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靜靜」的藉口背後,其實都是體會不到的感同身受

2020-12-11 皮圈青年

一生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父母、朋友、伴侶、同好。可到了一定年紀才發現,生活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每個人的生活進程、變老的時間、對人事物的看法觀點都會隨著時間變得不同。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你為什麼越來越少發朋友圈狀態?最高贊的數個回答內容相差無幾:1.認識到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99%都與旁人無關。2.察覺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3.厭倦到不再需要用旁人的認同填補內心的空虛迷惘。4.不管好壞,不管給多少人看,不管發多少朋友圈,自己的經歷,自己的人生對別人來說,最多不過是一段小插曲。我的日子最終還是要我自己過,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千百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辛夷塢在《山月不知心底事》裡說:「我們的心,我們的肉長在各人自己身上,酸甜苦辣,自己嘗的味道只有自己明白,別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別要求別人懂你的感受,叫得再大聲也是白費功夫。」

這個世上根本沒有什麼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自己的那些天大的委屈,在別人看來,不過是人生當中的一個小插曲,沒什麼大不了,在別人看來不過是一個故事。

今天偶然聽到王源的一首歌——《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當時看《我是創作人》時就被這首歌打動,哭的那叫一個稀裡譁啦。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對王源的採訪節目。

主持人問:現在看到網上那些不好的惡意的言論會難過嗎?

王源笑笑表示:現在肯定不會,他愛說就讓他說好了。很小的時候沒感覺因為太小了不懂,後來懂了一點就有點敏感難過,也容易鑽牛角尖。現在就習慣了其實也沒什麼。

這句話說來輕鬆,可一件讓你難過到鑽牛角尖的事情,要反覆經歷多少次才能到習慣的程度。

我們看到的是藝人明星們光彩奪目一面,然而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站在舞臺上看著臺下黑壓壓的一片,有多麼的孤獨和無助。那是臺下的觀眾所不能感同身受的。

誰都有脆弱不堪的時候,有些傷痛可能短時間內不會癒合,但是你可以試著讓自己忙起來,傷口慢慢就會癒合。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不要糾結於別人的評說,照著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生活。

