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從「加州死胡同」到頂級生物技術產業集群!

2021-01-11 健康界

前言

聖地牙哥(San Diego),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太平洋沿岸城市,位於美國的西南角,緊鄰墨西哥,被稱為「加州死胡同」。20世紀80年代以前,聖地牙哥的經濟主要依託於聯邦政府在聖地牙哥海軍基地上的投入從而推動發展的房地產行業。20世紀80年代軍事支出大幅削減後,聖地牙哥的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但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聖地牙哥開始湧現出一大批生物技術公司。美國經濟智庫Milken Institute的研究報導顯示,根據2004年的生物技術指數,聖地牙哥已經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生物技術產業集群[1]!這座「沉睡的海軍小鎮」到底是如何「醒」過來的呢?

          

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CONNECT™加速器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對聖地牙哥生物技術產業集群(San Diego『s biotechnology cluster )的建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980年至1995年,Richard C. Atkinson擔任UCSD校長。他開始推動UCSD研究成果轉化並鼓勵技術轉讓以便加強高校與社會的聯繫。1985年,UCSD成立了CONNECT™加速器,它成功地將聖地牙哥不斷增長的學術研究轉變為經濟驅動力[1]。此外,在他任職期間,UCSD不僅建立了聖地牙哥超級計算機中心,還成立了計算機科學、電氣工程和生物工程學院;UCSD的私人捐款從每年1,500萬美元增加到每年近5,000萬美元;UCSD的師資隊伍增長了近50%,在校生達到約18,000名;UCSD的研究生課程質量在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評選中名列全美第十 

Richard C. Atkinson

那時的聖地牙哥缺少銀行、律師所和會計所等輔助支撐體系,年輕人就算有想法有技術也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立一家新公司。CONNECT™加速器開發了一套全新的模式,幫助了很多企業家和早期小型生物技術公司募資、對接專家、制定商業計劃等。1989年,CONNECT™成立了聖地牙哥生物技術公司合作論壇。選派的生物公司能夠有機會和被邀請的製藥公司潛在投資商、投資銀行家以及風險投資家見面。1990年,CONNECT™接管了由一些服務提供商在1985年所創辦的聖地牙哥高科技財富論壇。

1994年,CONNECT™開始了「接棒計劃」,構建了連接退休企業家和青年企業家的溝通平臺。青年企業家可以從資深企業家那得到很多的指點和忠告。CONNECT™每周都會發行《Bill Otterson Biotech Letter》雜誌,確保本地創業者了解最新的生物技術研究進展及成果轉化情況。CONNECT™還發起了最具創新獎MIP(Most Innovative New Product Awards)表彰生物技術、高科技電子等領域的創新產品。2019年,CONNECT™和San Diego Venture Group合併成立了Connect w / SDVG,繼續為聖地牙哥創新者提供一些列服務,幫助企業家和初創公司成長和發展。

二、政府的支持和IUCR計劃

為了推動聖地牙哥生物技術產業集群的發展,聖地牙哥市政府給予了很多支持。首先,聖地牙哥市成立一個由商業人士組成的經濟發展特別工作組,提出並幫助政府解決問題的建議。1992年,市政府還指派了一個官員作為生物技術特派員協調公共及私人之間的關係。同年,聖地牙哥市議會開會專門討論生物技術產業議會和生物商務委員會的問題;市政府採取行動縮短建設的審批時間並且允許生物技術公司在特定情況下在科學和研發區建立生產設備。1993年,市政府開辦了一站式的服務中心——聖地牙哥區域許可協助中心,14個常規的審批機構在此駐紮,節省了生產過程中的建設審批時間。

        

IUCRC在將研究概念商業化中的作用

1996年聖地牙哥的產學研計劃IUCRP(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 Project )也開始展開。通過這一項目,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研究撥款以及UCSD的開發資金能夠進入到與產業合作的研究學者手中。這些撥款不僅成了提供促進科技成果商業化的種子基金,也鼓勵企業參與進來,讓企業家能夠分享高校研究人員的經驗、設備和專業知識。

IUCRC由NSF成立於1973年,以促進產業,學術界和政府之間的長期合作關係。這些夥伴關係支持共同感興趣的研究計劃,為國家的研究基礎設施做出貢獻,促進勞動力發展,並促進技術轉讓。NSF是一家聯邦機構,為科學和工程所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教育提供支持,2019財年的預算為81億美元。值得借鑑的是,聖地牙哥市政府及當地組織在培養和吸引人才上也是不遺餘力。例如, 2005 年成立了BIOCOM 生命科學夏令營,給大中學生和老師提供獎學金, 鼓勵生命科學人才的培養和發展。

