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新北市合併好處與背景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最近媒體討論基隆市並新北市、基隆並臺北市等不同方案,臺「內政部長」、新北市長朱立倫、臺北市長郝龍斌、臺北市議長吳碧珠、基隆市議長黃景泰均表示贊成合併的想法,但各有不同主張,民主法治社會,這種現象很正常,以下我們就分析合併背景因素。

   基隆市人口從2002年之39萬餘人下降至今年九月之37萬7千餘人,人口規模不及新北市板橋區,基隆市地理面積有一三二平方公裡,但多山,可建築的土地有限,基隆市稅收2002年有32.5億元,至2011年有32.3億元,也是下滑趨勢,在歲出方面,2002年為149.2億元,當年度不足財源為116.7億元,至2011年時歲出為179億元,當年度不足財源為146.7億元,負債年年增加,財政非常脆弱。

   新北市人口今年八月為393萬餘人,與基隆市人口相近或超過的行政區有板橋區55萬餘人,三重區38萬餘人,中和區41萬餘人,新莊區40萬餘人,臺北市2011年底人口數為265萬餘人,以士林區人口最多友有28萬餘人,比基隆市少一些,從人口角度來看,北、北、基三市合併人口超越一千萬人,佔臺灣人口之百分之四十五,如果北北基合併成一院轄市,市長的影響力相當的大。

   北北基合併有若干好處,首先可以調劑空間紋理,都市發展一體化,基隆港與臺北港角色與功能可從都市發展整體思維,做一合理調配,海岸線休閒活動如漁港、遊艇、海釣、漁人碼頭、藍色公路等都做一整體規劃與調整,使其更具生態與商機。

   北北基合併後運輸系統可以整合,軌道系統除了原臺鐵捷運化計劃繼續推動外,捷運公司與捷運工程局可以再檢討與規劃北北基整體都市的捷運系統計畫,有些路廊可以採用輕軌系統,輕軌系統接重軌系統使其服務無縫,當然整個公共運輸系統包括長途公路系統、市區公車系統、捷運公車、公共自行車系統等,全面整合可達到無縫運輸的目標。

   當然基隆河、淡水河、新店溪等河系防災防洪整治也可以一體化,自來水系統,垃圾清運系統,下水道汙水處理系統等可以做區域整合,更加有效率及提高服務品質。

   從組織角度,三個市政府合為一個,全面檢討各市政府局處合併,強調在組織功能的整合,避免多頭馬車現象,要打破原市政府的框架,用人以才,各區公所接近民眾,服務功能要維持高品質,必須從法制面及實務面去做周延的處理,使市民感受到合併的優質化服務。市議會當然也要依規定決定議員人數。

   北北基合併雖然好處很多,但是這是體制的改變,雖然有民調顯示有七成基隆市民支持,兩北市民眾的民意如何?也應該瞭解。似乎可利用2016年「大選」時辦理公投,由北北基市民決定合併政策,臺當局應該透過修「法」,能夠以更開放作法,採用簡單多數的模式迅速反映民意,乃是我主進階的象徵。

 

