡的資源資產煥發出生機與活力?一直在農村廣闊舞臺上敢於改革創新的樹林召鎮,再次勇立潮頭、奮楫前行,在達拉特大地上擎起農村產權制度與交易制度改革的大旗。
  • 首農HELO「宅鮮配」把老味道送到家—新聞—科學網
    4月25日,記者獲悉,首農HELO「宅鮮配」正式上線,將為北京市民提供來自首農集團旗下高端、安全食材的家庭定期配送服務,解決高節奏生活人群的家庭餐食問題。 據了解,首農HELO 「宅鮮配」業務此次推出的產品線不同於普通生鮮電商的大而全,相對精簡,而且全部是首農旗下高端食材,包括北京油雞、油雞蛋、北京黑豬肉、純種有機和牛牛肉及稻花香米、寶寶營養有機粥米、首農華都部分精品等。
  • 城裡人到村裡來「淘房」 天元區閒置農宅成了「香餑餑」
    城裡人到農村來「淘房」,閒置農宅成了「香餑餑」,這給農民增收帶來新的機遇。近年來,天元區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農宅,喚醒農村「沉睡」的資源,增強農村自身「造血」功能。
  • 供銷合作社五年改革發展成就系列綜述五·社團——打造社團服務...
    黑龍江、河南、雲南、四川等4省區供銷合作社主管、領辦社團均超過1000個。全系統興辦農村(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4141個,其中省級農合聯16個、市(縣)級農合聯1044個、鄉鎮級農合聯3081個。四川綿陽市供銷合作社聯合民政、農業、林業、扶貧等部門,成立綿陽市農業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設立供銷、農業、林業、脫貧奔康、農業促進和農業論壇6個行業聯盟,吸收全市26家涉農行業協會、5000多個新型農業經營服務組織加入,有效實現供銷合作社與行業協會組織融合、業務聯合。發展活力明顯增強推進協會市場化改革。
  • 三中全會激活15億畝農村土地 農建地價格或高達百萬億
    原標題:三中全會激活15億畝農村土地 農建地價格或高達百萬億 即便不包括農民承包的林地、草地等,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激活的農村土地至少達15億畝。   據專家估算,僅承包耕地一項,每年將撬動1.3萬億元資金;而農村建設用地的價格可能高達130萬億元。   激活土地這一農民最大的資產,必將喚起沉睡的巨量資本,給農民、農村及相關產業帶來無窮的想像力。
  •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試點改革:整理、盤活與收益分配
    在當前階段,為保障國民經濟以及數億農民的生存發展,需要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力度促進鄉村振興;另一方面,為加速城市化、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在未來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國家的人財物資源仍將主要投向城市和非農產業[2,3]。因此,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必須激活廣大農村地區的自我「造血」功能[4,5]。
  • 北宅街道逆勢而上尋發展 激活旅遊新動能
    2020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北宅街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共克時艱,在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全面貫徹落實區委開啟「戰略北進」、實施「七大行動」的奮鬥目標和部署要求,在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民生事業保障、鄉村振興工作、環境衛生治理等各項工作上取得了新突破,譜寫了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交出了一份碩果纍纍的「北宅答卷」。這期,小編將帶領大家走進旅遊篇。
  • 瞭望丨三變改革促三農躍升
    ,激活閒置資源,美化鄉村環境,豐富城鄉生活,增加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和農民財產性收入◇全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數量雙雙突破10萬,居全國前列,其背後是農業經營主體更加重視綠色農業、高效農業發展的可喜變化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安徽省一串串嶄新的數據,標註著農村綜合改革的新裡程:九成多的農村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近五成承包耕地流轉規模經營;糧食生產實現「十六連豐
  • 山東:鄉村共同體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
    近幾年,代村與周邊村實現融合發展,走出一條建設「鄉村共同體」的新路。(□新華社發)「鄉村共同體」是城鄉融合、產業融合發展的產物。目前,山東省在不同區域、不同層次都在進行積極的探索實踐。通過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創新,「鄉村共同體」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靠「經營村莊」激活農村「沉睡」資源,實現農村資產市場化、公司化運營,讓集體和村民共同受益。
  • 羅家山村的振興之路 - -山西農民報數字報
    羅家山村如何脫貧?又如何走上鄉村振興之路?要從羅家山成立紅棗專業合作社說起。而羅家山村紅棗專業合作社的成立,不得不提起張福榮。近三年來,從最初的籌備到後來的一步步成熟運營,他和羅家山村負責人張豔兵兩人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
  • 喚醒沉睡資金 撬動外來投資 義烏鄉村眾籌促發展
    義烏市農林局相關負責人楊一峰告訴記者,目前義烏至少有7個村發動村民眾籌,喚醒農村沉睡資產上千萬,撬動外來投資數億元。喚醒沉睡資金 村民眾籌謀發展馬畈奇幻樂園 資料圖走進位於義烏北部大陳鎮的馬畈村,步行街中那充滿江南水韻的白牆黛瓦,配上古色古香的木質門窗與雕花,到訪的人們瞬間覺得自己穿越百年,來到明朝,去探訪馬畈以及義烏的特色美食。
  • 夏英:激發鄉村價值的關鍵在於深化農村改革
    宅基地改革激活鄉村綜合價值長期以來農村一戶多宅的現象很普遍,這不僅導致農村宅基地指標短缺,建設性用地效率低,而且有損戶與戶之間、代際之間的公平,嚴重影響鄉村社會穩定和諧。2015年我國開始在33個縣啟動宅基地改革試點,從治理空心村入手,通過進行統一規劃,實行有償退出機制,做到一戶一宅,既節約了農村建設性用地,更實現了公平公正高效,改革深得民心。以宅基地改革試點縣江西省餘江縣平定鄉洪家村為例。全村共有114戶427人,其中一戶一宅45戶,一戶多宅69戶,常年在外人口180人,黨員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