三、給我國發展生物技術產業集群的啟發

隨著健康中國成為國家戰略,大健康產業發展迎來良好政策環境。對於原先發展相對落後、正急於轉型的一些地區而言,需結合本地優勢,制定符合區域特色的大健康產業發展路線圖。如由政府牽頭,通過招商方式引進領軍企業,通過展會峰會等模式聚集國際尖端企業、投資人,推動產業合作,形成一條完整的大健康產業鏈。同時,生物技術企業可以選擇合適的切入點, 建立或擴張大健康業務。

結語

積極開放的學術氛圍、高效的產學研合作和當地宜人的氣候條件,吸引高科技人才不斷湧入,促進了聖地牙哥生物技術產業集群的最終形成和不斷發展。短短幾十年間,聖地牙哥已經從一個「沉睡的海軍小鎮」轉型成為頂級的生物技術產業集群!

參考資料: [1]What are America's top biotech centers? New Milken Institute study shows which metros lead in regional race to dominate this key industry [2]The Research Univer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nology Cen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3]https://iucrc.nsf.gov/about 

- END - 

作者 楊柳榮

相關焦點

  • 上海聚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邱愛荃報導上海落實國家戰略,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又邁出堅實步伐。12月9日,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寶山打造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的重大項目、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示範性啟動項目——「國盛產投·寶山藥谷」(MEDIPARK)在寶山羅店鎮奠基。
  • ...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等四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全球招商
    在會上,廣佛兩地商務部門籤署了《關於建立廣佛同城全球聯合招商工作機制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同開展產業融合發展招商、產業集群互補招商以及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招商,提升廣佛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 加力打造千億新興產業集群 寫在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召開之際
    歷經近20年重點培育,廈門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在市委市政府有力領導下不斷壯大,從產業基礎薄弱,到創業者和創新企業陸續建立生產、研發基地,再到一流生物醫藥科研院所「遍地開花」……生命科技高峰的攀登者們不斷挑戰、刷新高度,上演一場場生物醫藥的「產業奇蹟」。
  • 加快建設雨林生態特徵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在森林中生物相互依賴性有很多形式,從一些物種依賴其它物種的授粉和種子散布到捕食-被捕食關係再到共生關係等。四是進化。雨林生物的進化是逐漸形成的。從早期的經過自然界優勝劣汰,適應這個環境的動植物得以繁衍生息,經過很長時間的演變發展,形成了雨林這一獨特的生態系統。
  • 搶抓大灣區發展機遇,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珠海市生物醫藥產業(深圳...
    為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充分對接深圳優質企業和項目資源,助力珠海加快培育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由珠海市商務局主辦,珠海市投資促進中心和深圳市中金招商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珠海市生物醫藥產業(深圳)投資推介會,於12月16日在深圳成功舉辦,超過50家生物醫藥企業代表參加了推介會
  • 營造最優產業生態 加快打造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世界級產業集群...
    此次大會以「價值賦能、同心創贏」為主題,助力武漢建設全球醫藥健康產業高地,推動中國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全球抗疫新形勢新需求。周先旺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出席活動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衷心感謝國藥集團和醫療器械行業對武漢抗擊疫情及疫後重振的支持幫助。他說,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武漢用3個月左右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決定性成果。
  • 助力上海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寶山打造科創中心主陣地重大...
    央廣網上海12月9日消息(記者周洪)今天(9日)上午,2020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寶山打造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的重大項目、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示範性啟動項目——「國盛產投·寶山藥谷」(MEDIPARK)在上海寶山羅店鎮奠基,上海落實國家戰略,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又邁出堅實步伐。
  • 華高萊斯丨產業觀察:生物海岸聖地牙哥——精準醫療之都(下篇)
    1988年,錢煦自哥倫比亞大學被挖角至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000年,他又推動並成立了聯合加州大學系統10個校區的「加州生物工程研究院」,為心血管生物工程學領域培訓出許多人才。錢煦指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建設UCSD科學園區的目的,就是要將聚落效應極大化,促進生物科技產業的產學合作。
  • 2020年生物產業協同創新與產業集群發展促進大會召開 中科聯合生命...
    江門日報訊 (記者/林潤開) 昨日(12月8日),由中國防癆協會和新會區政府主辦的2020年生物產業協同創新與產業集群發展促進大會在新會區召開,會議舉行了中科聯合生命科學產業研究院落地新會的啟動儀式
  • 山東壯大產業集群 激發醫養健康產業新動能
