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聖地牙哥(San Diego),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太平洋沿岸城市,位於美國的西南角,緊鄰墨西哥,被稱為「加州死胡同」。20世紀80年代以前,聖地牙哥的經濟主要依託於聯邦政府在聖地牙哥海軍基地上的投入從而推動發展的房地產行業。20世紀80年代軍事支出大幅削減後,聖地牙哥的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但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聖地牙哥開始湧現出一大批生物技術公司。美國經濟智庫Milken Institute的研究報導顯示,根據2004年的生物技術指數,聖地牙哥已經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生物技術產業集群[1]!這座「沉睡的海軍小鎮」到底是如何「醒」過來的呢?
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CONNECT™加速器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對聖地牙哥生物技術產業集群(San Diego『s biotechnology cluster )的建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980年至1995年,Richard C. Atkinson擔任UCSD校長。他開始推動UCSD研究成果轉化並鼓勵技術轉讓以便加強高校與社會的聯繫。1985年,UCSD成立了CONNECT™加速器,它成功地將聖地牙哥不斷增長的學術研究轉變為經濟驅動力[1]。此外,在他任職期間,UCSD不僅建立了聖地牙哥超級計算機中心,還成立了計算機科學、電氣工程和生物工程學院;UCSD的私人捐款從每年1,500萬美元增加到每年近5,000萬美元;UCSD的師資隊伍增長了近50%,在校生達到約18,000名;UCSD的研究生課程質量在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評選中名列全美第十
Richard C. Atkinson
那時的聖地牙哥缺少銀行、律師所和會計所等輔助支撐體系,年輕人就算有想法有技術也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立一家新公司。CONNECT™加速器開發了一套全新的模式,幫助了很多企業家和早期小型生物技術公司募資、對接專家、制定商業計劃等。1989年,CONNECT™成立了聖地牙哥生物技術公司合作論壇。選派的生物公司能夠有機會和被邀請的製藥公司潛在投資商、投資銀行家以及風險投資家見面。1990年,CONNECT™接管了由一些服務提供商在1985年所創辦的聖地牙哥高科技財富論壇。
1994年,CONNECT™開始了「接棒計劃」,構建了連接退休企業家和青年企業家的溝通平臺。青年企業家可以從資深企業家那得到很多的指點和忠告。CONNECT™每周都會發行《Bill Otterson Biotech Letter》雜誌,確保本地創業者了解最新的生物技術研究進展及成果轉化情況。CONNECT™還發起了最具創新獎MIP(Most Innovative New Product Awards)表彰生物技術、高科技電子等領域的創新產品。2019年,CONNECT™和San Diego Venture Group合併成立了Connect w / SDVG,繼續為聖地牙哥創新者提供一些列服務,幫助企業家和初創公司成長和發展。
二、政府的支持和IUCR計劃
為了推動聖地牙哥生物技術產業集群的發展,聖地牙哥市政府給予了很多支持。首先,聖地牙哥市成立一個由商業人士組成的經濟發展特別工作組,提出並幫助政府解決問題的建議。1992年,市政府還指派了一個官員作為生物技術特派員協調公共及私人之間的關係。同年,聖地牙哥市議會開會專門討論生物技術產業議會和生物商務委員會的問題;市政府採取行動縮短建設的審批時間並且允許生物技術公司在特定情況下在科學和研發區建立生產設備。1993年,市政府開辦了一站式的服務中心——聖地牙哥區域許可協助中心,14個常規的審批機構在此駐紮,節省了生產過程中的建設審批時間。
IUCRC在將研究概念商業化中的作用
1996年聖地牙哥的產學研計劃IUCRP(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 Project )也開始展開。通過這一項目,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研究撥款以及UCSD的開發資金能夠進入到與產業合作的研究學者手中。這些撥款不僅成了提供促進科技成果商業化的種子基金,也鼓勵企業參與進來,讓企業家能夠分享高校研究人員的經驗、設備和專業知識。
IUCRC由NSF成立於1973年,以促進產業,學術界和政府之間的長期合作關係。這些夥伴關係支持共同感興趣的研究計劃,為國家的研究基礎設施做出貢獻,促進勞動力發展,並促進技術轉讓。NSF是一家聯邦機構,為科學和工程所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教育提供支持,2019財年的預算為81億美元。值得借鑑的是,聖地牙哥市政府及當地組織在培養和吸引人才上也是不遺餘力。例如, 2005 年成立了BIOCOM 生命科學夏令營,給大中學生和老師提供獎學金, 鼓勵生命科學人才的培養和發展。
三、給我國發展生物技術產業集群的啟發
隨著健康中國成為國家戰略,大健康產業發展迎來良好政策環境。對於原先發展相對落後、正急於轉型的一些地區而言,需結合本地優勢,制定符合區域特色的大健康產業發展路線圖。如由政府牽頭,通過招商方式引進領軍企業,通過展會峰會等模式聚集國際尖端企業、投資人,推動產業合作,形成一條完整的大健康產業鏈。同時,生物技術企業可以選擇合適的切入點, 建立或擴張大健康業務。
結語
積極開放的學術氛圍、高效的產學研合作和當地宜人的氣候條件,吸引高科技人才不斷湧入,促進了聖地牙哥生物技術產業集群的最終形成和不斷發展。短短幾十年間,聖地牙哥已經從一個「沉睡的海軍小鎮」轉型成為頂級的生物技術產業集群!
參考資料: [1]What are America's top biotech centers? New Milken Institute study shows which metros lead in regional race to dominate this key industry [2]The Research Univer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nology Cen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3]https://iucrc.nsf.gov/about
- END -
作者 楊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