【新生報】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李鴻源:約有七成基隆市民贊成與新北市合併
    東南網11月1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針對基隆市與新北市合併問題,「內政部長」李鴻源今(1)日表示,「內政部」已經完成基隆市民對合併意見的民調,約有7成市民贊成合併,不過李鴻源強調,這份民調只有針對基隆市民,因此沒有辦法代表新北市的意見,「內政部」會做為內部參考。
  • 陳士魁:未考慮基隆新北合併 只考慮經建發展
    東南網10月2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行政院」秘書長陳士魁今天說,基隆港將轉型郵輪港,要都市更新及通盤考慮區域發展,但基隆市與新北市「沒有考慮到合併」。基隆市與新北市合併問題近來引發討論,中國國民黨籍「立委」紀國棟上午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陳士魁,質疑為何選在現階段討論?為何先前討論新北市升格時未通盤考量?以致外界誤認是選舉考量,建議「行政院」「決策不要想到哪,做到哪」。
  • 臺當局稱未考慮基隆與新北合併 只考慮經濟建設
    中國臺灣網10月29日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院秘書長」陳士魁今天說,基隆港將轉型郵輪港,要都市更新及通盤考慮區域發展,但基隆市與新北市沒有考慮到合併。基隆市與新北市合併問題近來引發討論,國民黨籍「立委」紀國棟上午在臺「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陳士魁,質疑為何選在現階段討論?
  • 新北市簡介
    新北市市旗  新北市位於臺灣本島最北端,東北與基隆市為鄰,東南接宜蘭縣,西鄰桃園縣,中間環繞臺北市。其前身係為臺灣省臺北縣,2009年6月23日,臺灣當局內政部門審查通過《臺北縣改制直轄市》案,於2010年12月25日正式改制升格為「直轄市」,定名為「新北市」,同時將原臺北縣所轄的10市4鎮15鄉改制為 29個區,市政府駐板橋區。全市總面積2,052平方公裡,總人口3,900,199人(2011年4月),為臺灣人口最多的市。
  • 臺灣新北市地理氣候
    新北市為臺灣本島最北端的都市,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隅與基隆市相鄰、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縣。本市與臺北市、基隆市構成大臺北都會區,生活圈並擴大影響到鄰近的桃園縣及宜蘭縣。新北市的轄區主要是以臺北市區為中心而發展的衛星市鎮構成,是臺灣組團式都市的代表。
  • 朱立倫:臺北市新北市合併10年後或水到渠成
    中國臺灣網1月2日消息 臺灣新北市長朱立倫2日表示,臺北市與新北市「雙北合併」需要漸進,或許10年後就水到渠成,現階段最重要工作仍是做好新北市政。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對於「雙北合併」的議題,朱立倫重申,新北市與臺北市早就密切合作。
  • 臺當局內政部門稱未規劃臺北新北基隆三市合併
    中國臺灣網11月23日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內政部副部長」簡太郎今天表示,從3年前4市改制以來,任何縣市合併都是「由下而上」,北北基問題複雜,目前沒有規劃。外界關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是否可能合併,簡太郎今天受訪時說,審查會議沒談到北北基議題,當局「內政部」現在也沒有規劃。
  • 臺官員稱:臺北市與新北市兩年內不大可能合併
    原標題:臺官員稱:臺北市與新北市兩年內不大可能合併   臺當局「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雙北合併(臺北市與新北市合併)現在是有法源依據的,但整個行政流程將會相當冗長,因此不大可能是在這一、兩年之內就可以看到的。  新北市長朱立倫日前表示,雙北合併需要漸進式地進行,或許10年後就可水到渠成。
  • 臺官員稱臺北市與新北市兩年內不大可能合併
    原標題:臺官員稱臺北市與新北市兩年內不大可能合併   中國臺灣網1月6日消息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當局「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雙北合併(臺北市與新北市合併)現在是有法源依據的,但整個行政流程將會相當冗長,因此不大可能是在這一、兩年之內就可以看到的。
