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2年9月13日凌晨1點鐘,蘋果如期召開了一年一次最重大的新品發布會,iPhone 5如約而至,雖然是第六代iPhone但依然被定名iPhone 5。如果說iPhone 4S是iPhone 4的增強版,那麼iPhone 5就是iPhone 4S的「拉皮兒」版,因此iPhone 5也被網友們戲稱為iPhone 4SL(加長版),這是不是讓你想起了某品牌旗下豪華轎車的國產版本呢?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即便iPhone 5和iPhone 4S發布之時,同樣背負著不思進取的罵名,但卻絲毫不影響新款iPhone手機的全球大賣。換個角度來看,庫克從賈伯斯手中接過蘋果大旗的這一年工作,還是卓有成效的。
沒有之一 iPhone5是蘋果史上最好的iPhone
先不說蘋果其它的產品線,我們只看iPhone,並且以iPad作為參照物。首先來看幾個時間點:
2007年6月29日,iPhone發布
2008年7月11日,iPhone 3G發布
2009年6月9日, iPhone 3GS發布
2010年1月27日,iPad發布
2010年6月8日, iPhone 4發布
2011年3月3日, iPad 2發布
2011年10月5日,iPhone 4S發布
2012年3月8日, The new iPad(iPad 3)發布
2012年9月12日,iPhone 5發布
很明顯地可以看出,自iPhone一代發布開始,蘋果每隔一年會更新一次產品線,從2007年到2009年經歷了早期的圓潤風格iPhone。從2010年的iPhone 4開始,依舊是每隔差不多一年時間iPhone換代,直到今天的iPhone 5。不過在iPhone 3GS之後,iPhone 4發布之前,蘋果創造了iPad,並且依舊延續以年為單位的更新換代,最新款即與今年3月份發布的「牛排」iPad 3。
iPhone前四代產品發展進化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在進入「藝術品」時代之後,蘋果iPhone 4、iPhone 4S、以及最新的iPhone 5全都沿襲著同一種設計風格,改變的只是基礎硬體配置與應用層面的iOS系統。雖然iPhone的用戶體驗目前一騎絕塵毋庸置疑,但是一成不變的外型總是讓人充滿期待而又倍感失落。按照這個發布規律來看,無論是iPhone還是iPad,都在遵循著三代產品一次大換血的守則,目前能夠期待的就是第四代iPad,也就是傳說中的iPad mini了。
iPad前三代產品發展進化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蘋果iPhone 2G、iPhone 4在發布的時候,都扮演了改變行業的革命者角色,蘋果iPad的發布同樣也是開創了移動個人終端的新細分市場,同時也間接地推動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進程。以此規律來看,iPhone與iPad都完成了自身的至少一次輪迴,蘋果這兩條產品線的下一代產品,才是再一次改變行業的重點,眼前的就是即將在10月份發布的iPad mini。
關於iOS系統,用過蘋果iPhone、iPad、iPod touch或者是Macbook筆記本電腦的朋友都熟悉,也不用我做什麼介紹了。蘋果的生態系統是自己一手打造的、也是非常封閉的,iOS一路走來,可以說iOS 6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一套完整平臺,它承載了蘋果相當程度的利益鏈條。因此,對於iPhone 5的注意點,並不是iOS 6,而是依附於iPhone 5的蘋果新動作。
iPhone 5機身設計(圖片來自網絡)
首先是iPhone 5本身的改變,最直觀的是拉長的4英寸屏幕。雖然iPhone 5真機還沒到手,不過我個人設想的是,iPhone 5的拉長屏幕會不會就是小米手機1代的效果呢?屏幕雖然拉長了,解析度也變了,但大家是否留意到,所謂Retina屏幕引以為傲的326ppi像素密度沒有變化。換句話說,iPhone 5的屏幕精細度依然是iPhone 4的水平,沒有更進一步。
iPhone 5又被戲稱為iPhone 4SL(加長版)(圖片來自Cnet)
iPhone 5背部為三層拼接式設計(圖片來自Cnet)
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呢?1136*640的屏幕解析度,這是一個比960*640還要奇怪的長寬比例。960*640在一年前還是高端水準,但是1136*640放在今天,已經稱不上獨領風騷了,屏幕技術方面諾基亞Lumia 920就已經可以完爆iPhone 5。站在蘋果的角度,保持ppi數值不變的好處是什麼呢?