習慣哀怨悲傷的人,哪有理智考慮規劃和未來。每個人經歷的是不一樣的,那怕經歷相同的事情,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階段,也會是不同的感受。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幸福或傷痛感同身受,你開心到飛或萬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僅僅是你一個人的事。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其實我在備考事業單位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其實我在備考事業單位文 | 夢惜仙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這幾天在備考事業單位。在過去一年裡,我工作接觸最多就是備考事業單位的人,為他們答疑解惑,給他們一些備考指導,然而很多時候只是想當然而已,世界上確實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沒有經歷過更加是隔了幾層揣測。如今備考事業單位也算是補回一份經歷吧,即使以後不從事相關經歷的,但至少也能分享一些經驗與體會吧。
  • 你的磨難,別人體會不到,你的辛苦,沒人感同身受
    你討厭我,我不介意,我活著不是為了取悅你。 卑微的討好別人,只會換來別人的無視。只有平等的對待,才能換來真正的尊重。只有自身的強大,才能換來別人對你的重視!
  • 「我想靜靜……」靜靜是誰?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我想靜靜了……」手機視頻通話裡,一個孩子對著屏幕大聲地喊著。
  • 世上沒什麼感同身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世上沒有那麼多的感同身受,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未經他人事,莫勸他人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演戲,一個入戲僅此而已。你站在我的位置,你就會知道我的感受,你就知道我受了多少委屈還義無反顧選擇你,結果你的態度讓我失望透頂。原本以為你都懂,我還自以為很幸福。
  • 局外人所謂感同身受,都是扯淡
    其實一件事情的發生,只有當局者才是最清楚事情的原委,感受也最深刻,旁觀者所謂的清醒,無非是他看清楚了事情真實的發生過程,而對於當局者真正的心理感受和動態,是完全不知情的。旁觀者就像是一個觀眾一樣,看的只是熱鬧,而只有當局者才會感同身受。如果哪個局外人說自己感同身受,純屬扯淡。
  • 世界,從來不存在感同身受,只有親身經歷的體會
    以下是我針對這個問題的感想與思考。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最需要關注的是:社會,應該要給特定人群更多的理解包容、關愛與幫助,而不是帶著質疑與譴責的語調強調:「什麼人仗著啥啥怎樣怎樣」!誰家不曾有個耋耄之年的老人呢?總有一天,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垂垂老去,這是既定事實;誰家又不曾有個稚氣的小女孩或小男孩嗎?
  • 我聽過最大的笑話,就是「感同身受」.
    知道消息的同學、老師、親戚都來安慰我,說能夠體會我,能夠感同身受。我很感激他們的善意,但還是無法減少我的悲傷。很多時候,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我們其實無法真的感同身受。在他那裡,我幼稚地只選貴的買,一些充電器,固態硬碟,都是挑店裡最貴的,我以為這樣能讓他多賺一點,但是發現所有東西都要比外面便宜得多。前幾天經過的時候,發現他們換了一個比之前小很多的鋪面,老闆娘指著老闆,臉黑著,特別不開心,看到我走得近了,老闆娘坐在一邊,老闆笑著和我打了個招呼,還是一副樂觀向上的樣子。
  • 所謂的感同身受,其實還是有區別的
    整體聽下來給我的感受就覺得他很贊,其中的故事和那毫無遮掩的辭藻,完全給了我一個明確的方向去思考,裡面的情節與感受,我也曾深深的體會過,唯一不同的是那不同環境,但大多的心境還是蠻相似的。突然會有些疑問,這個世上真的會有人做到感同身受嗎?
  • 嘉興6年級女生寫長假作文 「我想靜靜」火爆網絡
    嘉興秀洲實驗小學一個六年級學生倒是頗有預見,她在長假前幾天就寫了一篇《靜靜》的文章,從前天開始,就在嘉興19樓、嘉興人論壇等網站和微信被刷屏。文章內容詳見上圖。寫這篇周記前 她已經想了好幾天寫作文的同學叫羅盈,今年12歲。這是她一篇周記。昨天,我聯繫上她的時候,她在整理房間,剛從鄉下外婆家回來。
  • 人生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期間也認識了幾個要好點的朋友(其實也就是一起吃吃飯唱唱歌),為了還清債務,我開始用業餘時間做些雜活,送些城區的快遞、幫別人寫些稿子、做些設計圖。 自從那時候開始我便很少與他們一起吃喝玩了。有一次,有位朋友突然問我最近在忙些什麼,我回答說我做些臨時事賺些雜費。於是就告訴了他們我之前的事,他們說很是感同身受,也很理解。
