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中學都叫英華—校服篇

2021-02-07 邢臺英華教育集團

展示勵志少年   彰顯飛揚青春   

如果青春有顏色,那一定是校服的顏色。綠茵生晝靜,孤花表春餘,英華校園裡奔跑的、飛揚的都是英華特有的風採。

(跑操)

很多學生都不理解為什麼要穿校服,其實校服有很大的優勢:

(一)穿校服可以防止學生之間的攀比

  家庭的貧富差距會帶來學生之間的攀比,從而造成學生無法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學習中。穿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生間的攀比,促進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穿校服方便學生外出時快速識別身份

比如放學回家,校服比較顯眼,假如在回家途中發生什麼不測,可以更快識別身份。再比如學校組織外出活動,統一校服有利於學校對於外出學生的管理,也不容易造成學生走失。

(七裡河遠足、山東遊學)

(三)穿校服有利於提高學校管理

  在校園內學生統一校服,可以一眼識別出未穿校服的外校人員,避免社會閒散人員進入校園,有利於保證學生安全。

(四)穿校服增強全校學生的集體感和凝聚力。

校服是一個學校精神面貌的體現,可以彰顯學校精神。統一校服,增強了全校學生的集體感和凝聚力。

(運動會  集體活動)

(五)穿校服使學生保持一身正氣

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容易受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穿衣打扮也會受到影響,穿校服可以讓學生保持一個學生應有的正氣。

學校為學生配發了各式各樣的校服。

(夏季校服圖片,冬季校服圖片)圖為學生各季校服

除了必須穿校服外,還有其他要求。

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髮,不染髮,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髮,女生不穿高跟鞋。

(學生單個照片、女生校服、帶胸卡、指甲)

學校還每大周提供兩次免費洗衣,保證學生們衣服整潔乾淨。

圖為免費洗衣

多樣的類型、簡約的風格、清新的色彩無不彰顯著青春學子的盎然活力,美麗的校服已經成為了英華校園的別樣景色。


「厚德育精英,博學強中華」,英華中學歡迎廣大學子踴躍報名參加小升初考試,有機會來校就讀,實現偉大的人生夢想!