其實ppi並不是重點,歸根結底還是屏幕解析度。對於開發者來說,如果蘋果徹底改變了iPhone 5的屏幕解析度(長寬均發生變化),開發者就不得不把應用重新做適配,就目前App Store中應用數量級來說,簡直難以想像這個工程的浩大。蘋果當然也當然不會做這麼冒險的事,於是在權衡利弊之後,只能決定拉長屏幕,而保證寬度不變。
屏幕寬度保持原樣的好處就是,即便像遊戲這樣像素固定的應用,在不能完全填充屏幕的情況下,至少還能夠保證原有像素點對點輸出,頂多就是上下留出兩條黑邊而已。而對於核心內容可變的應用來說(如微博、瀏覽器、地圖等),則可以重新改寫界面內可變的框架結構,以填充適應新解析度的屏幕。
拉長的屏幕可以被利用來承載多任務並行操作(圖片來自網絡)
蘋果App Store養活了太多的開發者,想要讓開發者繼續留在iOS 6平臺上,面對拉長屏幕的iPhone 5繼續工作,蘋果需要給開發者一個繼續下去的理由。拉長的屏幕在對應部分應用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黑邊,但蘋果給了大家一個自己的解決辦法(如上圖)。新形式的多任務呈現,開發者有理由繼續在iOS平臺上賺錢。
第四代iPad為mini版幾乎已經板上釘釘(圖片來自網絡)
接著來看iPhone 5的背部設計。有網友稱:蘋果怎麼越來越HTC了?原因就在於iPhone 5的三段式背部設計,頂底兩端是玻璃,而中間的部分是陽極氧化鋁。金屬的一體成型注塑工藝、nano-SIM的使用、in-cell技術的IPS LCD屏幕的選取,都是7.6毫米機身背後的功臣。iPhone 5之所以會有三段式的背部設計,就是為了避免全金屬後蓋容易導致的通話信號、Wi-Fi信號、GPS信號、藍牙信號等通過率不良情況,兩種材質、兩種顏色的後蓋設計,是蘋果為了進一步輕薄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蘋果iPhone 5另一個明顯的外觀改變,就是機身底部的Lightning接口,這個8-pin的新接口相比iPhone 4、iPhone 4S的30-pin老接口更窄、且不區分正反面,這也是蘋果為了機身的輕薄所做出的讓步嗎?很遺憾,並不完全是這樣的。
要說iPhone 5更換為小小的8-pin接口Lightning「閃電」接口,不是為了進一步輕量化機身也太過偏激,但蘋果這一個看似小小的改變,實際上隱含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小把戲。
iPhone 4S包裝標配(圖片來自網絡)
1.Lightning接口仍然USB2.0設計,傳輸速度不可與雷電Thunderbolt同日而語
2.更換為Lightning之後,iPhone 5所支持的視頻輸出途徑相比iPhone 4S有所削減
3.本來說會免費配送的Lightning to 30-pin轉接頭,改為需要額外付費購買
iPhone 5包裝標配、Lightning to 30-pin轉接頭需額外花錢購買
(圖片來自網絡)
上述說的還都只是消費者在購買iPhone 5時,需要事先了解的幾點內容。簡單總結一下,即iPhone 5的Lightning接口傳輸速度提升有限,視頻輸出僅有AirPlay一種途徑,30-pin轉接頭需要額外花錢購買。更深遠的影響,可能只有在使用了iPhone 5一段時間之後才能有深切體會,比如依託於蘋果存活的配件廠商,將面臨一場殘酷淘汰。
iPhone 5改用8-pin Lightning閃電接口(圖片來自Cnet)
Lightning to 30-pin轉接頭售價29美元(圖片來自網絡)
更改後的8-pin Lightning接口,擁有體積小、不區分正反面、耐用等特性,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用戶尚且可以自掏腰包買一個轉接頭,以避免正在用的配件不至於浪費。但對於周邊配件廠商來說,重新設計產品不是問題,但是這個Lightning接口的標準授權費,以及蘋果對售出配件的利潤抽成,絕對會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當然,在中國這些也許都不是問題,不過蘋果的意圖還是很明顯的。
iPhone 4S支持多種視頻輸出形式(圖片來自網絡)
iPhone 5目前僅支持AirPlay視頻輸出(圖片來自網絡)
最新消息:蘋果官方似乎已經表示,將會在數月之後,推出Lightning對接HDMI與VGA的轉接頭。但在此之前,視頻輸出只能靠Apple TV機頂盒或AirPlay。目前對於Lightning轉接頭的售價,蘋果官方網站點擊「立即購買」是找不到該產品的,之前傳聞為29美金,差不多200塊人民幣。
分析過蘋果iPhone 5之後,我們回到iPhone 5本身的創新問題上。我們從iPhone 4發布之後,就每一年都期待蘋果能夠帶給我們新的驚喜。個人認為,不是蘋果創新能力後勁不足,也不是iPhone 5確實達到了沒辦法再創新的地步,而是按照的蘋果的創新模式來看,iPhone 5已經達到了非常完美的境界,對於蘋果目前的業務來說,首先是沒有必要再做革命性的改變,其次即便是需要改變,也不需要iPhone 5來承載。
從iPhone 4到iPhone 5,iPhone產品線在維穩(圖片來自網絡)
還是以iPad為參照物,iPad、iPad 2、The new iPad,第四代iPad會是什麼樣子呢?從目前所掌握的消息來看,iPad mini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按照筆者自己的總結,第四代產品一定會是有革命性變化的換代品,如果本身的改變不足以承擔「革民性」這個詞,那麼iPad mini必然會與其它產品形成聯合創新。而指望iPad mini能在外觀上讓人眼前一亮的話,恐怕大家肯定會大失所望。
7吋屏iPad mini諜照(圖片來自nowhereelse.fr)
我自己一直在想,蘋果為什麼要推出小號兒iPad,這不是蘋果的作風。從iPhone 5來看,iPhone的演進達到了第二次高峰,而iPad則正準備第一次蛻變,因此iPad的改變絕不僅僅是屏幕尺寸這麼簡單。iPad mini會不會是要與蘋果新設備聯動?iPad mini如何劃清與iPhone 5的界限?如果iPad mini無法獨立完成「革新」的使命,與其搭檔的會不會就是雪藏已久真正的蘋果電視呢?
諸如此類的惡搞大家就全當消遣吧(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iPhone 5在達到了第二次巔峰之後,難以尋找新的突破,就如同其它蘋果產品一樣,在非常成熟以後轉而進入維穩階段,大家期待iPhone 6也是徒勞。如果蘋果能夠找到的突破點,或許是電視、或許是汽車,即便手機本身沒什麼看點,產品所搭載的應用方面也絕對會是蘋果制勝的法寶。總之,至少在目前來看,iPhone 5確實是蘋果歷史上最完美的iPhone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