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Everyone Is No.1》
奧運歌曲《Everyone is No.1》,由身為北京帕運會愛心大使的劉德華
特意為帕運會而作,「告訴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Everyone is No. 1……」歌聲中弘揚的殘障運動員樂觀向上的精神令人鼓舞。也許有人納悶,很多音樂人關注奧運會,劉德華為什麼偏偏對帕運會情有獨鍾?這要追溯一段延續了16年的「帕運情」。昨日記者了解到,從1992年巴塞隆納帕運會後,劉德華每年都會拿出10萬元港幣持續資助香港殘障運動員,這十多年,每屆帕運會結束後,他都會送給運動員們一枚定製的「奧運金牌」,劉德華做客北京奧運官網時表示,「在我心中,每個運動員都無悔付出,都真正努力過,每個人都是第一名。」
資助殘障運動員已十多年
《Everyone Is No.1》問世一年多來,深受歌迷歡迎,劉德華為什麼會創作這首歌?他動情地說,「人們對奧運會很了解,但對帕運會可能就沒那麼清楚了。兩個奧運,同樣精彩,殘障運動員自強不息的精神更感動觀眾。」
劉德華對帕運的感情,可以追溯到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會。當年,劉德華去巴塞隆納為香港TVB錄製一個馬拉松特別節目,第一次了解到奧運會之後還有帕運會,在比賽現場,他被震撼了,殘障運動員們在比賽中拼勁十足,與其說是在比速度、比技術、比耐力,倒不如說是在比精神比意志,那堅強的一幕幕讓他很感動。
回到香港後,劉德華開始關注香港地區的殘障運動員,持續資助他們參加帕運會,還會送他們一枚定製的「奧運金牌」,「金牌是真金的,當然,金比較薄。」劉德華認為,金牌主要是精神上的鼓勵,讓他們更加堅定信念,迎接以後生活中的挑戰。
MV中化身殘障運動員勵志
9分50秒超長版《Everyone Is NO.1》MV,目前在很多電視臺反覆播放。劉德華自己出資150萬港幣用3天時間拍了這個MV,在MV中,他化身一個因跑步而獲獎無數,卻在車禍中失去一條腿的運動員,後來他裝上義肢站起來重新開始「跑步人生」。MV裡還加入了一些殘障運動員參加奧運比賽的真實畫面。劉德華希望借這首歌和MV,激勵更多傷殘人士勇敢地站起來,他認為,殘障運動員的精神世界更值得人們尊敬。
劉德華透露,他不遺餘力地鼓勵殘障運動員「永不放棄」的動力,其實來源於他的父親。劉父5年多前罹患癌症,5年來到醫院治療、複診不間斷,父親從不因生病而自怨自艾,心態非常健康。
帶動名人推廣帕運會
劉德華還有一個身份——中國殘聯愛心大使。今年3月,中國殘聯以《Everyone Is NO.1》作背景,邀請他拍攝了「走進帕運·共享激情」主題公益廣告片,希望藉由他的健康形象,呼籲更多人關注殘障運動員。在這個公益廣告裡,劉德華帶著殘障運動員一起在運動場上賽跑,藉此訴說殘疾人和肢體健全的人是一樣的,帕運和奧運一樣精彩。
這次拍攝後,劉德華養成了天天上網的習慣,他最開心的就是看通過他協助宣傳、推廣帕運會後,吸引了更多人包括多位明星加入推廣帕運會的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Everyone Is NO.1》成為第一首可免費下載彩鈴的帕運會歌曲後,下載量已超過100萬。此次北京帕運會舉辦時間為9月6日至17日,劉德華早已經安排好檔期,方便到時就將飛到北京,帶著自己的歌迷會成員,到賽場為運動員們加油。
幕後:劉德華和3位殘障運動員的不解之緣
1992年,劉德華在巴塞隆納與帕運會結緣,2000年,他獲選香港地區帕運代表,擔任領隊參加雪梨帕運會。他經常為殘障運動員策劃組織募捐義演,還籌劃為他們拍一部電影。在做客北京奧運會官網時,劉德華坦言,非常感謝北京2008帕運會請他做愛心大使,讓他有機會為帕運做更多的事。而通過劉德華和3位殘障運動員的不解之緣,可以了解他對殘障運動員的一份赤子之心。
要和「痙攣飛人」比百米跑
天生痙攣、弱聽的蘇樺偉是三屆帕運會金牌得主,被香港媒體稱為「痙攣飛人」。2000年雪梨帕運會上,劉德華帶隊參加比賽時,蘇樺偉首次參加400米比賽,但他定的目標是破世界紀錄,這讓劉德華很吃驚。決賽當天,劉德華見證了蘇樺偉一個個超過別人拿到冠軍,劉德華一直保留著這段「傳奇」錄像。
回到香港後,劉德華送了一臺電腦給蘇樺偉,一直到現在還在幫他付網費。蘇樺偉目前的正式職業是劉德華歌迷會員工,負責把照片上傳到電腦裡,他很「大牌」,平時有訓練時可隨時離開,工資一分不少。有時歌迷會活動太瘋狂,蘇樺偉的耳朵受不了,其他同事就會放下工作,先把他帶到安靜的地方。
蘇樺偉比賽時聽不到鳴槍,總是看人起跑才跟著跑,但他仍跑出12秒15的成績,所以,劉德華和他約定,等他跑進12秒,兩人就要舉行一場百米賽跑。
偶像是「無臂蛙王」何軍權
被許多人視為偶像的劉德華,也有自己心中的英雄(),那就是「無臂蛙王」何軍權。在劉德華腦海中,總忘不了雅典帕運會上何軍權那場奪金比賽的場景,「在最後衝刺時大家都嚇呆了,解說員也忘情地介紹何軍權。因為他太不容易了,他沒有了雙臂,一定要比別人遊得快很多才能取勝,而且,他總得用頭衝撞泳池壁才能折返繼續遊,我崇拜他!最後,他奪得4枚金牌,大會頒獎盃給他時,他只能用頭肩頸夾著,所以,領了下一個就會掉了上一個,但他還是笑得那麼開心……」每次和旁人說到這情景,劉德華總會情不自禁熱淚盈眶,他的助手只有說:「唉!一說起這個我就沒辦法……」
給退休殘障運動員當翻譯
劉德華今年3月為帕運會拍攝公益廣告,和他演對手戲的主角來頭不小,是1996至2004年全國殘疾運動會200米跑的紀錄保持人、去年剛退役的選手——宋晨濤,宋晨濤在一場鐵路事故中失去右小腿,投入帕運賽場也拼博了13年。笑談中,劉德華說:我百米跑最高紀錄是11秒3,是20年前的事,現在大概13秒左右。他以玩笑口吻對宋晨濤說:你不要跑太快喔。
為了讓全世界的人都能關注殘障運動員,公益廣告導演還找了些外國人擔任群眾演員,現場的翻譯並不是專業演員,有時候很難理解導演的意思,劉德華就充當起義務翻譯,那一刻,大家完全忘記了他是一個巨星。本組稿件由本報記者 陳蕙茹 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