諮詢電話:0319—5716663   0319—5716190



相關焦點

  • 關愛山區兒童——記英華學校捐贈校服活動
    「愛心校服捐贈」及贈送圖書一批,給木瓜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深情、帶來了關愛、帶來了希望。木瓜學校何校長召集全校學生排隊領取了校服,並向全校學生經行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山區孩子留守兒童多,老人看管不到位,嚴格要求學生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遊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遊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遊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遊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 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什麼年代的校服最好看?哪些學校的校服最好看?
    原標題: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什麼年代的校服最好看?哪些學校的校服最好看?   中國學校的校服一直貧乏,很多人小時候的慘綠記憶是每逢六一兒童節就要被逼穿上白襯衫藍褲子白球鞋,男女不辨,讓人厭煩。
  • 不是所有中學都叫景範!
    「五愛中學」、「第八初級中學」、「第二十二中學」,這些都是景範中學的曾用名。1989年,值範仲淹誕辰一千周年之際,學校改名為蘇州市景範中學,表達景仰範仲淹之情。先憂樓、後樂樓  、厚德樓、世濟樓、義澤樓、芝草堂,景範中學每棟建築的取名幾乎都能在《範氏家乘》中有跡可循。明明都是普通的辦公樓、報名廳、教學樓罷了,換上了這樣的名字後,真有種從歷史故事裡走出來的風雅。
  • 那個校服最美的年代
    民國時的新潮文藝女們似乎都曾有一張讓人難忘的清新校服照,可見中國校服不是沒有過好時光,只是時代轉變讓有些美一度銷聲匿跡
  • 民國的校服有多美?
    博古通達文化,趣聞,演義世界,生命,人文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故,多讀書,多思考民國時的新潮文藝女們似乎都曾有一張讓人難忘的清新校服照,可見中國校服不是沒有過好時光,只是時代轉變讓有些美一度銷聲匿跡。
  • 中國的校服為什麼那麼醜?
    中國校服功能及其強大,它真的把小夥伴們醜哭了,可是你以為是中國設計生產不出體面美觀的校服嗎?當然不是,歐美國家的漂亮校服可大都是Made In China 。其實回首民國以來,中國曾經還是有好看的校服史,民國時的新潮文藝女們似乎都曾有一張讓人難忘的清新校服照,可見不是沒有過好時光,只是時代轉變讓有些美一度銷聲匿跡。
  • 【往事】民國時期的清麗校服
    民國時的新潮文藝女們似乎都曾有一張讓人難忘的清新校服照,可見中國校服不是沒有過好時光,只是時代轉變讓有些美一度銷聲匿跡。而在內地校服斷層的時期,香港很多學校秉承傳統,繼續以旗袍為校服。▲英華女學校的夏季校服。英華女學校1900年創立,是中華基督教會香港教會的女子中學。再往遠點回顧,1929年,民國政府公布了《服制條例》,對男女禮服、制服作出規定。
  • 【流金歲月】民國時期的清麗校服
    旗袍會會長微信號:qipaohuijiarui民國時的新潮文藝女們似乎都曾有一張讓人難忘的清新校服照,可見中國校服不是沒有過好時光
  • 老照片:民國時期校服比拼
    1916年北京培華女中校服:該校成立於1914年由英國人創辦的一所 教會中學。(右1是12歲的林徽因英華女學校夏季校服:英華女學校於1900年由倫敦傳道會傳教士牒喜蓮女士創立培道中學白色旗袍校服:澳門培道中學1946年成立,前身為廣州培道女子中學
  • 新冠疫情對校服供應產生影響,新加坡教育部表示將給予家長更多時間購買校服
    有校服供應商反映,受防疫措施影響,一些中學不讓他們在校內賣校服或限制他們在校內的營運時間,導致門市大排長龍。教育部表示,將給予中一生的家長更多時間,確保他們在開學後的幾周內完成購買孩子所需的用品。不少家長一早帶著孩子,來到這家校服店購買校服。當中有一些是幾天前得知中學分配結果後,趕著為孩子購買校服的家長。
  • 新加坡英華自主中學簡介
    英華自主中學英華自主中學 Anglo-ChineseSchool (Independent) 簡稱ACSI,是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英華學校家族7所學校的一員。英華自主中校的前身是英華初級中學。作為新加坡名列前茅的數所名校之一,英華自主中學獲得了新加坡教育部頒發的卓越學校獎以及傑出學校獎兩個最高榮譽。英華自主(ACSI)於1886年建校,是一個在精神價值、卓越傳統和國際視野方面有交學費實基礎的衛理公會機構學校。
  • 新加坡英華中學(Anglo-Chinese College,Singapore)
    英華中學(Anglo-Chinese College,Singapore)  英華學校在新加坡是一所秉承高質量教學傳統的政府公立重點中學。建校120年來,英華採用中英文雙語的西式教育系統,課程與國際接軌,被公認為是走向全球精英教育的通道。
  • 民國新潮文藝校服
    民國時的新潮文藝女們似乎都曾有一張讓人難忘的清新校服照,可見中國校服不是沒有過好時光,只是時代轉變讓有些美一度銷聲匿跡。而在內地校服斷層的時期,香港很多學校秉承傳統,繼續以旗袍為校服。比如一直延用至今的培道中學女生的白色旗袍校服和聖保羅中學、英華中學女生夏季藍色校服,都別有一番清麗,比之日本校服女生們,學院氣質不知高過幾個級數。再往遠點回顧,1929年,民國政府公布了《服制條例》,對男女禮服、制服作出規定。按照規定,女性校服分為兩種,一是藍色長袍,齊領,前襟右掩,長至膝與踝的中點;二是襖與裙,襖為藍色,長僅過腰,袖長剛過肘,裙為黑色,長及足踝。
  • 旗袍拾遺 | 民國,那個校服最美的年代
    林徽因(右一),她們身上穿的是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校服延用至今的培道中學女生在1970年時的白色旗袍校服照 英華女學校的夏季校服英華女學校的夏季校服民國校服,曾是那樣的素雅又亮麗,所以在如今運動校服當道之際,愈加懷念那一襲清新的民國校服。
  • 香港英華書院學生在校園唱「港獨」歌喊「港獨」口號,校長說出這五...
    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於上周三(10日)去信全港中小學校長,要求學校提醒學生,切勿參加危險或違法的活動,也不應罷課,或在學校叫口號、拉人鏈、張貼帶有政治信息的標語或唱帶有政治信息的歌曲作政治表態,並表示校長或教師如發現有學生從事有關活動,應立即勸止。若個別學生屢勸不聽,學校應按校本訓輔及懲處機制處理,維持紀律和秩序。
  • 有文化特色的校服
    >民國風長衫(旗袍)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校服,也是很多傳統教會中學的校服。(圖片來源:網絡) 代表的學校有真光中學、聖保羅中學、英華女校、聖士提反裡中學、培道女子中學、協恩中學等。代表學校有嘉諾撒聖瑪利書院、福建中學等。
  • 香港校服:中華校服的璀璨「東方之珠」
    ▲天涼時學生們會在旗袍外加一件毛衣保暖將藍色長衫作為校服的學校還有香港協恩女中學、英華女學校、聖公會鄧肇堅中學◆半身/連衣裙——實惠耐穿女生校服中,款式更現代化一些的還有半身裙、連衣裙。大多數的連衣裙校服在設計上都偏向於簡潔、樸素,而在做工上,「耐穿」是最主要的品質之一,一般採用不易縮水掉色、不易褶皺的面料。
  • 香港學生的校服,原來都有100年歷史演變了……
    在香港,校服百花齊放,身著旗袍長衫、百褶裙、水手服的女生,以及襯衫西褲、白襪黑鞋的男生,看起來盡情展示青春年少風採,卻也暗藏規範,裙長、襪高、皮帶扣,這些細節都有講究。「這是協恩女子中學的,略微收腰。聖保祿的裙角不同,真光的是淺藍色。教會學校或佛教團體辦學要求嚴格些,裙長最短也要及膝,或過膝兩、三英寸,這也對,斯文些嘛!」這種形似旗袍、帶有民國風味的長衫,以香港真光中學的校服為典型代表之一。該校由1872年在廣州創立的真光書院發展而來,「二戰」後確立長衫校服,一直沿用至今。
  • 你見過這麼驚豔的校服嗎?
    林徽因(右一),她們身上穿的是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校服延用至今的培道中學女生在1970年時的白色旗袍校服照 英華女學校的夏季校服英華女學校的夏季校服說完了女生,再來看一看男生校服。男生的校服,最多的便是改良中山裝。
  • 一套理想的校服是如何產生的?
    很多校服的書都把它寫入了第一章。但它並不是只供陳列的老古董,正相反,今天該校95%的孩子投票表示非常喜歡穿「藍外套」。有孩子說,「穿上這套衣服,很多傳奇的往事、著名的校友都會自然地與我相關,我無法不被其影響」。這種力量就是服裝背後的文化帶來的。今天,我們有了很多專注於校服生產的企業,設計出了很多漂亮校服,有英式的、日式的、韓式的、澳式的……孩子們也會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