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是一件讓整個社會喜憂參半的事。從本質上來說,放生是為了解救動物於水深火熱中,把它們放歸自然界,應當算是好事一樁。但是近幾年來網上頻頻出現放生者做出的很過激、很超脫實際的事情,又讓放生這件事變得很有爭議性和話題性。我本人也認識幾位喜歡放生的人,他們經常在旁友圈發一些關於放生的內容,但有些行為真的不合適,而每次我去跟他們說,結果都是我被訓斥一番,相當無奈。
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去網上找一找這幾年放生黨們的事跡,單從他們發的文章來看,簡直就是滿滿正能量,傳遞了各種大愛。但在了解野生動物的人眼中看來,他們許多行為又很幼稚可笑,甚至會造成大麻煩。例如之前網上有一段文章很火,是一群社會閒散居士寫的,大意是他們把買來的「烏龜」放生進湖中,但是龜龜「不捨得」離開,拼命想回到岸上「感恩」他們,所以他們又用力將龜龜丟進遠方的湖水中,才漸漸看不見它的蹤影。
文章的最後就是各種看似發人深省的結論——連被放生的烏龜都會對恩人們表現出戀戀不捨,這說明放生是正確的,是無誤的,是要堅持進行的。但文章發上網後被眼尖的網友們看出了不對勁:圖片中的龜龜,根本就不是水龜,而是生活在陸地上、不會遊泳的陸龜!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眾多網友紛紛斥責這一夥社會閒散居士,聲討他們只會麻痺自己,看似放生其實是在殺生。這件事前幾年鬧得挺大,不知道還沒有朋友有印象。
2016年10月份,有一群社會人士提著500餘只紅耳彩龜(巴西龜)跑到北大校園裡試圖把這些龜龜放生到未名湖,幸好被察覺到不對勁的學生和保安們及時攔住,才阻止了悲劇的發生。這些放生者先是試圖聯繫北大教師,後來又說自己只是閒散的社會休閒居士(北大學生語,很精闢),只是來此放生達到「修行」的目的。被問及放生後果時,他們稱未名湖是人工湖,應當不存在「外來入侵」這種事。相當愚昧,不過好在事情沒辦成就被逮住了。
縱觀這些年來放生黨們比較熱衷的放生物種,大概有各種魚、蝦蟹、龜、鳥,甚至貓貓狗狗、狐狸等。2014年,廣東一名女子曬出放生照片,圖中赫然是劇毒的舟山眼鏡蛇,而且是放生在人員密集的公園裡!這件事迅速發酵,該女子也被警方控制。無獨有偶,2016年,都江堰有一伙人在某村子附近(不是他們生活的村子)放生了包含毒蛇在內的百餘條蛇,令村民們全體惶恐不安,一方面聯繫了媒體,一方面迅速組織了隊伍去四處清理毒蛇。這樣的「放生」真的會給自己積累所謂功德嗎?相信大家只要還存在理智,心裡就都有數。
以前我去跟喜歡放生的朋友探討時,經常被告知如下話語:「你說它會破壞生態,會不適應新環境而死亡。但是萬物皆有一死,如果不解救它們,它們只會死得更快,更加痛苦。如果要你來選,你更願意死在困境中、砧板上,還是願意死在廣闊自由的天地間?所以我只要去做,去放生,我心裡有愛,剩下的就各憑天命。我放生了,我努力了,我就會有福報。」我聽完沒話說。真是無言以對啊,只管自己的「福報」,其他一概不管,放完了以後愛咋咋,這樣真的就正確了?沒辦法,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說啥都沒用。
我今天特意查了一下,現在很多提倡放生的網站上都特別做了標註:有些動物不可以隨便放生,例如巴西龜、福壽螺等。這說明媒體的曝光和網友的聲討還是有效果的,但不能放生的動物太多了,列舉是列舉不完的,所以還有些網站提倡社會人士在放生之前先查明自己要放生的動物究竟有什麼生活習性、會不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威脅。這種還是勉強值得稱讚的,至少在理論上開始往正確方向靠攏,但能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就難說了。
很多地方都有專門的放生池,這裡可以說是入侵物種的集合地。放眼望去,水池裡不是一群一群的巴西龜,就是各種羅非魚、福壽螺,還有傷痕累累的草魚、錦鯉。當然了,池子底還鋪滿了硬幣。福建某地的放生池中前幾年(2016年)還打撈出了一斤多重的鋸脂鯉,也就是俗稱的食人魚。估計看到池子裡多了這麼個大佬,其他小動物頭都大了。所以並不是有愛就夠了,一廂情願做傻事不但會導致事與願違,還有可能導致生態破壞,甚至生靈塗炭。理智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