    山東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把培育壯大「十強」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著力點,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5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5大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 合成生物學頂級會議「2020 工程生物創新大會」召開 行業龍頭凱賽...
    作為我國合成生物領域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會議,本屆大會吸引了數十位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商業領袖及投資機構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鄧子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組長張先恩、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學教授 George Church、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工程和生物工程教授 Jay Keasling等眾多大咖雲集,共同探討合成生物學發展現狀及其將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 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寶山藥谷在羅店奠基
    上海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又邁出堅實一步。昨天,2020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寶山區打造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重點項目「國盛產投·寶山藥谷」在寶山羅店奠基。作為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示範性啟動項目,根據規劃,寶山藥谷通過建設高品質生物醫藥研發和產業化載體空間,配套全方位生物醫藥公用工程設施和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造高質量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生態和專業化服務體系。重點培育和發展高附加值的「生物製品、醫療器械、原創新藥」製造,導入企業總部、研發中心、高端生產以及產業鏈關鍵環節。
  • 雲南敲定21個產業集聚集群示範區 - 滇臺連線
    圍繞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園區接下來要重點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空間技術、軟體開發和現代信息服務7個產業,加速主導產業項目建設、核心技術研發等。力爭主導產業特色鮮明、發展水平和規模效益領先全省,在協同創新、集群集約、智能融合、綠色發展等方面具有示範作用。
  • 培育產業新生態 延伸發展新空間 聊城高新區:產業集群提升核心競爭力
    以魯西集團為主導的聊城化工產業園,以魯西集團融入中化集團為契機,充分利用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的資源,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打造高端化工、高端化工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應用等產業集群。  高新區高端裝備技術智慧園區佔地39公頃,總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聚集了中國工業機器人20強企業——諾伯特智能裝備,江北最大的無梭紡織機研發生產基地——日發紡機,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智造基地——財金博源,以及鑫亞格林鮑爾、易斯特工程刀具、貞元車輪等重點企業。園區力爭3年投入50億元,打造成100億級產業園區,成為長江以北重要的智能裝備產業集群。
  • 楊斌到雲南愛爾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調研
    3月20日下午,楚雄州委副書記、州長楊斌在雲南愛爾發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調研時強調,生物產業是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愛爾發及其他州內各類生物高新技術企業要堅持創新驅動,突出集群打造和全產業鏈打造,迅速搶佔市場份額,鞏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全州經濟發展的新支撐和新動力。
  • 注重五組「辯證法」培育五大產業集群
    剛剛過去的9月,「產業集群」成為潮州的熱點詞彙。潮州市委書記李雅林在多個場合、多次提出,要「加快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千億現代農業集群、千億臨海產業集群、文化旅遊產業集群、應急產業集群等五大產業集群」。  產業在區域發展中的極端重要性已經形成了廣泛共識,不再需要贅述。
  • 綿陽梓潼經開區:打造百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目前,總投資1億元的速酶矽谷產業中心建設一期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的多肽原料及生物診斷試劑研發生產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的天然香精生產線項目等5個藥企項目已相繼入駐,籤約在建的有駟博、速酶、輝氏、凱瑞、金坤、金正康等8個生物醫藥項目。藥企項目四川雙啟檢測、融創匯智服務和梓潼農商銀行擬進駐綿陽生物醫藥產業園孵化器。
  • 疫·鑑|重新思考產業鏈:產業生態與產業集群的現實意義
    過去四十多年,中國經濟在發展中國家中脫穎而出,在很大程度上與基礎產業發展較為領先有關。加工產業主要是對採掘業產品和農產品進行加工,對加工產業產品進行再加工,對零部件進行裝配,以及修理加工產品的產業部門。在收入水平和技術進步的雙重推動下,加工產業的行業部門不斷細分,進而產出和就業的規模都超出了基礎產業。
  • 華高萊斯:產業集群引領的食品谷——義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
    更重要的是,這裡憑藉著先進的農業以及工業技術,創造出了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發達的食品產業集群。肥沃的波河平原是成就「義大利糧倉」的天賜資源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發達的農業基因,離不開波河(Po River)的滋養。
  • 武漢「光芯屏端網」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崛起,新興產業園區連成線組成...
    「十三五」期間,武漢下好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加快打造「光芯屏端網」等萬億級產業集群,深入實施技改工程,推動技術進「鏈」、企業進「群」、產業進「園」,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爭做高質量發展的開拓者、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