  • 有一種體會叫做「感同身受」
    因為你怕別人無法將你的心情感同身受,因為你怕別人聽完你的故事卻對你講「這有什麼,別瞎矯情。」成年人的世界,其實都是這樣,晚上崩潰,白天自愈。有些事無人理解,有些心情無人能懂,只能靠自己將所有心酸熬過,別人幫不到你分毫。有些悲傷,只能自愈。有些心情,無人能懂。你要相信沒有永遠的黑夜,也沒有熬不過去的苦難,所有打不倒你的都會讓你更強大。願你帶著一腔孤勇披荊斬棘,學會堅強走過所有的難。
  • 王源《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感受,終歸是自己的
    《我是唱作人》剛剛播出的時候,拾柒覺得也就是普通的音樂節目,並沒有太多的關注,但是,今天聽到了王源的新歌《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那一刻,真的被觸動了……從TFBOYS組合出道以來,不知道迷倒了多少「阿姨粉」,作為快樂擔當的王源,不管是在鏡頭前還是鏡頭後
  •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感同身受」的愛情,打敗「互補」的伴侶
    我們其實用腦簡單想一想就知道,互補之所以叫互補,桌球拍之所以和桌球叫互補產品,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兩者之間是不同的。我們做什麼事情,都喜歡求同存異,而不是追尋和自己不同的東西,這是我們很多人都不好意識到的簡單問題。
  • 「我想靜靜」用英語怎麼說?可別說 I want jingjing……
    那當你煩躁的時候,最想說什麼?相信很多人會說:「我想靜靜!」但是,想靜靜真的好難!因為總會有人問:靜靜是誰?雖然不知道靜靜是哪個女孩紙,但你一定得知道這句話的英文表達肯定不是:I want jingjing……那應該如何用英文表達「我想靜靜」?
  • 藉口?我都懶得找……
    看小說的魅力有多大呢,相親,好幾個,好幾個,和他們聊天,不如看小說,拒約,22點還我聊天?交流感情?差評!妨礙我看小說!人身大事都壓後了,還有寫作什麼事。還有刷朋友圈,和同事八卦「老闆又犯摳了,午飯請外賣,不去飯店了,不開心」,和朋友八卦「哇,你這衣服不錯啊,哪家網紅店買的」,和同學八卦「你結婚了嗎生娃了嗎二胎了嗎」,就這樣一天又過去了。老師在課堂上提到的藉口,全都有。
  • 自從有了娃,錢都去哪兒了?看完我想靜靜
    生完寶寶以後,我越來越發現我變了,準確說應該是「修煉成精」了,以前買衣服都是先試過了合適再問價,現在是先問價再考慮試不試!以前我不知道「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是什麼意思,原來就是讚美現在的我!就是髮型有滴滴亂,衣服有點點寬鬆!
  • 小學生的請假條真「可愛」,老師招架不住,家長:我想靜靜!
    小學生的請假條真「可愛」,老師招架不住,家長:我想靜靜!1、小學生的請假條:我想回家睡覺這位小學生給李老師寫了一封請假條,請假條的理由,網友們看到之後表示大為折服,這位小學生居然寫到自己請假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想回家睡覺,感覺很辛苦,上學很累。
  • 心理諮詢師有抑鬱症的經歷,對於抑鬱症來訪者來說,更加感同身受
    因為內心體驗過,所以就能夠感同身受那種痛苦度。也能夠明白那種來之不易的感受度。如果沒有經歷過抑鬱,是很難體會那種心情低落和意志消沉。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的心理諮詢師並沒有過多的體驗生活的經驗,或者感受抑鬱程度的體驗,那麼在做諮詢的過程中就無法去體會來訪者的內心痛苦度,就很難走進來訪者的內心深處。從而缺乏一種力量帶領來訪者走出來。 一個患有抑鬱症的心理諮詢師,通過自己的學習、反省以及頓悟,能夠明白抑鬱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能夠理解抑鬱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從而更加有動力去理解生活的意義點是什麼。
  • 說了話就會死 探索《合金裝備5》靜靜背後的秘密
    對這款遊戲,玩家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恐怕不是越來越宏大的世界觀,也不是以拐賣人口為核心的沙盒玩法,而是一個「穿了衣服就會死」的角色:靜靜。誠然,這樣的設定不論如何都洗不清小島秀夫想要賣肉的嫌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靜靜是個沒有靈魂的角色。  遊戲中的靜靜保持著一言不發的神秘形象,但只要稍微注意一些細節,玩家們肯定能發現這個角色背後一定隱藏著什麼秘密。
  • 為什麼一吵架男朋友就「想靜靜」?
    早上,一個男孩子給我發消息:「情之,我跟女票吵架了,我怕雙方情緒都不穩定,只會說出更傷人的話,所以就跟她說,先冷靜一兩天;可就在我覺得冷靜夠了的時候,發現我所有的聯繫方式都被拉黑了;她說最討厭我冷處理的毛病,可是,我想以更理智的狀態去解決問題,難道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