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京領新國際在清華大學數據治理研究中心的學術支持下,首次製作並發布了「2018年國際學校競爭力300強排行榜」。該榜單基於國際學校官方網站的公開數據,通過建立科學可量化的評估指標體系,綜合考察了中國現有國際學校的競爭力。
本文中國際學校定義為:應用國際高中課程,且學生以留學海外高等院校為目的的學校,特指國際學校高中部和公辦學校高中國際項目。
國際學校300強榜單中,北京地區共有49所國際學校上榜,日前,京領新國際已根據區縣分類對於北京地區國際學校競爭力進行過整體分析。本文將聚焦北京地區TOP20國際學校,以下為榜單全文:
根據北京地區TOP20國際學校綜合競爭力總得分可以看出,北京除幾所頭部學校外,總得分集中在45分以下,且分布較為平均,整體有較大提升空間。
學校類型:民辦佔半邊天
北京地區TOP20國際學校的學校類型以民辦為主,共有10所民辦國際學校,在榜單中佔比50%,外籍學校和公辦高中國際部分別有5所。
雖然民辦國際學校佔比較高,但其整體競爭力排名情況不如外籍學校和公辦高中國際部。此榜單中,排名第一的人大附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ICC)和排名第二的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國際部)均為公辦高中國際部,排名第三的北京京西學校為外籍學校。北京民辦國際學校需要進一步提升其競爭力,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及升學環境。
地區分析:朝陽區最強
北京地區TOP20國際學校分布在6個區縣,其中朝陽區進入北京TOP20的學校數量最多,達到7所,其次是海澱區和順義區分別有5所學校進入此榜單。
朝陽區的國際學校競爭力整體水平較為強勁,3所學校進入了北京地區國際學校競爭力20強榜單的前十名,且排名較為靠前,包括北京京西學校(3)、北京愛迪(國際)學校(4)和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國際部(7)。順義區也有3所國際學校進入此榜單前十名,但與朝陽區相比整體競爭力較弱。
海澱區作為北京市教育的領頭羊,雖然有5所國際學校進入此榜單,但僅1所學校進入榜單前十名。希望其他國際學校能在注重國際化教育質量提升的同時,及時準確地公開信息,幫助家長和社會更好地了解學校。
評估體系
本榜單主要從三個維度對國際學校競爭力進行評估:國際認證競爭力、師資競爭力和升學競爭力,下圖為指標與權重評估體系。
國際認證競爭力:頭部學校認可度高
國際認證競爭力主要體現國際學校的質量和信譽在國內外的認可程度。北京地區TOP20國際學校中,5所學校國際認證競爭力得分高於5分,其中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擁有的認證最全,包括IBO和CIE兩個主流考試委員會授權機構認證,以及NCCT、CIS、WASC、ACAMIS和FOBISIA五個國際認證機構認證。
師資競爭力:保障升學質量
師資競爭力主要評估師資隊伍的質量,這是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保障同時也是決定學生素質培養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此榜單中師資競爭力得分較高的有5所國際學校,其中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國際部得分最高,為7.28,主要原因在於其高學歷教師比例極高,達到64%。
升學競爭力:TOP30手到擒來
升學競爭力在整個榜單中佔比權重最大,說明一所國際學校的競爭力更多地取決於其大學錄取結果。此榜單中,升學競爭力得分最高的學校為人大附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ICC),得分37.26;其次是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國際部)得分31.15。北京地區TOP20國際學校中,有17所國際學校的學生升入世界排名TOP30高等學校,佔比85%,可以說北京地區國際學校整體升學情況表現較好。
結語
總體來說,北京民辦國際學校進入地區榜單的數量較多,朝陽區和順義區的國際學校競爭力較為強勁,以及此評估體系的三個維度中均有不同學校表現突出。希望可以通過幾家頂級的國際學校,帶動北京地區國際化教育的發展。京領新國際將會持續關注國際教育發展,推動行業內的公開化、透明化,促進國際教育市場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