  • 臺北部三市合併案 網友多支持基隆併入臺北
    臺北部三市合併案 網友多支持基隆併入臺北 2012年11月06日15: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視頻]透視臺灣縣市合併
    主持人:好,關於臺灣縣市升格的相關背景資料,我們先來看一段短片。    主持人:據了解,馬英九他曾經在2008年12月份提出過,要把臺灣規劃為「三都十五縣」,也就是把現有的縣市合併成三個都會區,以及15個縣,那我首先想請問一下用和,臺灣為什麼要搞這樣的一個縣市合併?縣市合併有什麼樣的好處呢?    汪用和:好的,臺灣為什麼要進行縣市合併工程?
  • 李鴻源:臺北市與新北市兩年內合併不大可能
    中國臺灣網1月6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當局「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雙北合併(臺北市與新北市合併)現在是有法源依據的,但整個行政流程將會相當冗長,因此不大可能是在這一、兩年之內就可以看到的。  新北市長朱立倫日前表示,雙北合併需要漸進式地進行,或許10年後就可水到渠成。
  • 國民黨通過新北市提名侯友宜 桃園市提陳學聖
    中國國民黨中常會昨天通過2018「直轄市長」暨縣市長選舉第七梯次建議輔選方式及名單,新北市依民調結果提名前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桃園市依民調結果提名「立委」陳學聖。   昨日通過這兩個提名後,國民黨已核定通過共15個縣市的徵召或提名。
  • 臺灣新北市附近海面發現23個機油桶 油汙四散刺鼻難聞
    中新網7月2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一名潛水教練王銘祥24日下午,在新北市象鼻巖附近海面發現23個機油桶,附近海域遭機油汙染,他趕緊將油桶打撈上船送回碧砂漁港,這名潛水教練痛批丟棄者破壞海洋生態
  • 全臺7縣市發布大雨特報 新北市二級淹水已警戒
    「經濟部水利署」也在下午發布新北市達二級淹水警戒,包括板橋、三重、新莊、蘆洲、五股等區都應注意。     據報導,「氣象局」表示,對流雲系發展旺盛,大雨特報縣市包括基隆市、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宜蘭縣。
  • 新北市不去後悔的景點!
    新北市,位於中國臺灣本島最北端,其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與基隆市為鄰,東南接宜蘭縣、西南鄰桃園縣,與臺北、基隆共同構成大臺北都會區。其前身為臺灣省臺北縣,2010年12月25日,臺北縣正式改制升格為院轄市,定名為「新北市」,並將原臺北縣所轄的10市4鎮15鄉,同時改制為29個市轄區。
  • 颱風假不同調銀行大亂 臺北市錢匯不進新北市
    住在臺北市文山區的陳先生,今天上午到住家附近的臺灣「中國信託」分行匯款,由於錢要匯到新北市新莊區的華南銀行,竟被行員以新北市停班課為由拒絕,要陳先生明天再跑一趟,陳先生痛批臺北市、新北市政府為了選票在亂搞。    據報導,瑪莉亞颱風來襲,新北市政府昨宣布今天停班停課,臺北市、基隆市則是正常上班上課,北北基首度放颱風假不同調,形成兩個世界。
  • 臺灣第一大城市新北市經濟實力有多強?在內地是什麼水平?
    新北市之於臺北類似內地吳縣之於蘇州、餘杭之於杭州、鄞縣之於寧波,都是外圍一圈的地方,只不過我們建的是區,新北市是一個獨立市。它與臺北、基隆合稱大臺北地區,總人口超過700萬。 從地圖上看,新北市位於臺灣島的最北端,是一個環形城市,它像車輪胎一樣,把臺北緊緊地包裹起來,出入臺北都要經過新北市。
  • 基隆市
    基隆市原名「雞籠」,位於臺灣本島北端, 臺灣省基隆市基隆市市徽簡稱:基隆政府所在地中正區此後,基隆市的經貿地位變得日益重要。  1916年,基隆港的貿易額已超過淡水,甚至一度超越高雄港,而成為臺灣最主要的商港。
  • 基隆市,是臺灣省的省轄市,位於臺灣島東北角
    基隆市(Keelung City),是臺灣省的省轄市,位於臺灣島東北角,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曾是臺灣萬商雲集的重要港口。全市面積133平方公裡,人口388624人(2009年8月)。基隆市的河川可分為兩大系統,以獅球嶺為分水嶺,主要分為基隆港水系、基隆河水系兩大流域;除了基隆河及市區內河流以外,其他河川大多短小且流量不穩。基隆港水系的主要四條河川貫穿市區,早期更具有航運功能,昔日與獅球嶺、佛祖嶺並稱為"兩嶺四港門",為基隆市區重要的地形象徵;其中西定河和南榮河的下遊在日治時代進行整治,並將兩條河道合併成一條運河,稱為旭川河。